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直播
不要忘记点预约
围观籽籽的朋友圈👇

大西瓜籽妈妈:iyuxiaoge1014

前几天有人问我,
“你能接受籽籽长大,
远不如你优秀么?”
“当然可以。
她可以选择平凡,但不能甘于平庸。
她是我的女儿,她不配不勇敢
因为——
我从未见过一个软弱的人,
能同时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健康。
但我见到很多强大的人,
拥有痛并快乐着的光荣与不悔”
人生,除了成功,除了优秀,还有很多,比如个体的价值,生存的意义。
今天清早醒来,习惯性的刷刷雪球,刷刷行业金融新闻,看到一条讲年轻人被内卷的化名采访稿。

讲了几个曾经“别人家的小孩”,在找工作中频繁碰壁,经历自我怀疑,最后说服自己接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放弃和“别人不断竞争,不允许自己失败和退出”的内卷。
我很好奇,看了看这几个“别人家的小孩”是什么情况
第一个是中传的本科,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硕士,裸辞了市场调研公司的工作,想转型做内容创业,因为没有经验,被婉拒。
她反复强调虽然公司更青睐成熟从业者,但她认为自己努力一下就能够到。
她说自己高中月考排名20多位,新概念拿过奖,是让爸妈特别有面子的“别人家的孩子”。
工作以后,花了5天采访,写稿写到一半卡住,力不从心,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其他同事。
第二个是县城被海选招进省一中的优等生,考了全县第四,最终拼尽全力也没进全年级前十,高考考进一家北京211,入行做自媒体编辑受不了每天写稿弄到半夜,连续三四星期没有休过一天假,生病发烧一个人去医院挂水,忍不住委屈哭了。
看到这一段,我忍不住笑了,原谅我忍不住想起某人下戏半夜去挂水,说的那句名言“凭什么要别人了解你的辛苦?”,有这功夫自怜还不如赶紧回去睡觉,保存体力。
这个县城考入省城的“别人家的孩子”,饱受严重的心理落差的煎熬,觉得自己那么优秀,怎么就一个月挣这么少几千块钱?
于是,她裸辞去西藏旅行,在蓝天白云的风景下,突然萌生念头,还不如找一份可以“养活自己又不怎么动脑的工作” 。
很快,这种想法就被现实碾碎,抱着降低欲望,轻松不动脑的期望找工作,她屡屡碰壁。
故事的最后,她又回北京,回到原点,重新找了份编辑工作。
这两个“别人家的孩子”,最大的痛苦,是来自于
自我预估太高
,与市场评估价值,发生了巨大的落差。

我看完他俩的人生痛苦之后,好奇的是——
是谁给了你自以为优秀的错觉?

当你见过的世界大了,
你的委屈就小了
命运并没有亏欠你

你也并没有比别人多白白付出
当我看到那么多年轻人在为“我只是个普通人”而沮丧、自我怀疑,痛苦,崩溃时,我所反思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环境,让这些眼高手低的年轻人,从小坚信自己不是“普通人”?
导致与入世后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最终不得不接受“我只是个普通人”的社会裁判。
为什么我们从小就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同时,从未放弃过普通人也能绽放的信念。
这俩孩子真挺有意思的,中传本,杜伦硕觉得自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周遭环境的施加导致),考进二线城市省一中,觉得自己很优秀,视野局限围聚出的自我认知过高,很害人,一旦打破地域,进入自由市场公平竞争,立刻从原有的自我评估体系里高空坠落。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接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的?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吧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天姿差,连普通人都够呛,属于得很努力才能努成“普通人”。

没读过正经幼儿园,托儿所里玩泥巴荒废很多年就不说了,小学入学,别的同学中英文听说读写流利,我斗大的字一个不识,勉强能写明白自己的名字。
小学5年级数学就开始挂科,沉迷于看言情小说看出了200度近视眼。
小升初考糊了,我考进的那所非重点破中学,在我入学那年,被合并进一家以体育出名的市重点,然而我的体育成绩,除了长跑短跑还不错,其他项目都稀烂,属于拼尽全力才能刚刚及格
 ,尤其是实心球、跳绳和跳远,怎么练都得分都很虐(我老公嘲笑我说,那么差多初中,你还需要考啊?)
爸妈被我气得要死,把我捞出来送进魔鬼训练营般的私立学校,跟关集中营似的疯狂学习,在私校的3年里,经历过各种“残忍”的学习压力和严重的校园霸凌。
初三那年,有一个周五我放学回家,一个人坐1次轮渡换3辆公交2个多小时才到家,书包实在是太重太重太重了,最后在我到家门口拿出钥匙开门的时候,书包背带断了,所有辅导书全都洒地上。。。
书包的背带很粗,起码得有我半掌宽。
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委屈,而是还好到家门口才断。
那年我15岁,肩膀被书包压得一肩高一肩低,人家跟我妈说你女儿这样下去,长大了会残废。

初三真的挺苦的,10点熄灯睡觉,我在床上打着应急灯再做1个小时功课,早上4点45分起床做功课。
牢记班主任说的,如果你躺在床上睡不着,就赶紧起来做功课,既然关灯上床了,就什么都别想,赶紧睡着,保存体力,别浪费时间乱想。
我只要晚上睡不着,就立刻爬起来,蹲在厕所里复习,把眼都快看瞎了,那会儿我的近视度数都四百多了。

我是为了能和我男朋友在一起,才到了初二玩命补课,把成绩从全班垫底提升到前十的(班里50多人),但还是一个很差的学校的班级前十,并无卵用。
早上6点一个人在操场跑步,跳远,扔实心球,中午去食堂学做简单的饭菜,区里市里考三好要考德智体美劳,我的体育和劳育
(就是煎荷包蛋炒青菜扫地擦玻璃什么的)
都拖后腿,得分很低。

我们那年考高中,语文英文数学化学物理历史,120x3+50x3,5门课满分510,我是497.5考进去的,自以为考分很高了。
(毕竟语文是很少有人满分的,能过100分已经是很高的高分了,其他科目就算都满分,这个总分也算蛮高了吧,我当时自以为是这么想。)

结果,入学报到的时候,我被排进一个很差的平行班,7班
心想,我这个成绩在我们班应该算最Top了吧,结果入学成绩我排第七。
7班的第七名啊,不是8班的第7名啊~ (8班是理基班)
8班都是天才少年,智商140 160的那种,爬藤率不是一般的高。
8班只有4个女生,惨无人道的苦,几乎没什么下课时间,一直都在参加各种数理化竞赛。
8班,不是市统考进来的,是四大名校提前校招进来的,摘金班,全国的竞赛摘金的速度那简直比地里割麦子还快。
他们最终的宿命跟我们不一样,他们都不参加高考的,全国、全球最顶尖的大学会提前来特招,每年都输送少年大学生到清华、哈佛、斯坦福等,有一个比我高两级的学长,年龄还比我小2岁。
(你没有看错,没有清北复交,复交是我们平行班的宿命,人家天才班连北大都不惜得进,实在不济,扛不住了,要退到复交的心理期望,那就自愿淘汰,退到平行班)
普通的女生就算万里挑一考进去了,体力精力压力管理情绪管理也跟不上,尤其是来大姨妈的时候,脑子转速严重跟不上。
8班仅存的那4个女生,住在我宿舍对门,清一色都留短发,没时间打扮,到了高三,陆续有3个女生选择放弃,退到平行班,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参加高考。
对这几个女生来说,从8班退回到平行班,势必是经历了无数crush,最终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高一测智商,我的智商很低,身边同学都是130 140 ,还有个别160的(智商高到这个程度,已经是神经病的范畴了
 )
我一哥们因为自己智商测出来太低,偷偷跑到厕所,把智商测试条扔到马桶里冲了,跟我诉苦,说他智商低,被室友鄙视。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我从小就接受了自己智商就是比别人低,反应就是比别人慢,成绩就是比别人差。
附中我们那一届全年级350人,我最好的时候考过40几名,最差的时候300名,被班主任陈艳秋拎到讲台旁,摊着卷子当着全班指着鼻子骂,说我将来只能考水产大学,毕业去菜场卖鱼。
现在想起来,附中的老师真的都特别特别好,没有他们的寸步不让,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们英语老师是个非常优雅的小老太太,罚我整堂课站着挨批,骂我是Lazy bone,全班唯一一个没有自尊心的女孩。
全年级只有4个学生不交作业,除了我,其他三个都是体育生,男孩
人家是忙着踢球不交作业,我是忙着恋爱不做作业。
后来我直升复旦硕士那年,回附中去看老师,陈艳秋笑说辛亏当年对你骂得狠,否则你现在就在菜场卖鱼。
每次被提起卖鱼这个老梗,都想起我那个卖鱼的初中同学,人家第一次创业把公司卖了9个亿。
当然,他并不是卖鱼卖了9个亿,而是打网游
到了本科和研究生,我依然是我所身处的环境里最差的那30%。

我对激烈竞争的环境已经很熟悉了,脸皮如城墙铁壁,失败早已家常便饭。

在附中,我从第一年开始数学频频红灯,到后来化学物理接连一片红,到附中的第一天,辅导员就说:“如果你开红灯,别害怕,因为没有任何人能不开红灯从附中毕业。”
除了功课一片红灯,我在学生会也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经历过很多次竞选失败,各种社团的残酷角逐淘汰。
九败一胜这句老话,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后来,我所在的华师大文基班也是严格末位淘汰制,这就是为什么我工作以后经历“九犬一獒”的淘汰制,没有什么可不适应的。
本科我所在的文基班,跟附中8班理基班差不多,只不过是文科版直升班。
以我那破烂成绩,肯定是考不进文基班的,文基班大部分同学都是提前特招的尖子生。
我是怎么混进文基班的呢?
还是因为末位淘汰制
每学期会淘汰10%的后进生,再从平行班里选最好的学生晋级到文基班。
我就是大一刚开学没几个月就被晋级进去的,同期一起被晋级进文基班的还有俩女生,我们是从那一年三四百个平行班里选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我被晋级了,我也不知道,可能会看高考考分吧。
(我们那时候的高考,是考之前先填志愿了,我妈当时不让我填复旦,说我考不上,结果我考分绰绰有余,为此没少跟我妈怨怼。)
文基班只有28-30个学生,平行班150-200个学生。
文基班的教室只有32个座位,谁逃课一目了然。
当时被晋级到文基班,我很不爽,因为很难逃课,不像平行班,几乎所有的必修课我都在睡觉,所有的选修课我都翘课去谈恋爱了。

文基班的专业课,真是我的青春期魔靨啊 
到现在想起来,都会做噩梦醒来,后来工作了,顿时觉得哇工作好快乐哦,比读书轻松多了✌️
文集班的所有专业课,都!很!难!
除了文学类的课稍微轻松点,其余的真的是脑裂
我上过平行班的课,也上过文基班的课,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
平行班的课挺幸福的,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古汉语啊、行为纠正啊、应用心理学啊,都挺轻松的。
(事实证明,所有的轻松,后来都得还,读书时吃苦的人,后来工作就少吃很多苦,不像我们读书时没吃太大苦头,工作后来就都得还)
基地班就没那么舒服了,我最恐惧的一门课是古英语语言学,这门课,太变态了。
首先,是纯英语,其次是纯古英语,语法和当代英语完全不同,再次是古英语写的哲学、文艺理论。
可怕,就是那种每个字都是中文,连在一起我也一个字都看不懂的,更别说都是英文,还都是古英文。
那门课,真的是我的心魔。
文学类和语言类的专业课,要快乐很多,但也不是没有苦难的。

最难忘的是看原版《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不能说痛苦,其实阅读的过程也是有乐趣的,但是,真的过程太煎熬,难以形容的神经分裂感,你们可以去试试,全都翻成中文也极度费脑。
我喜欢《尤利西斯》要多过《追忆似水年华》,这两本书难解的程度,在文学界和翻译界是大名鼎鼎的。
当初著名翻译家周克希翻译《追忆似水年华》整整14年,都没翻译完,15个人一起翻译,最后到70多岁时放弃,感慨“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
现在想想,真的很感激当时老师逼着我们去努力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我后来进入职场,培养优秀的工作习惯,有极大的帮助。
很多年以后才知道,原来在美国一流的私立高中,会给学生布置很多诺贝尔难解之谜,都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习惯翻大山,嗑大石头,逼着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之道。

基地班的学习痛苦么?
后来想起来还好,还是有很多快乐。

虽然课业难,但是老师都很open。
我那会儿恋爱大过天,可专业课没法逃课,只能带我男朋友一起听专业课。
我初恋男朋友是同济土木的,我俩是初中同桌,他每周有三天下午来陪我上专业课,尤其是一些逻辑性很强的类似于语言&言语课,他会帮我解题。
到了大三,气氛就很紧张了,平行班的同学早就出去找工作了,大二大三都出去实习了,基地班的课业重比较难翘课出去实习。

我虽然被晋级到了基地班,但我还是和以前平行班的同学住一个宿舍,大家的lifestyle已经完全不同了,其他同学已经忙着相亲嫁人买房子,我们还在为强制性共现而争论不休。
大三才是照妖镜。
两小无猜,
从此,道分两路
你可以假装努力的过程,
但你无法假装努力的结果。
大三,要直升考试了。
平行班的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直升考试的。只有基地班的,才有机会被提前特招。平行班的同学,想要考研究生,只能等大四毕业以后去参加全市研究生统考。

十几家全国文科最好的大学,会来文基班提前招生,把各片区基地班里选来的尖子生,一起选送参加研究生直升特招考试+面试。
在我们这届之前,文基班是100%的直升班,只要你熬到大三没被淘汰,就能参加特招考试。
(我每个学期都在淘汰名单上
最后都是几个哥们考得比我还差,我惊险过关
 总之,我颤颤巍巍的熬到大三,还在全班的倒数几名。)
参加特招考试,就算考不上清北复交,也能进个什么南大浙大南开厦大广大之类的,来特招的都挺好的学校,没有差的。
到我们这届,文基班的政策变成了60%的直升班,只有60%的学生,能参加特招考试。
系里就颁布了大概有小20个人,可以去选学校,准备参加直升研究生的提前特招考试了。
我看了眼名单,毫无悬念,没有我
当时我还在家难过了几天,拿个小黑板写上我最想上的大学,最想报的专业和导师,跟爸妈立下flag,说我不能直升,那我就去统考,给自己3年,连续考3年,死也要考上,考不上就去跳黄浦江。
结果,好运气又一次眷顾了我。

获得直升考试资格的名单里,有两个同学因为4级考试不及格,被取消了资格。
而我因为学年论文得了个奖,就被晋级了。
again,又一次被晋级了。

当时,我人已经在附中实习了,在黄玉峰老师的班上当实习语文老师,每天矜矜业业的批作业。

直升研究生的特招考试,虽然没有市统考那么严格,但是还是要填志愿的。
当时所有的老师都劝我填清华,因为上海学生都不想去北京,再加上清华文科很弱,那一年清华的名额没满,只有一个人报。
老师劝我报清华,是因为我基点很低,除了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现当代文学那几科目我是4.0的,其余偏理性一点的科目,成绩都不好。
看档案袋,我的成绩是那一年所有特招生里垫底的垫底。
复旦那一年的竞争太激烈了,特别多人报,但那一年复旦人文学院只特招2名。
上海学生不想离开上海,选复旦;
外地同学也不想离开上海,也选复旦;
再加上复旦的文科很强,我的同班同学几乎没什么人选上外上财同济,都报了复旦,谁都不肯退让。
那个年代,交大同济的文科很弱,差到卡调档线,450-460就能进了。复旦再差的文科,也得470-480。
过程省略不说,总之,最后,我成为了那一年复旦特招的第三名学生,依旧是候补晋级,老天又一次对我网开一面。
接到电话通知我考上了的那天,我正抱着一摞学生的作文本,走在附中旦华楼的走廊里,当时的心情不知道是想哭还是想笑,感慨万千,只是心底里对附中有特别深厚的感情,附中承载了我叛逆的青春与热血啊。

提早通过了直升研究生考试,为我争取了整整1年时间,去构建我的职场规划。如果没考上,我大三大四剩下一年多,就会全都用来复习备考,参考研究生统考。
很幸运考上了,这一年多不用上课,也没班上,这个人生阶段,对我非常重要,我就是用这1年半,来反复试错,最终找到我一生的职业理想。
记得我第一次去上海世纪出版社笔试的时候,场面相当恐怖。
一屋子不到20个人,都是来二笔的。
我很自取其辱的问了人家都是什么学校的
结果只有我一个是本科生,其余全都是硕士,北大、清华、复旦、人大、南大。
那场考试,我瑟瑟发抖地摇着笔头,考题我真一个屁也看不懂,约等于交了个胡扯的白卷,很想偷看隔壁怎么写的,可惜我高度近视眼看不清

后来我的职场故事,你们都知道了,我从发型模特、群众演员、电视购物外景主持、杂志化妆模特、熨衣工做起,什么都干,最后才从实习生做到了杂志主编的,前前后后,十几年吧
终于慢慢地从一个弱爆了的普通人,变成一个逐渐有了点自信心的普通人。
我的教育经历、职业经历,让我始终都心存敬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手如林。
自始至终,咱们就是个普通人,还是一个拼尽全力,才能停留在原地的普通人。

2008年我第一次去巴黎参加时装周,听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同事们,交谈的话题,我一个字都插不进嘴。
会上她们在说各种热门的世界经济政治话题,下会她们在说什么曲棍球、潜水,去看温布尔顿公开赛那些,我就是个文盲+土B。
不过呢,进入时尚圈以后,我对这种巨大的落差和文化隔阂感,大体上是安之若素的。
反正我从小就生存在总是比别人差一大截的环境里。
从小,我就比别人笨,成绩比别人差,家里比别人穷,爸妈学历也比别人低,学什么反应都比别人慢,不也这么龟兔赛跑,慢慢爬上来了嘛
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坦然接受这一点了,嗯,我就是个普通人,还是个脑子不怎么灵光的普通人。
很幸运的是,我始终都是凤尾模式,永远都在一个很卓越的环境里,当那个最差的掉尾生。
我从来没做过鸡头,站在一个小土坡上,幻觉自己是the king of the world。
后来,我们杂志集团的VP跟我说起,他在美国工作的经历,说自己20多岁就在全球最有名的广告公司,当了D,年薪百万,身边全都是顶级藤校的,只有他是个XXX大学的,当时成就感爆了,俯瞰整个小曼哈顿,觉得自己就the king of the world。
“后来才知道,自己就是个傻B” 他对我说。
年轻时,没文化不可怕,没见识才可怕。

人呢,之所以会经历痛苦的精神挣扎才接受“我只是个普通人”,背后是野心和能力的严重不匹配,自我认知发生了偏差。
当你觉得我那么优秀,我是个211、985的本科生,我怎么能一毕业就做那么基础的工作?

当你觉得我已经够辛苦了,我已经3个月没休假了,我每天大半夜才下班,我怎么才挣这么点工资?
其实,你的上线,就是别人的底线。
是你的期望值出了问题,个人期望值和行业水平发生了很大的落差。

我在附中学生会多次选举都没选上,当时很委屈,老是觉得对方一定有什么捷径?到底是什么黑幕?她肯定有什么桌底交易?

其实,没有。
她就是比我优秀,还比我努力100倍。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她付出了比我几何倍的奋发。
我老公创业后,有次下班回家跟我说,他发现每天跟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他家在西城有一栋楼(一座商场,不是一栋土楼。)虽然他家只是二股东,但也绝对属于早就财富自由到根本不需要出来打拼的人生阶段。
“他以前在哪儿干?”
“美国高盛”
“他拼么?”

“嗯,非常”
所以咯~

当你见惯了远远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的时候,你根本没有心情自怨自艾去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普通人的问题。
因为,整个故事开始的前提就是——我们本来就是普通人
拼了老命才站稳脚跟,
一不留神就前程尽毁的那种普通人。

根本也不会有什么被馅饼砸到的大幸运,和天赋异禀的奇才,发生在我们身上,睁大眼睛四周看了一圈,真的没有。

人生很残酷,你没办法希冀比别人多一点运气,你只能尽可能多付出。
你的上线,很有可能就是别人的底线。
你所谓的名校是清北复交,但清北复交对有些人来说,可能连保底都算不上。
接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
并不代表放弃追求卓越。
只有千万分之一的人,能像马云一样天生奇才。

剩下99.99999%的人,依然能像马化腾一样,坚持做一个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的“普通人”。
永远都不要忽略时间的力量
我快39岁了,还没放弃活出普通人的高光时刻。
愿你也心里有火,别放弃。
我从未见过一个软弱的人,
能同时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健康。
但我见到很多强大的人,
拥有痛并快乐着的光荣与不悔
站直了
别趴下
❤️

想要看我的育儿经验以及行业分析
记得关注👇
各位云小姨们,
我的vx被投诉过度晒娃f号了

看不到我朋友圈的,
抓紧加新妈号以防失联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