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瑞五
昨天到今天,流的泪最多。

5月22日下午13点07分,新华社传来消息: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作为校友,一看到消息,就忍不住流下泪来。
这是真的吗?我不敢相信。
14天前,他还在三亚测产“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并再传喜讯: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前不久,他还在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兴奋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创造的水稻产量奇迹。
音容笑貌犹在。那时,袁老还谈笑风生。
他养的那只叫做“袁花花”的猫,还没长大呢……
一切,来得太突然。多么希望,这只是一个谣言啊。
学校在第一时间,将校徽改为了黑白色。
很多同窗,也都纷纷表达了对袁老的哀思。
还有同学,正在为袁老设计画像,因为消息来得太突然,悲伤中,他决定封笔……
更有人放下手头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回母校,只为在袁老的雕像下,献上一束花,寄托哀思。
看到这些,心情再不能平复。
想动笔,找遍全网,袁老先生连稍微清晰一点的照片,都寥寥无几,能搜到的几张,都是他在烈日下的农田里忙碌的身影。

这可是那个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的男人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时此刻,我才终于明白:
是他用一辈子的默默耕耘,换来了我们每个人的岁月静好!
一颗初心
袁隆平祖籍江西,1930年出生于北平(北京旧称),自幼随父母颠沛流离。
袁隆平和母亲
6岁那年,母亲带袁隆平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去游玩。这次出游,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我记忆中那个美丽的果园便飘进我的心灵,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高中毕业后,父亲希望他报考南京中山大学的理工或者医学,被袁隆平委婉拒绝了。他坚定地看着父亲,缓缓地说出一句话:“我想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一颗赤子之心,从此生根发芽。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毕业后,到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袁隆平的大学毕业证书
1960年7月的一天,袁老像往常一样在试验田里工作,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一株看起来不太一样的水稻。
不一样在哪?它是性状分离的。

根据多年的农学知识,袁老立刻意识到,它非同寻常:一般来说,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可能出现性状分离呀?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论:
这是一株天然杂交水稻!
要知道,水稻天然杂交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性。不过,一旦杂交成功,产量也许会倍增。
这大大地启发了他:是否可以人工杂交水稻?
1960年,全国闹大饥荒。那是一个粮食紧缺的年代,袁老亲身经历了这段可怕的历史,后来回忆说:
“我亲眼看见过5个饿殍,
一次看到两个人倒在桥下,
一次看到两个人倒在田里,
还有一次看到一个人倒在大路旁。”
所以,这次的发现,让袁隆平内心燃起了希望:或许,这正是一个有望缓解吃饭问题的突破口!
正是这股干劲,让袁老在试验田里一头扎下去,一待就是六年。

六年后,袁隆平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终于发表,彻底推翻了传统经典理论“无性杂交”学说。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我国的水稻产量,在原来基础上增产了一倍多!
在这之后,人工水稻杂交技术越来越稳定,操作也越来越简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袁隆平开始攻关超级杂交水稻。
到2014年,已成功亩产1000公斤。
三年后,我国杂交水稻平均产量达每公顷7.5吨,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了近一倍!
一个新的时代,拉开序幕。
两个梦想,两袖清风
袁老毕生都有两个梦想:
1. “禾下乘凉梦”
2.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他说:“年轻人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我始终都在努力使我的两个梦想成真”。
确实如此。
袁老的一生所为,正是这两个梦想的注脚——
“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
“两系法”杂交水稻
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中、英文专著6部
论文60余篇
……

2018年9月8日,袁老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
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可是,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梦想却一如一辈子打交道的泥土、尘埃和稻田一样,朴实无华。
没有华丽的遣词造句,没有高深的专业名词,也没有完全看不出围着核心期刊打转的科研压力。
有的,只是一颗初心:
“大家吃不饱饭,我都见过。”
“我毕生的追求,
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10年3月,袁隆平院士团队和张启发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
在合作交流会上,袁老表示,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说的,正是袁老这样的国士。

三个比喻
袁老评价自己,有三个比喻:
  •  “我是一粒种子!”
这个比喻,很贴切。
种子即希望。
而纵观袁隆平的一生,他一直都在做那颗种子:俯首默默耕耘,为人间播撒希望。
年幼时四处奔波,战乱、饥饿、逃难……饱尝世间疾苦的袁老,心中默默埋下了农业振兴的种子。
“看到农村的贫穷落后,我是有点雄心壮志的,想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
这颗种子,在他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每一次都遵从了少年时的初心——
考大学时,父母希望他留在大城市,而他却选择了学农。
在父母的期望与自己的理想之间,他选择了理想。
大学期间,体育成绩优异的他,报名参加空军,体检和政审都合格了,但他还是留校继续学农。

作为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在众多的强项中,他选择了初心。
毕业后,他来到偏僻落后的湘西农校,有人劝他不要去。

可他,却在那里做了18年的教员。
面朝黄土背朝天,烈日、刮风、下雨……
稻田里没有灯光、摄像头,田埂上的泥泞小道,也不是红地毯。
科研的路,更像取经,挫折也是有的。

1966年,试验曾陷入瓶颈,甚至一度中断。
1968年4月的一天,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
5月18日晚上,秧苗被毁坏,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我是一个小学生!”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一份质朴纯真。
这份纯真,长在袁老的骨子里。
他的爱情,很纯。
在湖南任教时,袁老经人介绍,认识了妻子——邓哲。
那年他34岁,邓哲24岁。
两人一见钟情,一个月之后便闪婚。
这一结婚,就相伴相守了58年。
别人可能会觉得,是他的妻子好福气。而他却说: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就是在别人都不肯嫁给我的时候,
邓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求婚。
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
她始终和我在一起。”
这位自称“90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也像小孩子一样,完全没有架子。
“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他确实有很多自由发展的小爱好:小提琴、踢踏舞、象棋、排球……
但最爱的还是打麻将,输了就钻桌子。
除此之外,他还是个吃货,喜欢的菜是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
但是,唯独讨厌吃肥肉。原因是害怕变成一个胖子。
和很多90后一样,他也是“”。
他曾自己去街边的理发店剪头发,朴实到就像邻居家亲切的长者。
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带学生头疼,和你大学时的导师,并无二致。
当被问道团队好不好带,他也是急到皱眉挠头,面露难色:太难了。

还有一次上台领奖,他说:我的奖太多了,我不在乎这些东西了。
83岁的他,却说自己正青春。
他还曾自称帅哥。
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中可爱的老者,在关键时刻,却又总是能扛起责任。
是他用坚毅的眼神和笃定的语气,告诉我们:中国人再也不会食不果腹。
这才是稳稳的幸福。

这份幸福背后,是一份孩童般质朴的求知欲、谦卑心。
而我们缺乏的,正是这样的“小学生心态”。
700公斤、1500公斤......不断空杯的求知欲,支撑着他屡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
保持谦卑,才能成长。
  • “我是一名运动员!”
袁老曾形容自己是运动员,而他人是裁判员。
运动员需要高度的自律、重复地训练,而成绩的好坏,则交由别人去评判。
科研也正是如此。

只有运动员般强大的意志力、科学而系统的方式方法,才能带领一个科研团队突破重围、拿到结果。

严于律己,才有回响。
四个奇迹
袁老曾在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列举过中国创造的四大水稻产量奇迹——
“盐碱地,亩产800公斤,这是奇迹啊!”
“山东东营,平均产量超过600公斤,这是奇迹啊!”
“台州遇到台风,产量还有670公斤,这是奇迹啊!”
“海水稻,产量300公斤,可以养活1亿人,这是奇迹啊!”
正是这四大奇迹,成功解决了十四亿人的吃饭问题。
而袁隆平,正是创造奇迹的那个人。
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袁老曾说,自己的一生,离不开这八个字。
无人喝彩的孤独岁月里,是心底那颗种子,陪伴着袁老,长成希望的参天大树。
并最终将一碗碗热腾腾的米饭,端到每个中国人面前。
一日三餐,粒粒发光。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袁老,南风吹过,让我们在这个夏天的稻香里相见。
即便不舍,但我知道:
待到八九月,稻穗沉甸甸地垂下头之时,又将是一个崭新的、收获的季节。
再说不出什么……
吾辈之楷模!唯有,致敬!!
—END—
袁老,以后的每一天
我都会好好吃饭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