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点
每周五,童行学院教研组都会组织一场读书分享会。上周,纪成老师从教师的视角分享了《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带给他的收获。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从家长的视角分享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会更好地理解,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配合?如何才能保护孩子的独特性,找到独属于孩子的成长之路?
 周三
思维 🌏
全文共3965字,阅读时间10分钟
🌿🎨🌏
1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然而,当我们好心督促孩子学习时,孩子却很容易变得不耐烦,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为何家长和老师有着善意的初衷,却做出令孩子沮丧的行为呢?我们先看看两个孩子练琴的故事。
在第一个家庭中,妈妈对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听你练习小提琴。”她那含着期待的声音里夹带着一丝失望。每天都这么重复着。妈妈在问自己:“为什么这个孩子就不能表现出一些激情,不能对我的全心奉献表示感激呢?”
这个情境看了令人尴尬,但在许多家庭中却司空见惯。我们可以想象,为了督促孩子练琴,这个妈妈之前可能说过一些类似的话:
“你拉首小提琴曲给妈妈听好不好?”
“xx阿姨好不容易来我们家一趟,你给阿姨表演一首小提琴曲吧!”
“爸爸辛苦工作了一天,你拉首曲子让爸爸放松放松~”
“妈妈给你交了那么多学费,你不好好练习怎么对得起我!”
从大人的语言、语气、表情和动作中,孩子往往能解读出一些超出字面意思的含义。面对上面的情境,孩子可能会这样想:原来,练琴不是让人快乐的美好体验,而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义务;练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为了让妈妈开心,为了让爸爸放松,为了对得起妈妈的付出,为了给客人表演,为了让爸爸妈妈有面子;妈妈要我热情洋溢地练小提琴,但妈妈根本不是真的喜欢小提琴,让我练琴只是妈妈的日常工作,那么,我也许可以像妈妈一样,虽然不喜欢小提琴,但把练琴当作日常工作去完成就好了。
开始的时候,为了完成义务,为了应付他人,为了完成日常工作,孩子可以压抑住自己不喜欢小提琴的心情,老老实实地练琴,表现出一副听话乖巧的样子。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孩子对小提琴的厌恶透露出了蛛丝马迹:还没开始练琴,他就想着早点结束;开始练琴了,他因为心不在焉频频出错,声音十分难听;练习不到一会儿,他就感到不耐烦,说要休息一下;练习结束后,他如释重负般放下小提琴,嘴角重新上扬……
不情愿地拿着令自己觉得不自在的乐器,真是一件让人难受的事。但这个妈妈没有看到孩子的难受,她生气地说:“够了,就这样吧。我也受够你的态度了。要不我们把你的小提琴卖掉吧,或者把它送给那些知道怎么欣赏音乐的孩子。”
2
在第二个家庭里,父亲没有催促孩子练琴,也没有监督孩子练琴。他从琴盒里拿出大提琴,兴致盎然地调着琴弦。他的动作透着耐心和专业的严谨,不慌不忙地为演奏做好准备。准备完毕后,一首舒缓的曲子从大提琴中流淌出来。这不是在告诉孩子该练琴了,而是在向孩子发出诱人的邀请。房间里飘荡着动听的音乐,演奏者的身体也随着音乐摇摆。
孩子被琴声吸引而来。他走进房间,凝视着,聆听着,微笑着。然后,他打开他的小提琴盒,拿起小提琴放到他的下巴和肩膀之间,随着大提琴的旋律开始了演奏,音色和谐、音调悠扬。显然,这个五岁的孩子找到了他父亲所演奏旋律的切入点。
父亲笑了,带着惊喜。很好,这正是他所期望的:他为此仔细挑选了适中的和弦。很快,曲调变换了,这样的配合又来了一次。孩子体验着他们演奏的圆润、丰满和完美的融合。“来,这样试试。对,在E弦上。”
在这个家庭里,练琴不是待办清单中的一个任务,不是令双方都感到厌烦的情境,而是一种让人感到舒适的体验。我们甚至会怀疑,用“练琴”“练习”“训练”之类的词语来描述这个情境,未免太无趣了,这对父子分明是在进行一场愉悦身心的“音乐演奏”或者“探索实践”。练琴中所蕴含的枯燥、乏味与痛苦,似乎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化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乐声带给人的愉悦、满足与新奇。
3
这两个故事是我在《教育的情调》这本书中看到的,并做了一些解读。很显然,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是第二个孩子,我们也知道第二个家长的教育方法更好。那么,从培养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家长的教育方法为何会如此不同呢?
有人可能会说,第二个家长会演奏乐器,第一个家长不会,因此,第一个家长不可能像第二个家长那样和颜悦色地教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哪个家长督促孩子学习不是鸡飞狗跳的局面。
从表面上看,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这两个家长之所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是因为他们的演奏能力不同。然而,这种说法掩盖了一个更深层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和老师缺乏教育者的敏感与机智。回到这两个故事来看,这两个家长之所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其中一个原因是,第一个家长缺乏第二个家长所拥有的东西——教育者的敏感与机智。
什么是教育者的敏感与机智呢?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搁置一边,先来看看不敏感、不机智的教育者是什么样的。
今天,有些老师和家长认为,教育是一门科学或者技术。当孩子表现出一些不好的行为时,他们习惯了向专家和书籍寻找解决之道。他们相信,天下的孩子一个样儿,孩子所有不好的行为都可以被归结为某类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某种“技术”“方法”“知识”“工具”来处理。
于是,当看到孩子学习不好时,有些家长忙着给孩子寻找科学的学习“工具”,却忽略了孩子可能没有学习兴趣;当看到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时,有些家长忙着教孩子礼仪“知识”,却忽略了孩子可能因为想引起父母的关注而故意这么做;当看到孩子找借口不上学时,有些家长忙着寻找纠正不良学习态度的“方法”,却忽略了孩子可能在学校中受到了同伴的伤害……
这些家长陷入了一种对“技术”“方法”“知识”“工具”的迷恋。这种迷恋体现了他们对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的崇拜。不可否认,这些东西确实有一定的帮助,但当我们过分迷恋时,我们可能会忽视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洞察情境。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情境是指孩子体验到的情境,而不是我们主观判断的情境。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以为孩子所处的情境,并不是孩子体验到的真实情境。
对洞察情境的忽视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如果一个教育专家忽视了洞察情境的重要性,那么,即使他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善意的初衷,也不具备应用的智慧。因为他把注意力放在了行为分类、问题诊断、理论推理与改变孩子上,却忘了要打开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想法、关注孩子的需求。如果一个普通家长忽视了洞察情境的重要性,那么,他将无法以孩子的视角进行思考。在洞察情境之前,他的内心已经充满了偏见,他无法控制说教、说服、评判与谴责孩子的冲动,一心想着要用技术性的手段快速解决问题,无法理解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与所处情境也都具有独特性。这些因素决定了教育一定是复杂的,而非可简化的——这个教育方法放在这个孩子身上合适,放在另一个孩子身上可能就失效了。
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我们要具备灵活性,在与孩子相处时,我们要能够洞察情境,去看见真实的孩子。这意味着,当我们与孩子相处时,我们的心也要在场。我们的身心在场,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看见、被回应、被关注、被需要、被温暖的感觉。
只有身心在场,我们才能通过孩子外在的行为觉察到其内在的需求、感受与想法,才能倾听孩子说出的心声与未说出的心声,才能与孩子进行亲密的互动,才能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让孩子接受我们的反馈。
当我们能够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关注到孩子的独特性,而教育者的敏感与机智也会由此得到培育。现在,联系刚才的问题,我们就能得出一种回答:教育者的敏感与机智并不是一种玄妙的能力,而是一种关注孩子独特性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的能力。
4
教育者的敏感与机智是一种关注孩子独特性的能力,是一种因材施教的能力。看到这句话,你会不会觉得教育孩子很容易呢?
如果你善于与孩子相处,应该会觉得教育孩子很容易。就像《教育的情调》一书所写的那样,教育学本质上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好的教育者体贴入微、随机应变,能够准确地认识具体的情境与变化的情境,做出对孩子来说合适的反应。
而如果你认为教育孩子堪比驯服猛兽,那么这篇文章给你提供的建议,并不是让你去阅读很多关于教育的书籍,而是在与孩子相处时身心在场、保持关注,时常以孩子的视角进行思考,问问自己
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孩子会如何看待我的一言一行?
我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回应?
……
历经多年的成长,我们早已忘了童年时的我们是如何思考的,也无法完全理解孩子是如何思考的。因此,我们的换位思考也不一定就是准确的。就像在《小王子》中,大人以为的帽子,在小王子看来实际上是一条正在消化大象的蟒蛇。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沟通来认识理解不准确的地方,进而消除我们与孩子之间的隔阂。我们可以问问孩子:
你是不是遇到了xx?
你这么做,是不是为了xx?
你感到很xx,对吗?
你是不是想xx?
……
在进行一番沟通、确认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的想法与孩子的想法非常不同。承认我们对孩子理解不足,就是在承认我们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以更加谦卑和开放的心态去洞察情境,去看见真实的孩子,找到独属于孩子的成长之路
假期打卡0元学,薅2-9岁精英通识课羊毛咯~
时空之旅、哲思之旅和经典之旅,任选一门仅需29.9元,按打卡规则学完课程即可返现。
和孩子一起在放假期间出游路上度过更高质量的亲子时光;走亲访友玩儿更有趣味的知识课程吧~
立刻扫码抢购↓
12
邱思齐
童行学院编辑
曾在儿童动画公司和出版社工作,爱好阅读与写作,喜欢观察生活、书写生活。

互动话题
你平时是怎么激励你的孩子学习的呢?对于教育,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式或技巧?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验和心得!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