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的微博热搜有一对画风清奇的CP——
“”在北大附中上学有多幸福#和#清华附中国际班#,一下子让我刷新了对国内高中生活的认识:原来在中国还有高中生是这样生活的!
这位在北大附中的女生分享了自己的一天,简直就是我少女时代梦想中的生活...
每天早上7:55冲进学校,语文课是选修的,这学期她报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每个人都抄写《论语》。10:00开始上体育课,学校体育馆的体育课不仅有啦啦队健美操,还有击剑这样的“贵族”运动。
10:45课间出去买杯饮料,下了课的社团活动也颇为丰富,去看个戏剧社演出,还能带上男女朋友,哦对了,学校对校园早恋也是不限制的,可以放心大胆地拉小手了。
11:45出门吃饭,不用穿校服,也不用去食堂端个盘子,去附近的餐厅点个菠萝披萨和意大利面,肚皮就满足了。
接着回学校午休,午休室里还放着一张床...桌游也是必不可少的,还能跟朋友一起打牌。
接着下午去上化学课,然后去图书馆自习,去篮球场上看帅哥打球,晚上去看戏剧社表演,最后还不忘拉仇恨:今天又是没有作业的一天,高中生活真的好快乐!
2
正在感叹着不一样的高中生活,隔壁的清华附中也跳出来了——“升清华”、“国籍”这样想都不敢想的条件,一下子被揭露在内卷激烈的中国社会,引起一片哗然。
果爸是清华附中毕业的,我问他:“你们学校的国际班真的都是双国籍吗?”
他说:“哪个国籍不知道,清华附中是真的分很多级...”
清华附中有龙班、小龙班、马班,学生刚入校就划到了不同的等级。对于清华附中国际部,果爸表示他读书的时候还没有国际班,据说清华附中是2008年取得了招收外国籍以及港澳台学生的资质,从2009年开始招生的。
至于直升清华,果爸表示:“除了走保送和申请国外学校的,走高考路线的孩子在清华附中的待遇都是一样的,不能保证直升,不过,外籍的国际生路线就大有不同了...”
这事后来环球时报也做了澄清:2020届毕业生共计49名,有23人申请清华大学,17人被录取,录取率73.9%,privilege已经从录取率中尽数体现出来了。
我当年读的也是省重点高中,一进校园就已经被分级了——
第一级叫做“省理科实验班”,搜罗了全湖南省最顶尖的聪明脑袋,这群人不是奔着高考去的,而是参加国际级别的比赛拿金牌,从而取得保送清华北大的资格。这类人,对我而言可望而不可及。
第二级叫做“英语实验班”,主要是培养英语水平,奔着出国读常青藤大学的目标而去,哈佛全奖录取这样的神话人物就从这群人里诞生。
第三级就是我这样,老老实实考进去,不拔尖也不落后的普通学生
第四级是中考分数差一点就录取的学生,他们虽然跟我们一个教学楼上课,但是规划属于私立,不计入公立录取名额。但这群人也常常有厚积薄发的牛人出现。
在这样好的学校里,竞争也是很残酷的。“直升清华”这样的豪言壮语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想都不敢想。
说起来,我并不享受高三那一年的疯狂。那段“没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眼睛从睁开到闭上都在学习和思考的日子,让我一次次探测自己的极限
为了节约时间,我高三甚至搬到了学校退休老师家里住,就靠在教学楼旁边,这样从出门到教室只需要五分钟步行...
讲实话,我是真的不愿意再经历一次这样的高强度学习生活了。但也是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锻炼我的做事效率,让我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后来的人生里,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常常会回想起那段高三的时光,连那样的苦都吃过了,还有什么怕的?后来我读大学,考托福,申请学校,考教师资格证,甚至带孩子,我都觉得咬一咬牙,就能抗下。
大概我的心理韧性就是那个时候练成的。
你问我:“如果时光倒流,你还愿意再来一次吗?”
这话问得很好,如果我不愿意,那就必然没有今天的我,一个没权没钱的学子,除了靠高考,还有什么别的好机会呢?
所以我还是会选择这条路。
但是你问我:“你还想你的孩子经历这一切吗?”
大概率,是不想了。
3
读书的时候也曾经羡慕过——
那些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地区的孩子不用费我这么大的力气却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不用参加高考,家里的财力足够去国外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
后来我明白了:
自己没有做富二代的命运,那就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富二代;
自己没有去北大附中喝咖啡的机会,那就只能更努力的让自己的孩子有同类的教育资源。
北大附中的孩子父母,很多都是北大的教授、学者,他们的孩子之所以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喝着咖啡唱着歌,必然是上一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很多甚至都是在贫苦的环境中白手起家一步步走到今天,这样,才为自己孩子争取到了北大附中的入场券。
那些在北上广奋斗的异乡人,也是为自己的后代积累起了一个更高的起点。我有个朋友,离开四线小城市的家乡,在北京艰难地漂着。
我问她:“为什么不回家乡?”
朋友说,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有个更高的起点,不想再浪费一代人的努力,回到原点。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
很多年前我的爸爸妈妈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里教书,那个农庄跟城市隔得很远,更别说省会了。我五岁的时候,家里刚刚买了第一个房子。

为了住上装修好的新房,我常常陪妈妈去新房做清洁,我还记得妈妈跪在地上把地板擦得亮亮的样子,我们每天都在憧憬着住进来的那一天。
后来爸爸得到了一个去省会长沙教书的机会,因为他是学校的骨干老师,当时的领导不让爸爸走,不允许调档案,甚至不让爸爸转卖新房子——“谁都不许买他们的房,看他们还走不走!”
爸妈还是走了,连新房子也不要了。
后来聊起这段往事,爸爸说,
一切都是值得的,来到省会城市,给我的人生一个更高的起点。好学校、省重点,这些资源只有这里才有

当年我很感激父母给我这样的机会,直到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成为了一枚“美漂”,我才真切实地的体会到了父母那颗爱子之心。
在美国的生活像烟花一样,看似繁华灿烂,却没有根,美国永远不可能成为我的根,我的根永远是在中国。
但是果果就不一样了,他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而这些选择的权利,是我日日日夜夜地复习托福、昏天暗地地赶论文毕业、努力实习工作,为了让他也能下了课去买一杯咖啡,再去上一堂自己喜爱的文化课。
一代一代的人,就是这样踩在父母的肩膀上,走向更好的生活。
虽然我不鸡娃,但是我依旧想给我的孩子我最认同的教育方式,会为了最适合他的环境而奋斗。

无论是哪里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马上果果准备上幼儿园了,我带他参观我学校旁边的幼儿园。果果一进教室就爱上了这里,幼儿园跟我的学校只有几步之遥,每天上班想到他在我身边,就觉得特别安心。

在美国漂泊了这十年,却因为这个小小的人儿渐渐安定下来。
4
多年前一名叫“麦子”的网友写了一篇引发亿万网友共鸣热议的文章,作者用自己十几年的经历揭示了寒门通过努力要改变命运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以及改变后那种矛盾对立的复杂心境。
因为农村户口,高考是他跳出农门唯一的机会。除了学习功课,他无暇去顾及业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
他的考卷也不一样,但是当所有人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的学费是一样的。考上大学以后,他东拼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第一年的学费。教育产业化时代的大学招收的不仅是成绩优秀的同学,而且还要有富裕的家长。
毕业后,他在上海读完了硕士,有一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终于能在城市找一个体面的工作了。
麦子感叹道:“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后来,一位清华大学硕士写了另外一篇文章——
“无数个夙兴夜寐,换来一个硕士学位,如果不想让户口打回原籍,子子孙孙无穷匮,得赶紧地找份留京工作。而你,却已经在家人的资助下创业。
当你拿到了第一笔投资兴奋地报告全班时,我冷静地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去做最后一份家教。
我曾经以为,学位、薪水、公司名气一样了,我们的人生便一样了。事实上,差别不体现在显而易见的符号上,而是体现在世世代代的传承里,体现在血液里,体现在头脑中
当我还清贷款时,你买了第二套住房;我每月寄1000元回去,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你笑嘻嘻地说,养老,我不啃老就不错了;
至此,喝不喝咖啡又有什么打紧呢?”
他说:“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18年前,我的确没有机会悠闲地喝一杯咖啡。我忙着完成桌子上堆成小山一样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忙着披星戴月地去参加补习班,忙着熬到12点就为了把作业完成,如果写不完,我会喝上一杯速溶咖啡提升,熬到把任务完成。
家乡的饭很香,过得很舒服,也曾无数次羡慕那些留在家乡父母身边的人。可我也知道,除了我,那些成千上万在北上广漂着的,在异国他乡漂着的,也是为了不让孩子重复当年经历过的苦,为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坚持着。
我们奋斗了18年,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和你的孩子一起喝咖啡。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往期精华】更多美国小学资源文章
回复【英语资源】获取海量国外顶尖学习资源、网站、素材
回复【书单】获取各个年龄阶段年度书单总结
回复【思维导图】开发最强大脑、批判性思维
回复【自然拼读】获取自然拼读资源和方法
回复【情商】美国小学最火的实操情商训练
回复【单词】单词墙、背单词技巧、单词小游戏
回复【阅读写作】阅读技巧、写作方法、家庭阅读角布置
回复【剑桥英语】免费练习口语、写作修改网站
回复【教材】了解美国小学英语/数学教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