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看完《八佰》已经过去48个小时。
稍稍缓过神儿来。
想写篇影评,竟然不知道从哪里开头。
一直想起张艾嘉在《十三邀》里说的那句:
值得吗?
张艾嘉说她正在写她父亲那代国军空军的故事。
许知远说那是二十世纪最帅的一批人。
他们的命运又是一场巨大的悲剧。
张艾嘉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这些“孩子们”,满腔热血是为了什么?
值得吗?
(下有轻微剧透,不影响观影,还可以帮助观影的那种)
01
《八佰》里的那些杂牌军,连一个“最帅的”光环都没有。
要么是乡下来的土孩子;
要么是管账先生;
稍好点的,还是个兵油子。
大部分都不识字。
别说执行战术了,连枪都不会放。
就是抓壮丁抓来的。
名流,恶霸,普通市民……隔着苏州河,热泪盈眶地看那些弃子们,怎么打一场必输的仗。
还有外国记者,现场直播战斗情况。
引得全世界都来围观他们的犹荣虽死。
这才是他们真正的任务。
他们完成了任务。
可是值得吗?
指挥他们的团长谢晋元是黄埔四期生。
在真实的历史中,谢晋元接到留守上海任务时,他沉默了二十分钟,然后写下:
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周旋到底。
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80万国军惨败给30万日军。
30万中国将士牺牲。
88师不得已又补入了湖北保安团5团。
保安团里都是没多少经验的新兵。
记者拍下为八百壮士拍下的真实历史照片

谢晋元就带着他们和残存的88师524团一营,仍使用524团番号,留守闸北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据谢晋元儿子谢继民说,老兵只有四五十人。
也就是说,其余大部分都是湖北来的新兵。
80万人都没打赢,现在只剩他们400多人,怎么可能有胜算。
在高层那里,524团的抵抗,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想要向国际社会展示抗战决心,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得到国际联盟的援助。
所以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至少坚持7天,正好赶到11月3号布鲁塞尔会议召开那天。
顾维钧在九国公约会议上发言

到四行仓库后,谢晋元带着残部在仓库内外修筑防御工事。
《八佰》剧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电影开场就是欧豪。
他演的端午,是个湖北乡下孩子,和叔叔、堂弟一起到上海,想看看上海是什么样。
还没机会看一眼大上海的繁华,就被安排进了保安团。
作战时又被冲散。
他们和其他真逃兵一起,被524团收编了。
端午和其他逃兵,就是我开头写的那些残兵败将。
没受过什么军事训练。
老兵把日军俘虏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枪毙,他们都不敢。
去年夏天,在因为”介质问题“撤档前,关于《八佰》的很多新闻(不确定是不是通稿),标题都在说票房有望超过《战狼2》。
当时就觉得奇怪——
至少对当事人和他们的亲人来说,一个从头到尾、彻彻底底的大悲剧,难道也拍成了爽剧?
直到看到端午的一个眼神,我放心了。
潜入四行仓库,被击毙的日军,尸体被放到疑似绞肉机的传送带上……
端午在下面,看着那个和他一样年轻的躯体,颠簸着,走向毁灭。
满眼恐惧,五味杂陈。
至少在这一幕,《八佰》的内核还是反战的。
02
《八佰》点映的媒体场,附送了纸巾。
这是华谊兄弟的老操作了。
10年前,《唐山大地震》宣传时,也给特定场观众送过纸巾。
冯小刚的电影和徐帆的表演,都铆足了劲儿煽情。
宣发时一直把“看哭你”当卖点,冯小刚扬言:不哭不是正常人。
后来金马奖上,徐帆输给吕丽萍,没拿到影后。
把冯小刚气死,发微博说,早料到了,别人都嫉妒我们票房高,不会把奖给我们。
金马奖评委说徐帆“感情的表达过于猛烈”。
冯小刚接着怼回去,说评委不懂装懂。
《八佰》这回又来个同款送纸巾操作。
可如果把这样一个题材,也拍成满地洒狗血,矫揉造作,用力过猛的煽情片……
就太遗憾了。
八百壮士为什么是一个传说?
因为一切又悲壮又荒诞。
苏州河两岸,一面是死士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一面是灯红酒绿,真隔岸观火。
壮士们拼死据守的四行仓库,就是自己的坟墓。
而让他们牺牲只有一次,不能重来的生命的那个人,只当这是一场戏。
对那个人来说,他们的命不是命,只是工具。
就像电影里说的,战争背后都是政治。
如果《八佰》也强行给观众喷“人工催泪瓦斯”……
真糟蹋了这个题材。
结果还好。
除了要照顾姚晨、梁静、刘晓庆这些客串明星的脸,大特写带出她们含泪感动的戏份外,大部分时间还是克制的。
真正的感动,不是演员挤弄五脏六腑,每根眼睫毛都在用力愁苦;
再拿悲情音乐烘托气氛,满屏写着:赶紧给我哭。
而是陈树生(郑恺饰),递给战友一块写了字的布,用不算太标准的湖北话说“给我妈”。
然后背着一身手榴弹,拉开导火索,从五楼跳下,和日军同归于尽。
整个过程没有半刻停顿。我们甚至看不到这过程中他的脸。
其他敢死队员排队跳下。
他们喊出这一世最后一句话,或者和母亲诀别,或者自报家门。
似乎是想向历史证明,我来过。
也证明,自己不只是政宣工具,不是人肉炸弹,而是有爹有娘的孩子。
冯小刚当年那句“不哭不是正常人”,用到《八佰》这里,好像更合适。
陈树生给母亲留下的遗言是:
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导演管虎说他们,生难做人杰,死亦非鬼雄。
这部分更像是对战争的反思。
为什么打了3个月,败了三个月,最惨烈时,半天就阵亡一个师?
为什么原本命令他们坚持7天,第4天就让他们撤退?
既如此,他们的殊死坚持,意义何在?
片中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大人物。
没有那位飞将军孙元良;没有国军高层;也没有伟大领袖。
只有临危受命的新兵,说着南腔北调。
他们有的不识字;
有的穷得娶不上媳妇儿;
有的不认识地图,豁出命保卫的上海,到底在中国哪个位置,也说不上来。
他们的指挥官谢晋元也只是个中校团附。
524团白天和日军激战,到了晚上,苏州河对岸传来歌剧,京剧,和舞女的笑。
那些乡下孩子,透过墙壁上的枪眼,看着对岸的灯红酒绿……
可能不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但知道那是个向往的世界。
戏台上演着满江红,和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
端午一边听着,一边想象自己也是身骑白马的赵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前的《老炮儿》,管虎就在用鸵鸟明喻老炮儿的野性难驯。
这次用了同一种手法,以白马做意象。
壮士们在信仰面前,慷慨赴死的气概,真不输赵子龙。
哪怕“生难做人杰,死亦非鬼雄”,哪怕没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但就像管虎的后半句话——
他们活过。
03
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
转年,香港的一家电影公司就拍了部电影,名叫《八百壮士》。
虽然没能像最初设想的,在国际社会造声势,得到更多的援助。
但对内,还是鼓舞了普通民众的抗战热忱。
四行仓库纪念馆内展出的亲笔信

只是,拍这电影时,壮士们自己,却还困在租界内。
当初日军久攻不下,开来了大口径平射炮,准备轰击。
对岸的英军担心波及到租借,勒令蒋政府下令撤退。
蒋介石亲自给谢晋元发电报,让他带队撤到英租界。
英军承诺会掩护他们离开上海,和大部队会合。
等真撤退的时候,又出尔反尔,不仅没打掩护,还没收了524团的全部枪械。
把他们囚禁在租借里4年,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租借也沦陷到日方手里。
幸存的壮士们,全部成为战俘。
他们或被囚禁在集中营,或送到各地做苦工。
最远的被海运到南太平洋的热岛岛屿上。
九死一生。
2005年,八百壮士杨养正重返四行仓库,祭拜谢晋元
谢晋元自己被汉奸出卖,在租借沦陷前,就被叛徒刺死。
他似乎早料到自己的命运。
在给父母的信中说:
「故此日险恶之环境,男从未顾及。
如敌劫持之日,即男成仁之时。
人生必有一死,此时此境而死,实人生之快事也。」
也许不必问值不值得。
除了他们自己,没人有资格替他们回答。
这都是电影以外的故事了。
《八佰》就是停在他们撤退到那一刻。
大远景拉开,战士们的喊话:
把枪还给我们!
电影结束,字幕打出:
八佰。
其实没有八百个人,这只是谢晋元为了迷惑敌方,虚张声势说的数字。
电影里,黄晓明客串了一个中央特派员,来说服谢晋元撤退。

谢晋元很悲愤:
对岸的百姓都在看着我们,因为我们的坚持,他们的抗战热情才这么高涨!
特派员回答他:
可是这些人的热情,马上就会消退的。

然后告诉他,战争背后都是政治。
本来觉得台词里,口号太多太生硬,把质感拉低了一星。
但当这句台词出现,我觉得那一星还能再补回去。
道出了战争的本质,让在前线拼命的死士们,更显悲壮。
都说《八佰》是这几年最好的华语战争片。
可能最好的地方,在于它拍的是反战。
· 好文推荐  | 你应该还会喜欢 · 
生难做人杰,死亦非鬼雄
但是,他们活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