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备受关注的「成都49中坠亡」事件尘埃落定。
从警方公布的证据来看,16岁的男孩小林的确是死于自杀
早在去年6月,他就曾在QQ中说过“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的消极言论,今年5月,更是在与朋友的聊天记录中出现自我贬低的言论
甚至在监控视频中,小林还出现自残的行为——右手持刀割左手腕,期间还垂头、摇脑,情绪低落。
这与林妈妈眼中,那个高高兴兴上学、还在出门前祝她节日快乐的儿子,判若两人。
一面是在父母面前品学兼优、乐观开朗,一面却是在同学面前性格内向,甚至厌世,这到底是怎么了?
在长久的固有观念看来,只要贴上「品学兼优」这个标签,就似乎代表着一个无需家长操心的完美形象
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父母眼中听话懂事、又能考出好成绩的孩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一份2015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47%的博士生和37%的硕士生有抑郁症状,而近10%的本科新生表示自己时常感到抑郁,只有5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情绪是健康的。
不同年份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比例
图源:Statista
在中国,类似数据同样不容乐观。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
并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抑郁和重度抑郁也呈上升趋势
小学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9%~3.3%;
初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7.6%~8.6%;
高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0.9%~12.5%。
曾经火爆全网的《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讲述的就是一位北大高考状元从高中苦读,到考入名校后郁郁寡欢,不断和抑郁症抗争的故事。
考出了耀眼的高考成绩,走在最高学府校园里的她,却时常感觉自己是个垃圾,“我不配活着。”
那个站在台上说着段子,带给我们无数欢乐的脱口秀高材生李雪琴,也经历过确诊抑郁症的“至暗时期”
回想起自己的北大时光,她说:“一到期末,我们学校看抑郁症的人可多了。”
他们拼命向前,却发现自己总是被无尽的恐惧和无力感笼罩着,于是开始否定自己曾经的一切,在抑郁的深渊中沉沦…
这些年,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年轻且优秀的生命逝去:
2021年4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名19岁的华裔男生离世,生前深受抑郁症困扰。
2021年3月,美国埃默里大学中国籍大一学生意外去世,他的父亲在一封公开信中,透露孩子是自杀;
2020年的10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一名女生在宿舍中自杀,在人们的印象中她是一个“聪明又热心的女生”;
2018年10月,美国纽约大学大一中国留学生,在人来人往的曼哈顿地铁进站时,俯身跳下车轨;
2017年2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就读的20岁中国女留学生被发现在宿舍内自杀;
……
在脆弱的生命背后,可能是一时冲动,可能是极易感性,还有不少是家长们对孩子的不理解
“小孩子能有什么烦恼!”
在父母眼中,每天好吃好喝地供着么,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他们不能理解:
“不就是和同学闹矛盾嘛,有必要哭得连饭都吃不下嘛”;
我是你妈,说你两句怎么了,就算说错了,我也生你养你了”;
“被老师冤枉说清楚呗,脸皮怎么这么薄”
....
父母总是用成年人的角度“对抗”孩子世界里的情绪,却不知道,在孩子看来,芝麻大点儿的小事,就是大事。
久而久之,孩子如何信任父母,父母又如何成为孩子的避风港,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个月16号,西安市咸宁东路,六年级女生小田被老师冤枉偷钱,跳楼身亡。留下遗书:“我知道我只会逃避。路脏了,抱谦(歉)。”
她还在本子上写:“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
去年5月,广西北海市一名初二女生在学校园内坠楼身亡,确认自杀。
家长同样也是想不通。
明明中午还在说说笑笑,明明平时性格开朗乖巧,明明是个“正常孩子”,怎么就想去死呢?
这还是孩子就生活在父母身边发生的悲剧,那些远隔重洋和时差的委屈,谁能懂?
“你至于吗?”
简单的四个字就可以噎得Luna已经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瞬间凝固,再也不想和父母多说一句。
记得刚到美国读大一的那个学期,因为语言不通和不熟悉学术写作的要求,Luna以为引用部分只要在文中用引号标注出来就可以了。
结果Luna的第一篇essay因为引用篇幅超过三分之一,不仅得了0分,还被老师警告“我要把这件事上报移民局,你会被马上遣送回国。”
在当时十几岁的Luna看来,被遣送回国几乎就意味着自己的未来全完了,又急又怕的她在教授办公室哭了整整三天,求老师放自己一马,却被无情拒绝。绝望的她,甚至一度想到了自杀。
幸好Advisor告诉了她实话,“不用担心,他是骗你的,这只是一个小作业,不会影响你的期末成绩,更不可能遣返”,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最终,当看到那门课的成绩是A-时,委屈的Luna才把事情的原委讲给父母。却没想到,父亲只是淡淡地点了一支烟,然后说:“就这点小事儿,你至于吗?”
或许现在再提起这件事,Luna也觉得当年的想法有些极端。但当时的她,却只不过是想跟父母倾诉自己的委屈,撒娇般地要一句安慰,却被他们居高临下的不理解姿态挡住了沟通的欲望
同样不能被父母理解的,还有Bella.
留学回来,Bella的父亲建议她再读个博士,深知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的Bell觉得,读博对她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她父亲却觉得“嗨呀,读书嘛,多简单的事儿。”
读书真的如同他们所理解1+1=2这般简单吗?
Bella的父亲不知道,为了弄清楚Identify、Echo chamber这些用中文都说不清楚的抽象概念,Bella几乎“887”式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每天除了读文献就是查资料,这般努力学习却“分数还是很低”。
但这些努力,隔着网线在父母的眼里却变成了——
“怎么每次打电话你都在图书馆?”
“你这么笨吗?这些都学不了吗?”
“你老实说你能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会不会家里让你出去的钱都打水漂了?”
“要不你回国算了。”
当Leo在朋友圈晒出“连熬两个大夜终于把论文写完了!”“一星期复习3门课,假装我可以”时,妈妈不会知道当Leo看到考试安排时,留给他的复习时间只有一周了,只会一通越洋电话打来,劈头盖脸就是:“你早干嘛去了?怎么就不能早点复习?非要熬夜才能写出来吗?”
当出了国才开始厨艺起步,只会热冷冻速食和烤披萨的Charle,面对厨房里的瓶瓶罐罐和原生食材犯愁时,妈妈嫌弃地丢下一句:“现在才知道做饭头疼,早干嘛去了?”
当一个又一个亲戚找Lisa代购包包、鞋子、奶粉,行李箱几乎都放不下自己的东西时,妈妈不知道,下课马上“进城”采购有多累,还要帮他们比较20块钱的差价有多繁琐,却教育她说:“这点小事,能帮就帮一下,别让我面子上没光。”
当Fiona海投200份简历,狂刷上千套online test,一天赶场3个面试,在藤校、G5学霸的降维打击下,终于拿到了史上最卷秋招季的一张offer时,爸爸只会“关心”的问一句:“你怎么不找个大厂啊?”,妈妈也跟着补一句:“你怎么不找个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工作?”
他们不能理解孩子,但还总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处处指手画脚。
“我期望的父母回答”
“实际上的父母回答”
好好的一个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冒出放弃、甚至是自杀的念头?
甚至很多时候,在父母还在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沾沾自喜时,一场自杀来得猝不及防,只留下茫然无措的父母
你开始思考,是不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了。
但孩子,其实并不是脆弱,他们也许只是病了
上一辈的中国家长,需要解决的大多是如何活下去,并让生活质量变得更好的问题。
到了这一代,确实如家长所说,孩子们衣食无忧,但也正是因为物质的充足,让更多的心理问题得到暴露,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
赶不完的ddl、996、内卷、买不起的房产、养不起的小孩...这些在50后、60后家长眼中是无法理解的,但却是真实地摆在这一代年轻人眼前。
这些压力,随便哪个单拎出来都足以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更别说它们可以同时压在同一个年轻人身上。
当父母恨不得掏出心来给孩子的时候,请思考下,孩子能否接受,比起自我感动式的爱,我们更需要的是理解。
如果一时半会不能理解,那能不能在开口前,先听听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一个喘息的空间,除了衣食住行上的重视,我们在心理上有小起伏的时候,同样需要关心,这不是矫情地无病呻吟,只是生了一场需要父母一起克服的病而已

最后,主页君也想对屏幕前的你说几句。

如果你正陷在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里,一定不要让这个家庭影响你,甚至摧毁你。
人格的独立很重要,只有对事物具有判断力的时候,你才能让自己在深陷时保持清晰,及时抽离。
经济独立同样重要,只有自给自足,你在自己的人生中才能拥有更多话语权。
人格和经济这两种方式缺一不可。
但主页君更希望大家调整好心态,无论正在面对怎样的低潮,都可以积极寻求解决途径,直面现阶段的挫折,无论有没有他人的包容和理解,都要自己照顾好自己,放开一点,再放开一点,就当这乐忧参半,悲喜交加的人生,是上天交给我们的功课吧!
ref:
https://weibo.com/2803301701/KfdRiD4Em?type=comment
@热心市民樊阿姨:《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
@果壳:《青少年自杀:我们只看见最后一击,更多伤痕被深埋在他们心中》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827344/suicidal-thoughts-among-college-students-receiving-mental-health-services-us-by-year/
本文系原创文章发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