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说
这个夏天,教育圈极不太平,热搜事件一浪高过一浪,刷爆朋友圈。大家在愤懑中讨论、奔走相告,为师道尊严呼吁,为生存现状呐喊。
随着安徽多地政府给教师补发一次性奖励的消息传来,我们终于可以欣慰的大喊: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这句话对于很多老师而言,在这个夏天有了别样的意义。
1
安徽多地政府给教师补发一次性奖励
近日,安徽教师微信圈里在疯传教师加薪的消息!
安徽省天长市给教师补发2015年、2016年、2017年一次性奖励,三年合计每人39100元。从杨村小学的花名册知悉,2015年补发在职教师每人8000元,2016年补发给在职教师每人15100元,2017年补发给在职教师16000元。
安徽滁州也给教师补发了3年一次奖励,每位教师合计3万元。 安徽望江、宿松、阜阳等市县也按当地公务员标准给教师们补发了一次性奖励。
除此之外,安徽望江、宿松、阜阳等市县也按当地公务员标准给教师们补发了一次性奖励。
距离宿松县不远的安庆市望江县,广大教师也因为没有享受到一次性奖励工资而感到愤愤不平。因此,望江县委县政府委书记李跃云连夜签发第24号《望江县信访维稳安保指挥部工作指令》(关于按公务员标准补发2015、2016年教师一次性奖励的工作指令)
从安徽六安集体讨薪事件,再到安徽多地政府给教师补发一次性奖励,我们相信,老师们并非是为了到手的几万块钱振奋,而是属于老师的正义与公平的落实。
2
教师与公务员主要差在“一次性奖励”
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其实是个老生常谈话题,因为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教师法》就规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31条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规定: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我们再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但是24年过去了,这一目标到底有没有实现,相信不用我多说。
实际上针对老师这个行业,并没有所谓的“一次性奖励”政策。那为何老师们还要上访维权?就是因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通俗点说,就是常说的年终奖。
《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而《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老师和公务员拉开收入差距的点也恰恰在这里,之所以很难保障教师收入不低于公务员,主要就差在“一次性奖励”部分。
3
保障教师待遇,还得靠制度
有人说这件事需要感谢安徽老师同仁的不懈抗争,老师们的权益才得以保障。
但我们更希望看到,没有任何斗争与反抗,老师的权益还是能够全面落实的和谐与幸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2018年6月4日,李总理考察宁夏永宁县闽宁中学时也说道:“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教师特别是义务教育教师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启蒙者,理应受到全社会尊重,义务教育教师法定的待遇必须得到保障。国务院今年将派督查组就此问题赴全国开展专项督查。”
因此,保障教师待遇,关键还得靠制度。
比如,浙江在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操作标准中,规定要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规定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与公务员津补贴同幅度、同标准增长的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社会保险政策落实到位;农村教师津贴、特岗教师津贴按要求发放到位。否则,该项指标不合格。
同时,落实教师法“不低于”的规定,还应该有具体可行的执行办法。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按照公务员实际工资收入保障教师待遇,可能面临财政紧张的问题。县级财力有限难以保障“不低于”,也应该由上级政府统筹,比如明确上一级政府的连带责任,即县级政府无力承担时,应由上一级政府补足差额。同时,上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教师待遇落实问题负有监督责任。
同时,也要给教师一个说理的地方,否则权益保障不到位,很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如当地人民政府没有依法足额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时,老师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益也应该得到保障。
老师,是一个国家传续文明香火的人群,他们的权益与利益必须得到保障,才能让三尺讲台成为一个蕴育文明与素养的源头。安徽多地老师的权益得到满足,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而我们也相信属于老师的正义从来不会缺席。
(来源:
教师君

打破教师“铁饭碗”在山东成现实,工资不再与职称挂钩,是福还是祸?

作者:教师之梦

取消教师编制的话题一直是最近的热点,打破“铁饭碗”的传言在山东变成了现实,新学年开始,济南市高新区正式开启教师编制改革,34所学校上至校长,下到教师,全部取消编制,纳入到济南高新区基础教育集团实行企业化管理。
34所学校1700名教师的去向由集团统一调整安排。
高新教育集团和聘任人员签订合同,期满合同解除,根据考核结果和双方意愿,决定是否续聘或者解聘。无论校长还是老师都是执行一年一聘。校长干不好一样“下岗”。

打破教师“铁饭碗”,教育去行政化,实行集团化,这是教育改革一件大事。教师工资不再与职称挂钩,教师工资发放将与“分数”挂钩,学生成绩将决定教师的工资和绩效,这样,把教师从“评职评优”的泥潭中解放出来,真正回归到“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关注学习、关注成长”的基本点,的确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师职业不再是“铁饭碗”旱涝保收,教师有了危机感,混日子肯定行不通,偷奸耍滑更不行。因为学生分数决定教师去留和收入,所以会“优胜劣汰”。而教师的工资收入肯定也会提高,不然谁会冒这样的风险。
济南高新区1700名教师中也有部分老教师,这部分教师在集团化的管理中能不能适应,如何去留,有没有退路!
不管怎么样,教育改革的车轮不会停下来,取消教师编制应该是潮流,如果山东这次改革成效显著,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全国推广。
各位教师,取消教师编制有利有弊,你们有危机感吗?
1
取消编制的益处
编制内外凭本事说话:教师队伍中的事业编制,就是教师职业的终身工作保证,是铁饭碗的标志,只要没有违法、违纪行为,就会永远留在政府统编的教师队伍之中,全面享受党和政府给予 教师队伍的各项福利和待遇。而没有事业编制的教师,都是临时用工性质,各项待遇和福利都不一样,最大的差别在于年老后不能退休。取消教师编制后,编制内外一切都要凭借能力,每几年一次考核,清理一些尸位素餐的老师离开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战斗力以及凝聚力!
调动教师积极性:有编制的话,如果你干得不好,你还是有工作,取消教师编制就像私立学校一样,没有成绩就不续约,都是需要老师付出就有回报,不再用编制来死死捆绑老师,最大限度的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老师自身的也会不断的学习提升,好为保住来之不易的饭碗,老师群就形成一种正能量,而非如今的负面信息及情绪一堆,影响教学。
打破教师教学的局限性:有编制教师可以做任课老师、班主任、行政人员,无编制教师最多可以当任课老师,不可能成为行政人员的。从授课形式上,打破教师的教学的局限性,极大限度的调用所有的教师资源,打破资源垄断。
2
取消教师编制的坏处
教师人才流失,教师资源更不均衡:城区和乡镇的教师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前者是比比谁更优秀,后者是比比谁的数量多,质量与数量的差异造成了教师资源的不均衡。而一旦教师编制取消,那么那些为了编制而进来的教师会第一时间离开教师团队。如果取消编制,人才档案不受约束,教师可以自由跳槽或离职,就会造成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自身考虑去往城区教学,结果是乡镇大量的人才流失,教师资源更加的不均衡。
教师工资得不到保障:取消编制,意味着国家不再为学校有过多补贴,那教师的工资谁来发呢?
今后每年高校会有一个预算,如果高校能够自负盈亏筹集到这笔预算,那么政府便不再补贴,如果预算达不到标准,政府和教育部门将酌情补贴,但这个补贴标准是有上限的,因此这就加重了学校自身的压力。

教师教学质量下滑:取消编制,教师间就会产生激烈竞争,这种激烈竞争可能会导致教师教育水平下降。因为高校里的教师绩效考核分为教学和科研两部分。专注于教学的老师,不做科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有事业编制,如果事业编制取消了,大家都是合同工,教师只搞教学恐怕会面临被解聘的危险。
有能力者都去私立学校:如今还有不少人不断进入教师行业,吸引他们的无非是稳定的编制,而一旦取消后,就会没有吸引力。能够干的人,就会进入私立学校,是龙是虫,一切凭成绩说话。而公立的学校都非如今,虽然待遇一般,但是没有私立的学校那种竞争压力之大,更多的是来自于尊重的感差异。
新教师越来越少:现如今,高校待遇低、教师科研压力大,如果再取消编制,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愿意再进高校教书,更多的年轻人会倾向于外部的世界,这样一来高校的新教师只会越来越少。而90后的一代又很有个性,不开心就跑路,师资如何还能雄厚。
取消教师编制,有机遇也有阵痛!您怎么看?
其实,每个教育的改革都会有一批既得利益者,也会有一批被损害的利益者,但是我们要为教育前进做准备。从大方面来看,取消教师编制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国家精简机构体制“瘦身”的大环境下,无论高校还是中小学,都很有可能渐渐过渡到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但是就目前教师生存状况而言,若要取消教师编制,如何维护好教师利益将成为变革的第一要义。
(来源:教师之梦)
转 发 是 一 种 美 德  
往期热文精选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并关注
“情怀君家园”宣言
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总有一种情怀令人感动。
总有一些事让人不忍放弃,相携坚持,
总有一群人胸怀理想,心忧天下。
精诚合作,互助共进。
天下兴亡,你我责任。
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感恩有您,情怀永存!
平台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余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权属于作者,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号常年恭候各界朋友惠赐或推荐与教育相关的文章,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有意合作者请联系“情怀君家园”园长黄元华主编微信:hyh669999。欢迎您的光临!感谢您的分享、转发和留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