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用我自己的钱,买我自己的包包,装我自己的故事」
我毕业求职那年,正好赶上《我可能不会爱你》播出。
整整十年。
当时内地媒体,正隆重推出“剩女”概念。
一线时尚女刊,封面用大号加粗字体写着:欢迎来到剩女时代。
初代大V们编的段子,十个有七个在拿“剩女”开涮。
他们说,25到28的是“剩斗士”;28到32的是“必剩客”;35以上的是“齐天大剩”。
国产剧里,50岁的宋丹丹,用她50岁的外表和气质,来演30多的“齐天大剩”。
 宋丹丹主演《李春天的春天》
好像在告诉你,世界上只有20岁和50岁这两种女人。
30岁等于50岁。
如果再多一个选项,就是白发苍苍的老母亲。
她们生活的唯一内容,不是跳广场舞,而是逼女儿相亲。
青春片开始风行。
一群二十大几的演员,演十多岁的中学生。
在经历堕胎、劈腿、车祸三件套后,就过尽千帆,心如死灰了。
所有的信号都在传递一种价值观:
人到三十,特别是女人到三十,这辈子基本就过完了。
就是在这么个环境里……
你能想象吗,我第一次在《我可能不会爱你》里听到这句话:
「我要用我自己的钱,买我自己的包包,装我自己的故事」
听到熟女魅力十三条之:
「只相信自己的眼光,不再被礼物收买」
「带着你的根本,不管到哪里都可以再次花开」
那种震撼程度,比《浪姐》多至少十个《三十而已》。

后两个出现,属于全网气氛已经烘托到这了,谁还不下场恰这个饭,谁就是傻。
《我可能不会爱你》,却是反潮流的。
虽然现在很多人提到它,第一反应是:
程又青和李大仁,一对绿茶渣男,这片子三观不正。
又忍不住说点不正确的话了。
如果“绿茶”的定义是,看着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却满肚子花花肠子的话……
那用“绿茶”来形容一个30岁的女人,我觉得是一个夸奖。
反而胸无城府,天真没算计,才更像讽刺。
好像是说这人没带眼睛和脑子生活,只长岁数不长心。
可惜程又青算不上什么高阶绿茶。
跨部门会议上,平行部门汇报工作成果,大老板连连点头称赞,只有她跑出来拆台、唱反调。
果然得罪了人,同事背后议论,30岁的销售而已,能懂什么设计,还是给年轻人的设计。
程又青听到,也没别的招数回击,而是正面刚。
冲到传她闲话那人的办公室,开门见山:
我没有针对谁,我是就事论事;
没错,我30了。可30岁的人,也经历过十几二十岁,我可以理解年轻人的诉求。
她从来不是职场绿茶,冲动易怒喜怒形于色,还正义感爆棚。
管理下属,用的不是制度规则,而是人情。
动不动就撸起袖子,替手下冲一线。
再时不时擦屁股、收拾烂摊子。
有功劳了,都算大伙的。出了纰漏,自己一肩挑。
你可以想见,这样的人混职场,业务能力再强也没用,顶天只能当个小组长。
果然在竞选高阶职位时,被更理性,更利己主义的同事打败。
人家告诉她,姐妹义气和职场规则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程又青,这个永远正确小姐,还跟人大吵:我有我的原则,我没错。
她不是现在流行的顾佳式大女主。
空有顾佳的气势,却没有无所不能的本事。
难怪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她。
十年前,我当年轻人时,就在嫌弃她明明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了。
《甄嬛传》在同一年播出,玛丽苏大女主时代来了。
都市剧的主题是,剩女遇霸道总裁,遇风流才子,遇经济适用男。
古装剧里的女主角,则靠着每一个对她一见倾心、痴情不改的男人过关斩将,登上人生巅峰。
谁会喜欢程又青呢?
同龄人成了她领导;前男友一个个结婚。
忠犬竹马也有了年轻漂亮的女同事倒追。
只有她,不管是工作还是感情都停摆。
按照成功学标准,原地踏步就相当于掉队。
那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躲在茶水间掉眼泪。
也没人可以倾诉,只能打给老妈。
哭着问:“我很可爱对不对,所以一定会有人爱我对不对?”
像求家长买玩具的小孩,不给买就打滚耍赖不起来。
去翻《我可能不会爱你》的豆瓣主页,竟然翻到我十年前写的短评:
“陈柏霖比彭于晏帅多了”。
这才想起当年追这剧的原因。
嘿嘿嘿,开头那些独立女性启蒙什么的都是我乱扯的。
我就是喜欢看帅哥谈恋爱。
好羡慕那个看到女主躲起来哭,就变身“地铁老爷爷看手机”的我自己啊。
哪像现在,刷到程又青那条熟女魅力之:
「让你发光的不是钻石,而是你曾经哭过的眼睛」
竟然不觉得矫情,只想轻轻叹一口气。
当时在一家老报社混日子。
除了写不完的各级领导发言稿;莫名其妙被拉去的酒局;
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
比裙带关系还盘根错节的男女关系之外……
最让我这个小年轻开眼的,就是“剩女大潮”。
帮忙策划过几次线下相亲大会。
100个名额,来报名的97个都是女的。
大多是75后、85前,这大概是第一波被“剩女羞辱”的姐姐。
学历都是本科以上,研究生也有不少。
大多有房有车,有体面的工作。
零星几个男的,大专毕业就可以问鼎学历冠军了。
有个来给儿子报名的大爷,跟另个给女儿报名的大妈狭路相逢。
大妈在择偶标准下面填上:要有房。
大爷冲我挤咕眼儿,假装小声地说:
“30多的女的还想找有房的?有离婚带孩子的愿意要就不错了。”
我世界的参差,在那刻增加了。
相亲会就像菜市场。
姐姐们是摊上的大白菜,被条件远不如她们的男人挑挑拣拣。
看她们笨拙地玩那些笨游戏,就会想到程又青相亲的情景。
一个自称像裴勇俊,实际像丑版胖头陀的男人,挑剔她胸不够大。
这男人是李大仁女友介绍的,程又青气到马景涛附体,扯着嗓子咆哮:
我在你们眼里,已经可怜到要跟这种人来相亲了吗?
她走路回家,一边走一边哭。
OST响起,蔡健雅写的《踮起脚尖爱》:
「想踮起脚尖找寻爱,远远的存在
我来不及,说声嗨
影子就从人海晕开」
跟你看不上的人相亲,是非常挫败的事情。
这就像按着你的头,让你承认现实:是的,你在别人眼里,就是如此普通。
要去相亲大会上找对象的人,不管男的女的,都不会是情场高手。
而往往越是不会撩的老实女孩,越对感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因为经过的男人少。
你还在这幻想来个命中注定的邂逅……
殊不知对面的男人,正在盘算你有没有编制;
父母退休金高不高;家里房子几套;
陪嫁的四个圈,是奥迪还是奥拓。
我没有跟进后续,但总觉得最后配对成功的概率不会高。
因为我一直记得,那些明显都不是婚恋市场食物链顶端的男男女女,彼此嫌弃的眼神。
也不知道他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也许男的正在某音上给几粒小莎子点赞刷礼物。
女的可能结婚,离婚,也可能一直单身。
反正这世上到处都是程又青,只有李大仁是纯属虚构。
这都是我到了程又青的年纪后,才想明白的。
十年里,用自己的钱,买了自己的包包,装了一肚子躲在厕所偷偷哭的故事。

也开始有了同款初老症状。

比如「朋友们离婚的速度开始赶超结婚的速度」
比如「对完美起疑,对不完美深信不疑」
还有「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 越久以前的事情反而越是记得」
这篇不知所起的文章,就是这么蹦出来的。

假如现在再让我去办个相亲大会……
不了,不了,我再也不要办什么相亲大会了。
再也不要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按年龄、学历、收入、身高、体重、户口……
去明码标价,摆上货架。
除非有人用钱砸我,逼我去摆。
我还是不喜欢程又青,但我有点想成为她。

一个明明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人。
那种自信,十年前反潮流。
十年后,哪怕满屏都是所谓成熟独立大女主,依然反潮流。
现在评价一个人的维度,越来越功利、单一。
人们是爱看熟龄姐姐。
但只爱看漂亮,有钱,说了算的姐姐。
所以一个家境普通,资质平平,职场小队长,30岁未婚女人,并不值得给个眼神。

程又青身上的标签,就只剩下一个“绿茶”。
李大仁和程又青的感情线确实写得罗里吧嗦,不值得十年后再回看。
李大仁只对程又青说过一句有用的话。
那是程又青又到了低潮期时,他说的:做你自己就好啦。
好像很久没听过这句话了。

越是整天渲染“姐姐力”,越少见“做自己”出现。

其实大多数人的30岁,并不会跃升大女主,当然人生也不会到此结束。

30岁和20岁一样,还是在一个又一个希望失望,高潮低潮中循环往复。

继续蹚着脚底下的沟沟坎坎,走向40岁。
前面可能会柳暗花明,也可能会摔跟头。
那谁知道呢,得走起来看。

就像我当年下定决心,不再把有限的才华,投入到无限的领导发言稿里。
放弃了铁饭碗的时候,也不会想到——
有一天,我能跟陈柏霖聊上一个半小时。
他对我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戏会成功,明明也没有特别怎么样,都是用一样的力气在工作。
可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哇,他本人真的好帅啊。

将【文娱后台】设为星标,就可以更快看到更新啦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文娱后台”,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熟女魅力第一条,至少有两本存折
一本储蓄财富,一本储蓄你的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