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bigjoe,谷歌产品经理。我们的公众号主要是分享关于产品经理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相关的话题。
编辑 | Andrea
上一期节目我们介绍了金一粟,他是人力资源集团IntelliPro的创始人兼CEO。他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从硅谷的一名普通员工到后来创立自己的公司,最后达到4000万这样大的规模的。
由于他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一个专家,和我们读者的很多需求是非常的相吻合的,所以接下来我们会继续采访他,看到人力资源行业的情况,给大家一些建议。
上次节目其实谈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灵活用工,也就是Contractor(合同工),所以今天我们想继续聊一聊这个话题。

问题
01
有关Contractor的中美文化差异
粟:
这个话题其实还蛮多东西可以跟大家分享,中美文化之间差异还是蛮大的。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细分是分的非常的细的。即使是做contractor行业它也细分为比如:

有independent consultant(独立咨询师),就是说自己独立的单干户;也有做这个劳务派出的这样的vendor(供应商),这样的vendor有时候也叫 staffing partner(雇员合作商);还有种vendor叫MSP vendor,management service provider(管理服务提供商),这种MSP它是相当于总包商。
比如谷歌下面就有一个MSP vendor,他拿到这样的这个需求他会同时间发放给 20个甚至更多vendor(供应商)同时去寻找这个人。
那找到这个人呢MSP第一,他不会去做recruiter(招聘者)的,他不会去找人。第二,这个人找到了他也不会去管理这个人,他不会录用这个人。
仍然是由 vendor找到recruit(录用)他的 vendor成为这个人的雇主。但是它是通过msp(管理服务供应商)统一归口,统一去管理他们这些人在谷歌里边的这种engagement(聘用的事宜)。
它是分很多层,分的也很细。
然后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在美国,据我看到的数据显示美国的劳动人口里边有接近39%的人是通过 contractor(合同工)的形式在工作。当然,这个数据可能是前两年的不一定现在还仍然很准确,但是我只是想说这是一个巨大的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
美国是有大量的劳动人口通过灵活用工的形式去工作的,在中国绝大部分人的人民还是通过full time job全职的形式来工作。
问题
02
为什么在美国合同工相对常见?
粟:第一,可能真的有一些工作性质是long term(长期)的,有一些它就是短期的行为。一个很短的项目做完了,职位就没有这个需求了,那么美国这个公司为了提升它的效率就采用这种灵活用工的形式。
第二,大家都知道美国人特别喜欢打官司,尤其是发生在 employer(雇主)employee(雇员)之间的这种官司层出不穷。那么每打一次官司可能公司都要耗费巨大的精力聘请律师,还要花动辄都是几十万美元的这样的一个官司。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公司就采取了一个迂回的战术办法,就是说我用合同工。合同工不是我的员工,他是这些供应商的员工,要打官司你找他去打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用这种办法他规避掉了很多这些麻烦,那么但这样的话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当然是好的。他需要的时候那么这些人就招之即来,不用了这些人挥之即去。
在这个行业里面美其名曰叫flex up,flex down,灵活的增加,灵活的降低,就像调节水位似的。那么这样对于这些公司来讲确实它反应速度更快,然后第二就是它没有任何法律上的liability(法律责任)。
问题
03
合同工对于员工和求职者有什么好处
Bigjoe:
我可以多追问一下,你说的是从公司角度。那从员工角度,从我们广大求职者甚至是留学生的角度来说,去公司做全职员工和去做一个合同工的区别有什么?比如说收入,比如说税收,比如说他们的身份,比如说发展等等有些什么样的一些考量呢?

粟:对很好的问题,这个也是产生于中美两边的文化差异也会造成很大的不同,大家的理解感受都可能会不一样。
有些岗位它是非常适合于灵活用工来提供服务的。
比如说是做UI(用户界面)UX(用户体验)设计的这样的一个工种。在美国非常厉害的他是会做成立自己的独立工作室,甚至他是个人的。
个人可能会说每个项目平均可能也就是三个月我就做完了,但是这个时候比如Facebook,Apple,Google这三家公司每一个都有三个月的这样的一个需求。
比如Apple先找到这个人去做了三个月,这个人虽然是工作了3个月但是Apple愿意付给他4个月的薪水,那么这些人就相当于工作了3个月但是拿到了4个月的薪水。然后换到下一个工作可能是Google,也是干了3个月但是支付他4个月薪水,最后去了Facebook干3个月。
你发现这个人这一年他就干了三三得九,他做了9个月的工作但是他拿了12个月的薪水。剩下三个月怎么办?他拿着这个钱他出去玩去了。
美国人是特别讲究life work balance(生活与工作平衡),那么这个时候就体现在它的 balance上了。美国人很喜欢出去旅游度假,那么这个就很适合这种用工的形式。
问题
04
在美国合同工常被应用的场景和工种
Bigjoe:打断一下,你刚才说designer(设计师),还有一些什么样的工种适合这种高灵活性的甚至收入还偏高的这种contractor(合同工)的模式?除了设计师还有吗?
粟:对这个蛮多的,比如说编剧。当然这个编剧不一定是说是电影编剧,也比如说游戏编剧等等。
这些个人具有相当的一个能力,他几乎可以独立完成一个任务,不太需要跟太多的人去做很多交互,还有他的工作是非常季节性的。
比如说查税员税务的咨询员一年报一次税。像Intuit也曾经是我们的客户,他们也是每到报税季,每年一二月份他们要招大量的这样的Analyst(分析师)进来,但工作到4月份5月份这些人可能他就release(放掉)了,因为没有更多的工作。
还举一个例子比如谷歌。谷歌有Google home,Google home音箱你跟他对话。需要去做回应对话的设计人员具有相当的一个幽默感。
而且还有时候要招聘这种双语的,比如会说中文,比如会意大利语。像这样的职位都是工资会非常的高昂,它具有相当的一个幽默感,这样的往往都是这样的人他也是非常的seasoned(经验丰富),这样的consultant(咨询师)他们也非常适合于灵活用工这种形式去工作。
问题
05
合同工与转正之间的关系,我要不要选择和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合同工是比较合理的?
Bigjoe:相对你刚才讲的我觉得还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些类型,比如说比较幽默的一个人或者设计方面的专家,我也确实见到过一些。
在比较大众化的一些function(职能)比如说分析师,比如说项目管理人员,大公司里面也会招聘一些人做他们的 contractor(合同工)。
有的时候是因为他没有headcount(职员总数)等等之类的一些原因,然后这些人我总是感觉他们好像是觉得自己是在临时做一下将来还是希望转正的,你觉得这条路是个什么样的一条路?
粟:在我们这个行业里边转正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我们公司每年大概派遣到谷歌的工作人员至少有100多位将近200位,那么我们的统计是其中大概有10%~15%甚至更高的一个比例最终会转正成为谷歌的正式员工。
当然这个是performance base(基于表现),一方面谷歌要有 Headcount(职员总数)释放出来,另外一方面确实你的performance(表现)比较好。
那么我们派入到谷歌工作有大量的这种技术开发写软件的,比如前端工程师、后端工程师、全栈工程师、数据分析员、program manager(项目经理)等等是非常多的,还有QA(质量保证人员)、QA testing engineer(测试工程师)等等非常的大量。
可能一开始我们派出到谷歌是因为谷歌有一个一年或者一年半这样的短期项目,那么我们招聘到这样的人员派驻到谷歌去工作。这个项目快做完的时候,谷歌就会有一个判断:我们这个项目一开始可能做了一个POC(概念测试)或者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只有一年的budget(预算),但是后来发现这个项目进展非常好非常受欢迎,那么我们要把它转变成产品。
有可能转为产品那要更长期的一个effort去把它推广,那么这个时候谷歌就会说我们把其中一批中坚力量做的非常好的,除了谷歌自己的全职员工以外,那么我们再扩招团队。
在这个时候首选就可能是这些已经在里面做了一年一年半这样的contractor(合同工)。因为他们首先对这个项目已经非常的了解了,第二他们这种已经培养出了这种团队协作的这种精神和这种默契,那么这些人也会被留下来做谷歌的full time(全职员工)。
问题
06
什么情况下选择合同工是比较合理的?
Bigjoe:我经常看到朋友的一些他们难决定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比如说是一家知名公司的合同工和一家不知名公司的全职员工之间的这种选择。
比如说Google或者linkedin或者Facebook的contractor(合同工)和某个你不太知道的但人家愿意给你一个全职工作,像这种情况你一般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
粟:我觉得见仁见智。
首先从我的这个思路,如果是让我来选择的话我要看看我处于人生哪一个阶段。
如果我现在是没有绿卡,我还在申请绿卡之中,那么可能这个时候工作稳定性更重要,那么这个时候可能找全职工作相对来讲就更好一点。但是如果你的职业要是处于一个上升期,你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这样的公司来为你背书。
毕竟你如果是Facebook或谷歌无论你是contractor(合同工)还是full time(全职员工)至少你是在里面工作过,你见证过你经历过,那么这个本身他就是确实带有一定光环的,那么这个时候就见仁见智。
或许我在某些岗位之下,比如他是非常好的这种研发的岗位或者是普适性比较高的,尤其是技术开发类的这样的岗位,我觉得不妨也可以做一两次contractor(合同工)以提升你个人的含金量。那么这个之后你再找full time(全职)的工作恐怕你的选择性就会更高。
Bigjoe:我确实见过就是很多人虽然他是contractor(合同工),但他毕竟在公司经历过正式的大公司的项目,也见证过大公司的管理流程,所以他在找工作的时候虽然有的时候可以convert(转变)成为正式员工,有的时候他convert不了,他去别的公司找工作的时候也还算顺利,也能找到不错的,别人也能认可他的里面的工作的一个质量。
粟:对的我还要再说中美文化的差异,我们华人可能对这个的接受度真的不高,但是你要知道对美国人来讲他们已经非常习惯了。
我们有的美国员工他们已经通过我们这样的vendor(供应商)派驻到谷歌已经持续了三三次了,这一届结束了以后他可能离开了一段时间,然后再回来又通过我们公司到谷歌去工作,已经回来去工作了几次了,所以他们已经非常习惯这样的灵活用工的形式。
那么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就很难接受。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毕竟觉得这是按小时付费,所以很多中国人都管这个叫小时工。
我爸爸当时刚来美国的时候,我告诉他我在做这样的工作。他问我到底做什么工作,那我跟他开玩笑说我做的是小时工,我爸爸立刻就想到这个是家政,比如说给人打扫卫生或者什么这样的小时工。其实不是这样的。
在美国是这样的,发工资你看往往按天给你算工资,你这一天多少钱这样的人往往收入是最低的。其次是周薪,一周一周给你发钱的,周薪相对高一点然后再往上是按年薪给你发钱的,再往上才是按小时付费的。
按小时付费的往往要收入更高一些,像我们派出到谷歌工作的这些consultant(咨询师),他们的时薪比一个正常的Fulltime(全职)的员工普遍从理论上来讲应该n average(平均来说)高15%。当然了最高收费的是按分钟收钱的,比如律师就是更贵的。
所以通常是蓝领是按天收工资,因为可能今天你干完这活,我给你钱拜拜了。再往我给你一个更长一点时间的commitment(委任)可能就是一周,我这一周有工作给你,我按周给你算钱,下一周没工作了拜拜。
BigJoe:好的我觉得今天听完这段之后我的总结是这样的:
做全职员工有他的好处,比如说他比较稳定等等之类的;做contractor(合同工)的好处在于,第一个就是你有的时候可以去在一个大公司做contractor(合同工),哪怕你只是做了一段时间也能够增加你的简历的含金量,因为你毕竟见识过很多事情,这样跟以后找工作是有帮助的。
然后做contractor(合同工)特别高的高手就是收入其实也更高一些,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稳定,那就看你这个人比如说有没有绿卡这算是你的选择的理由之一。
所以应该算是各有利弊,看每个人的这种需求,所在他的个人的阶段所在,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一个职业。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