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对我那不幸的童年和青少年释怀了很多,没有那么大压力了。当那个从小到大折磨我的东西慢慢消失了,我觉得很多事儿都不再是事儿。工作、男友、结婚等都不会再让我焦虑。因为父母是我们的大本营和后院。大本营稳定、后院不起火,对于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很大助益的。心里的刺没有了,整个人会放松许多。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我愿意把这件小事坚持下去。我相信,未来会一点点改变的。”
精神成长 | 生命教育
『niwo』
*文| 小纺 [突破之道(一阶)工作坊、解决之道(二阶)工作坊、圆满之道(三阶)工作坊学员]
*插画配图选自自丰子恺《护生画集》
1
”悲伤逆流成河“的童年
中学时代,我一直很爱看郭敬明的小说,尤其是那本《悲伤逆流成河》。里边有一段描述,就是我童年和青少年的心境的写照:
“当你的生命中存在这样一个人,在离你很近的地方,她永远没有人珍惜,永远没有人疼爱,永远活在痛苦的世界里,永远活在被排挤被嘲笑的空气中。她也会在看见别的女孩子被父母呵护和被男朋友照顾的时候,心痛得转过脸去。她也会在被父母咒骂着“你怎么不去死”的时候,希望自己从来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她也去想要穿着漂亮的衣服,有很多的朋友关心,有美好的男生可以去暗恋。她也会想要在深夜的时候,母亲可以为自己端进一碗热汤,而不是每天放学就一头扎进厨房里做饭。她也会想要做被捧在手心里的花,而不是被当做可以肆意践踏的尘。”
因为家族的遗传,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100斤了。30多年来,我一直都在跟肥胖做斗争。小学的时候,我的父母离异。在那个年代,在我们那个思想保守的小地方,离婚是一件很羞耻的事,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小小年纪的我,就经历了很多家庭的变故,见到了太多婚姻的不堪。我被判给了妈妈,但因为已经年迈的爷爷奶奶需要照顾,唯一的一个叔叔又离开了家,留下了一个不到一岁的堂妹。所以,我学生时代的所有周末和寒暑假,就是在照顾爷爷奶奶和堂妹中度过的。
中学时父亲再婚了,我有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比我小12 岁。妈妈和妈妈家的亲戚们,都让我去恨爸爸、骂爸爸,甚至让我去砸爸爸新家的玻璃。但我做不到,因为我觉得爸爸其实挺疼我的。而且自高中时代起,随着我们父女的往来增多,我也越发理解他个人在情感和婚姻上的选择。此外,我还有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我跟他一起读高中、大学和研究生,关系一直处得很和睦。
2
两个没有安全感的小女孩
我的妈妈,像极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因为婚姻的变故,几十年来,她逢人就诉说她的不幸:“我的前半生,被孩子她爸毁了;后半生,被我孩子毁了。” 她是一个懦弱胆小的,没有太多主见,听风就是雨的女人。现在的我回头来看,我跟她,原来都是一直没有长大,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小女孩。毫无疑问,“被离婚” 又给了她重重一击,加上她的家人在一旁的撺掇和起哄,她对我爸有着一辈子不曾放下的深深的恨意和怨念。
由于没有发泄对象,她只能把这种“被背叛”的恨转移到我的身上。我是听着我妈对我爸的抱怨和谩骂长大的,直到2015 年春节我父亲过世,我妈才停止这种行为。
此外,在我妈心里,我跟爸爸,以及两个非她生的孩子的和谐相处,是对她的另一重“背叛”。她一直认为,我应该要跟她“齐心协力”一起恨爸爸才对。所以小时候我一直被妈妈嫌弃:走路时,她不许我跟她并排,不许我搀她胳膊;我摔倒了,她说“真丢脸,快起来。”.... 长大后,即使我离开家搬出去住了,我们依然一直在不停地争吵,永远针锋相对。比如,当我考上研究生,她会说:“连你都能考上研究生,说明全国研究生水平都下降了”;当我在自己的小窝养了猫,她非常讨厌,恨不得把猫丢出去,同时埋怨我说:“你对猫比对妈妈还好。”
因为这些事情,小学时的我脾气不好,压力大,学习成绩下降,老师也特别鄙视我。那时的我已经体重100斤,我记得有一次老师把我留在操场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要给我做一种特大号的校服,这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作为一个没人喜欢的孩子,我问自己:“为什么人生会是这样?我为什么要被带到这个世界上?” 我一度渴望自己是个孤儿,不需要父母。我觉得他们带给我的伤害太多了。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我,是一个很暴躁的“小刺猬”,见谁扎谁,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我自己的愤怒和痛苦。而且,我对妈妈也有无尽的怨念:“你们这样对待你的孩子,有足够的责任吗? ” 大多数时候,我都很愤怒,因为我觉得全世界对不起我,父母没有给我足够的爱,所以我才没有同理心。
3
破了三十年的记录
不难想象,我跟妈妈多年来的相处模式是什么样子。有些时候我们打电话,是会吵架吵到可以把房顶掀了。就这么吵了二十年,我也曾经深深地恨过她。但是,理智上我知道,还是要尽孝道的。所以不管多不情愿,我每周都会给她打个「例行公事」的电话。但每次拿起电话前,我都需要很长时间来做自我心理建设:要么做好几个深呼吸,要么特意选在办公室打(可以有冠冕堂皇的借口很快挂掉)。但毫无例外,每次这样的电话都以不欢而散收场。
2019年11月底,机缘巧合中,我来到了这个课程。在这里,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真心帮助我的前辈学长。他了解我的情况后,跟我说:“你能处理好跟爸爸、继母和弟弟妹妹的关系,为什么不能改善跟亲生妈妈之间的关系呢?有一件小事是你可以去做。从现在开始,每天跟妈妈打个电话吧,每次不用太久,但一定要坚持。我可以确定告诉你,它是有用的。因为我自己坚持给我妈妈打电话,已经打了十多年。
听到这位前辈学长的建议时,我的第一反应是 “臣妾做不到啊”。这件事对我来说太难了。我无法想象,也不愿起步。但是,这位前辈学长每次给他妈妈打完电话后,他都会问我 “有没有开始去做?” 
也许是多年的职业习惯,又也许是我也实在觉得跟妈妈的关系苦得太深,当这位前辈学长跟我提了N次以后,我对自己说:“伸头一刀,缩头一刀,要不试一试吧!” 课程结束一个月后,也就是2019年12月中下旬,我决定,把跟妈妈的通话从一周一次电话变成一周两次。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给她多打一个电话的时候,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我对妈妈是这样说的:“我最近太忙了,周末都要加班,没有那么长的固定时间给你打。所以,以后我想起来的时候,就给你打一个好不好?”
就这样,慢慢地我跟妈妈从一周一次通话变成一周两三次,每次时间并不长。开始妈妈以为我疯了,为什么要没事老给她打电话。在此过程中,前辈学长一边鼓励我,一边教我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比如,通话时少说自己的事,以免引发争吵;多问她问题,从而避免争执等。这些技巧很管用,从2020年1月开始,我真的做到了每天都给妈妈打电话。
到了2020年4月的一天,我跟妈妈通话了76分钟,破了三十年的记录。那天,我一边工作,一边戴着耳机听她唠嗑,挺她唠唠叨叨说她的吃喝拉撒、家长里短,听她碎碎念。我们有二十多年没有这样聊过天了。那天,她甚至告诉我说今天二姨给她送了三样菜,但她忘了是什么菜。于是她就拿着手机跑到阳台看一眼,再告诉我是哪三样菜。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电话那头的她,就像个快乐的孩子。当她跟我讲其他家孩子如何如何时,虽然她嘴上没说,但是我感觉得到,她心里觉得自己的女儿原来也蛮优秀的。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跟妈妈坚持通话了15个月。实不相瞒,坚持了一年之后,我们之间出现过一次反复:因为相亲的问题,我们又吵架了。那次吵架后我特别担心,担心过去一年里好不容易恢复的好气场会毁于一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其实不会的。那300多个电话不是白打的,那是我扎扎实实存进跟妈妈情感账户的「存款」,它是真实存在的。那次复发性吵架之后,我们的关系很快恢复。虽然她依然在催我相亲、结婚,我也依然在躲避这个事情,但是她不再像原来那样不依不饶,我们之间可以愉快且和平地搁置争议,和平相处。
4
从「不愿意」到「愿意」
回顾这过去15个月来,我坚持每天跟妈妈通电话的过程,就是一条从「勉强」到「习惯」、到「不愿意」到「愿意」的路。最开始我是硬着头皮上;现在它已经成为我生活里不可缺少的「每日必做」。妈妈也从最开始的觉得我「疯了」,到现在每天都在期待我的电话。我知道,妈妈需要它,我也需要它。它变成我俩同时的疗愈。现在,即使在我工作很动荡的时候,或者遇到特别烦恼的事情的时候,在我跟我妈拿起电话的那一刻,我不再需要刻意地去收拾心情,而是可以刹那间完全投入到跟她的对话里。
对我来说,身为一枚在这个浮夸虚伪的现代社会里讨生活的社畜,我每天都在”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能真诚跟人说说话,也只有这个场合了。对我妈来说,爸爸过世后,她只剩一个我,也只有我能听她唠嗑,只有我还知道她每天经历了什么。现在,每天的这通电话,成为了我们彼此的安慰,成为我们俩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你问我,这15个月的坚持,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我性格的转变。我不再是那个小刺猬,因为心里扎着最深的那根刺,已经慢慢消失不见。我的性格平和了许多,熟悉我的人说我脾气变好了。如果说,以前的我是一个小「炸药包」的话,那现我已经“升级”成一个「巡航导弹」了。虽然,我还是会在某些时候爆发,但没有从前那么频繁和轻易。而且,我愿意花更多地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其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当将来某一天我结婚生子时,如果我不曾有过去一年来的这个转变,我会把我父母的相处模式,无意识地「复刻」到我未来的婚姻中,从而让自己陷入某种「家族压力」的轮回。但是,现在的我深深体会到:原来「转念」是一件如此重要的事。硬着头皮,从一件最应该做的小事中逼着自己去「突破」,而且坚持下去,是有用的。
现在,我对我那不幸的童年和青少年释怀了很多,没有那么大压力了。当那个从小到大一直都在折磨我的东西慢慢消失,我觉得很多事儿都不再是事儿。工作,找男朋友、结婚生子,都不再让我焦虑。因为父母是我们的大本营和后院。大本营稳定、后院不起火,对于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很大裨益的。当心里的刺没有了,也会更轻松和开心。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而且我愿意把这件小事坚持下去。我相信,我的未来会一点点改变。END.
分享者 | 小纺  [突破之道(一阶)工作坊、解决之道(二阶)工作坊、圆满之道(三阶)工作坊学员] 
如您想了解更多,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跟我们联系。
如果你也想突破自己,欢迎跟我们联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