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古人对黑夜传说里的神怪有着各种丰富的想象,但在横向对比各地区这些文化符号后,我们却可以看到其中的共性,以及演变的轨迹。事实上,无论是戒灵、狂猎、幽灵军团还是女巫,这些如今被我们熟悉的影视、游戏形象的最初版本,自诞生后就接受了漫长的改造,经过历史学家、故事收集者、民间乃至教会之手,甚至会走向一个完全误解的新版本。
-文字稿-
夜间漫游  Night Wandering 
——夜晚中游荡的,是重获自由的灵魂

随着「魔戒」的重映,在高清画质加持下,戒灵(Nazgul/Ringwraith 又称堕落的王Fallen King,黑骑士Black Rider),所唤起的恐惧犹如佛罗多(Frodo)在风云顶(Amon Sul)上所受的剑伤,历久弥新,深入骨髓。
亡灵军团


戒灵的灵感来源于民间传说中的「幽灵军团(Ghost cavalcade/ Phantom armies)」。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文化符号,广泛地存在于各个不同的社会团体之间。
在那个夜晚依旧充满神秘和未知的年代,人们通过口口相传,留下了那些令人恐惧的名字。如死于非命的祖先,含恨而终的勇士,遭受诅咒的贵族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名字累积得越来越多,集结成团。
为了在唬人吹水的内卷中争取更大的影响力,人们开始给这些团体按几个名声响亮的领袖(通常是半神或者真神),比如沃坦(Wuotan 即 Odin),赫拉王(Herlathing , Hellequin)等。
于是就有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狂猎(Wild Hunt)」—— 它被视为灾难的象征,战争的预兆。如果有人不幸遇见这亡者大军,将会死去并成为其中一员。
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这种文化符号是「死亡恐惧(Death anxiety)」和「先祖崇拜(Ancestor worship)」,两种常见原始信仰混合后的产物。从凯尔特到波罗的海,一个共同的印欧传统轮廓就是——亡者是人与神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掌握着土地和牲畜的丰产。
我们的老熟人,雅各布•格林(Jacob Grimm)就是这个论调的强力支持者。他相信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应该有一个原始、统一、古老的共同起源;而现代的民间传说则可以被看作是史前仪式和信仰的残余。
因此,只要能够找到明确的证据,证明这种传承关系的确跨越千年,就可以说一种现代的「习俗」是对过去特定「传统」的复现。他在其1835年发表的《日耳曼神话》中塑造了「狂猎(Wilde Jadg)」的形象——一群异教神明和他们的女性配偶带领着亡故英雄于夜间骑行,并正式提出这是一种对「古老丰产仪式」的重建(Reconstruction)。
而这样的论述背后,是日耳曼(German)和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地区发生的现代德国民族主义运动,他试图通过一个「共同原型」来为德意志的统一提供文化根基。
尽管格林在构建「狂猎」的过程中一如往常地收集,整合了大量不同地区的民间传说和文学创作,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找到那个明确的证据。和当时很多其他的学者一样,他犯了个典型错误——太低估普罗大众对于文化方面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一点直至今日仍很有启发性意义)。「幽灵军团」除了有「亡灵军团」的一面外,还有「超人类女性漫游者」的一面。
女性漫游者
这类形象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在一份关于驱魔仪式的碑文中记载有七个名字里包含「lil」的魔鬼(4雌3雄)所构成的团体。他们能与人梦交,使人精疲力竭,并且会危害处于孕期和分娩期的女人。腓尼基人则将「lili」称为「暗夜中的飞行者」或者「夜之女王(The Queen of the night)」。
她们的共同之处是拥有鸟类特征(羽翼和利爪),夜间飞行,人面,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猫头鹰。这些嘤嘤怪在夜晚发出的叫声像极了哀嚎的女人,搭配其头部诡异的扭转角度和凶残的猛禽捕食习性,让人类的恐惧想象充分发酵。这可能就是「圣经」 中莉莉丝(Lilith)的由来,一只尖叫的猫头鹰(Screech owl)。
到了中世纪,情况则发生了改变。在《主教教规》,这部9世纪著名的教会文献中记载到,许多妇女会在特定的夜晚与异教女神狄安娜(Diana)一起骑着动物穿行世界 。而在随后的几个世纪,文献中关于领队的名字又增添了诸如希罗底(Herodias) ,赫拉(Hera),霍尔达(Holda)等几位与前面提到的男神几乎同样地位显赫的女神。
而关于这些「幽灵军团」的描述也不再像先民时期那样,只是一群几百年没洗澡的臭男鬼,苦于一场漫无目的的狩猎而不得挣脱。有的妇女描述:当她们晚上睡着时,精神能够化为灵体脱离躯体,穿过紧锁的门,飞行在夜空里,和敌人交战于云中 。
这些参与了夜间漫游的妇女,往往还会宣称自己魔法高明,可以诱发爱情和仇恨 。此外,在激战之余她们还会和女神一同前往信徒的家中吃点小食补充能量。如果房子里预留的食物和饮料令她们满意,她们还会为这个家庭带来好运 。
因此在民间,这类团体也有「善意夫人(Good Ladies)」的雅号。一些流浪汉和小偷也会男女结伴,或男扮女装,打着这个旗号去别人家骗吃骗喝。由此可见,古人并不愚钝,早早地掌握了流量变现的财富密码,只是苦于信息传递的方式没有升级,在规模上不成气候。
从12至14世纪,渐渐地,传教士口中的这些「军团」不再是什么「善意夫人」带着众多妇女在夜里逛街;而是一些头脑发狂,受魔鬼蛊惑的夜游者。他们不仅会杀害无辜的路人,还会杀死婴儿以饮其血。
传教士们还添油加醋地解释了为什么希罗底是夜行军团领袖。在教典中,希罗底因为错误的爱上了施洗者约翰而导致约翰被希律王砍头。然后滑稽的部分来了,约翰的头被砍下后并没有落地,而是螺旋升天,扶摇而去。原本想要亲吻爱人头颅的希罗底则漫游在无尽的黑夜中寻找这颗头颅。按今天的眼光来看居然还有点小浪漫,这真是个恐怖爱情故事。
尽管关于这些女性漫游团体的描述有好有坏,但是总体上在9~13世纪,教会和精英阶层在记录这些时,没觉得它们有什么反基督的,亵渎的部分;只是将其当做一种民情调查和无聊的消遣,并且认为自己有教化那些愚民,消除他们荒谬妄想的必要。
毕竟记录中的大部分参与者都是些普通人,尤其是和「善意夫人」相关记录中的主要诉说者,往往是穷人和老年人。她们在梦境与幻想中体验平时享受不到的乐趣,并且用那些她们所宣称的「技能」赚取一点酬金和食物。而对于那小部分,情况则要更复杂一些。
文化符号何以存续
Was vernünftig ist , das ist wirklich ,
   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
und was wirklich ist , das ist vernünftig
   所有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我们常听人说「存在即合理」,但是当我们去看这句话的原文时,就会发现这个翻译省略了一半 ——「即是」不能代表「充分必要」。在黑格尔的理念中,「现实」与「理性」之间是等价的,且更接近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统计学规律」,而离散分布在这条规律周围的随机点不能称之为「现实」,而是现实的「偶然性」。
当一些人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时,往往会扭曲其含义,解释成「只要发生了的事就是合理的」。这恰恰是黑格尔所讽刺的那些,没有意义的,可有可无的「偶然」。
但是,误解版本的广泛流传作为一种长期而普遍的现象,实际上指向了另一个「现实」——个人和群体需要为自己偶然的不合理行为寻找辩护的需求,是一种人性的客观规律。用这个观点回头审视「幽灵军团」中所蕴含的两面:如果说「亡灵军团」反映的是死亡恐惧和先祖崇拜,那么「女性漫游者」反映的是什么? 
原始「母性」,或者说女性的特质,一直是多样的。除了温柔,体贴,善于照顾,创造生命外,还有如超越理性的灵性直觉,隐秘的诱惑与死亡,自然般阴晴不定,命运般不可逃避等其他形象。世界各地的原始崇拜中都有这类「母神」形象的文化符号。
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权利的逐渐集中,「因果」和「理性」在众人心中埋下的种子发芽了——一件事情的发生一定是有什么人或事物要为此负责。从此,「母神」堕落为「魔女」,「女性」特质完整性就此被割裂。社会和宗教结构倾向于赞扬,夸大其中慈爱,软弱的一面而丑化,压制剩余的部分。
被压抑的「自我」中,那原始的冲动和本能在不断的累积,最终化作化作荒谬的集体疯狂。正如中世纪传教士所记载的那种介于幻想与现实的描述,「夜间漫游」更像是一个隐喻,一个有缺憾的隐藏文本,让那些可怜人在清醒时能够应对既定的,使他们弱势的社会范式。比如「小姐」「淑女」还有「母亲」。
社会的构成需要巨大的共识,建立共识则需要有人编故事。女性在这种叙事中被迫承担起驱动力的角色。比如,在一个典型的传统故事中,若没有女人的牺牲,男人的精神则无法完成净化。


男人通过女人的牺牲和消隐而成长,但是女人自身被留在了原地。有多少人在呼唤「妈妈」,「妻子」的时候,心里隐隐的相信「她」永远会在家中等你,在需要的时候就会照顾你。
一层光鲜的彩衣遮住了我们不想看见的一面,也阻断了真正了解的机会。于是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只是一句迟到的感谢。在某个早上,冰的碎片落进「她」的眼睛,一切平日里的事物都变得可憎可鄙了起来。「她」会舍弃一切,去追寻冬之女王。
这种持续几个世纪的压抑状态终于在14世纪中后期被打破。由于教会中进取派扩张的需要逐渐增大,宗教本身的垄断性和排他性使得信教者认为一切异教都是邪恶且应当被消灭的。原本分散的民俗,文化,信仰被统一按上正教最讨厌的两位异教女神名号后,却反而被凝聚到一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识。


毕竟,铸就伟大需要与之相匹敌的对手。至此拉开了轰轰烈烈的「
女巫之锤
」运动序幕。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参考文献:
1.The Wild Hint and the Witches’ Sabbath, Folklore,125(2014),pp.161-178.
2.Eva Pocs,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Budapets,1999,p.25.
3.Regionis abbati Prumiensis libris duo,ed.F.W.H. Wasserschleben, Leipzig,1840,p355.
4.Jacobus de Voragine, Legenda Aurea,c.102
5.Reinardus Vulpes,Book1 ,lines 1145-1164. French Le Roman de Renart.
6.Ginzburg, Estasies,p.132.
7.Alaric Hall, Elves in Anglo-Saxon England: Matters of Belief, Health, Gender and Identity, Anglo-Saxon Studies, 8 (Woodbridge: Boydell, 2007; pbk repr. 2009), p. 12. See also David Elton Gay, 'Jacob Grimm and the Reconstructon of Estonian Religion and Mythology', in Constructing Nations, Reconstructing Myth: Essays in Honour of T. A. Shippey, ed. by Andrew Wawn with Graham Johnson and John Walter, Making the Middle Ages, 9 (Turnhout: Brepols, 2007), pp. 343-55.
8.Ian Wood, The Modern Origins of the Early Middle Ag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169-71.
素材链接:
1.Enlil the God of Win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5spR5eAao&t=770s  
2.What makes owls so quiet and s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68fIQzaDBY&t=13s
3.Kaldherim Teas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MI2XA-qgpk
4.Women in Mediev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YJlmBcg-So
Film:
5.《Midsommar 2019》
6.《Dr Strange》
7.《Stardust》
8.《Haxan Witchcraft through the ages 1968》
9.《Wanda’s Vision》
10.《Witcher 3: Wild Hunt》
11.《The handmaiden 2017》
12.《Thirst》

混乱博物馆视频号开通啦!欢迎大家踊跃转发、点赞、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混乱博物馆更多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