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附中一位毕业生的视频火了,她描述了自己在母校度过的一整天,就在微博掀起了5.5亿的巨浪。
在北大附中读书有多幸福?
早上7:55才到校,8:00语文课选修的是《中国古代文化史》;
10:00体育课上,有的穿着美式啦啦队服快乐地跳舞,有的穿着击剑护具练习着攻防;
10:45课间休息去学校的咖啡厅买杯热巧奶茶,11:40就开始午餐,吃的夏威夷披萨和肉酱意面。中午来到学校休息室和同学玩卡牌,里面竟然离谱地摆着大床。
下午上完生物实验课,去北大图书分馆自习,17:30就放学了,男生们在操场打球,学弟学妹们的戏剧社表演也开始了。
最后还拉了一波仇恨:今天又是没有作业的一天,高中生活真是太快乐了。
完整视频戳↓
虽然po主说,这是返校日的一个记录,并不是每天的状态,但是视频里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博雅教育的培养思路,学生们多才多艺阳光快乐的形象,又确实让陷在内卷中无法脱身的家庭狠狠羡慕了一把。
Po主还发布过一个视频,在北京顶尖中学读书是什么体验?里面更详细地介绍了北大附中的日常生活和治学思路。
根据Po主的叙述,她的高中完美继承了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风。
高中就是采用大学的选修制,没有班主任,没有固定教室和课表,不用穿校服。
每年有篮球杯、足球杯、戏剧节、舞蹈节,还有各种神奇的选修课,比如沙画、3D打印、服装设计,甚至还有赛车课!!
机房里一溜儿昂贵的苹果显示器,学校也不禁止早恋,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情侣牵着手走在校园里。
就在这种宽松多元的氛围里,每年高考成绩在北京名列前茅,清北率10%,一本率99%。
还说啥呢?
天上人间,羡慕就完事了。
这些视频火了之后,拍摄视频的女孩说自己收到了无数私信辱骂和诅咒,这些私信来自于那些没有机会享受这种教育资源的同龄人们。
但是还有一些留言,让人看了分外心酸。
河南山东考生描述他们地狱式的高中生活,仅距离北京一两百公里外的河北考生,也是半夜12点睡觉,早上5点起来跑操,每周只能休息半天。
然而薅光头发的昼夜努力,最后可能只换来一个二本做题家的人生。

当年我读书的时候,这种学校之间的“不同”,我就体会过。
我和我老公读的虽然都是省重点高中,但是我们的高中风格是完全相左的,一个笼养,一个放养。
我们高中分三拨人,顶尖的是火箭班的竞赛精英们,整个班都被清北复交提前录取了。
甩尾的人,在国内升重点大学无望,家长都早早办好了出国留学,高三一开学教室里突然少了20多人。
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家境平平,成绩平平,天资也平平的普通人,硬着头皮参加高考。
在升学率的压力下,从隔壁学校调来了一位以严厉著称的校长。
从此我就过上了早上7:10早自习,晚上两场模拟考一直到9:30才放学的日子。
座位按考试成绩排,考场按考试成绩排,周六周日全都要补课,每周只能休息半天,红色的倒计时牌和标语条幅都成了一种恐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这样拼命“死擂”的结果,也并没有集体升仙,那些没在校门口红榜贴出来的大批名字最终还是去了二本、三本。
后来和老公聊起高中生活,我说我至今都会做噩梦,梦见要收卷子了,还有30分的大题怎么都写不完,直接急醒了。
而桑姐夫却凡尔赛地说,如果能时光倒流,他最想回到的就是高中生活。
他们学校,入学时生源优中选优,但从来没有晚自习,也不补课,因为大家基本都有保送机会,没有什么升学压力,学习全靠兴趣和自律。
而他获得了保送某top大学的资格后,因为实在不喜欢那个专业,直接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参加高考。
而这样宽松的氛围里,他们的升学率却依然名列前茅,他的同学遍布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后来都成了医生、律师、教授、科学家,在教育重镇波士顿搞个高中校友聚会能包场餐厅。
你说我们拼命奋斗,以分数为唯一标杆,青春期过得灰突突苦哈哈的,结果还不如人家放养的好,是不是有点难以接受?
努力,是普通人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但默默影响人生层次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家庭、天赋、智力、财力、师资、理念、性格……
成功的背后,是资源的环环相扣。
2017年北京的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在采访中坦诚地反思:
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农村的孩子享受不到的。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条件)又好又厉害的。
在2005年互联网刚兴起不久时,有一篇爆文鼻祖:《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作者是个农门子弟,考上大学后东拼西凑才得以交齐学费,没摸过计算机,说着哑巴英语,为了弄懂营销课上“仓储式超市”的概念,他去麦德龙好奇地看了一天。
经过了这些心灵苦难之后,作者终于上岸了:
如今的我在上海读完了硕士,现在有一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然而仅仅三年后,另一篇爆文《我奋斗了18年,依然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横空出世,这次,得到了更大的共鸣。
作者说自己从寒门跳出拿到硕士学位之后,看到了身边土著同学的幸福生活,才知道自己和对方之间有根深蒂固的差别,和不可逾越的鸿沟。
当“你”雄心勃勃的创业,拿下了第一份投资的时候,“我”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去做家教;
当“你”已经买下了第二套房;“我”还在为了还贷款忍受老板的盘剥;
当“你”和老婆去香港度蜜月的时候,“我”低矮昏暗的老房子里拜了天地,在寒冷的土炕上度过了新婚之夜。
作者剖析说:
我曾经以为,学位、薪水、公司名气一样了,我们的人生便一样了。
事实上,差别不体现在显而易见的符号上,而是体现在世世代代的传承里,体现在血液里,体现在头脑中。
18年的积累,家庭出身、生活方式、财务观念,造就了那样一个你,也造就了这样一个我,造就了你的疏狂佻达与我的保守持重。
但是作者对下一代的未来依然充满了希望:
可以想见的未来是,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相聚于迪斯尼(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当年的人还是天真,他们从底层一跃成为了中产,便以为下一代依然能像他们一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不,现在中产家长们早已没有了那种奢望,大家祈祷的,只是希望下一代不要阶级滑落而已。
星巴克咖啡,迪士尼乐园,乃至爱马仕的包仅仅是生活的符号,并不意味着你真的属于某个阶层。
大家心知肚明,当你天天喝星巴克996的时候,人家早已喝上了亨利四世杜多侬大香槟干邑白兰地;
当你的小孩一年一度在Disneyland快乐地排队时,人家已经在奥兰多的Disney World隔壁买下了度假别墅。
当你的小孩也能上人大附、北大附的时候,人家没准已经在家里办起了伊顿公学。
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努力的效用本来就有极限,不是你赚得不够,而是通过工资累积财富永远不可能赶上资本复利的速度,没什么可比性。
为什么人们总觉得80年代的幸福感更强烈呢?
那时大家都活在自己的一小片故土上,眼望四方,身边都是差不多的人,最多也就是听说某家是万元户。
而如今招行公布的高净值人群的平均余额是3000万起步。
打开手机,就有人邀请你参观她家后院看海的大别墅,让你点赞他孩子骑着纯种马的盛装舞步。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也会带来了新痛苦,当在18线小县城都能看到北京顶尖中学的日常生活时,羡慕过后,内心充满了焦灼和无力感。
当“拼搏改变命运”的信念,变成了“投胎是个技术活”的自嘲,这个世界正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分裂开来。
一个很难说出口的事实是,这种鸿沟不可能仅靠努力去弥合,努力只是为了不被甩得更远。
虽然教育公平一直在推进,各种均分资源的举措也接二连三地改革,但是在短期内,做不到绝对公平,也不要寄希望于资源的平摊一定会带来个体的逆袭。
因为人类的终极操性就是:你有我也有不算真的好,我有别人没有的才是好。
只要多于三个人,就能分出上中下,迅速卷起来。
说北大附中的孩子是“既得利益者”,认为自己“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有机会和“他们”站在一个赛道上,也从未被“他们”当成过竞争对象。
顶尖中学搞素质教育,是因为海外名校更看重综合能力和人格魅力,他们的人生有多次试错的机会;而绝大部分的普娃,最终还是得走“衡水模式”,埋头苦读,拼985,进大厂,买上学区房,已经是人生赢家。
用赵雷的一首歌唱出来,就是——“我们已是两条路上的人”。
今天的次条腰线心选又营业了
次我的小店推荐的
是一款姐妹们夏天每天都要穿的
高颜值好物
欢迎去康康哦!
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