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山演砸《鹿鼎记》,那是一定的。
因为韦小宝不丑。
能让(金庸原著里的)英俊少年康熙“一见钟情”;
朝廷和反朝廷两边,都官运亨通;
大侠陈近南把他收成关门弟子。
让他空降天地会后五房之首,内斗大堂青木堂当香主;
陈近南死后,天地会剩下的那帮乌合之众,还推举他当新老大……
这么个人,虽然不像古天乐那样平平无奇,也一定是出得厅堂的。
反正绝对不可能长成这样:

13岁的身板,顶着30岁的脸。
远看大头娃娃;
近看半头青筋,半头褶儿。

不是不明所以地翻白眼,就是直愣愣一脸呆像。

脖子前伸,脊背永远挺不直。
以后有机会去串个乱搞一气版宰相刘罗锅倒是正合适。

喊两句话,就要喘几口大气,不扶椅子腿儿都站不住。
身子骨看着比海大富还虚。

这版海大富,与其费劲吧啦地教他十八路擒拿手,好替自己办事,还不如自己亲自上。
陈小春长得也不好看,却能自然带人入戏。
看过陈小春版韦小宝的,没有不说好的。

如果有说不好的,那一定是还没看过。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猥琐有度。
除了强撩美女,其他时候,陈版韦小宝并不把下流摆在脸上。
跟海大富斗智斗狠;
跟吴三桂觥筹交错;跟天地会虚与委蛇;
跟康熙一边称兄道弟,一边溜须拍马……
不管什么情况,陈小春都不会缩头缩脑,龇牙咧嘴,挤眉弄眼地告诉观众:我是一个小丑。

观众依然能get到他的贱兮兮,是因为恰到好处的内心OS。
陈小春跟三教九流周旋时,总是满脸假笑,眼神稍稍闪烁,随即带出画外音:
我笑了;我哭了;我信了;我管了——我装的。
这种设计,把人物交代得又幽默又易懂。
内地三版《鹿鼎记》:
邪魅狂狷黄晓明;
奸邪坏人脸韩栋;

滑稽猴子张一山;

都没搞明白,韦小宝从来不是个丑角儿。

相反,还是金庸宇宙里,最复杂的男主。
当然一个角色能不能成,不只在演员的外形和理解力。
剧本、导演、置景、摄影、服化道等等等等,方方面面都得配合上。
新版《鹿鼎记》,让紫禁城里的太监,莫名穿一身孝;
拍武侠剧,连个武术设计都没有(至少看不出有)。

打斗场面,就让演员胡喊乱叫,瞎比划几下。
相比起来,连2008年,黄晓明版的都良心很多。
下面是同款剧情的动作设计:
新版脑门上刻着大写的“敷衍”二字。

这种剧组,就算没有某方面不能说的原因,大概也拍不出什么人性的复杂面。
韦小宝的复杂,在于他“良心虽然不多,总还有这么一丁点儿”上。
说句实话,你们别批判我。
跟大多数女读者不一样,我有段时间挺“喜欢”韦小宝,这个跟6女大被同眠的臭流氓。
当然不像对悲情英雄萧峰那样去钦佩;
也不像对自带古天乐滤镜的杨过那样,去心疼和幻想。

第一次读《鹿鼎记》,差不多是十年前了。

印象中,当时兴起过一阵厚黑学风潮。
好几家出版社,出了李宗吾的“厚黑学”系列。
我还买过一本,翻了十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只记住一句: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方能成英雄豪杰。
那会儿还在上学,三观还没歪成现在这样,对这种话半懂不懂。
同期开始看《鹿鼎记》,只当是看一个爽文大男主,一个万人踩的小喽啰一路开挂的故事。
那会儿还不流行考公考编,不流行安稳守成到退休的价值观。

年轻人一个个的,都以为自己能跟韦小宝一样,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管你是皇宫还是天地会,少林寺还是罗刹国,上天入地,前面总有一番奇遇。
现在回想,武侠剧就是在那会儿开始式微的。
小人物灰头土脸地出场,在江湖上行走,遭尽白眼,吞够委屈,再逆天改命的故事,差不多到了尾声。

当时最新版的韦小宝,是黄晓明演的。
满眼邪魅狂狷。
以前演杨过时,金庸说他演成了调戏姑姑的小流氓。

真演了小流氓,又非要凹霸道总裁爱上你。
再看《鹿鼎记》,是工作几年之后了。
那已经是另一重心境了。

边看边咋舌:好一位厚黑学大师。
也终于明白什么叫“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方能成英雄豪杰”。
其实就是古装剧里经常的那句:识时务者为俊杰。

都说武侠小说是成人童话,按照这个标准,《鹿鼎记》都不能算是武侠小说。
童话里的人,不需要劳作谋生。
他们的袖口和前襟都装了印钞机。
不管是住店还是下馆子,只要是用钱的时候,往里一掏就是一锭银子。
不用为生计发愁,没有朝廷律法管着,就只管快意恩仇,以暴制暴。
他们在江湖上行走,行的是江湖规矩。
天下规矩,绕不开情义二字。
为了这两个字,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生命。
侠客们不一定青春,但一定满腔热血,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鹿鼎记》里,唯一能称得上一句大侠的,也就是韦小宝的师父陈近南了。
“平生不见陈近南,再称英雄也枉然”。
心胸豁达,至情至性。
为了反清复明的理想,鞠躬尽瘁。
《小宝与康熙》中,郑伊健版陈近南

陈近南跟金庸笔下的很多大侠一样,为了理想而死。
但郭靖战死襄阳;
萧峰忠义难两全,自杀以换得边境和平。
都算死得其所,壮怀激烈。
但陈近南的死却毫无价值。
他前一秒还在劝良将背叛清廷投靠郑家。
后一秒就被郑家的子孙杀死。
功业未成就算了,竟然猝不及防死在了郑克爽,一个奸佞小人、大草包手里。
这个人还是他效忠的郑家子孙,充满讽刺意味。
金庸创造了一个庞大的武侠宇宙,来阐释侠义精神。
到了封山之时,却用一位大侠之死,否定了侠义的价值。
侠肝义胆的陈近南,一生处处碰壁,毫无建树。

贪财好色的韦小宝,左右逢源,平步青云。

可惜我没从韦小宝那儿学会什么职场法则,倒是对陈近南感同身受——
百无一用是耿直,唯有套路得人心。
也没人再拍武侠剧了。
偶有韩栋版的《鹿鼎记》,已经彻底沦为阿宝色古偶剧。
陈近南式的孤胆英雄,只是看上去很燃、很帅、催人泪下。
但没有用。
情义为上的武侠世界,说到底是个人情世界。

人情社会里,什么武功都不如会摆弄人情来得有用。

《鹿鼎记》怎么看怎么像部世情小说。

处处见人情。
韦小宝,自己见风使舵,不择手段,却视过刚易折的陈近南为精神上的父亲。
发自内心地崇拜、敬仰。
可见他心里有条底线拉着,大义不失,大节不亏。

康熙和韦小宝的关系,也值得再开一篇,详细解读一番。

陈小春版的《鹿鼎记》那么成功,不只是因为选对了韦小宝,也选对了康熙。
马浚伟把一个康熙,从清爽少年到决绝帝王的转变,演到了位。

黄霑为这个角色写了主题曲⬇️️

歌里唱到:
跃上了顶峰心境已渐变
从前无愁是我
不似今年
独惜今天难觅你再对面前
赢尽了世界一切
你却不见
谁为我再献真心不断
康熙试图用帝王术和少年兄弟情,双重绑架韦小宝。
可惜韦小宝终究不是真小人,做不出背信弃义的事。
所以左右逢源的下场,就是左右为难。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金庸虽然否定了忠肝义胆的实用性,却还是告诉我们: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这点侠气。
《鹿鼎记》是金庸所有作品里最难改编的。
抽掉了令人神往的“童话”部分,满是人和人之间的推拉送往。
要把这些一一捋清楚就是个大工程。
人情关系的背后就是人性。
想交代得既有深度又不教条,又是个大工程。

在一个拿大数据做依据,来设计剧本;
随时想着能不能切割成短视频,在某音上传播的环境里,谁会费时费力搞这些?
新版《鹿鼎记》拍砸,是一定的。
金庸自己写过一篇《韦小宝这个小家伙》。

他说韦小宝的两个最大特点是:善于适应环境和讲义气。
这是外国人里少见的,中国人的专属特点。

还说要是韦小宝移民到现代瑞士、芬兰、瑞典、挪威,一定是规规矩矩做人。
原文是:
「 法律相当公正严明,社会的制裁力量很强,投机取巧的结果通常是很糟糕,规规矩矩远比为非作歹有利。
    韦小宝那样的人移民过去,相信他为了适应环境,会选择规规矩矩的生活。」
「 在某一个社会中,如果贪污、作弊、行骗、犯法的结果比洁身自爱更有利,应当改造的是这个社会和制度。
      小说中如果描写这样的故事,谴责的也主要是社会与制度。就像《官场现形记》等等小说一样。」
夏天装修房子时,我在箱子底下,翻出了十年前买的那本《厚黑学全集》。

以每斤三毛钱的价格,卖给了收废品的大爷。

我彻底放弃了研究什么职场厚黑。
也不再拿《鹿鼎记》当厚黑学教材去读。
最后听一遍,陈小春版的主题曲⬇️️
歌里唱着:
一身充满少壮傲气
想痛快抉择博一次
不过我确实冇胆试
随时随地誓神劈愿
哪理结果亦无打算
……
只想记得韦小宝虽然身处低位,虽然总是拿出精神胜利法,却并不自轻自贱自我放弃。
虽然贪财好色,却不被财色绑架;
不管攀到什么高位,也从不露出小人得志的嘴脸就够了。
这比什么职场生存技巧都管用。

将【文娱后台】设为星标,就可以更快看到更新啦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文娱后台”,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Lsxhrg
互推转载请联系微信:ALCX11021213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一点侠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