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悬疑(犯罪)剧惊现三套九分剧。
国产网络第一神剧《毛骗》回归,新篇《城市的边缘》引起情怀极度舒适。
西班牙《看不见的客人》团队再出高能神剧,《无罪之最》反转加倍,烧脑加倍。
好看吗?
好看。
但碍于尺度和深度的原因,两者分数也渐渐失守:
从开播的9.2、9下滑到今天的8.7。
一片“缩水”中,冷门的它却逆势上扬
一集8.5,两集8.7,三集8.9。
昨晚第四集播完,已有人按耐不住封神节奏——
来吧。
Sir知道你们等不及了。
东城梦魇

Mare of Easttown

01

A面
《东城梦魇》出自HBO。
这标志性的雪花台标,早已预告出它独特的成人尺度。
故事,又双叒始于谋杀。
清晨,郊外。
一个长镜头顺着河流由远而近。
尽头。

一具女尸被丢弃在河滩的碎石上。
死者叫艾琳。

一位17岁的单身妈妈。

艾琳17年的短暂人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缺爱
亲情稀碎。

父亲暴戾酗酒,母亲早早离家出走。

爱情虚伪。

还在念高中她就跟同学狄伦好上了,还为他未婚生子。
对方不但不领情,反而厌恶,进而抛弃。

这下,没有经济来源的艾琳在家里更没地位。
她时时刻刻做小伏低,生怕一个不注意惹怒父亲,把自己和儿子赶出家门。

压抑的生活里,艾琳唯一的喘息,是一个叫布兰登的男孩。
两人相识于社交网络。
男孩似乎比所有人都要了解艾琳心事。
△ 字幕来源:远鉴字幕组
就这样短信往来了三个礼拜,布兰登提出,晚上10点,相约小森林。
艾琳(当然)心动了。
但如你所料。
越缺爱的人越可能遇到人渣(或者说被人渣盯上)。
事实上,根本没有布兰登这号人物。
这个“布兰登”,其实是前夫现女友布莉安娜虚构出来的“暖男”,目的就为勾引艾琳,钓她到小树林狠狠教训。
——因为艾琳有天寂寞时,忍不住给前夫发短信。
当晚。
狄伦也在场。
他冷冷地站在一旁,看着“前妻”被欺骗,被殴打,被霸凌。

无动于衷。

幸亏路人及时出面。
浑身是伤的艾琳独自而狼狈地离开。

再次出现,就是河边的尸体。


谁是凶手?

随着故事的推进,凶手锁定了一个个嫌疑人,却又一次次推翻嫌疑。
凶手一号。

艾琳前夫狄伦和他的现女友布莉安娜。
两人有着最直接的复仇理由。
但也因为这理由过于直接,他们不会傻到亲自动手。
——更何况,会叫的狗不咬人,他们无处不在的愤怒,其实是青春期无处可去的无能发泄。
凶手二号。
艾琳的老师弗兰克。
弗兰克的车前后两次出现在艾琳家的车道。

下车时,手上还提着尿布、湿巾和奶粉。
而前一晚。

弗兰克还信誓旦旦地和侦探兼前妻梅尔表示,自己对艾琳一无所知,只是直觉她家庭状况不好。
——但弗兰克案发时间有确凿的不在场证明。
当时正值他订婚之夜,一帮亲朋好友眼睁睁看着他喝懵了。
凶手三号。
神父。
艾琳死于凌晨两点后。
她晚上10点20分离开树林,生前的最后一通电话,就是打给神父。
只是简单的告解?
不。
艾琳死了,但去世当晚骑的粉色自行车失踪了。

销毁它的,正是神父。
以HBO的尿性,怎么可能第三集就以如此露骨的方式揭露真凶。
所以,谁是凶手?
通常我们认为,好的悬疑片,是让你猜不到结局。
其实不是。
好的悬疑片,是让悬疑真正参与到叙事,在多重视角的“罗生门”叙述后,汇集出一个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结局。
结局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但密不透风,又步步为营的过程,才叫硬实力。
甚至可以说。
比起“谁是凶手”,《东城梦魇》更想回答的是:
谁制造了凶手。
02

B面
这座名为东城的小镇,是美国经济迭代下工业城市倒退的缩影。
注意影片开始这几组看似“无用”的空镜头。
时长不过20秒钟。

Sir放大给你看。
看到什么——
阴沉、落后、萧条。
自美国传统工业减产后,城镇衰败如“铁锈”滋生,空房屋,破建筑随处可见。
越来越多居民为发展选择逃离。
留下来的,其实也是“被抛弃的人”。
他们无路可去。
腐烂的土地,滋养出性侵、暴力、情绪疾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无所不在又无路可逃的压抑,逼迫着生活在这里的人,只能通过香烟、酒精、性爱、甚至毒品麻痹和逃离。

女主,侦探梅尔(凯特·温斯莱特 饰)走到哪,手里的酒瓶就跟到哪。
镇上的青年,从失踪少女,到女主梅尔的女儿、儿媳都染有毒瘾。

第一集。
抓捕小偷弗雷迪时,梅尔闯进他家,破落的房子里只有儿子的手工卡片完好无损地黏贴在冰箱。
这是弗雷迪一家人吸毒前的幸福生活。
罪恶像病毒一般渗透到整个东城。
在艾琳离奇死亡前,早就有另一个女孩也离奇失踪。
那是梅尔老友黛恩的女儿。

她女儿是镇上出了名的瘾君子,还有卖淫前科。
一年前意外失踪。
之后,黛恩没日没夜地寻找女儿的踪迹。
毫无线索。

绝望中,她把过错都推给警局,组织集会、上电视指责警局和办案人员(即梅尔)不作为。

可梅尔当真不作为么?
事实上,这一年来,她已经动用一切手段,上天入海地搜查,搜查,再搜查。
我从西切斯特到肯辛顿
敲过每一家吸毒者的门
更别提我去追的线索了
起码有上百条
小镇面积小,办起案来,难度却一点不小。
打个比方。
像是国内的某个偏僻,落后的村庄,居民之间大多彼此熟识了几十年,甚至沾亲带故。
每一个人背后全是密密麻麻的裙带关系。
这无疑为犯罪提供了天然的保护伞。
说白了。
凶案只是一道切口,看似是偶然的个体悲剧,实则是必然的群体失控。
某种程度。
《东城梦魇》的犯罪节奏是反套路式的。
比起时下流行的一惊一乍的刺激,此起彼伏的血腥,它选择了“退而结网”——
一张参差不齐的情感社会网络。

一张庞杂而密实,幽暗而深刻的时代切片。
在这张巨网里,即使是蜘蛛,它的救赎之路也一条条被堵死。
03
C面
梅尔就是最大那只“蜘蛛”。
作为一部女性主导的悬疑剧。

不得不说:
《东城梦魇》奉献出近年荧幕难得有骨头,有血肉的女性形象。
它好就好在:
它不是在塑造一个侦探,而是在观察一个人。
一个中年女人。
没有风衣墨镜。

也没有一堆张口就来的物理、数学、化学公式知识。
但这女人对犯罪有着洁癖般的不容忍。
捉贼翻墙时不幸崴了脚。
她马上站起来,一瘸一拐也要把人堵在门口。

——帮忙的巡警因为晕血却早早歇菜。

追查线索时天黑了。
同伴劝要不先回家休息。

她不依不饶,利用警犬在树上找到了子弹的位置。

甚至于。
对受害人,也有着细致入微的同理心。

通知噩耗前,第一时间通知死者表亲,要求陪同安抚情绪。
但。
她当一个好侦探必备的旺盛的正义感和冷硬的意志力,也成为她击碎身边所有亲密关系的石头。
她不懂温柔。
早早结婚,早早离婚。
较真起来,甭管人多人少,拎起前夫还是一顿训。
她也不会教育。
女儿心里想什么,她根本不在意。
一天到晚就是催促对方,填大学申请表,走远点,别回来。

连母亲善意的关心。
她也一点不想领情。
作为警探,梅尔足够专业。

但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女儿,她通通失败。
前夫弗兰克再婚,女儿帮忙策划求婚仪式,母亲瞒了她三个礼拜只字未提。
订婚当晚,家人全跑去前夫那庆祝。
没人出席她的校园篮球赛25周年纪念典礼。

此次,必须赞扬扮演者凯特·温斯莱特的演技。
这个自带bgm,曾是全世界男人的梦中情人,在《东城梦魇》中,又一次让人领略到她作为一个演员的“魅力”。
她今年46岁。

按我们定义,不过大花年纪。
但在剧中,温斯莱特的妆容,状态跟精致、漂亮挨不上一点关系,反而入木三分地演活了一个成年人那种知道前方毫无意义,但又不得不硬撑的绝望。

这是一双真正的,成年人的眼睛。
有时候难免爬上失神的空洞。
有时候怒不可遏,却又突然失去精力去对抗伤害。
审问布莉安娜这场戏,对方故意激怒,重提梅尔儿子自杀的事,温斯莱特略过震惊和愤怒,却又戛然而止。
更多时候。
是那种不予为人知,不愿为人知(因为知道对方并非真的关心)的一地鸡毛的疲惫。
这才是《东城梦魇》真正打动Sir的原因。
它拍出了我们每个人深处的光明与黑暗,那种可怜又可恨,可恨又可怜的暧昧,复杂,矛盾。
小时候,我们认为,人是分好坏的;长大了,我们发现,人,都是好坏掺半;更成熟,我们才慢慢懂得,好坏不过是人加诸在人身上的一个标尺。
我们区分好坏,不是因为有好有坏,是区分后容易定罪,而容易定罪,意味着容易控制。
这才是《东城梦魇》真正成人的地方。
它颠覆了我们对人幼稚而武断的理解。
它看到了人性的自私,却又不急吼吼地审批与鞭挞。
第三集。
梅尔又一次酒吧借酒消愁。
搭档柯林(埃文·彼得斯 饰)突然走了过来,今天,他刚好和老朋友一起在这办高中毕业十五周年的重聚派对。
柯林显然喝醉了。
一上来就忙不迭地给自己和对方叫了酒。
两人就这么尴尬地聊着。
突然,柯林自爆,今天现场有我的前女友(差点成为妻子),她在婚礼前两周取消了婚礼。
他承认。
至今他都不知道为什么。
某天醒来,她就走过来说“不,我不爱你了”。
他只能“放下手中的面包圈”。
说到这,柯林突然乍醒,自言自语,这才是我实际的人生。

梅尔附和到,“我也不知道,我从小就想当警察,没想到当一个警察就让今天生活分崩离析。”
这时,柯林抛出了橄榄枝。
你看梅尔的反应。
她拒绝了。
这种拒绝绝非对对象的嫌恶。
——梅尔其实不乏一夜情。

Sir以为,这种拒绝的本质,是逆向的爱。
她在他的疯狂里看到她过去类似的疯狂。
她在这疯狂里读出一种逃避。
梅尔的这场戏,这个眼神,写尽了人生的苍老。
苍老是什么?
是你对每个人都爱不起来,但也恨不下去。
这时候,你突然收获了一种成年的温柔。
有些人也把它称之为“怜悯”。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天水围的罐头盖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