今天,“纸厂纷纷停产”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生活用纸、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等纸价大涨,受其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无疑是出版业。但在当下举步维艰的出版行业里,依旧有一群人在坚持做着自己热爱的书籍。
#littlegallery#vol.02,我们与资深书籍策划、选题负责人张维一起聊聊有关时尚生活和艺术设计图书的发展与选择。
“时尚”在今天的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时尚的概念也早已超出了衣饰穿搭、设计美观的范畴,不仅涉及各式各样的社会环境与视觉再现,而且同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复杂密切的关联。
张维是重庆大学出版社时尚艺术设计书籍——“万花筒”系列图书策划人。将近十年前,正是时尚在中国形成的黄金时期,张维凭借对时尚与品牌的热爱进入了这个领域,并开始着手推进时尚设计相关书籍的出版。
《马丁·马吉拉》
“万花筒”系列出版“一切关于美的、酷的、视觉化的、思想性的优秀作品”,包括流行文化,身体、服饰与文化,艺术设计画册和读懂系列。《时尚的启迪》《时尚的迷宫》《川久保玲》《黛安娜·弗里兰自传》等等,陆续推出30多本,不仅受专业人士的喜欢,也广受普通读者的好评。
之所以叫“万花筒书系”,是因为想时尚设计领域多种多样的内容介绍给读者,就像万花筒可以翻出不同花色一样,透过它就可以看见五光十色的世界。
与许多策划人一样,张维对于设计时尚有很多自己非常明确的喜好,在做书的时候,也常常将这种独特的个人的品味和风格放在其中。
在做这一系列外文中译书时,语言的合理翻译是其一,但更具挑战的,是做好材料翻译。如何在既保留原稿的同时,又方便国内读者阅读,做到这种“原滋原味”的转换,是张维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东西。
📚

遇见时尚设计美学
littlegallery 
vol.02
x
张维(重庆大学出版社策划人)
《马丁·马吉拉》
时尚可以走在前沿
做书要符合当下
2012/13年其实是时尚在中国形成的黄金时期,也是广告收入最高的时期,而我刚好在这个节奏点上与中国时尚、媒体的节奏一致,经历着热爱品牌的阶段。受这些影响,投入时尚这个方向。
最开始出的书并不是画册类。当时大家的消费水平还没有跟上,市场还需要培育,后来逐渐对书的接受度,特别是价格的接受度提高了,对审美的一些积极需求也不断提高,才开发了新的产品线。之后又逐步推进到更深的,了解时尚文化渊源的部分,于是有了学术系列。
虽然说叫学术,但其实很多内容大家都能读得懂,比如朋克文化来源于哪里?街头时尚文化是怎么起源的?为什么会成长到现在的状态?是受了什么样的思潮,哪个人物的影响等。这个系列一步一步做过来,会把这些变革梳理得很到位。
《时尚的启迪》,从19世纪和20世纪的人文社科领域中撷取包括马克思、弗洛伊德等在内的杰出思想家。选出他们与时尚相关的内容,配合服装文本进行理论解释,作为每位对时尚感兴趣的读者认识、理解和反思“时尚”的最佳理论工具。
后来,我们将所有这些与时尚设计有关的系列称为“万花筒书系”,就是小时候我们玩的那个“万花筒”。在这个大范围里翻出不同的花色,做不同的内容。
其中就有像川久保玲和马吉拉这种,属于视觉艺术中高端的收藏型大画册——不仅有时尚设计师的东西,也有艺术家的东西。而价格上适中的,则有专业学术类的书,或是针对大众的小画册,大概16开的精装,每本在250页或400~500页之间。还有一个艺术设计的通识类读物,叫“读懂系列”——读懂画家,读懂绘画,马上要出读懂珠宝和读懂时装。
《川久保玲:边界之间的艺术》,通过近10万字的文字,包括时装摄影、手绘图稿、画像作品等200多张珍贵的影像图片整理了川久保玲历年来的著述。记录她和她的品牌Comme des Garçons从时尚界的破坏者,逐渐成为时尚破旧立新者,时尚创造力引领者的40年。
现在对于“什么是畅销书?”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越来越模糊。大家选择的标准越来越个性化,媒体创客或主流媒体的影响在减小,对于时尚类书籍的数据来说更是尤为明显。
有一些书其实只要提到名字就会是爆款,比如山本耀司、迪奥和亚历山大·麦昆等等。但有时候也会因大家意料之外的选择而“惊喜”
《马丁·马吉拉》,全世界第一本关于Maison Martin Margiela品牌的图书,由品牌创始人马丁·马吉拉亲自担任艺术指导。超过400张珍贵的图片和文字,将马吉拉与团队的合作、工作经历,以及自己的时尚理念娓娓道来。前40名购买赠送精美杜邦纸手包🎁
之前有一个日本哲学家的书让我很意外,这本书没有什么图,内容也不仅仅是在讲创意打扮,而是带有一些思考性、哲学的东西,但销量成绩却很不错。这意味着读者选择的多样性更广了。
《马丁·马吉拉》
我觉得可能是大家现在被很多新媒体或自媒体轰炸得太厉害了,反而想静下心来读一点东西。每天阅读的时间不算很长,只想静下心来多看几页“货真价实”的内容。
同一些书,10年前如果我来做,那1000册都很难卖得掉,但现在我们上市小半年大概已经卖了4000册左右,我觉得这就是“时尚的启迪”和关键思想的引导。
《请设计得漂亮点》, 本书致力于强调写作与绘画在设计创作中的重要性——如何寻找灵感,如何利用模型、各种工具、摄影、拼贴和装置等将灵感转化为设计作品,如何处理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等等。
风格独特的设计
不意味着脱离大众
选择设计师的时候我们首先会考虑其个人风格和这本书是否相配。
如果这本书是一个很柔美的主题,读者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女性群体,那么我们会偏向选择一个文静、柔美风格,或者说很精细的设计师来做。如果原作本身带着些“小叛逆”,甚至有些“出位”,我们就会选择很个性的设计师。期间可能会出现更多问题——设计师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但是出版有很多行业规定的束缚。
有时候等一个合适的设计师要花上半年,或甚至更多的时间。
《曼彻斯特与英伦摇滚》,曼彻斯特的乐队、时尚、态度,定义了过去半个世纪流行文化最好的部分。凯文·卡明斯在本书中用自己的镜头和文字将在曼彻斯特经历的许多摇滚乐队的时刻定格。“每一张照片都是存在的证明。”
执行度是我们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方向。如果这个案子实现起来难度很大,工艺或废品率很高,那可能就会选择放弃,因为出版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批书。
最后会考虑大众的接受度。有的书只能当成一个艺术品来看,但那是针对小部分人的,更多大众看重的,还是阅读的实用性。如果你做了一本书完全无法阅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詹姆斯简的画谜》,作为村上隆热捧的纽约天才画家JAMES JEAN,该本作品连续5次获得全美漫画封面设计奖、3次获得哈维奖。与众多插画师采用电脑作画不同,James Jean坚持以纸、颜料、木板等原始工具进行手绘创作,他说双手创造的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且创造的过程会产生新的奇妙想法。
在做书的时候,我会特别强调突出中文版式的特点,更好地服务中国的读者。比如原版中有大量外文简报,不只是英文,还有法文等等,而且一些是杂志页面重新扫描,字比较小,一点点读起来很费劲,那我们就会请译者来做全部翻译,相当于附录。
《詹姆斯简的画谜》
在制作方面,我们跟原版相比会有更多的考虑。
其中一本书含有刺绣工艺,你仔细对比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刺绣,它是不一样的。我们把刺绣的面积稍微放大,图案的效果就会更明显,更规则。再比如,我们也考虑了刺绣绣线和书籍壳面面料之间的颜色和明暗对比。考虑了纸张色彩呈现和印刷反光的问题,故而定制了哑光油墨,其印刷色彩准确、层次感好,又不受光线反射影响,让读者眼睛舒服一点。
这些小的细节其实有可能就是读者关注的世界。
《梦想的装扮》,本书被著名作家安吉拉·卡特誉为:“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时尚类图书,没有‘之一’。”通过探究人类通过时装或其他配饰进行自我修饰行为背后复杂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因素与现代性的关系。
无论书或时尚
都是一种自我的表达
我们时尚类的书基本上没有电子版,这和我个人的坚持有关。
我希望我做的书是大家能够静下心来一页一页翻的书,而不是在手机或电子阅读器上来读的。读纸质的书,有时上面会勾勾画画,偶尔想起来再把它从书架上拿下来翻两页,而不是读了之后就随便丢掉了。
这可能是我自己的一个很自由的习惯,或者说一个固执的怪癖,但有时候我也会想,“应该要反思一下自己吧”。
《黛安娜·弗里兰自传》,黛安娜·弗里兰被称为“时尚界的先驱”,是她将时尚与艺术以及其他文化结合在一起,让时尚杂志变成一本具有文化品位的杂志而不是单纯讲穿衣打扮的肤浅的商业推广杂志。《黛安娜·弗里兰自传》通过这个传奇女子的自述和其他人的交往,传递着自己的时尚态度和个人风格。
但我也认为电子书的推出与纸质书之间是没有干扰的。我们营销部总编有时候经常说一句话,“不读书的人不管什么书他都不会买的。”
电子书和纸质书针对的阅读人群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坚持读电子书,那就不会买纸质书。有的人觉得买书不会为他带来任何负担,可能会既买电子书又买纸质书,电子书在旅途当中更方便,纸质书则会放在书架上,有空就读,翻阅的质感是很不一样的。
《风格法则》,作者道格拉斯·汉德就是一位衣着不凡的男人。他在这本书中为职场人士提供了了54条专业而又实际的“着装法则”。“休闲的星期五”(Casual Friday)也要给全职休闲工作场合让路。
其实我们的读者有这样几类人群,一是这个设计师、品牌或这种潮流的粉丝,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
第二种我称之为需要“身份认证”的群体——已经用过很多(奢侈)品牌,但还在找到一种风格来定位自己,购买这些不同类时尚的书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更合适的”。这是有一点思想性的时尚,它可以让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在这一部分成熟的顾客之外,我们也有一批新的年轻用户,现在有时候在微博上给我留言的人好像都是90后甚至00后。
《时尚的迷宫》,“时尚是一个永恒的矛盾体”。本书是日本当代身体哲学家鹫田清一对服饰与身体的哲学思考。深度解读了日本人是如何理解服饰与身体的关系。
我个人就会觉得服装是需要功能性的——它确实可以保暖,遮蔽我们的身体,或者修饰我们身体上不是那么完美的地方,比如身材比例,这是一个基础的功能。
另外我觉得它也是一种语言,或者一个身份标志,把我想要表达的东西穿出来。就像山本耀司曾说过的,黑色是一种最有态度的颜色,穿一身黑色的人,他分明在表达:“我不烦你,你也别来烦我。”
🎁
《马丁·马吉拉》
前40名购买赠送精美杜邦纸手包
而不管我是在购买服装还是在消费的过程中,都有一种解压的感觉,这和喜欢花花草草,或者吃一份甜品的放松方式一样。除非是“过度”就变成了购物狂,就像甜品吃多了也会长胖。
👇

遇见时尚设计美学
📺
【重逢岛】视频分享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