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悟空问答

作者 | 史不知味
溥仪逊位的时间是1912年2月12日,此时的溥仪年仅6岁,还没有一个妃嫔。
咸丰皇帝的妃子也早已经作古,慈禧死于1908年11月15日,端恪皇贵妃佟佳氏则是死于1910年5月7日。
同治皇帝于1861年即位,于1875年驾崩,他这短暂一生除了皇后之外,还另有4位皇贵妃。
他的皇后阿鲁特氏在他驾崩两个月之后,也随之而去。
淑慎皇贵妃沙济富察氏死于光绪三十年,也就是1904年。
及至溥仪逊位之时,同治皇帝还有庄和皇贵妃、敬懿皇贵妃和荣惠皇贵妃这三位遗孀仍然存活于世。
光绪皇帝于1875年即位,于1908年驾崩,除了皇后隆裕之外,他还有两位妃子,也就是珍妃和瑾妃。
隆裕是慈禧的亲侄女,她的父亲桂祥是慈禧的弟弟,她之所以能够成为光绪的皇后,也是由慈禧所定。
慈禧之所以会选择让隆裕成为光绪的皇后,实际上也是为了能够在光绪身边安插一个耳目,从而时刻掌握他的一举一动。
然而隆裕本身性格相对软弱,所以根本无法达到慈禧的预期。
而光绪也因为她是慈禧的亲信,所以对她颇为冷淡。
这也是隆裕在光绪和慈禧两头不讨好的原因。
她虽然贵为皇后,可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她在紫禁城当中几乎就是一个多余的人。
一直到了1908年,光绪和慈禧先后离世了之后,隆裕才成为了整个清朝最为珍贵的女人,也开始有了存在感。
不过,慈禧临死之前将溥仪生父任命为摄政王,让他总揽一切朝政,所以隆裕并不能如慈禧一般掌控朝政。
而到了1911年10月武昌城中一声炮响,摄政王载沣引咎辞职之后,隆裕此时才真正掌控了朝政。
隆裕虽然也有心想和慈禧一样,然而局势却已经迫在眉睫,她的能力也根本无法应付如此复杂的局势。
最后她不得不接受了袁世凯所提出来的条件,用溥仪逊位来换取“皇室优待条件”。
隆裕在1912年2月代溥仪颁布了逊位诏书,然后仅仅过了一年,便在1913年2月22日离开了人世。
隆裕虽然诸多无奈,不过,她当时能够放弃负隅顽抗而选择让溥仪逊位,这一点的确值得称赞。
她若选择了负隅顽抗,则势必又会徒添伤亡和流血。
中国之所以能够相对温和地从清朝过渡到民国,隆裕功劳不小。
隆裕病逝了之后,北洋政府即令全国降半旗致哀,各国使馆也纷纷降半旗,北洋政府也为她举行了国葬。
珍妃是光绪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不过在1900年之时,慈禧随便找了一个理由让人将她投入了井中。
1913年隆裕太后病逝了之后,皇宫之中还剩下庄和太妃、敬懿太妃和荣惠太妃,以及端康太妃。
端康太妃,实际上就是瑾妃,也是珍妃的姐姐。
隆裕先为皇后,后为太后,是后宫之主。
可是,当隆裕在1913年病逝了之后,后宫之主的位置也就空了出来。
于是,庄和、敬懿、荣惠和端康等4位太妃便相互争了起来,想要成为隆裕之后新一任后宫之主。
庄和、敬懿和荣惠三人毕竟是同治皇帝的遗孀,而端康却是光绪皇帝的遗孀,论影响和地位显然不如端康。
而后端康又有了袁世凯的支持,所以也就成为了后宫之主,以太妃的身份主持皇宫之中的事务。
到了1921年的时候,溥仪已经满了15周岁,这几位成日无所事事的太妃又为溥仪选后之事闹腾起来。
溥仪虽然已经逊位多年,可是却保留了皇帝尊号,所以选后也理所当然。
庄和太妃已于1921年4月14日病逝,余下这三位太妃对于让谁当溥仪的皇后仍然产生了争执。
敬懿太妃和荣惠太妃她们选择了端恭的女儿文绣,而端康太妃则选择了荣源的女儿婉容。
溥仪后来虽然选中了文绣,不过端康太妃却一手拍板决定让婉容当皇后。
敬懿太妃和荣惠太妃虽然不快,却也没有办法,只能让文绣当了皇贵妃。
于是,溥仪便有了婉容和文绣这一后一妃。
端康太妃后于1924年9月24日病逝,随后葬入崇陵妃园寝
端康太妃死后仅一个月,冯玉祥便发动了北京政变,并下令驱逐仍然居住在皇宫之中的溥仪等人。
溥仪带着婉容和文绣出了宫,敬懿太妃和荣惠太妃也被迫出宫。
敬懿太妃病逝于1932年2月3日,荣惠太妃病逝于1933年5月18日,后一同葬入惠陵妃园寝。
文绣于1931年之时在天津和溥仪公开登报离婚,直至1947年再婚,后于1953年9月17日病逝。
婉容于1945年逃跑之时和溥仪走散,随后被俘,后于1946年6月病逝。
溥仪成为傀儡皇帝之后,还曾纳了两位贵人,一位是祥贵人谭玉龄,另一位则是福贵人李玉琴。
谭玉龄生于1920年,1937年17岁之时入宫,后于1942年8月14日病逝。
溥仪对谭玉龄最有感情,一直贴身携带她的照片,照片背面还写着“我的最亲爱的玉龄”几个字。
李玉琴是在谭玉龄病逝了之后才被选入宫,1945年之后和溥仪走散,后于1957年和溥仪离婚。
1958年李玉琴选择了再婚,一直到2001年4月24日病逝。
溥仪则一直到了1967年10月17日才病逝,他的一生虽然屈辱和波折,但以他的所作所为确能获得善终又实在幸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