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的话题说。
看了→这么带劲儿的渣女,国产剧里怎么没了?(上)
的评论区,我才发现,原来大家对渣女的定义都不一样。

如萍、品如、江玉燕都有人提名。
可我觉得以上这些人都不是。

一个合格的渣女,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死磕一个人。
她可以承包整片鱼塘,今天喜欢蟹老板,明天喜欢派大星;
对谁都没个真心,又对谁都像是真心。
所以痴恋何书桓的如萍第一个pass。

渣女也不等于恶女,就算会耍心机,拿捏男人;

但还不至于跟江玉燕似的,把全剧杀得只剩下了剧名里的两个人。
更不是林品如那样的爽文大女主。
洪世贤可以找艾莉,我也可以找别人。
跟新人谈恋爱都忙不过来了,才不会浪费生命找出轨男和小三复仇。
喜欢一个人太累了,所以要喜欢十个的才是渣女。
说了那么多,其实是想说,你们提名的几个,我都不想写。
我上篇结尾说的“反杀男人”……
不是林品如似的,挖坑做局,一路开挂,把智商掉线的渣男搞到身败名裂,倾家荡产。
我说的“反杀”,是拒绝被“女人就该怎么怎么着”的固定句式洗脑。
她们自私、冷酷、贪财、好色……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甚至有点像个男人。
国产剧里,符合以上标准的渣女……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我以前写过的《空镜子》里的孙丽。
90年代初稀有的女大学生,脑子聪明,长得漂亮。

无论在家里,还是男人堆里,都是被偏爱的宠儿。
劈腿劈成了八爪鱼。
心里爱青梅竹马的马黎明,又嫌他游手好闲,没有前途,配不上自己。
和条件更好的研究员张波在一起,又放不下英俊可口的马黎明。
她自己可以两边同时进行,却决不允许马黎明找别人。

凡有女孩和马黎明走得近点,孙丽就要想方设法搅黄。
甚至连哄带逼,让傻妹妹孙燕帮忙写匿名信,寄给马黎明。
污蔑那个女孩不检点,乱搞男女关系。
马黎明的奶奶,一个沉浸在《红楼梦》里的老太太,对着马黎明直叹气:

怎么偏喜欢孙丽,那可是个王熙凤啊。
刚滚完床单,还腻腻歪歪呢,马黎明撒了个娇,问她:你说你是我的,还是那个姓张的?
孙丽想都没想回答他:我谁的都不是,我是我自个儿的。
刚发现怀上了马黎明的孩子,马黎明就犯事,坐了牢。

孙丽立马打掉孩子,转脸就和张波结婚。
她那样的女人,又怎么会安分守己过平淡日子?
儿子刚周岁,她就一个人去了美国读书。
为了拿到绿卡,和张波离婚,嫁了个有钱老头。
后来遇到个年轻律师,又离婚再结婚,然后又分手。
中间一直和马黎明纠缠不清,还联手赚她美国老公的钱。
《空镜子》筹拍时,孙丽这个角色,甚至没人敢接。

一个和妹妹大方讨论,婚前婚后跟不同男人的性生活质量;
告诫妹妹,要大方表达性需求,绝不能在两性关系里委曲求全的女性角色……
在当年还属于大胆前卫,甚至像个坏女人。

《空镜子》过去了20年,再回顾孙丽,说她“大胆前卫”已经不合适了。
完全可以用“大开眼界”“不可思议”来形容。
不知道是当年步子扯太大了,还是国产剧一直在往后退。
劝牛莉接下《空镜子》的,是扮演马黎明的许亚军。
那几年,许亚军好像跟“渣女”特别有缘。
在《空镜子》里,他的对手是孙丽那种绝世渣女。
幸亏他演的马黎明,是个男版孙丽。
两人一对渣渣,时而狼狈为奸,时而互相伤害。
谁也不用抱冤。
许亚军再早两年拍的《一年又一年》,同样是经典的现实题材国产剧。

在里面遇到的还是个渣女。
只是这一回,他的角色陈焕,是马黎明的反面,一个绝世好男人。
可惜好男人总是栽在坏女人手里。(反之亦然)

如果拿孙丽当做渣女标杆的话,那陈焕的老婆林平平还只是初级水平。
除了为个人前途,不肯生孩子;从不做家务;
临近30岁,害怕陷入内卷,扔下丈夫,去美国进修;
学成后,逼丈夫去美国和她汇合不成;

找来律师,扔出一份离婚协议,简单粗暴地抛弃丈夫之外……
其他倒也还好。

大概是因为陈焕太善良、专一。
还是个在时代大洪流下,始终坚持原则,满肚子学问,越老越有魅力的经济学教授。
再配上许亚军的外表——
摘下眼镜是全海淀最英俊的男人(不想说之一);
戴上眼镜斯文不败类……

连我这个渣女爱好者都想呸林平平一句:

你怎么忍心伤害这么好的男人!
林平平一出场,就隐隐透出渣女气质了。
她和陈焕是小学同学,又在一个地方插队;
回城后,同时参加高考。
陈焕考上了北师大。
林平平因为政审不合格,没被录取,被分到了副食店卖菜。
林平平赌气再也不理陈焕。
就像她爸没平反是陈焕的错一样,对他掉脸子,耍脾气。

第二年,她爸摘了帽子,她终于也考上了大学,才又对陈焕有了好脸色。
倒不是故意拿腔作调,若即若离,她只是没长着一副恋爱脑而已。

不管做朋友,还是做伴侣,林平平的前提条件都是对方决不能高于自己。
陈焕也遇到过其他女人。
结婚前有志同道合的女同学向他表示好感;
离婚后,也有年轻漂亮的女研究生倒追。
这些女人看着陈焕,都多多少少带着仰视、崇拜的眼光。
但陈焕只爱那个骄傲自私,从不示弱的林平平。
这种争强好胜女人,永远不会把感情放在人生第一位。

如果必须在个人发展和感情里二选一的话,她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她后来确实也是那么做的。
结婚前,林平平吊了陈焕很多年,对陈焕的一往情深揣着明白装糊涂,中间还交过别的男朋友。
连她妈妈都看不下去了,说你交的那些男朋友里,只有陈焕适合做丈夫。
虽然他不浪漫,但适合让女人依靠一辈子。
林平平马上反驳:我干吗要靠男人一辈子,我有我自己的事业。
那是个流行《致橡树》的时代。

校园广播里,放的歌里唱着: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林平平对陈焕背起当时最火的朦胧诗: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空镜子》和《一年又一年》的时间跨度都很长。

剧中人在里面过了二十年,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瞬息万变,急速飞奔。
那时的国产剧,可以出现孙丽、林平平这种对前途野心勃勃,对感情随心所欲的女人……
大概正好贴合当时的时代氛围。
查到一个数据:
根据国际劳动组织统计,1990-2019 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大幅下降12.6%;
男女劳动参与率差距上升至14.8%;
幼儿入托率也不断下降。
如今的国产剧,不再出现“要事业不要男人”的渣女,再正常不过了。
《一年又一年》演了两个家庭的二十年。
里面所有的女性角色,不论家庭、教育背景差距有多大,都和林平平一样,是事业型女人。
林平平的嫂子群英,从四川农村嫁到北京高干家庭。
学历只有小学二年级,连汉语拼音都不认识,接近于文盲。

丈夫的事业越来越好,整天声色犬马,日渐渣男化。

两人差距越来越大。
群英靠着做饭的好手艺,瞒着家里,在外面和人合开饭馆。

有了钱就有了底气,丈夫夜不归宿,几个月不见人影,带着口红印回家,她也不再哭闹了。

合伙人听说她老公是国家干部,国企高层,还劝她回家守着丈夫过日子多好,干吗出来受这个累。
群英回答他:丈夫是能守住的吗?我现在只有枕着钱包睡觉才踏实。
抓到了丈夫出轨的石锤,二话不说就要离婚。

公公婆婆,包括老公,多年来不间断地挽回,群英从来不动摇。
群英的偶像是日剧女主阿信,喜欢她的理由是:她什么苦都能吃,谁都不靠,能干大事。
群英自己也有句经典台词:“我不愿成为他的附属品。”
前夫这边还黏黏糊糊,总想跟她再续前缘;
群英那边早就和饭馆大厨开始第二春了。

还有陈焕的姐姐陈青,初中文化水平,老国企女工,90年代下岗。
陈青的妈妈,一个在副食店卖菜,没文化的老太太,生怕女儿做家庭妇女,直发愁:
四十多岁,还很年轻,总不能一直陪你爸逛公园吧?
一直鼓励她再就业。
没文化,年纪大,找不到好工作。

陈青就给人扛煤气罐,代买大白菜,还修马桶水电。
为了拓展业务,还特意学开车,组织和她一样的下岗女工自食其力。
这几天好多媒体报道了韩国的女子维修队,其实根本不是新鲜事物。
早在21年前的电视剧里,就了国产版了。

陈青老公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下海的倒爷,有自己的家具厂,家里根本不缺钱。
她老公是刘威演的。
话说刘威、许亚军和大美女何晴,还闹过三角恋。
那是另一段现实版渣男渣女的故事,有机会细扒一下。
剧里,陈青是老派人,起初看不惯老公不好好上班,东跑西颠、倒买倒卖。
陈青的处理方式是,不要他做倒爷赚的钱,每月只收50块生活费。
他老公过意不去,说光养孩子就要很多钱了,我再多给点吧。
陈青回答他:
我们家里都有工资,都能自己养活自己;
要是没有女儿,我一分钱不要你的。
国产剧不再有自私自利的渣女,连带着连这种刚强的底层女人也消失了。

《一年又一年》里的每段夫妻关系,其实都可以说是“致橡树”的关系。
上篇提到的《相思树》里,也几次出现这首诗。
那是男女主的理想爱情模式。

为了反衬「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的爱情观;
还特地设置了个捞女角色——男主的妹妹康慧。
康慧的人生理想是出国移民,实现理想的方式,是傍有钱男人。
为了这个目标,平时又娇又傲的上海囡囡,在十级妈宝男和“慈禧太后”面前,做小伏低,就因为他们有美国护照。

“慈禧太后”没看上她,转身就和比她爸年纪还大,拖家带口的台湾老板好了。
演这个捞女的,还是田朴珺。

就是那个在长江商学院认识了王石,让王石为她离婚的田朴珺。
这里要区分一个概念。
渣女不等于捞女,但捞女一般都有点渣。
因为捞的前提是不动感情,也不要感情。
她们付出青春、身体、尊严,从男人那儿换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渣女并不值得称颂,就像欲望并不值得称颂。
但要承认,欲望是客观存在在人性里的一部分。
男人有,女人也有。
至于它是好是坏,是让你成为更好的人,还是遗患无穷,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年又一年》的结尾,林平平过得并不快乐。
她供职的美企,用了更年轻的人取代了她北京分公司话事人的位置。
她喝着闷酒,对陈焕自嘲:

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没有工作,没有丈夫,没有孩子,连自己的祖国都没有,真是够惨。
似乎在暗示她后悔当初的选择,陈焕也劝她回北京定居。

本以为他俩要破镜重圆,迎来大团圆结局,剧情却来了个大反转。
林平平还是回了美国。她给陈焕留了封信,说要回去重头开始。

果然是不被感情支配的“渣女”——
永远往前走,哪怕有失落,有寂寞,但从不回头。
这个结尾不是这对CP的大团圆,但也许是林平平这个人物的大团圆。

这次重看《一年又一年》,除了许亚军的颜值外,印象最深的就是下面这段了:
电影院里放着《廊桥遗梦》。
看着出轨女梅丽尔斯特里普最终也没有下车,和她的婚外情对象,也是她一生一次的爱人在雨中对望时……
林平平满眼含泪。
说个冷知识,《廊桥遗梦》1996年在中国上映,当年在中国票房还不低,据说仅次于《碟中谍》。

有报社编辑找王小波约稿,让他写写影评。
王小波应邀写了篇不是影评的影评。
他评的不是电影,而是看电影的人。
更准确的说,是那些因为大骂出轨女,而大骂《廊桥遗梦》的人。
其实就是现在的三观党。

这些人让他想到文革刚结束时,巴黎歌剧院来北京演《茶花女》的情景。
好些人把《茶花女》的男女主角盖章为“一对卖淫嫖娼人员”。
王小波的原文是:
「要是小仲马在世,听了这种评价,一定要气疯。」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
我总觉得中国的观众应该有点长进——谁知还是没有长进。」
又二十几年过去了,再看这篇文章,怎么觉得王小波是在隔空讽刺今天的观众呢?

将【文娱后台】设为星标,就可以更快看到更新啦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文娱后台”,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Lsxhrg
互推转载请联系微信:ALCX11021213
喜欢一个人太累了,所以我要喜欢十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