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又一女演员走进“死胡同”。
钟楚曦。

Sir想起她,是因为她的
烂片5连击

《八月未央》3.5;《荞麦疯长》4.3;
《神探蒲松龄》3.8;《解放:终局营救》4.6;
《脱单告急》5.5。

自冯小刚的《芳华》后,钟楚曦总共也就拍了5部院线片
烂就算了。
关键在,除了古装和战争片,其余3部,烂得重复,烂得整齐划一。
角色,都是美女;
题材,都是情爱。
甚至海报上的表情,都同一种笑容。

演员越走越下坡,可另一个领域,却是风生水起。
代言、红毯、走秀。

没错,从未来可期的“冯女郎”。
摇身一变,成为品牌追逐的时尚系演员
如果只是一个钟楚曦,Sir还不觉得可惜。
放眼每天的热搜。

变着样套进统一公式:#明星+造型#。
没人觉得哪里不对?

如果真没有,那Sir是时候站出来说说了。
我们总说,“演员是被动的职业”。

可扒开一个又一个精致的“钟楚曦”之后。

才发现——

内娱一批女演员,正主动跳进“套子”里。
01
套从哪里来?
中国女演员时尚发家史,是要从那条“百米红毯”说起。
绕不过一个人:范冰冰。
2010年,《日照重庆》角逐金棕榈。
作为电影客串主创,范冰冰首次踏上戛纳红毯。
影片里的表现如何,没人提起。

倒是红毯上的一袭“龙袍装”助她登上国内各大头条,掀起一阵话题。
放在现在的微博榜,这应该会是#范冰冰 戛纳龙袍装(爆)#的热搜。
尝到甜头后,她趁热打铁。
完成仙鹤服和瓷瓶装的三连击,一人代言整个中国历史文化风情。
范冰冰尝到甜头,也为后来者指出明路:
没作品蹭红毯,也能一步步走上戛纳评委席。
哪怕代表作被主持人说成金敏喜的《小姐》,范爷依然能坐在评委席上处变不惊。
有样学样。
戛纳红毯也逐渐演变成中国女明星们的“奥运会圣场”。
大家乐此不疲、前赴后继。
放下演戏时的佛系,用初心创下一个又一个红毯时长的新纪录。

从张雨绮的“一路飞吻”(3分50秒),再到马苏的“定海神针”(6分钟),最后以王丽坤的“雷打不动”(9分钟)完美收尾。
礼服成功地覆盖住演技,成为她们在大众心中的“代表作”。
大家似乎都“开窍”了:
与其花几年时间打磨一部好电影,不如拍杂志走红毯流量来得快,还不用演技。
终于。
赶超英美,制霸好莱坞的宏愿,第一次靠女演员实现。
2021年的微博之夜,正好和金球奖撞期。
比起欧美女演员死亡角度、毫无精修、粗糙的构图,放在国内粉圈,分分钟工作室被按着头要求道歉的水平。
内娱女星们则驾轻就熟许多。
布景、道具、灯光全上,内娱女星点石成金,把出发图拍成时尚大片。
时尚,代替作品,成为女演员最汹涌的修罗场。
时尚资源,也发展成不断内卷的军备竞赛:

△ 截图自豆瓣用户@Sher:女明星九大主流女刊战绩
如果说范冰冰博眼球的同时,还能产出那么一两部拿奖作品。

现在呢?

不光“花瓶”。

更是产出一批又一批拍照机器,演技黑洞。
△ 陈都灵演技要是有红毯一半的水平就好了
时尚圈,似乎成了女明星逃避演技的舒适圈。
等等。

这舒适圈真实吗?

一边是明星们在竞争中“内卷”,另一边,是时尚品牌瞅准时机不断“扩招”。
各种代言、大使、品牌挚友title空降,宛如批发市场。
泛滥的“时尚”,便没有时尚。
品牌买账的不是女明星,而是背后的短暂流量。
再说了,这“圈”里就真的永远安逸吗?

一则乌龙。
2017春夏纽约时装周,众星云集之势,蒋欣抢得头条。
是她太美了?
不,是她“太胖了”。
高级长裙上身,媒体却说她“膀大腰圆坑坏金主”“穿出气壮山河的气势”……
是蒋欣偷懒了,没做好身形管理,不把金主爸爸放眼里?

事后证明,她在为作品增重。
新戏《盲约》,剧中她演一个大龄微胖女青年。
可见——

当女演员沦为可供定制和包装的衣架子。

她们穿上的便不再是华服。
而是枷锁。
02
套住了什么?
当时尚高于作品,当演员套在一个相同的“美貌”模板里。
结果是每一个具体面目的模糊。

模糊“演员”与“明星”的边界。
以倪妮为例。

当年《金陵十三钗》,倪妮不过是个学生。

非科班,零表演经验(播音主持专业)。
张艺谋硬是用三年的时间,把她打磨成秦淮河的头牌玉墨。
学仪态,学外语,学乐器……
最终效果如下:
举手摆臀间,皆是风情魅惑。
一个抬眼,足以勾人魂魄。

那一年,新浪娱乐的观影调查中,38%的观众认为片中表演最出色的是新人倪妮,位列第一。
玉墨之后呢?
再无突破。
《匆匆那年》,5.6。
《等风来》,5.6。

《勇士之门》,3.5。
《新娘大作战》,4.2。
离开张艺谋的掌镜,是原因之一。
此外,媒体对倪妮高级感的追捧越高,街拍杂志照的刷屏越频繁,大众对倪妮演员身份的认知就越遥远。
后期虽然凭借《宸汐缘》《天盛长歌》解脱烂片魔咒。
但观众对角色的欢呼声,依然盖不过“高级脸倪妮”。
这也是第二层模糊——
模糊“角色”与“人设”间的辨识。
Sir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问:
你能分辨得出以下四张图片里的钟楚曦。

哪张是剧照?
哪张是写真?

答案:除了C,其余三张都是剧照。

(AB:《荞麦疯长》;D:《八月未央》。)
为什么分辨不出来?
不仅因为这四张图片的服装、打光、置景、构图,都非常趋同。

更因为——
我们看不见演员脸上的“内容”。
如果剧照说服力还不够,Sir上动图。
19年,《GQ》十周年盛典流出的物料,主题“回眸”。
姹紫嫣红中,最让Sir动容的,是她。
文琪。

短短数秒,丰富的故事性。
对未来既期待又困惑的凝视,马上又是来自花季的挑衅,一个热辣飞吻,再然后,又是几欲摔倒的青涩、萌感。

反之,还困在流量房子里的杨颖的表现就单薄得多。
只给了“一场戏”,扣题回眸。
美则美矣,然后呢?
反转就是拿出泡泡机玩耍,低头尬笑。
看到没。
当封闭成为一种习惯,当模糊成为常态——
这套子套住的,最终是演员表达自我时的灵活与冲动。
说白了。

演员失去个性,角色,也就千篇一律。
如果单个演员的对比还不够,那就比作品。
2003年《粉红女郎》VS 2021年改编版《爱的理想生活》。

先不说剧的质量,就看剧照:
清一色的大长发、无暇妆容、白幼瘦风。
你能辨别得出,下面哪个是结婚狂、男人婆、哈妹、万人迷吗?
好像都是万人迷。
(从左往右:男人婆、结婚狂、哈妹。)
再看当年的《粉红女郎》。
方小萍的老土保守、何茹男的男人气、哈妹的潮流时尚、万玲的妩媚妖娆。
哪怕没看过剧,看打扮对应外号一眼都能辨别出来。
剧里,也是真正脱俗的女性主义。

刘若英饰演的结婚狂,方小萍。
为什么狂?
不是因为她想要一个经济依靠,也不是她非要有一个家庭不可。

而是她龅牙
她自卑,但不认命。
每次遇到一个新的男人,她都先有意无意暴露出自己的“缺陷”。

像是给一个警告,我就是这么差,你能接受吗?

结果多半都是失望。
方小萍的角色故事注定她不会是一个穿搭博主。

她的打扮就和她的外号结婚狂一样土。

松垮不显线条的长裙,各种碎花、格子的款式和鲜艳的色调。
唯一的装饰,就是耳后的两个发卡。
跟美沾不上边,不是万人迷。

但她每一次爽朗的露齿笑,大方的扮丑,笨拙的奔跑。
却迷住了同样在凡尘中摸爬滚打,还要强颜欢笑的我们自己。
如果说,刘若英此时心里装的不是角色。
而是品牌,是代言,是一路经营的时尚人设……
何来动人的何小萍。

03
套进去,还能出来吗?
不是没有人想从“套”里挣脱。
还是倪妮。
19年金鸡奖颁奖礼,大半个娱乐圈都去了,理应是“争奇斗艳”的好时候。

倪妮却拒绝了红毯后的采访,自觉减少曝光度。
回到后台她才说出理由:“没底气”
我没有作品我真的没底气
我真的不骗你

我们不用看她说了什么,看她做了什么。

20年,《流金岁月》。
演一场生孩子的戏,她表情扭曲成这样:

要说有多惊艳吧,没有,但她实实在在抛下偶像包袱。

可即使如此,她还是没能完全破壳。

剧中大多数时候,她还是“高级感”的代言人,穿着不属于角色消费水平的衣服,包包。
可她的台词,满嘴都是寄人篱下的窘迫:

再精湛的演技,谁信?
这“套子”,也是慢慢瓦解演员生命力的“温室”。
以致于,哪怕哪天你想用尽全力冲出去,也会对外面的新鲜空气过敏。

另一个“时尚女王”杨幂。

18年出演刘杰导演的文艺片《宝贝儿》。

态度不可谓不诚恳:

大胆扮丑,油脸,雀斑,爆哭……
甚至发布会上与导演大方调侃。
导演:这可能是你票房最低的电影。
杨幂:这可能是你评分最低的电影。
杨幂看似豁出去了,但她终究放不下。

一个细节。

杨幂在电影中倒垃圾,却怕脏,每根手指都在表达“嫌弃”。

打住。

别误会,Sir并非在贬低“时尚”。
相反,真正高级的,值得被追捧的时尚,门槛不比好的演技低。
最基础,它需要展示
个性
故事性

何为故事性?

惠英红曾经为《T》杂志拍过一组照片,颇受好评。
没有过于复杂的场景,摄影师的重点只有她的
有多美艳吗?

可你再细品,脸上有什么?
每一条凹痕,每一处沟壑,都是岁月与经历的沉淀。
她是怎么熬过4岁在红灯区卖口香糖和啤酒养家的童年;她是怎么用双拳和浑身的伤痕换来第一座金像奖杯;她怎么从电影女主角跌落至电视剧女配,抑郁后自杀未遂的“女人四十”;她又是怎么在28年后凭借《心魔》重新站回领奖台,声泪俱下,重拾信心……
同样的,还有咏梅。

她对人物照片的理解:
我的图能不能尽量不修,如果非修的话,能不能别把我的皱纹都修平了,那可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我的故事写在脸上,而这张脸,就是对时间对真实的一种致敬。
何为个性?
中国时尚圈名场面,1993年戛纳海边,巩俐。
这套照片你们应该都看过——
巩俐跟随《霸王别姬》剧组,角逐金棕榈。
仔细看,她身上这套衣服,就是前不久走红毯穿的那一套。
一件白衬衫,绑至腰间,一条黑西裤。
走完红毯散步到海边,摆几个即兴的pose。

便留下这谁都无法复制的经典。
时尚吗?

美吗?
从哪里来?

——眼里的坚定,脸上的气场,举手投足的自信。

后来者争相“致敬”。
任凭现场布置多讲究的打光,多强大的后期。
都不及当年那随性捕捉的倩影半点。
这是为什么?
△ 左:苗苗,右:巩俐

或者,Sir分开两个问题问。
关于“时尚”。

我们当下女明星挤破头想闯进去的“时尚圈”,到底跟时尚有多大关系?

当时尚仅以资源、流量、数据为尊,去打扮一个个精美的洋娃娃时。

它的目的只有一个。

——吸引并影响更多人成为洋娃娃。
这也是为什么,
“时尚”看似为女演员提供更多的出路,实则,在不断侵蚀着她们更多的可能性。
关于演员。

李安总对自己的演员说一句话:“观众只是通过你的脸去想象自己”
我们当然会想象自信美丽的自己。

如时尚舞台里的明星。
可那些不那么“美”的自己呢?
黑暗中的懦弱,角落里的恐惧,彷徨时的失态,纠结时的局促……
以上。
哪些能从套子里憋出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天水围的罐头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