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优质的公众号也同样。
说说本号未来的规划。
位好,转眼,《海边的西塞罗》陪伴大家已经走过半年了。从本月起,我把每月的月度总结文章移至月末,每月一次,跟大家回顾一下过去,并谈谈本号下个月的计划。
嗯,所以这类文字会比较“水”,并非正稿,大家自行斟酌要不要听我说些碎碎念。
我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喜欢读一个名叫王路的专栏作家的文章
有一次,他写文章自述,说他虽然一直对佛学有兴趣,但刚开始写专栏的时候却不敢碰佛学,而必须写一点时事评论。因为在名气还没混出来之前,贸然去写佛学,肯定门可罗雀,恐怕连自己的生存都保证不了。
是的,传媒给一个写作者最大的桎梏,是他们其实并不能真正尊崇自己心意去自由的写作。这个桎梏不是体制加给他们的,而是传播规律所导致的。你在达到一定知名度之前,写的文字想有人看,就必须干一些“杂活”。
所以即便是一个走出体制的自由写作者,也无法真正随心的写作。甚至可能更加屈从于桎梏——毕竟他要为自己明天的饭碗负责。
对这一点,在我自己开始写号之后,越来越有感触。
《海边的西塞罗》这个号,我最早是靠结合罗马历史谈美国大选写火的。这几个月有好多读者催我:“小西,写写罗马史吧。”
我很想满足这种要求,几次冲动想动笔,但都克制住了。
因为我知道,我的号还不够的大,纯写历史的稿子多了,这个号肯定要凉。
不信你可以数一下,时下有多少主谈历史的公众号,大部分文章的点击量都不会破万。很多洋洋万言只换来几十个点击量,颇为寒酸。
不是说应该唯点击量论英雄,但真实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文字的生命力毕竟在于传播,没有人看,你写它干嘛呢?这是对所有写作者永恒的诘问。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什么门类的纯知识,过于精深,其受众面都是很小的。大部分公众都在随着热点随波逐流。我必须先谈热点,吸引足够多的朋友的注意力和信任,而后才会有人耐下心来听我讲历史。
不过,这个月里,为了答谢核心读者的支持,我还是写了一些历史长文:《指环王密码》系列,算是我在追热点与写历史之间的一次平衡尝试。
的感谢大家的支持,虽然这两篇点击量都不怎么高,但是大家的热心留言和打赏,对我是莫大的鼓励。
但最近的尝试还是验证了我之前的观点,对本号暂时来说,这类文章必须有,但还是不能占过高的比例。
一来,这种文章写起来确实非常耗费心神,每篇至少要准备个两三天才可动笔,一写就得写一两天。更得太快会导致质量下降。
二来,不管怎么蹭热点,谈世界史在当下的中国依然是小众的。
中国大多数人对世界史缺乏兴趣,谈到历史,本能的就往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帝王家事上想。这个趋势可预见的未来似乎无法扭转。
三来,就是我刚开始写号时,一些前辈就曾告诫我一个微信公号的常识——除非你做的足够大,否则不要想写系列文章,那等于自杀。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微信的生态决定它是必须依靠单篇文章爆款才能涨粉的。而面对一个系列,读者如果没有读过1,自然不会去读2。
所以,一个系列的第一篇,基本就决定了整个系列阅读量的上限。能追着一篇篇读下来的人一定是越来越少,而追读者少,就更不用说转发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决定了微信公号这个生态环境,很难存在真正的“深阅读”。
很多人说微信公众号这些年好的深度公众号越来越少了,可能就是这种传播底层机制在起作用。
其实,微信公众号已经算比较好的了,你看看其他的APP,现在基本上都被短平快的文字所占领了。
我们就是在进入一个读短文字、用短逻辑思考、过短生活的短时代,这也是我本月另一篇文字《致青年:别被“短时代”敲碎你的人生》所想强调的问题。
但我还是不想完全屈从于这种大势。在公号已经过剩的今天,大家还赏光关注我,我总要贡献一点特别的东西。
所以在此宣布一个计划:20215月起,每周本号会撰写一篇系列性的历史向长文。
我的初步计划是:先把指环王系列写完,然后开启罗马史系列,然后是日本史。
当然,中间还会穿插若干个指环王式的小系列。总之都会是长文。
对这个系列的文字,我不谋求涨粉、也不在乎点击量,但费的功夫肯定会最多,个人认为也将最精彩。
这些文字,将是本号的定海神针,用以提醒读者、也提醒我自己,《海边的西塞罗》是一个想专注深度思考和历史的号。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之后每周只写这一篇文章,那样这个号肯定就凉了。我还没有那个勇气,做时代的逆行者。
在谈历史之余,时事热点是必须跟的。不然这个号将曲高和寡。
你看,本月本号点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是《说说“清华尬舞”,究竟“尬”在了哪儿》。
老实说,因为是时评,所以这篇文章写得很仓促。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该文有些表述也容易造成误解。
但奇怪的是,这篇文字的热度,却比我很多敝帚自珍的文字更好。
比如它的续篇《“清华尬舞”这滩“浑水”,为啥挨骂我也要蹚》,被我视作该文的补完,该文中我对这次事件的思考更加中正平和些。
但该文的传播效果却远不及前篇来得好。
这让我有一种无力感,也许当今舆论的生态是喜欢偏激、短促而一次性的思考的。我虽然是写文章的人,却无法扭转这种生态,尽量克制随波逐流的冲动,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时事热点评论本号未来也必须涉及,因为这类文字是本号生存和成长的动力所在。
请喜欢我历史文字的朋友谅解,这是一个短平快的时代,我必须先写好单篇的轻阅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才能生存,号也才能做大。
它们是必要的。
本月,本号关注者正式突破十万,在粉丝终于涨到五位数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等到了一次“萌发”。
是的,在这个时代写文字,关注者是必须的,它就像阳光一样。如果关注者太少,你的文字是不为大家所见,也无法得到正向的鼓励和回馈,就宛如那些无法萌出的种子在土下默默的生长、默默的死亡。
但在机缘巧合与大家的支持下,我的文字之苗终于破土了,有了步入正轨的机会,也开始有更多的朋友,更多的资源为我助力。
接下来我要做的,是小心的呵护,谨慎的规划,把这个号的成长交给时间,并相信时间。
相信终有一天,它将长成一棵参天巨木。到那时它将能更自由的生长,沐浴在知识与哲思的阳光中,纵情开枝散叶。
四月是法国共和历的“芽月”,在这个月里,《海边的西塞罗》终于萌芽了。我替它,谢谢所有关注它、呵护它的爱智求真者们。
春天来了,且让万物生长。
本月本号所发稿件如下:
共22篇文章,约10万字,感谢您的阅读与陪伴,愿下个月我能做的更好。
全文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