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嘉宾】王怡
文字整理】麦妈
【语音整理】嘟嘟妈
【文字校对】清风霁月
【公众号编辑】风继续吹


【讲座内容】
上期链接:
他的动手能力很强,他对于互联网编程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新生事物都有着很强的一种热情和好奇心。他经常也与我们讨论。他目前刚刚回国,没有接受我让他读研究生的建议,当然,我也无法勉强。他在北京一家公司做互联网的工程师。
下面是龙应台说过的一段话,我是深有感触的:
“现在他21岁,他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还有另外一段: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龙应台写的那一本书《目送》中的两段话。她曾经被誉为华人世界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难以言尽的时刻——痛楚,慈悲,忧伤。
有的人说最值得钦佩的母亲,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地退出。
亲子关系不是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的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母亲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做得非常不够。
与我身边有一些棍棒教育子女,孩子乖乖地顺利也能考入大学,人生步入坦途的这些家庭相比;与那些父母完全不谙教育之道,自己被生活所迫,忙于应付,但是孩子却目标明确,一心要出人头地,摆脱羁绊,后来也如愿以偿的家庭来相比;与那些父母规划长远,对孩子教育投入非常大的精力,孩子争强好胜,非站在金字塔顶端,后来也确实脱颖而出的家庭来相比,我们的教育中既没有顺应应试教育的严苛和规范,苦尽甘来,也没有做到素质教育从小的悉心、用心栽培,习惯养成,对兴趣爱好的坚持和坚守造成了一种四不像的尴尬局面。
但是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我没有办法用那些既有的教育方法,别人的教育理念来教育这一个独特的孩子,也没有办法试图用自己认为的正确的,有前途的出路来为孩子规划和设定人生。有些错误,他必须亲自去试错。
有些道路,他只能一个人走,你说得再多,也无法避免他所有的错,也不能让他一直走在一条坦途上。生命就是一场目送。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不要太过强调勤奋和努力,而忽略掉热情、天赋和兴趣。尽力而为,面对现实,接受缺憾,随遇而安。
这就是我内心出身高贵,教养有素的祖辈,后来他们沦落到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韧豁达,所带给我的启示。于是我尽心竭力教育孩子,提供优良环境,结果尝试了各种教育却不尽如人意,带给我的教训。
我们大部分的中国家长对于教育是非常在意,甚至是过分在意的。往往会过分强调努力和勤奋,而忽略掉孩子的天赋、热情和兴趣所在。
我们经常是,当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总会认为孩子不够努力,仿佛觉得只要你努力了,一切目标都可以达到。
事实上,我在中国看到的绝大部分孩子都已经非常努力了。小小年纪就忙于各种补习班、培训班,没有多少闲暇时间,没有多少童年的乐趣。高中以后更是苦熬,每天睡眠不足,没有运动。
我堂弟的孩子甚至跟我们家人一起聚餐,吃个饭的时间都没有。
以这些孩子不是不努力,而是太努力和过分努力
这样的一种努力,会将孩子和家庭带进一个急速旋转的漩涡,不能自拔。
而且这样过分的努力会掩盖掉孩子的热情、兴趣和天赋。总认为通过艰苦努力,一切都可以实现,这个也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水涨船高。
我看过一个比喻,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本来大家都坐得好好的,有人非要站起来,就挡住了后面的人,那后面的人也开始站起来,甚至有人索性站在椅子上,整个影院成为一片混乱的状态。
这个用来比喻现在国内的教育现状也是比较贴切的。
小学的知识非要幼儿园就开始学,小学就学初中的。没有数学天赋的孩子都在上奥数班,都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刷题来提高成绩。基本上的父母看来学习成绩才是头等大事。
当然了,这些孩子课后的时间基本是被功课补习塞得满满的: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写作……变成什么都要学,不仅要多学,而且要超前学,远远超过学校的学习进度。
这种特别努力的一种学习的态度,还有出色的学习成绩,确实会给周围的人造成不小的冲击和一种压力。
但是我儿子的教育中,虽然他也是在国内的教学体系中成长,但是由于他这种大大咧咧的个性和我们一种松散的态度,所以他没有在应试教育中把他的热情和才能完全榨干。
相反,他在美国上大学以后,他还保留这种求知的一种热情和好奇心,也保留着多种的兴趣。
他对于经典音乐、hiphop、歌唱,都有一定的欣赏,他对于塑造自己的体型也很有心得。当然这些业余爱好也不会给他带来任何收益,也不是安身立命的职业,只是丰富人生中的一点调剂,身心愉悦的一个环节罢了。
虽然他学历平平,事业也很普通,回顾儿子从小到大的一种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我自己都不成熟,无计划,儿子的率性不上进,我们错过的机会和造成的遗憾是非常多的。
同时,从另外一方面看来,也因为我自己的一种闲心和底气,还有顺其自然的态度,而且在音乐方面一直有一定的鉴赏力,在他出国之前我们定期都要去看音乐会的。他非常注重自己的体型,重视锻炼。
他的独立性和审美能力,我认为也远远高于那些埋首在书堆中的孩子。
当我这几年赴美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高大健壮和气定神闲的儿子。他一点儿也没有因为独自生活的孤独带来那种低落的情绪,他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学业不够优秀,非要达到某一目标,而没有达到所带来的一种焦虑和急迫感,他整个人呈现出一种很平和的状态。
我有时候也是觉得很纳闷儿,甚至在我有时候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仍然体现出一种气定神闲的这样的一种状态,的确是让我们比较吃惊。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在我的内心深处,可能总残留着对青春的一份怀念。从我自己走过的青春,和儿子度过的青春,我都知道,青春的另一种名字叫做徒劳。它其实也包含着忧伤,叛逆和疯狂等等的情绪,它一直都没有变。它只是我们路过的这一站,我们路过了就没有了,可是我们后面还会有人,有我们的孩子,年轻的一代,他们还会路过这一站。
他们并不会因为我们的阻止,我们的说教,我们的教诲,他就能走上一条完全平坦的道路,他还是会经历这一切。
我们也只能是远远地看着他,我甚至无法去说教、影响和干预。
或者说我说这些都没有用,我的各种苦口婆心加循循善诱,各种东西都没有用,我只能看着他,我看着他用心地过,珍惜地过,疯狂地过,也荒唐地过。也看着他这样的一种徒劳无功,看着一场青春的潮水淹没孩子,在退潮的时候,浑身湿透的他坐在沙滩上。而我,就是那个在不远处挥动着毛巾向他示意的母亲。
我自己要讲述的就这样的三点,讲述到这里。接下来,我将前期大家的提问进行梳理一下。大家好多的问题,我帮同类的进行了一些梳理。
第一个方面就是陪伴,我看大家好多都提到了一种陪伴。
有的是说七岁之前的陪伴是不够的,有的是说九岁之前陪伴多,后来给忽略了。还有一个是说20岁前面都没有陪伴, 20岁的话已经有点晚,确实陪伴的时间都过去了,我们实在是无法让时间倒流。
七岁之前陪伴不够,这个并不是很要紧,我们在七岁之后对孩子的陪伴仍然是需要的。在七岁之前,孩子需要的一些肌肤之亲,那种爱抚,对他的爱已经缺失了,就不要再纠结。
之后,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的陪伴的方式。我觉得可以有这样的一些方式,我们跟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娱乐,一起旅行,甚至我们在走我们的亲人朋友的时候,带着孩子一起运动,这都是一种陪伴。
七岁的孩子,他不会有很深的芥蒂,毕竟我们是有着亲缘关系的这个人,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孩子会感受到这种爱。有时候孩子的发脾气只是引起重视的他的一种手段罢了。
我们再看九岁之后,九岁之后的孩子确实是逐渐开始自我意识的觉醒,甚至有一些男孩儿都开始有点叛逆了,我觉得这个时候的陪伴我们要重视平等。千万不用把这种陪伴成为他的一种负担,让他不自在,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我不知道20岁之前都没有陪伴是会有多么严重的一个程度。
在小时候都没有陪伴,20岁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然就跟他去亲密,这样估计孩子会很不自在。
其实就我了解,有些孩子是比较害羞的,也不像成年人这么放得开。
我在前些年的时候有时候拉着儿子拍照的时候,他都躲得远远的。所以我们如果在前期都没有很亲密的接触,我们这个时候也并不是能够忽然就很亲密,要照顾一下他的情绪。
有时候我觉得做父母的也是需要察言观色的,我们在合适的场合先有一点稍微亲密的接触,要控制一下他的频次,慢慢的,如果孩子不反感的时候,我们可以慢慢的再来。
这里面还顺便说一下习惯,习惯确实要从小就培养,在小的时候培养习惯是最好了,过了某个年龄段确实难一些,这个我也做得很不好。
但是我看到我们成年人中也有很多人在真正意识到某一种习惯不好以后,就能改变的,或者是真正意识到需要养成某种习惯的时候,也是可以通过坚韧的努力来养成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与孩子共同来努力,耐心和坚韧,通常我们再坚持到21天的时候,其实这个习惯就基本上可以养成了,这是第一个方面梳理的陪伴孩子方面的话题。
第二个就是:孩子不愿意多说。
刚才就说了,父母多问,他只是很简短的一句就给你答完了。
从我的成长历程来看,从我的儿子成长历程来看,其实我觉得青春期是经常会有莫名的愁绪的。我是这样的。有这种烦恼甚至忧伤,最情绪的极端变化是很正常的。
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就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一定要问出个水落石出。最好是在挑选一个融洽的场合,大家敞开心扉的时候,不经意的问一问,或者甚至可以换个轻松的语气,甚至开玩笑去问。
关于沟通,给孩子时间,也给自己时间,不要着急,不要焦虑,因为你的焦虑和焦急的这个情绪是会传递给孩子的,你通过这种平等的态度体会,让他体会到父母的关爱,沟通只是时间的问题。
那些看起来小小年纪就特别懂事的孩子,我有时候觉得看着让人很心疼,我想他应该是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或者就是父母追求完美给他的一种压力,他可以用一种乖巧来掩盖孩子奔放的天性。越是这样的孩子越要多关注他的内心,从一些细节、肢体语言了解他真正的喜好或者他的感受。
第三个方面就是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个比较泛的概念。孩子的安全感的确是从小建立起来是最好的。但是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也不要太恐慌和焦虑,孩子也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的。而化解孩子内心的焦虑不安,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爱。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