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年年有,但好像哪一年都没今年这么热闹。
《青春有你3》眼看成团夜在即,突然横生枝节。
人气选手退赛,节目停播整改。
一段据说拍摄于去年的视频不知怎么被翻了出来,把选秀节目的打投乱象推到了风口浪尖。
视频里,一群中年男女围坐在一起,各自忙着拆下手里牛奶的包装,留下瓶盖,再把不要的牛奶倒进沟里。
这种怪异的举动,其实只是选秀疯狂打投的冰山一角。
国内101系选秀,一直以来都在沿用一种“买奶投票”机制:
除了节目官方的投票渠道之外,粉丝通过购买赞助商指定的产品,可以获得额外的投票机会。
比如视频里被倒掉的这一种奶,投票的二维码被印在了瓶盖里。
所以在粉丝看来,有用的只有瓶盖。
除了印在“奶盖”上之外,还有随箱附赠的“奶卡”,印在外包装上的“奶票”
在选秀的逻辑里,人气是决定选手命运的唯一指标。
具体量化到数据上,就是票数的多少。
一般来说,官方规定的投票次数非常有限,即便是买号,操作起来性价比也不高。
相比之下,“金主爸爸”们放票要大方得多。
以青你的真果粒为例,一箱奶附一张奶卡,可以投十票,再扫描奶盖上的二维码,每瓶还能投三票。
国内的选秀,诞生之初更接近一种拉人头的游戏。
同样是被蒙牛赞助的超女,仅仅依靠短信投票这样的古早形式,就能在2005年投出352万票的数据。
但烧钱的疯狂在那时就已经有了苗头。

李宇春高票夺冠之后,央视报道了超女比赛中一系列粉丝自发的刷票行为。
包括但不限于批发手机卡、街头组织有偿投票活动、找职业投票公司代投……
2007年,为“加强对群众参与的选秀类节目的管理”,广电总局正式发布通知:
“禁止手机投票、电话投票和网络投票等场外投票方式。”
但如今10多年过去,选秀卷土重来,投票决定一切的逻辑依然没有失灵。
投票的渠道早已换成了更便捷、更有参与感的网络。
选秀也成了一种更具野心和煽动性的游戏。
规则的制定者们瞄准了年轻人大把的时间和不俗的购买力,于是一种新的偶像工业由此成型。
粉丝疯狂打投,偶像放心追梦。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待选秀,粉丝比偶像更为狂热。
两年前,有网友爆料创造营决赛周实时排名每天都会更新在选手宿舍的小黑板上。
这条消息导致不少粉丝真情实感地被“被虐到”,由此开始了新一轮更卖力的打投。
很多时候,追星追的是一种面子。
粉丝愿意拿出自己的时间、金钱为偶像做数据、造人设,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和爱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粉丝喜欢说“入股不亏”。
选秀本质是养成,追得越久,投入得越多,当事人越没有办法抽身。

如今的101系更是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话术,核心目的就是榨干每一个秀粉的剩余价值。
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
出力是最基础的投入。
除了每天固定的投票任务以外,还有大量节目组以及品牌方推出的衍生任务。
助力、撑腰、冲能量……只要排名够靠前,就能解锁代言、直播、粉丝福利。
可不管噱头包装得再怎么花里胡哨,本质依然是收割流量,达到增加品牌曝光的目的。

这种大规模、有组织有分工、流水线作业的粉丝有时会自嘲数据女工。
他们中的一些人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追星的本意。
但偶像的商业价值几乎完全来自于粉丝。
于是他们相信,只有自己的声音足够大,才有机会为偶像挣来价值和荣誉。
在满足粉丝“民意的幻觉”这件事上,这届选秀真的很努力。
偶练把粉丝叫做“制作人”,创造营从第二季开始改称他们为“创始人”,跟舞台上的导师们一个身份。
明明是换汤不换药,却仿佛赋予了粉丝更多的话语权。
台上,明星们担任的创始人和制作人可以以前辈的身份获得选手们的尊重;
台下,真正的创始人和制作人都是行业人尖儿,享受着身份带来的红利。
但被称作制作人和创始人的普通粉丝们,只能用更拼命的打投获得一种掌控了游戏的幻觉。
当金钱可以堂而皇之地转换成量化的选票,这种幻觉变得更加牢靠了。
今年的青你3,最初参与投票的产品是真果粒的某个系列,投票卡被放置在牛奶箱里,一箱一张。
但赛程过半之后,节目又推出了另一个系列产品的打投,这一回投票二维码被印在了盖子上,必须拆开才能使用。
有粉丝据此猜测,这是因为品牌方发现买奶打投确实能促进销量,为了收割更多“散粉”,才对投票方式进行了调整。
这就相当于品牌和节目联手,进一步收割粉丝的钱包。
偶像们从未如此迫切地需要数据。
上百位选手聚在一起,节目时长、商务活动、衍生活动,每一项资源都注定有限。
每一个机会都成了粉丝们下一个要争夺的战场,为的就是让偶像多一份出镜的可能。

免费打投已经不够用了,真正想要在厮杀里突出重围,只能闭眼砸钱。
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
最初是粉丝内部的道德绑架,相互催彼此反复购买、买得越多越好。
然后就是集体集资,从几块到几千上万,用来统一购买打榜需要的物资。
早在三年前《创造101》时期,孟美岐和吴宣仪的粉丝为了争C位,集资金额就已经达到了千万级别。
有媒体统计了今年的创造营集资情况,决赛圈选手的粉丝集资超过了1.5亿。
人气可以花钱买到,本身就是金钱决定权力的缩影。
牛奶可以随意被倒掉,因为粉丝们需要的不再是商品,而是商品背后的那一点微薄的权利。
这种赤裸裸的绑定之下,种种乱象也随之而来。
去年,有网友反映自己购买的纯甄小蛮腰瓶标破损、投票二维码已经被使用。
后来经过媒体走访调查,判断这种现象跟黄牛有关。
有人大量购入用于投票的牛奶,将二维码卖给粉丝之后,又将商品转卖给了超市。
在二手平台上,就有不少用户分别售卖二维码和被割下二维码的牛奶。
至此,一到每年选秀季,这种售卖方式已经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中间商和品牌稳赚不赔,而粉丝裹挟其中,被两头收割,还自以为找到了最好的解决方式。
在这场金钱游戏里,只有粉丝困于庞杂任务和陷阱里。
即便这种付出看起来如此被动,商家的吃相越来越难看,但氪金却永远不会消失。
因为它所制造出来的“多花钱就能多投票”的逻辑,简单却足够有效。
也不是人人都信这一套,但永远有人信这一套。
还记得前一阵出圈的打工人利路修,被天下“苦打投久矣”的秀粉当做反叛的“民选”。
然而随着笋丝的出圈,他最终却也没逃过被节目组当做流量密码的命运。

不论是三天两头的热搜,还是越来越多镜头,无一不在昭示着一件事:
民意永远打不过商业逻辑。
如果说选秀曾经属于平民,那最多只是一段短暂的偏航。
如今,资本的齿轮转动起来,金钱游戏回归正轨。
问题当然也显而易见。
青你倒奶风波之后,红星资本局通过业内人士得知,曾经一票难求的“奶票”价格暴跌。
有黄牛直言这是“崩盘了”,只能赶紧把手里的奶票贱卖。

还有消息称,爱奇艺可能因此更改赛制,奶票或将全部失效。
不能完全说这是好事。
毕竟,没了奶票,谁又能确定未来会不会有其他可乐票、薯片票?

形式永远在变化,但情感和逻辑坚不可摧。
只要选秀这场梦还要继续造下去,粉丝就永远有可能成为下一桶被倒掉的牛奶。

将【文娱后台】设为星标,就可以更快看到更新啦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文娱后台”,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我们还有机会搞纯粹的选秀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