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由“心聲項目 (The WeChat Project) ”成員撰寫,心聲項目由年輕的美國華裔領導,致力於為海外華人傳播進步觀點。可以在通過網站和社交媒體繼續關註"心聲“項目的工作:thewechatproject.org
Facebook (@thewechatproject), Instagram (@thewechatproject), Twitter (@wechat_project)
"我已經堅持了這麽久都沒有感染COVID-19,所以我不需要接種疫苗。" 
"即使你接種了疫苗,你仍然可以感染這種疾病。" 
"如果我得了COVID-19,我靠自身就可以康復。" 
"COVID-19疫苗可能導致死亡。"
"有許多未報告的因疫苗導致死亡的案例。"
"我接種流感疫苗後有副作用,所以我不想接種COVID-19疫苗。"
"我們不知道該疫苗會帶來的長期影響。"
…...
以上這些都是我父母時常拋給我的觀點,他們對疫苗持懷疑態度,而作為一名藥學專業的學生,這些說法讓我感到非常沮喪。畢竟,藥劑師和實習藥劑師在分發和管理疫苗方面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我的父母都有高血壓等慢性病。自從疫情爆發發生以來,我媽媽經常會和我說:"在公共場一定要小心防護,你爸已經快60歲了"。
圖源:CDC
我最近開始反問到:"如果你們這麽害怕COVID-19,那為什麽不打疫苗?" 而這時,我媽媽只會瘋狂地搖頭以作出回應。
我知道COVID-19可以影響任何人,不論本身的狀態是否健康,所以我一直在敦促我的父母接種疫苗。在看到我朋友的父親在身體健康卻感染上了COVID-19而被迫住院後,我變得更加焦慮;似乎我的父母對這種疾病充滿了恐懼,但同時又認為自己不會染病。
當我的父母否認疫苗的時候,他們否認了公共衛生背後的原則,以及我作為一名學生所相信的一切。我努力去理解他們所說的理由,同時也幫助他們了解事實。我解釋了疫苗的副作用其實是正在表明你的身體在正常發生正常的反應;COVID-19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比疫苗造成的死亡人數要多得多;即使雖然接種了疫苗後可能會感染病毒,但癥狀會減緩得多。

圖源:CDC
我告訴他們,COVID-19疫苗在數以萬計的臨床試驗參與者身上進行了評估;這些疫苗在安全性、有效性和生產質量方面完全符合FDA的嚴格科學標準,並得到了緊急使用授權。此外,從2020年12月14日到2021年4月26日,美國已經註射了超過2.3億劑量的COVID-19疫苗,並且沒有發現長期副作用。截至2021年3月25日,美國只有不到0.0018%的註射者在事後某個時候死亡;因COVID-19而死亡的風險顯然更大,因為截至21年4月28日,已經有3200萬例感染COVID-19,超過57萬例死亡。
但到了最後,我說的話他們還是聽不進去,雖然我作為他們的女兒、是個藥學學生,但是“我不會比他們更懂了”。
迎面而來的挫敗感讓我向一位教授請教,我們一起討論了如幫助對疫苗持懷疑態度的病人,特別是我對疫苗持懷疑態度的父母。她理解我的感受,因為她在與家人溝通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她的第一個建議是不要放棄;她讓我認識到,我的父母不會在一夜之間改變想法。相反,每當他們從我或其他人那裏聽到關於疫苗的正面信息時,這些信息就會慢慢開始沈入他們的大腦。整個過程就像鑿開一座冰山一樣需要循序漸進。
我的教授也同時建議我利用父母的一些愛好來激勵他們接種疫苗。例如,我父親喜歡旅遊和攝影,所以我向他解釋接種疫苗將有助於他之後可以更安全地進行這些活動。我不斷提醒他我們在疫情前的生活:一起計劃家庭旅行、在海灘上無憂無慮地曬太陽而不用擔心與其他人是否太近、排長隊等著上遊輪、在唐人街我們最喜歡的餐館無憂無慮地吃飯,還有其他很多事情。
在我的“攻勢”下,我的父母終於在三月接種了第一針疫苗。然而,這不僅僅是來自我的堅持,也是由於其他人的勸導和和經歷分享。我爸爸的表弟在藥物開發部門工作,所以我爸爸聯系了他,從而進一步了解了疫苗有效的原理。而且無論我爸爸了解到什麽信息,他都會轉述我媽媽,而我媽媽對他分享的信息也非常信任。我明顯看到,在父母聽了其他親戚們的分享後,逐漸對疫苗有了更積極的看法。
圖源:CDC
我的普通話不流利,因此我經常不知道我媽媽在微信上讀了什麽,而這讓我很難理解所閱讀的到底是事實還是編造出來的文字。這場“拉鋸戰”對我來說尤其困難,因為我媽媽對 "主流媒體"充滿了質疑,她認為說許多不利於疫苗被接受的死亡事件和副作用都沒有被報道,而媒體只是政府的口舌。我理解這種思想可能來源於她以往的生活經歷,但要這種心態實在根深蒂固讓我不知道要如何解決問題。雪上加霜的是,當電視上的新聞往往都使用英文,而她的英語並不算流利。
為了打破我們之間語言障礙所帶來的困難,我采取了一些不同的方式。我繼續向她發送英文文章的鏈接,但將其中重要的事實翻譯好並一一列舉。我請到了一位華裔音樂老師,也是我媽媽工作單位的員工,用發給我的中文短信解釋了她為什麽接種疫苗,然後我再轉發給媽媽。我男朋友的母親也是中國人,同樣接種了疫苗,而她也會轉發給我媽媽發可靠的中文文章,並分享她在接種疫苗後經歷的副作用是什麽,持續了多長時間。結合其他華人朋友的鼓勵和我提供的各項事實後,我逐漸看到了我媽媽變得更容易接受關於肯定疫苗的信息。
接種疫苗後可能會有的一些輕微癥狀,圖源:CDC
我媽媽在接種了疫苗後一直感覺很開心。她說,如果不是因為我的勸說,她絕對不會考慮接種。而現在,她經常鼓勵身邊其他猶豫不決的朋友現在就去接種,並告訴他們她的暫時性副作用,這些副作用與真正感染COVID-19相比真的不值一提。另一方面,我父親仍然對自己接種疫苗感到不安,因為他仍然堅持自己並沒有接種疫苗的必要。盡管如此,我還是松了一口氣,他得到了保護,並且很快又可以像之前一樣享受他的愛好了。 
對接種後緩解副作用的一些建議,圖源:CDC
如果你的生活中有對疫苗持懷疑態度的人,請直面他們的恐懼,盡可能的去理解他們,並積極地幫助他們了解事實。改變他們的態度需要耐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可能會慢慢改變固有的想法,因為他們看到其他人都在爭相接種疫苗。就像我的教授所描述的,我們在 “不斷削除這座冰山”。
往期疫苗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https://chinese.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expect/after.html
https://chinese.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safety/safety-of-vaccines.html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vaccine-benefits.html#:~:text=The%20risk%20of%20severe%20illness,without%20having%20to%20experience%20sickness.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oronavirus/in-depth/coronavirus-vaccine/art-20484859

相關信息:
華人權益促進會(Chinese for Affirmative Action, CAA)成立於1969年,旨在保護華裔美國人的公民和政治權利,並促進美國的多種族民主。今天,華促會在更廣泛的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社區中代表著進步的聲音。我們主張進行系統性變革,以保護移民權利,促進語言多樣性並糾正種族和社會不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