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马东
来源:桥下有人(ID:madong8483)
文章已获授权

众所周知,冯唐常年在发不要脸微博,最近又发了一条。
捎带说一句,冯老师真的很爱自己,数十年如一日,沉溺于自己的盛世美颜,不管干什么,都得衬上一张大脸。
评论里骂成了河,但冯老师要的就是这个。
冯唐就是来讨骂的,有人骂就有热度,有热度就会有人买他刚出的语音课。我试听了几期金句版,不太金,平平无奇。还有,一个要价不低的语音课,连最起码的音质问题都没解决,声音空散,像是用诺基亚在卫生间录的。
先不管货行不行,想卖货,自己动手碰瓷致富这件事无可厚非,不犯法,完全可以理解。但你冯唐浓眉大脸的,为什么每次说别人,都能很精准的说到自己的缺点。
来,一个一个说。
你说王朔不反省自己。王朔在最红的时候,匿名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我看王朔》,自己骂自己。现在看那已经不能叫自省了,更不能简单的归为自嘲,那个强度,完全是自扒,自己扒自己的皮。
随手摘几段,感受一下:
  • 王朔只是一个跟着哄的,或叫效颦者。我以为王朔在那时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者,他几乎没有什么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观察角度,基本处在他人风格的影响之下,这在他第二部小说《浮出海面》中同样可以看得很清楚。
  • 《一半火焰》是王朔被阅读最多的小说,作为小说实在没什么可说的,那就是一个耸人听闻的小报社会新闻一类的故事,后半部分是十足的败笔,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画蛇添足,看那个小说就知道了。
  • 王朔的问题在于他只是个经验主义者,像狗的眼睛一样看到多少就以为是全部了,基本上没有想象力。
这算自省吗,全文九千字,都是这个,层层递进,越骂越狠。再看看冯老师为了自省,写了什么,《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猥琐中年男》。冯老师啊,格局小了。
你说姜文不自省。姜文每次拍完一部电影,都会回头看,《一步之遥》票房失败后,他聊过:「迄今为止,我认为《一步之遥》是我拍的最好的电影。大家议论的很多缺失对我是基本常识,比如叙事、逻辑、起承转合,就好像素描是绘画的基本功,但我不想拿基本功聊一辈子。」
这其实不叫自省,这是正常自信,一个对自己有十足把握的成年人,不需要老是蹲在家里反省。为什么非得让每个人都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这在精神疾病里属于什么细分?
姜文一般不自省,他都是发人深省,他一说话,别人就得赶紧开始自省。他和人聊天谈到《一步之遥》,甩过一句话:「我再也不干这包饺子喂猪的事儿了。」
你说王朔和姜文沾沾自喜。1988年,号称王朔电影年,同时有四部改编自王朔小说的电影上映。1992年,《王朔文集》出版,中国出版社的市场化出版理念逐步确立,王朔提出的版税制沿袭下来,王朔用一己之力帮所有中国作家提高了收入。你出了那么多书,出版社为什么给你版税,而不是稿费,你有没有在某个深夜思考过这个问题,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呀。
姜文44岁前拍出了不需要形容词修饰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
二位都到了这个地步,就不许自喜一下?非得沾上一身油才可以?
掉回头来,其实我觉得王朔和姜文那根本不叫沾沾自喜,从来没见过这种放浪形骸级别的沾沾自喜。
《我的千岁寒》是王朔创作生涯中的得意之作,书出来后,王朔接受记者采访说:「我不爱给自己吹牛逼,但我这次真得说,写得确实好,但是这还不是全部,我还天天进步,还能更好,气死他们,我才四十九,我他妈还能写得更好。那帮傻逼跟我臭来劲儿多长时间了,有本事你们拿出作品来,哥哥拿出来了。我原来起手是一手傻牌,我都秀你们,我现在起手是顶天花同花顺,通秀大伙」。
2016年,姜文参演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上映,记者采访他:「此次参演介入到好莱坞顶级制作当中,你有何收获?」姜文气得血压都上来了:「我还需要跟别人学?为以后做打算?我虽然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但你干嘛把我说的这么差?」
您管这个叫,沾沾自喜?
我知道,冯老师说的有可能是更深层次的创作过程中、具体作品里的沾沾自喜,可是,那个真不叫沾沾自喜,那是天生骄傲,没有健康骄傲过的人,真理解不了。
冯唐现在已然是文艺圈张大大,但其实早年间的冯唐并不讨人厌,甚至一度神清气爽,人见人爱。
冯老师当年被爱到什么程度呢,王小峰在2008年写过一篇博客:「前些天,有个朋友问我,说她有个朋友,想借用冯唐的精子传宗接代,问我行不行。」
但这些年,冯老师的精子突然没人要了,他本人陡然变成了中年油腻代名词。为了自省,他写了那篇著名刷屏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猥琐中年男》。本来是要写对别人的告诫,结果写完大家一看,完全就是冯老师的个人总结。自那以后,冯唐过街,人人喊油。
写完以后被骂成油包腰子,冯老师挂不住了,开始学人玩自嘲,搞了个【「油腻猥琐中年男」议题最佳评论选】的集锦。
我以前不知道还有过这么个活动,这两天才点进去看了,冯老师钦点的最佳评论第一名是「世道乱了,贼喊捉贼」。
我的天妈,你猜怎么着,作者不是外人,居然是他妈的我,冯黑实锤。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不知道我曾获此殊荣。
当年冯老师创新性的提出「文学金线论」后,被韩寒粉丝直接网暴砸哭,是真哭鼻子了,承受不住去找高晓松排解心事。同样一个人,只过了几年光景,现在居然天天花样找抽,我觉得不是记吃不记打,就是人家心理素质扎扎实实地练起来了。
有一说一,冯老师早期写的散文是真的不错,有一说一,冯老师从古至今的小说一直一般,就那两板斧,来来回回。
知乎上有很多勤劳的朋友拿冯老师的小说和别的作家做了大段的横评对比,我就不多聊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一目了然,高下立判。知乎上除了有勤劳的朋友外,还有很多嘴损的朋友。
我当年也算是冯老师的铁粉了,他的小说我基本都看过,包括《不二》和《素女经》,我当年都是第一时间从香港搞来看的,没少瞎花钱。都怪冯老师不争气,害的我因爱生恨,走火入魔,一气之下化成冯黑。
说到掏鸡鸡,冯老师前几本小说是一小时掏一次,到后来,穷凶极恶,五秒钟掏一次,你也不怕掏秃了皮。他的书里,「肿胀」这个词,每本书要出现四千多遍。就这个掏法,很难不肿胀。
关键是掏都掏不好。冯老师说过:「这辈子,我要写十本小说,其中一本是黄书,我想,这个功德,无量。」
他的忘年交,大学时的宿管王大爷是个文学爱好者。王大爷告诉冯唐,「他八十大寿时,冯唐要写本黄书送他」。结果呢,冯唐后来真写了,但他那黄书,谁看谁禁欲,别的不说,你对得起王大爷吗!就您那个黄书,发到草榴,是要被封号的,无情无色,无欲无望。
冯老师小说写得不行,但是他营销搞得好。他发明了一种叫「今宵欢乐多」的网签营销活动,你买一本他的书,拍照,连人带书,然后在微博@他,他转发你这条微博,转发语很像是从他蹩脚黄书里摘出来的一句话:「今宵欢乐多。」自此,就算完成了网签。
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人排队等网签,参与者全部是女性。冷静地说,这个活动真应该拿一个营销类的大奖。
冯老师绝对的营销鬼才,但他志不在此,他的夙愿从未变过,就是想进文学史。
但冯老师身上一直萦绕的沾沾自喜之气,导致他难成大事。他最喜不自胜的,就是那句「春风十里不如你」。感觉他靠这句话已经锁定文学史了,李白、杜甫下来就是他,唐诗三巨头。
真的要说一句操你大爷了,你笑出声了,我笑不出来。这是你写的么,这是杜牧的诗啊。
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杜牧升任监察御史,作别扬州,奔赴长安。临别前,他舍不得在扬州结识的歌妓,提笔作诗《赠别二首》。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天理何在?杜老师写完,您冯老师直接用初中语文学力把后两句组合了一下,加了个「你」字,然后就变成您的了?
王朔当年替庄羽骂郭敬明:「哦,合着我写完,您直接抄了算您的。」世风日下,这比郭老师可狠多了,郭老师当年抄完也没敢到处说自己笑出声了。
冯老师的沾沾自喜,是胎里带级别的,世间万物,围冯所绕。几年前,李银河老师写了一本小说,找冯老师写序,冯老师一出手,就是千古奇观,帮别人写序,通篇都在聊自己。
序言共2480字,其中涉及李银河老师小说的部分是236个字。
那篇序言深深地震撼了我,此文只因天上有,至今我都不敢轻易谈论它,直接引两位老师的话概括。
@押沙龙: 
从没见过这么搞的序:「银河,你的这本小说,让我想起了我的小说。我从小就对文字有极高的天赋.....我写作是为了消除内心肿胀,我写作是为了打败时光,最后我写小说是为了探索人性。我走过一条多么曲折的写作道路,我的小说.....对了,银河,我差点忘了,你也写了本小说是吧?好好写!」
@女流氓.exe:
银河,你好。你没我好。顺颂笔健。——冯唐
冯老师有此神文,不进文学史,是文学史的损失。
说一千,道一万,冯老师到底是如何走到现在这一步的,仔细想想,其实就是他的自恋发酵了,冯老师早已脱离了照镜子时自己给自己磕头的自恋初级阶段,身体条件允许的话,他估计直接自己给自己大保健了。经年累月,自恋发酵至油腻。
很多中年男人的油腻其实自己知道,装糊涂,但冯老师不是,冯老师很真实,这点令人钦佩,他就是油腻不自知,一点都没装,就是不知道,把油腻当成了天生丽质。
冯老师在《奇葩大会》里解释过他对自省的定义:「自省就是照照镜子,自己反观一下自己,看看是不是基本满意。」
话说得是真好,但我还是硬劝一句:冯老师,别照了,一个闭眼照镜子的人,永远,看不见自己的油脸。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