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恋爱奋不顾身的王子文,三句话离不开吴永恩。
和所有钢铁直男一样,送的礼物总是匪夷所思,也永远看不懂女人恋爱中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心思。说“不要”,他立刻“OK”举止绅士;说“别理我”,他远远回避百米开外。
欲拒还迎、欲擒故纵那一套小女儿情态,根本不好使。
“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把情绪挂在脸上,很多人恋爱全靠猜,自以为这种你画我猜的游戏很有情调,其实搞得大家都很累。”
王子文旗帜鲜明push自己的观点:喜怒哀乐就是要挂在脸上。
“为什么不能把情绪挂在脸上?情绪不挂在脸上挂哪儿,挂墙上?我又不是蒙娜丽莎。”
这样的性格很曲筱绡,但从前她可没有这么敢。
王子文5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后来爸爸再婚,新任太太怀孕了,爸爸兴奋地问女儿:阿姨怀孕了,你想不想有个弟弟?
小女孩内心有个声音在尖叫:不!
可是怀都怀上了,就算江浙沪皖包邮,这货也不能退了啊。
为了维护自己乖女儿的人设,以及跟爸爸的和谐关系,小姑娘早早奉献了人生第一次影后级的表演。
她调动全脸肌肉,堆出巨大的惊喜,笑到五官变形:好开心,我好想有个弟弟啊!
爸爸居然相信了,男人果然好骗。
委屈自己的滋味并不好受。
被强行隐藏的情绪不会凭空消失,它依然在,并且越埋越深。
王子文家境很好,爸爸王行鹤是四川师范大学吉他老师;爷爷王肇初,是曹禺先生的学生,川师大中文系教授。
但她还是在《怦然再心动》里坦率说,自己小时候严重缺乏安全感,渴望恋爱,贪恋那一点关注和温暖。
女孩子长大后,总是会把童年最缺失的东西额外补偿给自己的孩子。
7岁的儿子豆芽哭闹的时候,外婆在旁边劝:别哭别哭。王子文却总是对妈妈说,不要阻拦他。
王子文说,忍受不了一个孩子想哭却被迫忍着,那太可怜了。她坚持认为,没有一个无缘无故爱哭的小孩儿,他哭一定是有原因的。
把孩子生父瞒得紧紧的王子文,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给了儿子更温柔的保护。
那些关在房间里的吵、闹、声嘶力竭的尖叫,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一个孩子小世界的骤然碎裂,不能自由表达的愤懑,无法被理解和体谅的无助。

那个瞬间,小小躯体的他,并不比一个中年人容易分毫。
可惜的是,多数大人不懂,或者没有力气去探究孩子的喜怒哀乐。
他们用自己世界的标准,简单粗暴地盖章——这个孩子好带,不哭不闹;那个难带,爱哭。
“乖”与“不乖”的孩子,就这样被泾渭分明地分类。
更深远的影响在成年之后。
公认很“乖”的小孩,经常只敢在既定的道路上温吞小步,循规蹈矩,不太敢与复杂的世界硬碰硬凶狠交手。
这朵童年的小红花,未必一辈子都是嘉奖。
节目里,王子文玩梗说:
“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把情绪挂在脸上,现在结婚年龄平均上升了5~10岁。”
“如果人人都把情绪挂在脸上,那能省多少尔虞我诈,省多少宝贵时间,提高多少GDP,拯救多少大龄男女。”
主持人王自健顺势接过来问:在座的10位姐姐,会隐藏情绪的举手?
迟疑几秒后,除了应采儿、沈梦辰、尚雯婕之外,余下的7位姐姐都举了手。
同样举了手的老前辈张凯丽,语重心长:
“那是因为你有这个话语权,站在这里说。可是我们很多人,情绪是不能、也无法写在脸上的,因为承受不了它的代价……我们能够做到的最高境界就是消化,或者尽量没有负面情绪。”
这样的观点,非常刘慧芳。
这些年,“国民婆婆”凯丽老师演的大多是家境不错、讲究不少的中年主妇,怀揣一座不定时爆炸的小型活火山,让年轻脸皮薄的儿媳们,脚趾抠地、惴惴不安。
但凯丽老师当年扮演的刘慧芳,可不是这样。刘慧芳是被一个时代牢牢封印了的标签女神,也是一个把情绪管理做到极致的“好女人”。
1990年的《渴望》,是内地首部室内长篇电视剧,开播即顶流,霸占大街小巷民间话题榜第一,足足好几年。
看到渣男王沪生吃着白米饭想着朱砂痣,电视机前最慈祥的奶奶阿姨们也疯狂骂过。
还有个好玩的新闻:当时公安部特意给《渴望》剧组发了一个“维持社会治安最佳奖”。
因为官方数据显示,这部剧播出期间,全国犯罪率直线下降了30%。
不知道是连坏人都忙着回家追剧去了,还是刘慧芳的真善美把咬人的东北虎感化成了没有坏心眼儿的小猫咪。
刘慧芳的精神内核,只在一个字:忍。
明知男主王沪生跟她在一起不是爱情,只是落难之际寻求依靠的权宜之计,她忍了;
王沪生身在曹营心在汉,心心念念着初恋女友,她忍了;
王沪生阻挠她考大学,埋怨她读书耽误了照顾家庭,用怀孕拴住她,她忍了;
大姑子王亚茹强势高傲,老公又是个心智不独立的姐宝男,她忍了;
她收养多年的弃婴小芳,竟是大姑子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面对一团乱麻的纠葛和亲情的割舍,她也忍了。
刘慧芳活活把“忍学”修炼到了十级学者。
漂亮、贤惠、能忍,那些年里男青年终于有了全国统一择偶模板,“娶妻当娶刘慧芳”成为直男的婚姻梦想。
时隔二三十年再回头看,刘慧芳委曲求全的“大包子”性格,早就不符合现代人的观念了。
过分的忍,贯穿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让她把原本可以眉目清晰的日子,过成了一团温情的混沌。
不直接,不干脆,不果决,事事拖泥带水。既委屈了自己,也模糊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
三观就像大风车,是一种风水轮流转的东西。
王子文是80后张凯丽是60后,相差二十多岁的两代女性,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态度,对情绪的管理、对自己的关照,差异太大了。
就像母女之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长着相似的脸,三观也经常相悖。
一个代表着坚持自我、心之所向,一个代表着世故人情、社会经验;
一个还没太尝过被生活吊打的滋味,一个被吊打多了,伤口早就变成自保的硬壳。
所以当“曲筱绡”和“刘慧芳”为了“该不该控制情绪”掰头起来,一时还真难站队。
隐藏情绪是压抑还是成熟?写在脸上是真实还是幼稚?本来就是一墙之隔。
老派女性的隐忍,与新派女孩的放肆,更像是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如何自处的一面镜子。
站“刘慧芳”,总憋着一股意难平;站“曲筱绡”,你确定能接住一连串多米诺骨牌?
A面,所有鸡汤文都在教导我们,“那些能控制情绪的人都走到了最后”“掌控不了情绪的女人就无法掌控人生”。
不说别的,作为一只普通社畜,喜怒哀乐都挂脸,还想在职场混不?
B面,随手打开百度一搜,因为情绪问题引发的大小人间惨剧,可以凑够一千期1818黄金眼。
A面,胡适先生替懒得看人脸色的网友说出心声: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B面,亚瑟因为情绪长期淤积终于溃堤,仇恨拉满,向所有欺负过他的人举起了枪,彻底黑化为戴着Joker面具的杀手。菲尼克斯的电影《小丑》惊心动魄,其实每个尝过憋屈滋味的人都能体会。
A面,村上春树像老父亲一样苦口婆心——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B面,情绪处理不当约等于慢性自我吞噬。权威医学界说90%的疾病都和情绪多少有些关系,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的时候,最先攻击的是免疫系统,是为“病由心生”。
还有太多A与B的撕扯,每一条听上去都好有道理。
成年人的情绪自由,比财务自由还难。
说到底,情绪是流动的,不是阻滞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终归要想办法去表达、释放、消解,硬生生吞下去,只会让人生更平静,也更艰难。
作者介绍:

紫宸,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签约作者。资深编辑、媒体评论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榜原创top20作者,深度研究中国女性情感和社会心理。
本文配图选自脱口秀《听姐说》截图,电视剧《渴望》剧照等,均来源于网络。
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