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网微博公开了一个街头采访视频。有位姑娘不紧不慢地说:上午语文考砸了不要伤心,下午考完数学你就知道伤心得太早了。
令人最伤心的莫过1984年,2003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了。这两次试卷因与平常试题不同而成为史上最难的高考题。1984年出题人祭出“活题”,考生措手不及。2003年的高考也因故而非常难,考哭一片考生,令人记忆深刻。
介绍数学题目之难的目的不是想吓唬广大考生。
从下面我们摘录的考生的经验来看,
不管前面多少荆棘坎坷,
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1984年数学高考
因为从1977年以来,每年的高考题都是老套路,模仿的习题居多,缺乏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1984年,数学命题组提出了高考“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创造了大批新题,即所谓活题。很多题从课本上根本见不到,难度不亚于现在的全国联赛。例如,有文章说:“查阅建国以来的历届高考试题,有关排列组合试题的要求也均未达到此试题要求高度。”
所以广大考生见到这些新题或活题,就只能干瞪眼了!
据说,北京市当年考生的平均分只有17分,安徽省当年考生的平均分是28分,全国平均分只有26分。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学高考难度之“最”。
1984年,《人民教育》第12期发表文章作了批评:
今年高考数学(理科)试题不适合高校选拔新生,与现行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也不吻合,试题偏刁、难度偏高、排列不当、分配不均。比如,安排没有考虑到考生的心理状态,采取由易而难的办法。第一大题选择答案,每一小题均需考生全面认真考虑所学内容,经过推理运算,去伪存真,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而试题又明确规定,选择错了要扣分,这无疑给考生的心理上增加了压力,愈怕失分愈紧张,不利于考生思维能力的发挥。
想知道当年曾经很神勇的你能做出多少?请看题:
2003年高考数学题使全国哭声一片
2003年是第一次在6月份高考。传说当年高考难度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高考试卷被偷了,高考的数学试卷使用的是备用试卷。
网络上有人这样描述当年数学考试后的惨状:
考完数学,我后面两个位子,抱着桌子大哭说“这他妈又得考一年啊”,我斜对面那哥们一被收卷子马上喷鼻血。出了考场,发现整个考区(半个学校),哭声直接成了背景声。那年一出来考场就听得哭声四起,用头撞墙的,砸桌子的,还有平时背着家长老师搞对像的也顾不得一切,相拥而泣的,那叫一个悲壮啊。
天涯论坛上有人则这样描述:
虽然已经过去了十二年,可每到高考季,都不觉想起2003年噩梦一般的全国卷!那一年,非典肆虐,谣言四起,高考又破天荒的从七月提前到六月,整个复习进度被彻底打乱!更要命的是,据说四川南充高考卷被盗,临时启用B卷!哥在省重点高中三年来一路高歌猛进,高考前三次模拟总分都在630+(满分750),可那一年,数学卷和理综卷简直是BT!记忆犹新的是数学卷那个诡异的四处移动的台风和解析几何动态抛物线,两道大题加起来26分,哥累死累活写出了全部解题过程,悲催的是余弦定理和两点式直线方程都是手算的,密密麻麻的步骤算到手抽筋!紧张之下把结果算错了,过程分居然TMD一分没有!直接导致哥的数学分从平时的130+直接跌到102!最后一道不知哪个脑残出的附加题,居然用到了竞赛题中才涉猎的递归数列和归纳法,哥冷静看了两眼,果断放弃。记得考完数学走出考场,旁边一个女生直接蹲在地上放声大哭,仿佛在诉说无言的无奈与痛苦!据说还有考完数学心里崩溃,直接放弃后面考试的,但没有亲眼见到,只是听说。
不服气的可以自己试着做一下:
再看看天涯论坛一位网友的回忆:
又是一年高考季,看到不少高考帖说这个省难,那个省不好过,我心里微微一笑——14年过去了,2003年高考全国数学卷仍然冠绝整个高考史,雄霸天下的气魄不减当年。生在那个年代,是幸运,是不幸?

  惨案发生的背景是全民抗非典的时候。我一个人去的考场,没几个人带口罩,当时普遍的心态是要么考上,要么死,只要教育局不下通知,就算僵尸病毒来了照样趟过去。

  虽然过去了14年,但是120分钟的每个细节我还记得。卷子下来了,第一题就是蒙的,紧接着第二题也要靠蒙,有些紧张,但还能强做镇静,但是第三题又……别以为我成绩差,我是我们中学第一名。我想完了,今年好难。就这样,连蒙带猜做完了选择题,时间过去了40分钟。有把握的只有2题。4分一道丢不起啊。

  只能骗自己,填空、计算应该会好点。可结果,填空题也只会2题。

  大家可以计算一下我当时的心理阴影面积,人生大考,选择、填空就要丢30分!时间又过了40分钟!

  计算题第一题,按常规来说是送分的,应该有简易方法,可是20分钟过去,居然没找到,又回过头手算。第二题,还算顺利。第三题不会,第四题会一半,第五题不会。

  完了,彻底完了。

  还剩35分钟,我用1分钟估算了一下,60分吧,还是非保守估计。真的,一下子一股电流从头电到脚。考场里只剩下一半不到的人。能坚持的,自己勉强走出考场,坚持不了的几个考生陆续被巡视员抬走了。楼下已经哭声一片。

  我对自己说,机会来了。我不愿倒下,也不能倒下。做工的父母亲在家中期盼王者归来,而不是一台复读机。怎么办!!!!

  我用5分钟思索对策。能做的不能错,做不了的写过程,看不懂的放弃。

  又从选择开始,不管什么方法能推出最有可能的答案就是好方法,一道题一道题穷举!

  打铃收卷,心里什么都没有。只知道自己没有半途而废,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抱头痛哭。人生大考我挺过来了。成绩不敢想,真的不敢想。给多少分我都觉得正常。回家,父母问怎么样,我只能说还好还好。

  第二天,到考率不足一半,大街上黑压压送考的父母不见了。

  该揭晓分数了,108分,全校第一,全省应该也能排前500名。

  当时我省的重点线是501,90%的重点学校都是以这个分数起招,数学平均分应该是70左右。

  一张卷子,一个惨案,120分钟和死神一样的压力刚正面。高考就要这样考!
(来源:和乐数学
转 发 是 一 种 美 德  
往期热文精选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并关注
“情怀君家园”宣言
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总有一种情怀令人感动。
总有一些事让人不忍放弃,相携坚持,
总有一群人胸怀理想,心忧天下。
精诚合作,互助共进。
天下兴亡,你我责任。
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感恩有您,情怀永存!
平台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余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权属于作者,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号常年恭候各界朋友惠赐或推荐与教育相关的文章,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有意合作者请联系“情怀君家园”园长黄元华主编微信:hyh669999。欢迎您的光临!感谢您的分享、转发和留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