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的托克维尔:  为社会保留一点理性的声音
成为沉思的托克维尔资深读者点击上方「沉思的托克维尔」→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美国的四轮制裁改变了国际手机市场,华为从占比18%下滑到4%,华为的高端被苹果占据,中低端则被小米,VIVO,OPPO瓜分,余承东感叹,华为手机业务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一直对华为重拳出击,不仅促成关押了孟晚舟,还对华为的原料、零件进口、产品出口设置障碍,同时Google也取消了华为使用相关App的权限,将华为逼出了欧洲市场。
根据最新的财报看,华为的手机业务遭到毁灭性打击,2019年第三季度,华为占据国际市场份额18%,但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萎缩到了4%。以至于华为CEO余承东感叹,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已经到了毁灭的边缘,华为手机的高端市场让给了苹果,中低端被小米,VIVO,OPPO等国产手机品牌瓜分。
(国际市场手机份额统计)
其中,小米获益最大。

2018-2019年,小米国际市场份额从未超过10%,但自美国制裁华为后,小米的业务量暴增,到2021年第一季度,小米已经占比14%,成为中国手机业务的领头羊,在欧洲市场,小米完全取代了华为的生态位,成为欧洲市场最受欢迎的中国手机品牌。

除了国际市场,华为在国内市场也大量萎缩,2021年第一季度,华为市场份额减少50%,占比仅为16%,而在2019年,华为的占比足有40%,美国的制裁让华为的麒麟芯片断供,极大影响了华为新型手机的开发。
目前国内市场的前两位是vivo和oppo,小米的市场占比仅此华为,为15%,预计2021年第二、第三季度,小米将反超华为。
可以说美国四轮制裁下来,华为无论国内国外,手机市场基本全军覆没,美国仅用了2年时间,就彻底摧毁了华为手机的霸权地位。2019年4月12日,余承东还曾夸口,华为手机即将击败苹果和三星,成为全球第一不是没可能,目前,这句话无异于狂人呓语。

华为公司在强大也不可能和一个国家对抗。
要说华为手机衰落的获益者,一是国内手机品牌,国内手机品牌迅速瓜分了华为的市场,其中小米获益最大,小米成了国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中国手机。

但此次博弈,最获益的不是小米,而是苹果,2019年,苹果的手机业务濒临绝境,创新乏力以及华为的挤压都让苹果如坐针毡,但美国政府的四轮制裁变相救活了苹果。目前苹果的市场占比,2020年第四季度是21%,2021年第一季度是17%,苹果基本恢复了元气。

虎嗅APP的一篇文章写到苹果在疫情里逆势生长,打脸了一干分析师,苹果无论是iphone、ipad还是Mac营业额都创了历史新高,苹果2020年总营收高达895.8亿美元,同比增长53.7%,而华尔街的预期不过773.6亿美元。

苹果营收中iphone依然占了53.5%,iphone仍是苹果的大头。其中最耀眼的成绩是亚太,尤其是中国。
苹果在亚太的营业额激增了94.2%,在中国激增了87.5%,其中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增加49%,重新夺回了失去的高端市场。相比之下,北美仅增幅34.7%。中国市场的意外之喜让苹果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华尔街显然过高估计了中国人的抵制热情。
就我的感受来说,苹果的用户十分固定,用惯ios系统的人不会轻易改弦更张,我公众号的后台数据,ios系统的用户占比一直三分之一左右,两年间几乎没有波动。苹果依然牢牢把控高端用户群。
(图片来源:虎嗅科技组)
随着华为手机退出高端,vivo,oppo,小米还没有能力在高端与苹果竞争,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可以预见苹果在中国的销量还将趋于稳定。
美国的四轮制裁,击垮了华为手机,吃饱了苹果,这也是拜登产业政策得到批准的原因。

传统上,美国共和党一直反对产业政策,支持充分自由的市场竞争,认为政府不应该扭曲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但特朗普时期的一系列制裁、关税战让美国看到了政府干预的作用。
拜登今年提产业政策,拉出了中国,说美国再不实行产业政策,将被中国超过,拜登提出美国要在5g、芯片、半导体等领域颁布产业政策,以赢得对中国的技术优势。
拜登最新的“一一次”基建计划中提到,将有1800亿美元用于科研,3000亿美元用于制造和商业,其中50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和芯片研究和制造。
共和党因为反华的政治正确,虽然提议缩小拜登的基建投资金额,但却完全保留了产业政策的部分。
可以说,利用产业政策发展科技,与中国竞争,已是美国两党的共识。
随着中美关系白热化,美国还将颁布更多的产业政策,进行更多的政府干预,并在多个技术领域限制中国,与中国竞争,这场科技战、贸易战远远没有结束,当美国从疫情的阵痛中恢复,他将发起新的战争。
无论如何,不能再轻敌了。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和小号,关注小号,以防失联

欢迎加入我新开的知识星球:跟团长读书,新开的星球主要带大家读一些学术经典,比如旧制度与大革命,自由主义,罗马帝国的陨落,美国历史、自由的基因等。目前在讨论中国命运,以大历史观解读中国历史,欢迎大家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