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回家一趟,勾起了许多对昆明往昔的回忆。于是,想找一篇自己在2004年写过的文章,内容是关于一位102岁的老人。这篇文章当时流传甚广,以为怎么都能在网上某处找到个副本,结果动用了所有的搜索引擎都没能找到。最后不得已动用了网络时光机(http://web.archive.org/),才找到了一个被网站编辑摘编过的精简版。
其实这个问题很早就已经出现。过去我有一个天真的想法:放到网络上的内容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起码有价值的内容都是如此。理由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人们会转载和保存自己喜欢的内容,因此一旦发布在网上会立即产生许多个副本,保存在不同网友的账号里。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这个世界上充斥着搜索引擎爬虫和内容农场,搜索引擎和内容农场总是在抓取最新的内容,并且保存在自己的服务器上,以此为自己吸引流量。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过于天真了。中文互联网的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变迁,在每一次变迁里都有大量的内容灰飞烟灭。第一次应该是Homepage的消亡,许多人的网络个人主页放上了自己的照片和文章,但是随着BBS时代的全面到来,个人主页连同租赁的服务器一起消失在时间长河里;第二次是BBS的消亡,那里一度储存着上千万早期网友的网络活动痕迹,但是随着BBS的一次次升级,和BBS的衰落,那些精彩的帖子连同网站一并消亡。
第三次是Blog的消亡,全面博客时代一去不复返,博客中国、Blogbus、Blogcn、歪酷博客等等网站在微博兴起之后逐一关闭,连同无数网友的日常生活记录、心情随笔、旅行日志、读书心得、专题研究全部一起消亡。这一次消失的内容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反而是和搜索引擎并不互通的Qzone空间日志得以保留,许多人可以在那里重温自己的过去。剩下的,大概也只有为数不多的独立自建博客。
第四次消亡正在发生,许多人在微博写下数万条短内容,但是它们并不能通过站内搜索找到。加上目前推出的内容半年可见功能,更是把大量内容隐藏在水面之下。许多人转去做视频,但视频对搜索引擎的支持并不友善,未来网站也不大可能无限提供空间去支持存储,视频内容的消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总之,内容放到网上最终都会消失。因为绝大部分内容都需要依托服务器,都和当时某种流行的互联网产品形态有关。硬盘会损坏,镜像会消失,服务器会关闭,网站会关张,互联网产品会过气,于是内容也会随之消逝。并不存在一个人类永恒的图书馆,其中包罗万有,记录了所有人在网上的活动。互联网世界依然是个有机体,依然有自己的生灭,依然会做内容的新陈代谢,所以,它一定也会遗忘过去。
想明白这一点,我觉得去商店买个本子,回来用笔记录一点东西是有必要的。纸张可以保存上百年时间,虽然我们都用不到那么长的时间,但最起码可以做到在有生之年能够妥善保存自己创作的文字内容。这一段时间,要远比互联网提供的时间长,无非就是在家里占点地方。中国人说敝帚自珍,笤帚得是自己的,得放在自己家里,哪怕就是个笤帚。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先前讨论得很热烈的“数字遗产”本就是扯淡。活着的时候都能看到自己的数字内容消亡过好几轮,说什么先人遗泽呢?服务器一关,有个屁的数字遗产可以转交后人?我家里还保存着四十多年前我父亲的信件和照片,四十年后我在网上的这点痕迹还能剩几条毛?
买个本子是正事,写一行字也许都能抵达千年之后。
题图摄影:Marina Abrosimova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在昆明走了4天路。我说早年间走路是晒黑脑门,如今走路是晒黑头皮。写这句话的时候,我还颇为得意,觉得自嘲的功力又上升了。昨晚洗澡,突然发现洗头的时候搓下一层头皮来,我感觉受到了伤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