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据发布出来之后,市场热议。
一方是以政治正确为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来发布数据,一方以统计学和数学的观点查看数据并对数据提出质疑,到底是扯疼了谁的蛋?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谁如果只以自己的观点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就扯疼了谁的蛋。
但老龄化、生育率下滑在加剧却是明白无误的。
就以统计局的数据来说事吧。
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高达18.7%,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要注意的是,建国以来的生育最高峰出现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未来这部分人将陆续达到60岁以上,意味着18.7%这个数字即将进入快速上升的阶段,社会将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2010年平均每户家庭为3人,现在每户家庭只有2.64人,生育率在不断下降是明确的事实。
到底谁是生育率下降的凶手?
一般说计划生育政策是主要原因,这不错,但肯定不是全部。欧美日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文化与宗教各异,但生育率在过去几十年中也在不断下降,所以,这背后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或许在人性上。
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应该还记得有一个“大锅饭”的时代,大锅饭的最终结果是大家都吃不上饭,这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所带来的后果。在这样的机制之下无论个人劳动了多少、承担了多少责任,最终的报酬都差不多是一样的,如此,人性决定人们会逐渐丧失劳动积极性,谁都不会去主动承担责任,整个社会就失去了创造性和劳动积极性,社会的总产出就会下降,最终只能与贫困为伍。
国有化的医保系统是什么?它就是一个大锅饭。
比如一个公务员,即便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没有做出任何成绩,只要混到退休年龄,就可以拿到与别人基本一样的退休工资。这份退休工资几乎与几十年的工作成绩完全脱钩,也与自己付出的努力脱钩,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大锅饭。
企业也基本与此类似。
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直到今天,这其中的内在动力有很多,包括文化的、宗教的、传承的,等等,都在发挥作用。但防老却也是非常现实的一个动力,每个人都有老年,自成年开始就必须要面对老年的到来,所以中国社会才有“养儿防老”的说法。
我们知道很多父母都会将自己一生中绝大部分的精力、财力花在对儿女的养育上,前半生的努力程度与后半生是否更有保证就形成了一个等式(当然是相对的),自己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这就是任何社会都要遵从的基本规则。
当国有化社保这个大锅饭出现之后,人们发现了一个捷径让自己的后半生也有一定的保证,那就是将自己的后半生交给社保。此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前半生活的更轻松、更享受一些,或者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业而放弃生育,生育的动力就下降了。
我们经常说文化、宗教、信仰等决定人的行为和社会的未来,却在忽视人性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最终就导致生育率的不断下降。为什么会忽视人性在其中的作用哪?因为人性中有很多丑陋的东西,很多人(甚至多数人)是不敢正视的!也因此,虽然欧洲、北美、亚洲国家之间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但生育率下降的趋势相同,都是人性所决定。
二战之后的世界的大局也为这种趋势推波助澜。
虽然有美苏冷战,但二战之后已经有七八十年未出现大规模的热战。此时,军事支出在国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民生支出增长,社会保障的能力增强,为生育率下降的趋势推波助澜。
至少我个人认为,欧美社会已经认识了国有化社保的弊端。
给所有人的老年提供一个基本的社会保证,这符合人文关怀的要求,我支持。但也不能忽视这其中所带来的问题,这就是欧美社会左派的土壤(至少是之一)。左派倡导平等,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就可以在一个社会中平等的生活。当这样的社会氛围形成之后,再加上社会治理水平比较高、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就可以从世界其他地区持续吸收移民,缓解本社会老龄化和少子化带来的压力。
无论效果大小,左派都是解决国有化社保所带来的生育率下降问题的一把钥匙。从其他国家持续吸收年轻移民,本质是“盗取”,但你又不能说它不道德,因为这符合公平竞争的法则。
如松的圈子中,既有左派也有右派,我差不多算是中间派(或偏右一些),为什么我自己很多时候不持立场?根源在于无论左派还是右派,都在一个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可偏废。但我反对极左与极右,源于他们会破坏一个社会的稳定。
再回到生育率的话题上,为何东亚(指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生育率低于欧美?
东亚受儒家文化圈的影响,无论民主的进程如何,都还是等级社会(或类等级社会),只是等级差异不同而已。为了跨上更高的社会等级或者维持自身的社会等级不至于坠落(即经常有人说要保护自己的中产地位),社会压力就更大,如果再加上房地产那泡沫,育龄人群的生存压力就再次加大。重压之下,就更加倾向于少生或不生。再加上东亚社会基本不接受移民,这就让后发的东亚国家老龄化、少子化的速度更快,现在的严重程度也高于欧美。东亚的总和生育率(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估计已经在1.2以下,远低于欧美的平均水平。
长期来看,解决东亚地区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很可能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接受移民。
东亚是等级社会或类等级社会,外来移民的融入比较难,所以,能否建立移民社会取决于如何改革自己的社会体制和文化。
第二,亚太地区的地缘局势有风雨欲来的态势,一旦打响战争,军事支出就会快速增长,挤压社保支出。社会加速老龄化之后,也将削弱社保对老龄人的社会保证能力。当国有化社保无法为人们提供老年保障之后,成年人就会重新评估自己的老年,就会自己为自己的老年负责,生育率就会上升。
或许,没有第三条路。
人口趋势,决定未来东亚国家在世界政治与经济上的地位。
今天说的是人口和社保吗?我觉得不是。
真正要说的是,无论考虑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在考虑文化和宗教因素之外,还必须考虑人性,这是思考所有问题的基础,生育率下降只是问题之一。
以往有一些口号,虽然当时会受到很多人的拥护,但难以持久。比如这个世界上有长期的“为人民服务”吗?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很可能就没有,因为这不符合人性。如果要让这句话得到落实,就需要制度进行约束。
如果没有丝毫约束,人性就决定会为自己服务,这虽然丑陋,但却是现实。
前面曾说,史记中记载到,尧舜是通过禅让的方式传递的帝位,虽然这非常祥和美好,但不符合人性。《竹书纪年》就有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也就是说,尧帝并非要将部落交给舜,而是要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可惜后来却被舜发动政变给囚禁致死,丹朱也被舜给流放了。其他史书也多次称呼丹朱为帝丹朱,说明丹朱曾经称帝。既然丹朱曾经称帝,说明真实的情形是尧当时是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丹朱,舜是通过武力手段夺取的帝位。后一种说法符合人性,也就更加可信。
人性与文化和宗教一样,都是推动社会进程的主要驱动力,任何不符合人性的东西,都需要去质疑,只有如此,才能让自己更加睿智。
《如松〈道德经〉感悟》是希望能帮助读者在面对大千世界时可以收听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从而提升境界与能力的书籍。现在已经上市,网址是:
https://item.jd.com/12837347.html
http://product.dangdang.com/29236503.html
《如松看财富之道》销售链接:http://item.jd.com/12054343.html

《如松看人权货币》销售链接  http://item.jd.com/11993888.html
《如松看货币之道》销售链接  http://item.jd.com/11705115.htm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