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胡一刀
“美国将勇敢面对与中国的竞争,但不寻求冲突”。

这是当地时间2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国会联席会议演讲中的一句话,成为很多美国媒体网站的头条标题。拜登还说,“我要清楚地强调,我会全面捍卫美国利益。”
其实,拜登在这一“执政百日”演讲中,最主要的内容还是如何搞好美国国内的问题,更好地应对疫情,让美国经济更有起色。但是,拜登酝酿的那些加税、大基建政策,在国内遇到了阻力,难以推进。所以,拿“对华竞争”当挡箭牌。
甚至,还拿“中国挑战”来吓唬美国国内,从而动员更多人支持拜登政府的政策。
对拜登上任百日,中国人一直在观察。最新的一份多国调查显示,中国人对拜登最感失望。
1
据彭博社报道,拜登这次在国会发表演讲,恰逢其上任百天之际,因此被多方认为具有象征性意义。演讲主要集中在从税收到医疗保健等美国国内优先关注的问题上,但是,他在演讲中还首次(自上任总统以来)公开从外交政策上提到中国。
美国媒体说,“这突显出拜登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视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在演讲中多次呼吁共和民主两党要合作,并再次强调自己提出的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称这是保持美国“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与中国(竞争时)”。
在涉及中国的内容中,刀哥梳理了一下,拜登主要谈了以下几点:
第一,美国将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
这一点与拜登政府现在实际做的也基本一致。看看美日印澳“四方机制”的活跃,再看看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在国会质询中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希望国会多批点军费,让印太美军打造更强大的军力和印太攻击网络,你就不会对拜登的话感到意外。
第二,美国不打算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拜登说,美国在印太加强军事存在,“就像我们在欧洲与北约一样,不是为了引发冲突,而是为了防止冲突”。
就这一点,刀哥请教了一位中美军事问题专家,他说美国方面经常说“不寻求冲突”,弄得自己好像“站在正义与道德的高地”,其实美国加大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力量,而且军机军舰在台海南海活动的频率升高,且对我进行抵近侦察的距离越来越近,带来的“擦枪走火”风险客观上是直线上升。
美国政治精英嘴上说“不寻求冲突”,实际是想推卸将地区军事化的责任。
第三,美国要加大投入,在科技和经济竞争上,赢得21世纪的胜利。
拜登说,中国和其他国家正在经济和科技领域迅速接近美国,因为美国现在的研发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这太低了。而中国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是持极其认真的态度。
拜登还举了一个例子,他说,“风力涡轮机的叶片没有理由能在中国建造,而不能在匹兹堡建造。”说白了,拜登还是想推自己提出的1.9万亿美元大基建计划。
第四,美国和中国可以找到合作领域,但是该斗争的地方也会坚持立场。
拜登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例,称中美之间有可做的空间,冲突并非不可避免。但他话锋一转,又说“当美国或全球利益受到威胁时,美国将坚持立场”,美国不会放弃“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对我们盟友的承诺”。
嗯,毕竟现在美国就靠意识形态和和人权这些话题,来拉拢欧洲及其他一些盟友,在涉港涉疆议题上对中国说三道四。而且,拿人权问题做文章,本身也是美国民主党比较擅长的伎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9日在回应拜登讲话时称,中美在一些领域存在竞争是正常的,但这种竞争应该是你追我赶的田径赛,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决斗赛。
2
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趋于对中国采取较为强硬立场,这一点其实大部分中国民众已经感受到了。拜登政府上台,并没有在对华政策上,与特朗普政府有非常大的不同。因此,中国民众针对拜登政府的看法正在改变。
最近,美国一家咨询公司做的调查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这个名叫“晨间咨询”的公司(Morning Consult)日前公布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在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的近100天里,多数国家(基本都是美国的盟友)对美国的态度有所改善,只有中国和韩国是例外。
此次民意调查中反映的,是1月20日拜登刚刚上任时各国对美态度调查结果,与4月4月25日的调查结果形成对比。每个国家均有至少1100名成年人参与了这次调查。
这家公司对14个主要国家的成年人进行了采访。其中,12个国家在拜登上台后,对美国的态度有所改善。
具体来看,德国民众对美国好感程度上升最快,在拜登政府上台约三个月的时间里,德国民众支持美国比率增长了22个百分点。在1月20日,只有24%的德国人对美国持乐观态度,两个月后,这一数字就提高到了46%,而对美国持负面评价的比例却从37%减少到了25%。
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和英国等国民众对美国好感程度,也都增长了10%以上,而墨西哥则增长了8%。
其中,法国和英国对美国的好感度也是大幅上升。法国受访者对美国持正面看法的占46%,较三个月前上升了17%。英国对美国的好感度达到了46%,较三个月前增加了14%。
晨间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称,就连一直与美国关系恶化的俄罗斯,对美国的态度也有所改善——自1月20日以来,对美国持积极态度的受访者所占百分比从40%增加到了43%。
而中国是唯一一个对美看法恶化的国家。报告称,自拜登上台后,中国受访者正面肯定美国的比例减少了4%。总体而言,有74%的中国民众对美国持消极态度,有9%的人对美国持不确定态度,只有17%的人对美国持积极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东北亚的另一个盟友——韩国,正面肯定美国的受访者比例并没有发生变化,与1月20日相比依然保持在47%,但持不满态度的比例却增加了2个百分点,达到了39%。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呢?一位中美问题专家告诉刀哥:
第一,欧洲发达国家及日本对拜登领导的美国好感度大幅上升,是因为过去4年它们被特朗普的“大棒”打的心灰意冷,而拜登上台后随着《巴黎协定》的回归及把盟友外交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让这些国家又看到希望,产生积极的共鸣。
气候变化影响生态(资料图)
不得不说,拜登政府笼络盟友人心的这一招起到了一些效果。
第二,拜登政府上台后,在对华政策上并没有对特朗普政府的蛮横做法“拨乱反正”。
比如,拜登政府为了确保美国在一些关键领域保持领先中国的优势,尤其是科技和产业方面,延续了特朗普时代对中国科技公司出口管制的强硬路线,而且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措施——在半导体等被视为关键领域里与盟友合作,企图将中国挤出供应链。
正如欧亚集团地缘技术业务主管保罗·特里奥罗说,“拜登政府优先考虑的是国内创新和打造技术联盟,以协调在科技领域对抗中国。”这显然会让中国民众对拜登政府有一种“失望”和“消极”的态度。
拜登和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资料图)
第三,在人权和意识形态问题上,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无端攻击并不比特朗普政府少,甚至更多,尤其是借着与其他盟友的“小圈子”场合,搞立场协调和站队,在涉台涉港涉疆问题上对中国发难。从而导致两国关系依然比较紧张。
第四,与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有一点令中国民众更无法接受,那就是在用甜言蜜语和各种承诺笼络盟友的同时,渲染中国威胁,制造“恐中”气氛,意图形成对中国的围攻。例如在美日印澳“四方机制”的各种场合,及在北约防长会和外长会上不断突出涉华议题。
只能说,拜登政府做了什么,中国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3
当然,拜登政府对华也有改善与合作的一面。
比如,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在4月中旬访问中国,中美就气候变化议题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双方表示会加强相互合作、共同加强巴黎协议实施。
克里说,美国需要让中国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之中,以便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需要我们与中国展开对话。”
另外,4月27日美国国务院官网发布最新政策指引,将记者、有学术目的的留学生列入“国家利益豁免”,规定满足两项条件——以学术为目的和项目在2021年8月1日之后开始——的留学生,将被允许直接进入美国。
这一最新政策指引意味着废除了特朗普2020年颁布的针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措施。持有有效F-1和M-1签证的中国留学生,可以在2021秋季开学前的30天内乘坐直飞航班入境美国,不再需要在第三国中转14天。
事实上,多数美国高校也要求在8月新学季重启线下课程。
中国是美国最大国际留学生来源,2019-2020年度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国际生人数的占比高达34.6%,据估计给美国贡献了近200亿美元的经济收入,占国际留学生所作贡献的一半。
不过,正如上面提到的那份民意调查所显示,中国人对美国的印象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去年到今年,中国留学生赴美意愿显著下降。据调查,英国现在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首选目标。
与此同时,美国民调咨询机构盖洛普公司上个月发布的一项新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对中国好感度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调查显示,受访美国人中仅有20%对中国有好感,这一数字比一年前下降了13%,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人则高达79%。
克里(资料图)
正如克里所说,我始终相信中国和美国没有必要开启一轮新的“冷战”。那么,拜登政府应该为中美关系改善做些什么?
新加坡前驻美大使、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杰出研究员马凯硕近日撰文称,拜登是时候终结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打压政策了。
马凯硕说,4月早些时候他参加了哈佛亚洲会议关于中美商业关系的研讨会。一同参加研讨会的还有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及威廉·柯比。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有一个强烈共识,即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贸易施压政策没有给美国劳动者或消费者带来好处。这一做法也没有减少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没有起到帮助作用。总而言之,这个政策彻底失败”。
如果它失败了,为何拜登政府没有彻底推翻这一政策?马凯硕称,与他一道参加研讨会的一位智者评论说,这类似于对中国说:“如果你不听从我的要求,我就要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么,拜登政府为何还要继续奉行这一政策?知名政治评论家伊恩·布雷默给出了答案。他说,拜登如果公开宣称特朗普对华政策是错误的,那将是“可怕的国内政治”。简而言之,国内政治考虑压倒了明智的贸易政策。
大多数美国人认同布雷默的观点,即拜登承担不起被视为对华态度软弱的后果。
上海复旦大学一位资深中美问题专家告诉刀哥,拜登政府没有走出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阴影,没有改变对中国的认知,也没有找到与中国打交道的正确路径。中美关系现状要实现突破,拜登政府应该抓住机会做出调整。
可以说,中美之间客观上有合作的需求,如果美国对华心态和思路不调整,那么中美合作潜力就无法释放。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