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大家最关注的新闻,可能就是关于新的人口普查报告的出炉,以及引发的相关的人口数量变化,包括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
前天文章的开篇我们提过,网上大部分过度延伸的惊悚文章,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研读。尤其是拿不同来源,不同统计方式的数据,不加说明分析就放在一起大锅炒,这是统计学的大忌。这么做的文章,没有要认真读的必要。
不过这种抓眼球的“统计学”文章,并不是我们今天的讨论重点。中国人口停止增长,逐步减少,这个事情迟早会发生,至于是今年发生,还是明年,还是5年后,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无需突然惊诧。
看到这两天互联网上弥漫的负面恐慌情绪,我个人是有点时空错乱的。因为依稀记得自己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地理老师曾经感慨过数次:
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口太多了,每个人能分到的资源就很少,
以中国的地理情况,对比欧美,如果只有5-6亿人,那就太好了。

那时候小小的心灵中,就留下这样一个概念:如果中国人口减少一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会更好。然后
担心中国人口越来越多怎么办。
而过了几十年,担心了几十年的人口增长,现在终于放缓快停止了,突然又跟我说现在要开始改为担心人口减少?
啊?……
一个国家的人口不是增加就是减少,如果人口增加也害怕,人口减少也害怕,那就只剩下害怕了。所以对于人口的变化,我们应该把它当做一个政治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来了解它的原因、后果和面对的方式。
但第一步,是要先明白所谓的“经济发展要靠庞大的人口红利”,这是错的。
这些年占据主流的人口红利理论,从现实层面其实很容易驳斥掉 —— 如果人口年轻,出生率高,就能带来经济发展,那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强大的,应该是印度和非洲国家。
其实这种“人口就是国家红利,人口多的国家就更有未来”的理论,没诞生多少年。传统的主流观点可不是这么说的。
记得改革开放开始后的前些年,世界大多不看好中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会导致中国无法快速发展经济。这也符合传统主流对人口的看法。
传统的人口经济学理论,以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在1798年出版的《人口论》为代表,认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国家的黑洞,因为人口增长呈现几何级数,而生活资料却只能以算术级数来增长,所以人口增长迟早会吃掉所有资源,人口多的国家就会很贫困。
而历史上国家的兴衰,也的确一次次的证明了这个观点。一个国家的快速强盛大多是在还是小国,和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就像罗马从一个城市成为横跨三大洲的霸主,蒙古从一个部落席卷大陆,秦、汉、唐、宋、明、清,也都是如此。
以西方的视角,近现代世界的强国兴起之路,也往往是一个人口较少(如几百万)的国家,依靠军事或商业扩张、用剥削殖民地等方式快速积累财富,实现人均财富的快速增长,就像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普鲁士......
所以近代史上那些人口众多的“大国”,往往相对贫弱甚至是被殖民剥削的对象。几百万人口的英国可以殖民1亿多人的印度次大陆。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只有300万人,同时期墨西哥有600万+的人口,印第安人更是几千万。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欧洲人口最多的俄罗斯,拥有全球第一大的国土面积,人口密度其实很低,但一般也是被看做是个军事强大但经济贫瘠落后的国家。
这个理论没什么问题,直到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之所以这10年西方学者越来越重视中国的兴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奇迹 —— 虽然很多中国人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但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已经拥有庞大人口负担的贫弱大国,能够兴起强大。
因为当一个人口大国本身已经贫穷,那它无法再压制复杂的内部矛盾,基本就会因为内患而分裂灭亡,更谈不上什么兴起。这也是这些年一些“中国崩溃论”的理论基础之一。
所以现在似乎是被当做是常识的“人口多是红利,人口多有助于经济发展”,其实并不是什么常识。从“人口太多是负担,经济不可能发展起来”的人口负担理论,到“大量人口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的人口红利理论。这个转变背后只是一件事情,就是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打破了原先的“常识”,形成了新的理论。
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些是外国人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如新一轮的工业化和全球化浪潮;但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很多就很难理解了 —— 比如小平同志那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实现共同富裕。”,如果不明白
中华文化圈特殊的“集体意识”
,就不可能想明白,更不可能复制。

当无法理解的时候,人就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如果看到A和B同时发生,就认为它们有因果关系。
于是,虽然很难理解中国发展的特殊内因,但不妨碍那些专家或媒体,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一大贸易国的成就,直接归结于它们眼中中国显著的特点 —— 第一人口大国。
所以世界突然“想通了”:原来庞大的人口是一个国家的红利而不是负担。
但他们错误的倒置了因果关系:并不是廉价劳动力的代工模式,成就了中国。而是中国根据自己当时的现实条件,摸索和创造出了最适合中国特点的“世界代工”模式。
准确的说,是中国人民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原本世界认为中国经济的人口包袱,转变成了“人口优势”。只是这个过程看上去太过顺理成章,以至于很多专家都忘了过去的人口理论和案例,开始认为拥有大量人口才是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
结果就顺便坑了印度朋友。

也同样因为这样,这些经济学者认为:既然中国人口开始停滞减少、印度东南亚非洲的人口激增,之后的经济发展热点、工业重心就会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南亚和非洲,中国经济就会衰退,所谓“未富先老”的言论甚嚣尘上。
由于国外的学术优势和媒体优势,这样的观点也逐渐被很多中国人所接受,认为自己的优势就是人多,现在人不多了,老了,就麻烦了。天天焦虑不已。
但当初人口多,你们觉得是重大利空,现在人口变少,你们还说是重大利空,不累么?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理解,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能够快速崛起,我们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这种“新人口优势论”的核心很简单,就是认为因为年轻人的劳动效率>中年人>老年人,所以年轻人是生产力,而老年人是负担。因此一个国家年轻人越多越好,老年人多了就扣分。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上升,那自然就比不上年轻的南亚、东南亚国家了。
不过这种“人口红利”思路和传统的人口负担理论都具有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把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量化个体来看待,计算每个人创造的收益和消耗的成本,得出这个人是资产,还是负债。
传统上,他们是用其他方式来撕裂社会,区分资产和负担,比如:贵族是资产,平民是负担;白人是资产,有色人种是负担;婆罗门是资产,达利特贱民是负担...... 而这种新的人口红利理论,一样是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是把年轻人作为资产,老年人作为负债。
其实,这些“人口理论”,无论是人口负担说,还是人口红利说,也许适用于个体化的西方社会,但并不适合“集体意识”的中国社会。就像西方旧的人口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的现在,这套新的思路,同样也不是中国的未来。
旧的人口负担理论被我们打了脸,新的人口红利理论会不会被再打一次呢?
人口红利理论的根本问题,就是将一个复杂、有机的社会整体撕裂,机械地按照人的某个属性,强行进行赋值。就像以前白人认为黄种人就是弱,黑人就是蠢。现在这种理论,则是认为年轻人就是有生产力,中年人和老年人就是创造不了什么财富,是社会负担。
老年人是负担么?反正在中国,我比77岁的任正非年轻很多,但他似乎更适合被称为是中国社会的财富。
任何固化的去定义一个人的价值的方式,都是错的。人口红利说,年轻就是更有价值,是错的。而另一个极端则是日本社会,按年资排辈,老人永远比年轻人有权力,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也是错的。
是否对社会更有价值,是否能贡献更多的生产力,和年龄有一些关系。但粗暴的用年轻来等同于生产力的观点,基本上只适用于古代背石头盖长城的年代。当今社会,劳动者年龄只是其中一环,教育水平,纪律性,是否有上进心等等,一个劳动者的价值,更多取决于他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一个25岁的印度初级工人,和一个45岁的中国高级技工,哪个更有生产力?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十年,一些国家认为自己有更年轻、更廉价的劳动力,试图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但绝大多数都没能看到成功的曙光。因为中国的成功关键并不只是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是:1,我们通过教育,将庞大的人口转化为高劳动效率的劳动力;2,我们通过“有中国特色”的方式,通过灵活的市场+计划的模式,将这庞大的劳动力有效组织成全世界最可怕的生产力。
因为一个国家的生产力不能简单等同于年轻人口数。它更和一个国家有多少受教育人口相关。整体受教育人口=总人口*教育普及率。两者都有关,但根据全球历史和现状来看,后者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前者。所以以色列的经济、科技可以领先印度。这也是中国崛起的“人口秘诀”。
当然,这一次我们面临的困难更复杂,要做的事情也更惊人,并不是简单的“鼓励多生” —— 我们需要减少阶层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们需要更精准的培养面向未来产业的“高产能”的劳动者;我们需要创造更需要经验而非体力的工作岗位;我们需要让国人活得更开心,更舒适,不会过早的身心俱疲,而是一直精彩;我们需要让老年人颐养天年,让子女更安心。
这些都很难,但我们已经成功过一次,为什么不能成功第二次?
少子化和老龄化是不是危机?当然是,但到底是“危”还是“机”,这更多取决于我们如何做。可以预期的是,在不远的未来,我国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多方面政策的调整,其中不少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比如房地产、比如教育、比如退休养老。更重要的,则是相关科技的研发,比如AI、机器人和无人技术等等以及和劳动力结构有重大关系的产业。
我们应该有信心,因为时代恰好站在我们一边:现在是人类历史上资讯、科技最爆发的年代。而科技发展的一个特征,就是减少人的生理性差异。比如只靠双腿跋涉100公里的话,中老年人肯定不如年轻人,而我们也很难赢非洲兄弟。但借助高铁,现在在这个地球上,中国的中老年人移动100公里的实际速度,会秒杀大多数国家的民众,无视年龄高低。在科技创新的时代,反而是教育普及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加大。
这些改革调整会不会成功,中国能不能再一次无视西方的“人口论”,证明自己,我无法下定论,这取决于每个中国人,无关年龄的每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努力。

但有一个事情是我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像瑞典人那样,等人老了就逼他们去跳崖节约粮食。几千年来,在中华文化中,老年人从来都是财富,而不是负债。
问题已经出现,变革即将到来,我们的选择只有两个:焦虑 or 解决它。
中国人也许少了,中国人也许老了,但中国人从来不惧怕变革。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查询】,在搜索栏里输入“教育”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近期文章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