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嘉宾】王怡
文字整理】麦妈
【语音整理】嘟嘟妈
【文字校对】清风霁月
【公众号编辑】风继续吹


【讲座内容】
第二个方面,我想讲的是:一种面面俱到的教育和与期望值完全符合的结果,也是不存在的。
当我为人妻、为人母以后,怀着满腔的爱意,还有满脑子的各种教育观念,准备对孩子来好好培养。当时怀孕的时候,我的父母也给我寄了很多的书,我还仔细看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样的一些书。
从怀孕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播放音乐、英语,进行胎教,还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补充足够的营养。当然,孩子长得虎头虎脑,也比较健康和结实,他当时上着当地比较好的高新幼儿园。
刚上幼儿园开始,我觉得我曾经还有一点音乐的爱好,就开始让他学钢琴,学了钢琴课他很快放弃了,学不下去了。然后我们又买了电子琴,学了一段时间呢,也坚持不下去了。
不过上初中的时候,他开始吹萨克斯,按照音乐老师的判断,他的音乐气息和音乐感觉是比较好的。他的练习说不上很用心、很勤奋,但是在我们的督促下,他也在坚持。后来他也顺顺利利考过了萨克斯十级。
另外,这个孩子他喜欢运动。而我们工作忙,放学以后不像别的家长那样能够接送,或者一直跟着他督促写作业。所以,他常常在楼下玩儿。
这个孩子,张三走了跟李四玩儿,李四回家了与王五玩。人家是都在换,他是一直玩儿下去,他简直就是个玩家。他骑车、踢足球,跑酷都很在行。
其实,我一直有着阅读的习惯,我在睡觉前也一直给他读书,我本人也喜欢读书,家里的书架上全是我们的藏书,是比较多的。但是其实我这样的行为也没有培养出他的阅读习惯。我从小争强上进,但是他对于这些名誉、荣誉都不放在心上。
当时15岁的时候,他个头已经窜到一米七八了,他很健壮、结实、帅气、阳光。但是他外表的精神与做事的糊涂,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
小时候,老师夸奖他还算帅气的自己逐渐变得歪七扭八,卷面常常涂抹的乱七八糟。考试分数低了,老师找他谈话,他满不在乎,没有一点的后悔和愧疚。在中考前期,大量的复习资料全部空空如也、干干净净,他从不翻看,更不会练习。
那时候上学是非常紧张,在紧张的早晨,闹钟响了多少次,有些孩子早早的就起来去学校,但是这个闹钟也不能将他从睡梦中惊醒,他的爸爸不厌其烦的多次叫他。当时要出门的时候,时间已经相当紧张了,他还是不慌不忙的梳理,还要吹他的头发,吹个发型。然后还要一身的搭配,要配套,他才不紧不慢地出门去。
当时他出门的时候,我已经处于一种气急败坏的状态了。学校要求比方说07:40到校,而班级通常要提前到07:30,他永远是那几个最后进教室的学生。其他晚来的人可能经常调换,只有他是雷打不动的晚来的。
放学铃响了,有时候老师还在拖堂讲解题目,老师就很客气的说:着急的同学可以先走。他自己背着书包,径直就走出了教室。而几乎全部同学都在那儿端坐着听讲。
英语考试的时候要考语句搭配,他连全句抄出来都懒得抄,他是将答案的所有句子编个号,将他自己所编的号写在划线上面,偷个懒,他这样的话自然是分数全部被扣掉。
他这样下去,中考的失利完全是在预料之中的。他在低一层次的学校也不吸取教训,当老师偶尔抓差让他拖拖地时候,他也很茫然:老师,我不会拖。他确实是一脸茫然。
开学的时候,他的英语成绩还是名列前茅,老师允许成绩好的同学,有些作业可以免去。那么他就一再地纵容自己,单词不记,笔记不抄,期中考试成绩果然就一落千丈了。但是尽管这样,我看起来他仍然处于一种气定神闲的状态。
班级里评先选优,选了哪些人,具体什么情况,他完全不知道,似乎这些事情都屏蔽在他的脑海之外了。他玩起游戏专注而又精神,是眉飞色舞,经常通关。
他看起NBA,跟他爸爸能够谈得不亦乐乎,笑容很灿烂。他见到新款的车型总能评论一番。而说到新款的手机种类,他更是滔滔不绝。家里谁的手机使用出现什么问题,他都能迅速地给倒腾好,并教给大家如何使用。
只要一有空闲,他可以花大把的时间在看电影和打篮球,他简直是不谙世事,迟钝麻木。对于国内竞争的激烈,就业形势的严峻,不管不顾。父母的循循善诱,老师的苦口婆心,对他似乎一点儿都没有打动。他大大咧咧,还乐乐呵呵,一如既往。已经有的优势很快的失去,也不为所动,同学的告发,他茫然不知。
他既不会对老师的器重加倍珍惜和努力,对于很多人后来居上把他赶上了,他也心安理得。那些学习一直很努力,成绩一直优良的孩子,有个把人跟他玩儿到一起,那就是完全投入其中的玩儿。他对别人的成绩也不在乎,也不提及。
那些忙于学习,身体有点儿笨拙,和不大喜欢玩儿的人,他就从不来往。倒是有些人主动找他,那么他也会冷漠,将这些人拒之门外。
他懵懂糊涂,思想幼稚,顽固不化,也不听劝告,不思进取,似乎被主流所认定的正经事儿都没有入他的眼,都屏蔽在他的思维之外。他没有危机感,也不在乎他人的评价,没有进取心和争强好胜的劲头。
他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懒散颓废,傲慢不羁,有时候甚至虚荣成性,讲究外表。没有目标,浑浑噩噩,对于将来的危机,不管不顾,对目前的困境听之任之。
中考在大陆每个城市那是相当紧张和艰难的,全城那么多初中,能叫得响,排得上的好高中就是五六所,还不包括那些来自郊区县里中学的尖子生,他们都要挤占名额。对于这场异常重要又艰难的战役,那些对未来有明确打算,争强好胜的孩子和家长,哪个不是计划周密,行动迅速,全家动员和全力以赴呢?我光是看看那些摩拳擦掌的人都会感到一股紧张的气息。
由于中考失利,他从高新一中的火箭班急速下降到某大学的附中。这个结果,老师早有预料。当同学们还在争先恐后紧张复习的时候,当成绩已经拔尖的同学还在不断地补课持续提升,其他的同学更加战战兢兢,不敢懈怠的时候,儿子这个高大壮实的小伙还在与几个同样不上心的男孩儿,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
当教室里晚自习学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们几个却爬上教学楼顶去看星星,被老师疾言厉色的叫来家长给我训斥一番,他们主要是担心学校要承担安全责任。
当紧张的学习之余,大家中午抓紧打盹休息,不允许乱动的时候呢,他却精力旺盛,睁眼睛、做小动作、说话。他的这个举动被老师发动群众斗群众的策略抓住,经常被告状。叫了家长以后,到学校又是一番俯首帖耳,规规矩矩的挨训。
当同学的MP3丢失的时候,老师少有的和颜悦色给我打电话,隐约的说出来让我悄悄的搜查儿子书包的要求,怀疑他偷拿同学的东西。天呐!天地良心,这个孩子虽然有种种的异端表现,但是这种毛病是绝对没有。我只能耐着性子跟老师解释,和确认自己的判断。
从初三到高中的这个过程中,谈心、叛逆,谈完以后继续叛逆,做了工作,强迫改变,依然如故,这样的情景在不断的上演。
即将升入高三的时候,老师已经分头找家长,为孩子未来的大学谋划。按照他的情况,当时985大学是没指望了,而一个不入流的大学我们又不愿意。当时音乐学校的老师,教过他萨克斯的老师,也问问他能否按照萨克斯专业水平走艺术考生这条路,他对于儿子的萨克斯天赋和水准还比较赞赏。
当时,跟儿子一起长大的女孩子婷婷,她是毕业于大名鼎鼎的西工大附中的。这个尖子生已经准备去美国读高中了,她从11年级读起。当时儿子在高新一中的已经有很多同学转入美国和意大利等地读高中。
少年的心事琢磨不定,加上我本人对国内教育现状的批驳,对美国人文环境和教育的推崇,也许在耳濡目染之间影响了儿子,他决定要出国留学,争取我们的支持。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立刻着手出国的决定,也许有点仓促,也不够理性,难以判断对错,只是在十字路口的一项抉择罢了。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凤凰男的父亲,他的父亲,靠着勤奋和聪明从小城镇一路打拼上来,对现状是比较满意的,对各种制度做法都欣然接受,认为理所当然,任何事情都从自身来找原因,很注意反省。
而一个出生于诗书簪缨之族,家族一路破败,每况愈下,感性十足,生活能力有点儿差,缺乏谋略的母亲,读书很多,但难以适应现实。
受家族中长辈的影响,我对很多状况都持一种批评的态度,有时候牢骚较多,质疑不少。跟那些跟他们学校中强势有谋略,教学成绩也很好的女老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一个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的和谐的家庭,在儿子迷茫和叛逆的青春期,这个一本正经的正统父亲虽然言传身教,但是他没能及时引导男孩儿对于爱情和性的一种好奇和渴望。而感性幼稚,自己都不能很好适应现实的母亲,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犯糊涂,不强势,没谋划,一点小资情调和读书的爱好,似乎也没能给儿子带来很积极的暗示。具有小男子汉气概的儿子,他也没有将心事说给母亲来听。
就在父亲不大同意,也没有强烈反对,而我跟儿子心血来潮,热情高涨之中,挑选了啄木鸟,号称专门做美国精英教育的机构。出国前的英语补习、培训、申请文书都开始了。
作为为人父母,没有能够有效地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内心,而这个机构的种种承诺完全没有实现。托福考试成绩根本不达标,在本地学习的时候心不在焉,收效甚微。培训老师几乎是黔驴技穷,又提出让我们到北京去学习的建议。儿子也接受了。当时在海淀黄庄离培训机构最近的地方,住宾馆住了好几个月,花费数万元,说是在培训机构上课,但是迟到早退,昏睡不醒成为常态。
他爸爸在京出差期间去看过他,当时他一种懒散和颓废的生活状态,让人非常失望。他们父子俩在寒风料峭的京城夜晚举杯对影,孩子不久还喝醉了,还吐了一身。做父亲将儿子扶着回到宾馆,帮他清洗了衣服,次日清晨就悄然离去了。
我在京出差期间也去看望他一次,在宾馆乱哄哄的那种环境之中,他极力推崇之下,我跟他在笔记本电脑上一起看的电影《海上钢琴师》,他非常推崇。事实上,后来好多的经典电影也都是他推荐,并且跟我一起来看的。
当时我提出跟他去圆明园那一带看望我的三叔,还有北医三院见见我表弟,这些提议他都拒绝了,我也没有勉强。
后来的托福成绩稍有起色,仍然不尽人意。三四月份申请的六所学校,陆续来了Offer,有的是仍然要求录取后按照学校要求读语言,直到语言过关,才可以开始本科学习。
我跟他爸爸都比较犹豫,不赞成这种状况匆忙出国。这时候他反复要求,加上培训机构的老师也在劝说,最终我们就回复同意了。这个决定下来,他在啄木鸟的培训就开始吊儿郎当,他俨然是这群同学的一个leader,他又是组织在山庄过生日,度周末又是策划厦门旅行。
八月份,经过签证,一番的收拾行装,还回到他父亲的家乡,拜别长辈。他就远赴美利坚,从此山高水远,一切都是他独自面对了。
我所在的研究机构,身边留学的孩子不少,有人是每周都跟父母视频,有的甚至每天都联系。但是他不喜欢我们联系很频繁,感觉是他一心要脱离父母的束缚,要独立。
虽然有时候联系不上他,也会有点担心,但是我们也遵守这个约定,我们经常每两周才联系。有人说对于孩子不要过分的担心,应该祝福,我也深刻认同这一点。
这五年来,他独自承担着异乡生活的孤独。比方说搬家,安顿自己的生活、花费、做饭,这些事全部都是他自己来安顿。他现在已经非常独立了。这两年来,在我生日的时候,感恩节这些节日的时候,他都会问候送来礼物。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