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谷青竹 李雪梅
近日,由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南风窗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数智相对论”沙龙在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曾刚,原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钱志新和安科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王惠东出席活动,并就长三角一体化的城市互动与产业协同之道和与会嘉宾展开对话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科技”作为出现89次的高频词,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推动国家、区域和地方城市发展的关键抓手,长三角一体化亦然。
此次沙龙紧扣时代脉搏,着重探讨和回答,在长三角一体化议题中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路径。
01
百年大变局中的国家战略
在中国庞大的贸易顺差优势之下,存在着严重的服务贸易逆差。尤其是知识产权贸易逆差,仍呈逐年扩大趋势。
同时,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针对中国设置了购买技术的重重障碍。
当国际科创合作高开低走、中西技术脱钩已成显势,从前中国可以依赖的向外“采购”技术之路已难走通。
此外,随着中国本土科技研发水平逐步提升,寻求自主化也恰在同一节点水到渠成。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前后发布《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内部件与公开件,明确了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重点指向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截图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曾刚认为,当“国产替代”刮起大风,长三角地区应当仁不让承担起特殊责任,以高水平科技供给补足国家重大战略短板、突破被“卡脖子”的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宏观格局中的脊梁。
自英国成为世界工业中心以来,全球化便呈回缩之势,从一个统一的全球工厂逐步分解成众多独立的工厂片区——以区域化、集团化的城市群协同谋求经济与技术发展是世界趋势。
而在中国沿海三大区块中,按曾刚的分析,又以长三角地区最具成长性。
京津冀地区,北京虽然拥有最多的科创板企业和科研院所,但是“一枝独秀不是春”——除去北京和天津这两个桥头堡,广大区域内缺乏连接,环京津贫困带的存在难言区域协调质量。
珠三角地区发展势头强、产出效率高,但区域结构不稳定——九城核心区外腹地狭窄,发展潜力不足。
而长三角地区,拥有苏杭宁肥锡等众多科技实力亮眼的城市,是产业发展的“团体赛冠军”,总体创新环境占有绝对优势。此外,依托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的发展纵深极为广阔,稳定的“Z”形城市群结构更保证了发展的可继承性。
“投资长三角一体化就是投资未来”,曾刚说。
王惠东从企业视角出发,也认同这个观点。
最重效率的科创企业可以获利于长三角便捷的交通、高质量的人才、完整的供应链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等一体化资源,将要素打散、分置在不同的点,从而追求效益最大化。
安科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王惠东
在当下,长三角一体化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创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新阶段与新动力。
钱志新从区域联动的内容出发,指出长三角一体化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生态治理,目前已进入科创一体化的第三阶段。
曾刚则援引华东师大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出长三角虽已告别“小团体”阶段,进入了整体发展时期,但科创方面的城市差距越发扩大——有14个中小城市的科创资源不足2分——通过创新联动提振一体化发展动能实为迫在眉睫。
02
打破地域封闭态势是关键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当前的痛点是什么?
曾刚笑言,当前存在着“三热三冷”:上层热,基层冷;专家热,社会冷;媒体热,餐桌冷——战略规划高屋建瓴,却还未深入人心。
钱志新则认为问题在于“宏观的太多,落地的太少。”
两者都直指政府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暴露的主体问题。
以政府为一体化主体,或则局限于封闭的地方视野,怀着人才、资本等要素“肥水流入外人田”的担忧心理,从而出现“无锡地铁与苏州地铁最近节点只相距7公里却迟迟未能打通”的不合理情况;或则从“占便宜”的角度出发,只希望借助其他地区的力量解决自己的城市痛点,却不肯掏出真本事为他地排忧解难——是“地方麻烦区域均摊”,而不是“地方优势区域共享”。
江苏省无锡市城市建筑风光
对此,曾刚和钱志新所见略同——要从思想和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寻找区域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做到“四个打破”。
其一,要打破地区间基础设施“断头”壁垒,让要素流动更加自由顺畅。
其二,要打破公共服务部门对生产要素的垄断。
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目前还处在政府垄断的“数据事业”阶段,处于孤岛状态的数据碎片难以发展成链条流畅的“数据产业”。
其三,要打破地区产业间连接程度低下的局面。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长三角的产业销售规模占全国超过60%,是产业链条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的区域。如果以上海为龙头建设集成电路科创服务中心来辐射长三角区域,料应可以进一步提升产业协同程度、打破地方封闭发展局面。
上海外滩
其四,要打破高校间无序竞争态势。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达,产业链完整,2020年整体产业规模达1.3万亿,产值占全国总量的30%。目前,三省一市都已建成从研发制造-物流-综合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但相互之间欠缺联动。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校研究所作为医药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充分不合作”,拆台、竞争情况严重。
03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政府和高校作为创新驱动的主体都容易陷入低质重复和无序竞争的孤立化发展桎梏。
相较之下,王惠东从自身创业经历出发,认为制造业企业寻求协同效应的特性,天然使其倾向于打通人才链、产业链、资源链的上下游,推动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曾刚则从欧盟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入手,认为基层自发产生、上层配合规划的模式现在看来可能比以政府顶层设计为主导的自上而下式推进更为适用。
因此,通过“解绑挂帅”,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企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打破区域障碍、进行要素协调,可能是接下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种新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曾刚
而针对王惠东提出的,中心城市外周边地区人才匮乏、配套产业不全等科创要素动能不足、无法吸引技术企业的问题,曾刚给出的解法是运用政府“看不见的手”,通过精细化管理推动发展机遇惠及除大中城市外的更多地区。
创新飞地就是一种已有的成功探索。产业发展后发地区可以通过在中心城市设置飞地,借用科创高浓度地区的人才和科技要素,与本地区的生产资源优势相结合。
此外,不同能级的城市各有所长,应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因地制宜打造梯形区域产业结构。
科创要素向龙头城市富集是自然趋势。上海、南京各类要素齐备,适宜统筹科技研发和创新服务,发力大科学装置等基础研究,引领长三角整体发展。
江苏南京城市天际线
而中型城市,因为没有“大城市病”,反而拥有最具活力的城市效率,适宜发展为“科技产业中心”,通过将自身产业与龙头城市科研力量紧密捆绑,做好产业配套衔接。
以无锡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曾刚从互联互鉴视角出发,指出地处长三角中心位置的无锡最大的发展机会在于可以串联上海和南京这两个大型城市。无锡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联结上海之余,还应考虑将向西协同列入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中。集成电路和物联网这两个王牌产业的商业运行模式,则需向南放眼,借鉴浙江的经营思路。
钱志新则从“基建、城市与创新”的关系切入,建议积极串联无锡地铁与苏州地铁,将硕放机场打造为江苏省芯片进出口的物流空港。
原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钱志新
对于最容易被遗忘和边缘化的中小型城市,曾刚也给出了避免两极分化的要诀:中小城市应积极发挥劳动力、水电等生产要素价格优势,承接大中型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重在确保科创成果嵌入产业转移过程一并流向承接地区。
“我希望,长三角的未来是共赢的局面——应该只有发展快慢之分,没有城市沦为失败者。”
曾刚的这一期待应该是对一体化内涵的最佳诠释。
本次沙龙由长三角一体化太湖融合创新联盟、百度(无锡)创新中心共同协办。
- End -
本文为品牌方专稿,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谷青竹
         李雪梅
统筹 | 查一鸣
排版 | 乔八斤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