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发现了没,仁恒出了一款叠墅户型,悄悄把一楼的老人房放到了北面,从把南边省下来的面宽,留给了客厅。
正是仁恒珊瑚世纪的177平叠墅户型:
看过叠墅的朋友都知道,市面上不少叠墅户型,都想当然的把一楼的房间放在南边,也很好理解,因为要兼顾卧室的采光

但仁恒的这款户型,是第一个,把本在南边的卧室,挪到了北边,牺牲了卧室的功能间,却无限的放大了一个地方——客厅
在这样的170平叠墅,在这样总价上千万的产品上,动了这样的“手脚”,说明一件事,仁恒对客厅功能性的放大,是认真的。
其实上海有不少项目,都可以看出,开发商把资源倾斜到动区了,
LDK空间俨然成为了户型里的“楼王”
其实这样的趋势,不仅仅是在上海,在全国都有这么一股客厅功能性放大的潮流!
绿城在重庆甚至推出了一款横厅的升级版:边厅
动区已经不止步于大面宽,360度视角才是王道
开发商也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的LDK格局,搞起了“LDKG”

这是万科在长沙的一款户型:
横厅,边厅都不够,客厅外面围一圈小花园,才带劲!
仁恒,绿城,万科这些头部房企,为什么不约而同搞起了客厅?
其实,这是户型进化的一种表现。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中国的户型变迁史,核心是客厅的变迁史:

在70年代时,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户型都是客卧不分,大家都是卧室,客厅,厨房功能为一体,功能分区非常不清晰,
80年代开始,大家的客厅意识开始加强,会开辟一块地方作为专门看电视的空间。
90年代,客厅的雏形,小方厅出现,配合家中的皮沙发,木地板,是富裕家庭的标配。
00年代,竖厅作为LDK空间开始出现,客厅开始有现在客厅的雏形,电视,茶几,沙发三件套,成为家家户户的基本配置。
而最近几年,客厅的空间开始从竖厅,变为横厅,同时也配置超大面宽阳台。
而如今这样的趋势,仍然在继续,我们看到,头部房企们搞起了LDKG,搞起了边厅,甚至不惜牺牲卧室的朝向,也要继续放大客厅的功能性。

客厅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优,这个空间的升级,正说明大家需求在升级。
正如马斯洛需求所说,当房屋满足了人类的吃住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就变得较为迫切。
而客厅恰恰是这一需求的实现地。
上海新房感兴趣的朋友,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房君微信进入上海新房讨论群。
进群暗号:上海新房
不仅如此,这样做可以大大提升动区的体验感!
就拿横厅来说:
第一,同样的面积下,营造更大的空间感。
我之前踩盘的时候,看过一个98平的横厅,从踏进客厅的一瞬间,带来的空间的是非常强烈的:

和普通的120平的竖厅可以一拼了。
而超大面宽可以营造一种假象,把窗外的风景囊括到室内的感觉,整体的空间感似乎又扩大了一倍,同时,大面宽带来的采光,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更是让人感觉到阔绰舒适。
其实,把空间感打造大一点没什么不好,对房企来说,虽然无法强行提高用户的预算,但至少可以优化空间感,让同样的预算下,我家的房子看起来最大,对用户,对房企都是双赢。
第二,减少进深后的横厅,让厨房更能融入动区!
我们以前常常说,LDK是多么的高效的利用空间,但很少有人想过,在传统的竖厅里,厨房作为整个客餐厅最北面的空间,其实根本没融入整个客餐厅。
一般有人在厨房做饭的时候,餐厅是无人使用的,家人大都在客厅,但客厅和厨房中间始终隔着一个餐厅的距离,整个空间没有真正的融合。

家人陪伴的效果也没真正的达到,一端的家人只能孤独的做饭,另一端的家人只能孤独的看电视,为数不多的家人可以陪伴的时间,就这么浪费了。
但是在横厅里,就不一样了:
你在厨房,可以同时看到客厅和餐厅,你感到距离家人非常的近。
再加上后期软装,厨房可做成开放式,更是距离家人0距离。

动区的更新升级,其实是在迎合一个趋势
随着生活的丰富程度,
大家对动区的需求度,正在井喷式猛增
过去,动区只是大家吃饭,看电视的地方,但现在,客厅成了宠物的游乐室,成了二孩们的嬉戏打闹的地方,成了大人的书房,大人的健身房。
升级动区,也就可以抓住更多用户的心。
房企为什么在今年开始动起脑筋了?
曾经有次我去踩盘,有位营销总说,希望房子可以像手机一样很快的更新换代。
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房地产界的产品更新换代是相当缓慢的。
原因正在于,房企即便不做好产品,在市场上,也能活得很好。
但如今,时代不一样了
去年,为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规模,央行与住建部祭出三道红线政策。
对此郁亮表示,房地产领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2年之前的土地红利阶段,谁有关系拿到地谁就赚到钱了。
2002年之后,进入金融红利阶段,谁能更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就能买更多地回来。
“三道红线”开始,金融红利时代画上句号,房地产进入管理红利时代。
正如郁亮所说,吃完了土地红利,金融红利的房企,终于进入了真枪实干的管理红利时代。

虽然如今的房企仍然是规模为王,强者越强,弱者越弱,马太效应凸显。但是同样的两个千亿规模的房企,我们能融到的钱差不多时,比拼的是两点:
第一是对后市的预判,也就是拿地策略。
第二是产品的去化速度,谁就有能力更快的清货,谁就可以占领更多的市场。
在人人都知道控总价的今天,最后比拼的就是产品力,比拼的是物业服务能力。

而今年的两集中,更是让这一点更为凸显。
集中拿地,让拿地信息更透明,减少私自勾地行为,同样规模的房企,能拿到的地一样多,潜规则在这个行业越来越不管用了。
集中出货,则让房企再也没办法,通过避开竞品的方式,得到快速的去化,想要赢,只有靠拼硬实力。
而正如郁亮所说,如今的红利管理时代,才是房企比拼实力的时期,这也倒逼不少房企在产品上动脑筋,动区的升级换代就是一个迹象。

毫无疑问,在政府的一系列监管下,这个行业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因为它们最终让用心做产品的企业,用心做服务的企业的努力变得更加有意义。而这最终的受益者,正是我们买房人。
动区的改变,只是一个开始,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好产品来袭,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海新房感兴趣的朋友,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房君微信进入上海新房讨论群。
进群暗号:上海新房
最 近 啥 最 火
如果想要在上海买一手房,一定记得上真有好房购房神器选好房子、好户型,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咨询提问,我们会对您一对一提供服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