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疾病低龄化的发生,我国已经进入到慢性病的高发期。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病人数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面对总计数亿的庞大患者人群,对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有望诞生出一个市场规模数千亿并不断增长的市场(含用药、医用可穿戴设备市场等)。


如何改变以往较为粗放的患者管理模式,如何更好地在互联互通的今天管理好心血管疾病患者,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鉴于此,在世界高血压日(17日)、全国血管健康日(18日)到来之际,动脉网联合京东健康,发布《2021互联网心血管疾病管理洞察》,探讨互联网如何更好地赋能心血管疾病患者管理、实现数据连接,助力患者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
“预防+管理”,控制现患、降低新患人数

近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基数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都将影响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数。


我们面临的态势并不乐观。在报告中,我们指出当前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已至3.3亿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数量也形势严峻。根据《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含心脏病、其他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等)计为286.31/10万,远高于恶性肿瘤161.56/10万;2019年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小计330.61/10万,也远远高于恶性肿瘤160.06/10万。


在这一态势下,《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要分别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积极地对心血管疾病未病群体实施预防并对已病群体加强管理,控制新增患者人数并降低现患患者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概率。


“预防+管理”的策略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国家卫健委曾在回答“加强心脏疾病预防”的建议中指出:
我委高度重视心血管疾病预防工作,积极开展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干预项目,加强早期预防。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实施个人综合干预。推进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探索慢性病防控模式。积极发展家庭健康管理员、建立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提升人群健康管理的能力和效果。重视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促进全民急救能力提升。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在公共场所传播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猝死发生。
但是心血管疾病康复仍旧面临巨大的难题。以心脏病患者康复为例,正如我们在报告中指出的那样,“1亿人口中仅13.2家三甲医院能开展心脏康复”,大量患者需要在院外进行康复。由于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大量医院也无暇顾及康复患者,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得不选择在院外进行康复管理。


医疗,本身涉及诊前、诊中、诊后全链条。但是受限于现状,医院往往仅能保障诊中环节。国家卫健委指出,下一步,要继续“推进疾病防、治、康、管整体融合发展,切实做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而诊前、诊后环节的完善,需要依靠起到线上、线下连接器的互联网发挥作用。


互联网医疗,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式服务

在报告中我们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当前存在问诊用药需求、器械监测需求、医疗保健需求等。其中大量需求在线下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而依托供应链和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京东健康为用户和患者提供了包括在线问诊、健康咨询、送药上门、疾病宣教等健康医疗服务。


京东健康平台上存在心血管问题的41%问诊用户往往来源于四线及以下城市,虽然一定程度上与其用户整体分布有关,但也在说明在医疗资源可及性较弱的地方,患者有着强烈的就诊需求。互联网医院等提供医疗服务的载体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事实上,在过去的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阻断线下就医,线上问诊的优势得到进一步放大。今年3月23日,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77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起了预约诊疗制度,全国建成互联网医院数量已经超过1100家。互联网医院的数量几乎在过去一年实现了成倍的增长。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平台入驻了超过11万名医生,2020年全年日均在线问诊量超过10万。


在线上,互联网医疗可以解决诊前咨询、诊后康复、患者管理等难题。


由于临床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当心血管患者有需求需进行问诊时,往往面临不知如何选择科室等问题。而线上提供的医疗服务,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患者可以通过向线上医生进行诊前咨询,充分掌握疾病信息,知晓应挂号科室。而以往,患者在线下则需要在多个科室间进行问询:一方面增加了患者开销,另一方面耽搁了患者疾病诊治。


院内患者康复效果往往优于院外康复,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院内患者处于医护人员强照护之下。当患者在院外康复时,由于缺少强照护,患者本身依从性不高等,导致康复效果不佳。通过互联网医疗,则可以随时触达患者,利用APP等推送用药、运动等提示信息;甚至通过医用可穿戴设备监测数据异常等,实现更好的患者管理。


但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互联网医疗企业也认识到有着线下服务支持才能更大程度发挥互联网医疗的价值。互联网医疗平台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与医院合作——发力诊断、治疗环节。如,当线上医生认为复诊患者需要前往线下时,为患者提供线下挂号及面诊预约服务。在治疗用药环节,类似于京东健康则依托自营京东大药房、京东健康-联盟大药房、无人售药机等渠道,以及覆盖300余城的O2O服务“京东药急送”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药事服务。


互联网医疗由此构筑起覆盖诊前咨询、诊中诊断治疗、诊后康复及患者管理的线上、线下一体式服务。其中,对患者的管理又显得尤为重要。
围绕医用可穿戴设备,打造患者管理体系

在患者需求中,我们指出除问诊、开具药品等服务外,患者最大的需求来自于医疗器械监测、治疗等。通常,医生在患者出院时,仅会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时监测相关数据,在发现异常时尽快返回医院。


患者自我管理往往在院外完成。而随着越来越多患者在院外康复,并采用医用可穿戴设备予以监测,设备记录的数据将会呈现出海量增长。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各大互联网厂商均在积极探索对医用可穿戴设备数据的合理利用,但当前院外监测产生的数据往往无法进入到院内诊疗场景中。这部分数据的价值往往难以得到发挥。如何让它更好地发挥本身应有价值?对于医疗器械厂商和患者来说,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京东健康也在这个过程中与健康监测品牌合作,将医疗场景延展至日常生活中,通过医疗健康大数据打破传统医疗信息孤岛,实现用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事实上,我们可以根据医用可穿戴产品核心功能将其定义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主要为生理指标数据采集、记录、设备本身的自动分析和反馈;第二个模块为通过与医疗互联网连接,分享监测的数据以及结果反馈等;第三个模块则是针对患者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疾病发作救援系统。


在报告中,我们指出了当前患者面临的部分困境局面:
  • 独居或身旁无人时,患者发病救治往往错过最佳就诊时间;
  • 患者发病时缺乏数据记录,不利于就医时医生评估患者病情;
  • 康复阶段无从知晓患者当前状况,患者的康复缺乏合理指导;

    ……
上述困境局面恰好对应医疗可穿戴产品的核心模块功能。问题在于:一方面,部分患者缺乏疾病监测的习惯;另一方面,即便患者有疾病监测的习惯,但是数据互联互通,尤其是整套疾病发作救援系统并未得到有效的建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随着用户对自我管理的加强,对可穿戴医疗设备使用的增加,在广泛连接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促使互联网大厂投入并打通相关环节,建立起有效的问诊、救治系统。


通过医用可穿戴设备,可以对用户健康数据进行实时共享分析。基于监测数据,可以通过实时数据云平台AI 模型计算,实现异常预警提醒就医,并提醒存在健康风险的用户及时就诊,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发病时的相关数据,也可以通过平台进入到线下诊疗场景中,助力患者的诊断。通过这种方式,诸如京东健康,正逐步打通医用可穿戴设备监测数据与医生的连接环节。
合理利用监测数据,实现精准诊疗

在进行慢病管理的过程中,考虑到人工成本等因素,通过数智化系统对患者产生的实时数据进行管理将会是日后发展趋势。而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更好地助力医生,赋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防与管理。而在未来,也有望通过建立医生与数据的连接,进一步打破院内外信息孤岛的局面,将进一步推动医疗事业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我们也在报告中指出,可穿戴医疗器械市场将在2023年达到超过6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但这仅是一个开始。在人群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的当下,可穿戴医疗器械设备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通过技术赋能,如远程会诊等,将最大程度地释放专家的潜力,帮助患者在不出家门的情形下获得来自顶尖专家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与此同时,通过逐步提升基层实力,也有助于改变大医院“小患者”这一人满为患的局面,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的实现。


而核心的健康监测数据,也将从起初助力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防康复,逐步走向通过医疗科技发展助力科研分析,实现对不同疾病特征的人群深层医疗分辨,最终实现精准医疗等。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