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坐在咖啡馆里,无意中听到隔壁一桌热火朝天地聊赵丽颖的离婚。

其中一位男士很感慨地说:女的这么强,处处压着男的。多半是男的受不了主动提了。
突然就想起《夫妻的世界》里那句台词:女人无论是对是错,在外人看来,都是悲惨。
不止是这一次。
在过往很多次的名人离婚事件中,总有人会斩钉截铁地判断:女人一定都是被离婚的。离婚原因终归是,女方太强势,或者女方太弱势;女方太独立,或者女方太不独立……
总之,在许多人看来,一段婚姻中,如果女人不随时摆正自己的位置,这婚迟早会离。而这位置,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内”,是“夫唱妇随”的“随”,是从属,是示弱,是被支配。
那些猜测赵丽颖为什么会离婚的看客,大概不曾关心过赵丽颖一直存在手机里的一段话——出自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的爱情课堂:“她有能力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她一个人就可以跟世界建立起关系。通过自己的劳动,通过自己的专业,这样生活本身是富有活力的。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能力给别人一种信心和快乐。而不是说,她是一个匮乏的人、是一个焦虑的人,然后就把对方变成了一种资源、一个工具。”
想起上个月,惊闻好友回家为年迈的父母办理离婚手续。要知道,与我同龄的人,父母多已是古稀之年——人生大半辈子都携手走过去了,到底会是怎样崩溃的理由,令一对老人走到这一步?
答案非常意外:因为她妈做了一件挺时髦的旗袍想穿出门,被她爸又挖苦又耻笑又威胁,她妈就直接掀桌了。
大概那天下午谁也没有想到,一件衣裳牵出了这女人藏在心底半辈子的失望、委屈、压抑和愤怒。原本也可以忍一忍、换件衣服出门,几十年如此,为何这一次就一定要坚持?她妈说,都活到这岁数了,我早就不应该再怕什么了。既然不怕,我就不愿意忍了。
朋友本人也回忆起,这么多年,从大年三十必须去爷爷家过、旅游去哪儿谁决定,到她本人选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甚至再到家里饭桌上最常出现什么菜——这个家里,一切都是以她爸的意志为主。而她妈,只是需要配合的配角。
人生有多漫长啊!抛开毫无记忆的童年、少不更事的青年,通常是两个人的婚姻,占据了许多人漫长人生中最主要的部分。可是,如果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不平等的关系,日积月累,支配的一方会习惯,被支配的一方会隐忍。最后忍无可忍、撕破脸的时候,谁比谁更绝望呢?
朋友说:婚都离了,我爸跟祥林嫂似的,天天跟我唠叨“你妈越老越不像话,都是被外面不正经的老娘们儿教坏了”——想想真挺可怕的,确实替我妈觉得不值。
坦白说,我见过的恩爱夫妻,多半是从事业搭档发展起来的。有些是创业伙伴、有些是多年同事、有些是一起玩儿乐队的、有些是艺人和经纪人的关系……总之,都是共事了许久,才结的婚。

其中有一对中年夫妻,是我们都很羡慕的和谐眷侣。俩人以前在同一家广告公司,一起熬过了无数加班的夜晚、共同对付了许多难缠的客户,终于结了婚。后来女方怀了孕,自己决定辞职,休息了两年,然后去了一家小型MCN公司做合伙人。中年朋友们羡慕这对夫妻,是因为在所有与孩子有关的场合上,只有他们家是两口子一起来,并且爸爸会主动照顾孩子,让妈妈放松跟朋友玩儿。而其他所有家庭,都是妈妈带孩子,爸爸不知道在哪儿。或者即使在场,也是自己坐在一旁放空、一脸无聊,全程不参与。
“你以为我们没有撕过、吵过、闹到要离婚吗?”,在我们又一次羡慕她找了一个好老公时,这位女性朋友终于决定分享经验。

和大部分夫妻一样,生完孩子以后,两口子经常是两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而由于她工作相对弹性,所以孩子的许多事,便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她头上。有一个周末,她让老公带孩子去上早教课,老公不乐意,说:我忙了一礼拜,你就让我在家歇一天不行吗?她说:我也上班,我也忙,我也累,我还天天带孩子呢。就让你带一天,怎么就不行了?

她老公说:你要是觉得上班累,你可以辞职,咱家不缺你这份工资。再说了,我平时也帮忙,还想怎样?
她直接炸了,说:什么叫做“帮忙”啊?!这孩子难道不是你的?!
两口子吵得不可开交,男的说女的被女权洗脑,女的说男的油腻直男。如果不是周末,很可能当天就激情离婚了。

后来冷静了几天,男的服了软,含含糊糊地道了歉,跟她说日子还得过。就是那一次,她对他说了一番彻底扭转丈夫思维定势的话——

她说:咱俩在一个组里做过这么多年同事,还不是因为配合默契,才做了夫妻?你现在先不要拿我当老婆,你就还把我当成同事,把孩子看成特别难搞还不能不跟的客户,我就让你想一想:客户让加班的时候,我加了,你能不加吗?客户的需求扔下来,你跟制作、我跟执行,各自做好各自的一摊儿,这能叫你帮我的忙吗?客户满意,好处是大家一起分;客户投诉,压力也是大家一起扛。还有,在公司的时候,你能对同事大呼小叫、随便使唤吗?能做出业绩,靠的不就是同事之间的相互尊重、彼此不掉链子吗?你就继续拿我当同事,把你最合作、最靠谱的一面拿出来,这日子或许还能过下去。
她老公笑了,说:谢谢Sherry(她在公司里的称呼)提的意见,我会积极处理。
事实就是这样:健康的婚姻是平等的。彼此互助,彼此守望,不是从属,而是合作。
婚姻中的两个人,越早意识到这一点,越是接近幸福。
所以我也很欣赏前段时间程莉莎对郭晓冬的喊话。在一档真人秀中,郭晓冬问程莉莎将来愿不愿意陪自己回农村养老,那是他抱有深情的家乡,他希望妻子能陪他一起叶落归根。程莉莎很干脆地拒绝了,理由是“这片土地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只是因为你我才和这里有一点点联系”,郭晓冬回应:“这里有我曾经的影子,每个男人都希望妻子能跟自己的一切,无论是现在的还是曾经的,成为一个整体”。
程莉莎说:怎么可能?就算成为一个家庭,我们还是独立的两个人。你不能要求对方像你一样热爱你的家乡,以及其他一切只与你有关的东西。
是的,我爱你。因为爱情,我们走进婚姻。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一个人就因此失去了自己,变成另一个人“整体”之中的一部分。
这不公平,更不现实。
虽然每一段婚姻的好与坏,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冷眼旁观,总有些溃败前频频出现的端倪、伤愈后总结出的道理,是相通的。
或许,一个人习惯性的隐忍、痴心的爱意会支撑起这样的从属关系,但注定无法长久。至少,无法健康地长久。
当代婚姻,首先需要祛魅。
你要知道,婚姻本身是一种制度。只不过它的缔约前提里有“爱情”这个温柔的因素,缔约之后又有“亲子”这种温馨的结果,再加上人类本身丰富纤细的情感世界,于是很容易将之浪漫化。随着生活的种种暴击,婚姻里人性的部分会变得格外尖锐,越是把对婚姻的期待等同于对爱和被爱的期待,越是容易在婚姻中崩溃。
婚姻只是一种制度,如同公司一样。
你拿出对同事温柔坚定、一清二楚、该撕就撕的态度对伴侣,至少不会太吃亏。
以及,对待同事,大概率你也不会阴阳怪气,也都是有事儿说事儿,据理力争。那么,对待伴侣,在沟通时,你也应该多进行坦率的谈话,而不是挖苦讽刺,过一顿嘴瘾之后,该干的活儿一点儿也不少干,还一肚子闷气。
最重要的是,双方一定要统一核心观念——人永远是独立的个体,因合作而共赢。 
一段能很好维持的婚姻,永远是因为彼此独立,又互相需要。
在一起时能共同进步,互相提供价值(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情绪价值);即使分开,也能各自过得很好。这样的婚姻关系,因为没有弱点,所以牢不可破。
随着岁月流逝,能合作的夫妻,面对的风雨与形成的羁绊会越来越深,两个人的连接就不再是“爱情”或“婚姻”所能简单定义的了——深埋在岁月里的,是两个人彼此紧紧纠缠、牢牢盘固的根系。是并肩作战、是同仇敌忾,是人生的至暗时刻,所有无声的陪伴、信任与鼓励。
我爱你,所以我要做独立的自己。
我爱你,所以我直面我们的分歧。
我爱你,所以我认为在婚姻里,比爱更重要的,是经营。
就让我们努力共事,随缘相爱吧!
插图来自艺术家Stefania Infant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