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事变,见字如面 
2021.01.09
01.
临安猜你点开这篇文章,一看又是疫情又是新型冠状病毒,腻了。

但是我想告诉你,我自己都写腻了。

但没办法啊,我还是要写,我是真着急啊。
沈阳,大连,石家庄疫情告急。
石家庄检测出阳性人员354人。
内蒙古赤峰进入“战时状态”。
长沙师生8日起不得出境出省。

石家庄已集中隔离一万多人。

打完这些字,你能想象我一个大老爷们在电脑面前鼻子一酸吗?
春节将至,全国各地疫情警铃响起。

这太像去年武汉疫情的征兆了,一开始都大意,不当一回事,后来武汉直接封城。
紧接着荆州、襄阳宜昌、十堰、荆门、咸宁、鄂州、恩施、仙桃、天门、潜江等多地发现疑似病例。
然后,湖北全面失守。

这一次疫情还是没有停在2020。
现在的微博热搜,也仿佛回到了一年前,到处都是让人触目惊心的疫情消息。
变异病毒成了棘手的问题,现在北方一些地区的病毒其实已经早早传播。
我很怕疫情会卷土重来,特别是在很多国人松懈的情况下进行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
你要知道,现在很多城市很多地方街上已经有人口罩都不戴了。

他们心里肯定这样想:
是石家庄严重,又不是我这里。
可是谁又知道你那里有没有被感染的人呢?

当初石家庄也是好好的,结果现在测出354人阳性。

这说明疫情其实很早就在那里蔓延了,只是发现得晚。

当初很多国人以为病毒是武汉的事,结果呢?

一整年下来,疫情几乎就没消停过。
是的,时间太久了,有人开始轻慢病毒了。
今天我看到有人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这都什么时候了啊!
为什么都到这么危急的时刻了,还有人把灾难当作儿戏!
02.
昨天我从杭州回老家参加我堂哥的婚礼。

我看到我姑妈她们还在笑,这是喜事,怎么有人还戴着口罩。

我真的到现在才发现——
原来一些人以为疫情结束了,可以不用戴口罩不用加强防护了。

可恰恰因为这“一些人”才导致疫情没完没了。
这次疫情,揭露了很大一部分国人最真实的一面:无知和傲慢。
我堂哥的婚礼红包记账自然是落在我这个大学生身上,于是我戴着口罩,全副武装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我爸看见了,把我叫到一边,让我赶紧摘掉,说这一身白的就差披麻戴孝了。
我一听,火了:现在这疫情正严重根本就不适合办酒席。
不戴口罩被传染了怎么办?
我老爸驳斥,我们这哪里听说有疫情了,别人都不戴就你戴,搞得怪。

我无语了:堂哥大学就是在大连念的,来了不少北方的同学,万一出事怎么办。
想太多了吧!
这是我爸原话。

我又劝我爸说:你自己赶紧把口罩戴了吧,别回家传染给我了。
我爸拍拍我肩膀:
怕什么。

我瞬间就生气了,你就算再乐观,你也不至于拿生命开玩笑啊。

去办酒席的场所,还不戴口罩。和十几个陌生人一张桌子吃饭,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完了之后,大手一挥:没事!
回家后,我小心翼翼把手机里能搜到的所有资讯全部转发到家族群。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有人理我。
可能在他们眼里我把疫情消息发到群里,就像我告诉他们路上有人出车祸了。
他们见怪不怪了。
可是这疫情是要命的事啊。
我不知道我们中国人这个春节会怎么过,谁也无法预测,谁也不知道第二天哪个地方就被报道封城了。
这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但不少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真的是莫大的讽刺。

平时丧得要命佛系得不行的年轻人,这会儿都乖乖听话严阵以待,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不说,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老老实实在家呆着。
命要紧!
反倒是很多中老年人一脸无所谓,笑看生死,觉得一切保护都是多余,笑话我们年轻人太夸张了!
其实,他们不是不怕死,他们是太无知,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
哪怕一年过去了,还是没吸取教训。
我真的特别建议我们的父母长辈,看清当下形势,看看这次新冠肺炎主要感染者到底是谁。
一个关键词:中老年人。
患者集中在40-60岁,刚刚是我们父母的年纪。
是的,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最需要担心的是老年人,因为他们最易感染,最易发展成危重症,最容易有生命危险。


换而言之,最需要保护的是我们父母这一辈人。
冬季病毒肆虐,人人自危,每个人
恨不得
都把自己裹得紧紧,大门不出。可他们倒好,压根就不当回事。

你说他们一两句,他们嫌你反应过度:

哎呦,没事的。
可你是否知道,1月8号短短一天,上海新增7例境外输入,辽宁新增7例,河北新增14例。
如今河北邢台检测出感染病例15例。
石家庄疫情还没有出现拐点。
这还只是被发现的,那些偏远县市,谁知道那是感冒还是肺炎
我不是在制造恐慌,而是希望你能重视起来。
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轻慢和无知。
03.
同样是“人传人”,恰巧连时间都很相似,同样是冬天,春运前后。

这场没完没了的新型冠状病毒,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那场“白色恐怖”。
面对病毒面对灾难,18年前,中国政府曾经无知过一次。
2002年12月5日,在深圳一家酒楼的上班的黄杏初感觉不太舒服。

发热、头痛、全身无力,每个症状都像极了发烧。
去医院打完吊针以后,未见好转,于是就回了河源老家休息。
彼时,他还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一场灾难的源头。
一个月后,他被确诊为非典,成为全球首例报告SARS病人。
这是战斗打响的第一枪,但没人把它当一回事。
几天后, 2003年的春运如约而至。40天共发送旅客1.28亿人次。
熙熙攘攘的人群,裹挟着城市送给人类的隐性病毒,分散到全国各地。
后来,有地方死了人。
那时人们还是不知道非典为何物,但都开始都戴着厚重的口罩。
滑稽的是,与现实截然不同,电视里仿佛过得是另一个平行世界。

每天循环播放的,都是满屏粉饰太平的新闻信息。
可控,不严重。
五个字,依然是当时的人们能获取到的唯一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来北京调查时,一辆装着29个非典患者的急救车在北京城里转来转去。试图让世界卫生组织相信,疫情已经完全控制住。
政府没有重视,民众压根就不情,一场巨大的民族灾难开始席卷整个中国。

2月14日,广东新增非典病人56例,攀上了记录最高峰。
呼吸科医生戴了整整12层口罩,几十名医生护士感染。
然而就在同一天,新华社居然发布来自卫生部的消息,称《广东非典型肺炎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一边水深火热,一边盛世太平。
好不荒诞!
那时互联网刚刚兴起,一条QQ消息从北京跳到广州只需要0.1秒,但北京的医生却不知道广州的疫情。
北大医院急诊科护士杨璐说:非典刚来时,大家不知道严重性,许多人只戴了一层薄薄的纸口罩。
当时信息不公开,政府无知,媒体失声,是为一过。
这直接导致非典席卷北京时,很多医生当时就懵了。

大半中国都陷入疾病恐慌中。

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非典病毒为变种冠状病毒,传播性极强。
国内的疫情再也瞒不住,谎言随着时间一一揭开。
疫情公布由五天一次改为一天一次;
北京市确诊三百三十九例;
疑似病例四百零二人。
4月下旬,北京进入全面暴发期。急救中心的电话,由一天的300增长至7000。
由于政府瞒报,非典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
直接后果是,非典肆虐,全国8069人感染,774人去世。
当年,我们输在不够坦诚,输在不够透明,输在政府无知。
04.
那现在呢?
疫情爆发之初武汉的做法,我们暂且不讨论。
现在面对新冠病毒,政府应对足够及时,信息公开透明。
我们甚至能明显感觉到,政府的紧张程度是远远高于民众的。
我在杭州实习,武汉的辅导员经常会分享疫情相关情况给我们。
前几天,辅导员就在班级群里告诉我们做好防护。
可见现在形势严峻,感染病例不断攀升,多地方封城,公交地铁停运,官媒也不断宣传科普。
但遗憾的是,一些民众依然事不关己,油盐不进。
去年武汉百步亭四万余家庭共吃团年饭可以解释为大家不知道这个病毒的危害性。
可是一年过去了,很多人依然没有长进。
明明很多地方疫情严峻,但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却有如此多的人聚集在一起跳兔子舞。
点击视频
有人戴个口罩都是敷衍了事,把鼻子漏出来,仿佛戴口罩是为了完成任务。

有人进入公共场合甚至连口罩都不戴了。
我也在很多商场超市看到有人不戴口罩保安也不管,直接让进去了。
触目惊心。
但与部分民众的轻慢、无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政府严阵以待,
官媒闻声而动,
医务工作者视死如归。
这段日子,半个中国都紧张起来了,不少防治机构,全都进入了战时状态。

石家庄宣布封城,进入战时状态。

曾经繁华的大都市,如今街道上已罕有人迹。
疫情告急,又是医务人员勇往直前。
室外温度达到了零下12度,地下车库滴水成冰,累到不行的时候,他们才稍微靠着歇一歇……
他们是疫情逆行者,一次次为我们拼过命。

在冰天雪地中,冒着严寒运送物质。
累到直不起腰。
手冻得像馒头。
这样的“逆行者”,中国还有很多。
张丽芳一位医护人员,在石家庄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突然接到家中老母亲去世的噩耗。
却因为自己身在疫区,无法回家尽孝。
家里有弟弟尽孝,我在这里为国尽忠。
一边是若无其事,一边是视死如归,你说讽不讽刺?
所以,我真的求求某些人了,把口罩戴上吧,能推迟办酒席就推迟吧。
——命是自己的。
我最怕的就是我们年轻人各种防范,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但家里长辈压根不当一回事,该吃酒席还是吃酒席,该去拜年还去拜年。
所以,麻烦我们年轻人多和自己长辈做思想工作啊,这不是感冒,这是病毒,会死人的啊。
我看到很多人说石家庄加油,我知道这是好意。

但应该是全国人民一起加油,一起扛过去。
这是传染病啊,而且已经蔓延到全国了,所以不管目前在你的省市有没有发现疫情病例,请到公共场合一定记得戴口罩。
这是国难,请不要无知,请不要戏谑,请不要把自己当作看客,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请警惕起来。

请相信祖国和医生。
请一定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比病毒更恐怖的是国人的无知和轻慢。
祖国挺住,这一仗我们不可以输!
守护健康
~推荐文章~
~关于天府主人~
你好,自我介绍一下。

吾唤李临安,文能曰武能日,一个99年出生的武汉大学生。 
有人说,我是这个时代的一道光。

是啊,在万马齐喑中,总得有人行歧路,逆大流,在蒙昧与垂死中发出呼喊,振聋发聩。
我们一众白衣卿相,永远都有炳若日星的目光。
青衫不负踏歌行,莫忘曾经是书生。
欢迎关注天府事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