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中山大学校领导,你们好。
岭南学院教师告知,中山大学领导决定,岭南学院从2022年开始停止招MBA和EMBA,现在的在读学生管到毕业为止,管理学科的老师可以双向选择并入管院。
不知中山大学突然做出这个重大决定的决策依据是什么?教师说,校领导通知学院领导,告知学校已作出的决定。
学科调整是关系到学院发展、师资发展、学生发展、广大校友和学校声誉的重大决策,没有学院教授参与这方面的调研工作,没有看到学校的调研报告,没有看到国际国内学科配置和发展的对比利弊分析,就直接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了解到岭南学院教师、学生和广大校友普遍对此表示不能接受。
我们知道,岭南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项目(简称“MBA项目”)始于1998年,是根据教育部的文件和中山大学的决定开办的。通过与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等国际著名商学院在教学案例、教师资源、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合作,整合中山大学和岭南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工商管理教育理念,岭南MBA已经形成了独特优势和品牌效应。目前岭南学院的MBA项目已是中国最具影响力、最有价值,和最受雇主欢迎的MBA项目之一,也是中山大学和广东省最优秀的MBA项目。
2018年,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简称FT)亚太商学院及MBA项目排行榜,岭南MBA项目位列第25位,中国内地排名第7位;同时,岭南学院MBA项目位列亚太地区排名第18位,中国内地排名第5位。
岭南的EMBA项目,在2020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排名中,位列全球第81位,中国大陆独立办学项目第4位。岭南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合作的CHEMBA项目,在2005年至2011年期间已连续六年获得“中国最具领导力合作EMBA项目第一位”。
岭南MBA、EMBA及CHEMBA项目开办至今,各培养了约4300名、1900名和500多名校友,他们在中国著名企业和全球跨国企业中担任中高级管理职位,有相当多的校友是知名企业家。校友们对中山大学、对岭南学院高度认可,积极参与学校与学院组织的校友活动。紧密的校友关系,有利于中山大学的学科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扩展国际交换与游学的机会,促进校友捐赠、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校友之中有立白集团董事长陈凯旋、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铂涛集团创始人郑南雁、逸仙电商创始人陈宇文、蚂蚁金服集团总裁井贤栋等等一大批杰出校友。
岭南MBA、EMBA、CHEMBA校友,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疫情期间,岭南学院校友和董事会对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捐赠物资和资金超过500万元。肖海鹏副校长曾表示,岭南校友们的慷慨支援给予了中山大学一线医务人员莫大的温暖。承蒙岭南学院董事会及广大岭南校友鼎力支持,在抗疫关键时期送来大批急需的医疗防护物资和善款,展现出了校友们的赤子之心,情深意切。
岭南学院在管理学科方面的学科发展成绩也很显著,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国际论文发表在中国大学中名列前茅,商科管理学硕士和管理学硕士两项管理学硕士的国际排名稳居亚太地区第一。首届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发布岭南学院荣膺三A: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A+,工商管理获评A+,应用经济学获评A。
岭南学院如此优秀的MBA项目和管理学科项目为何要停办?我们只知道,办得不好的项目或者没有市场需求的项目大学会停办。可是,在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大学,尚没有听说过大学会把国际国内知名的办得非常好的优秀项目砍掉。这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劣币驱逐良币,自毁长城。
又听岭南学院老师说,学校认为岭南学院的经济学科做得不好。如果学校是根据这样的逻辑,那么,管理学院的金融学科做得不如岭南好,是不是要把管理学院的管理学科全部砍掉?管理学院的MBA项目做得不如岭南学院好,中山大学是不是要决定把管理学院的MBA项目全部划到岭南学院,并把管理学院的金融学科全部砍掉?
同样的逻辑,是不是要把国际商学院的相关学科砍掉?是不是要把深圳商学院的相关学科也同样砍掉?为什么中山大学只砍岭南学院优秀的MBA项目和管理学科项目,而不砍其他学院的项目和学科?
中山大学在四个校区的岭南学院、管理学院、国际金融学院、深圳商学院都都是同时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招生培养和教学科研的经济管理学院或商学院。四个学院存在学科相近的情况,但是各个学院发展都没有影响其他学院的发展。
在中山大学,其他学科也在不同的校区有完全相同学科名称的学系。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来说,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很大,对中山大学的多个校区多个城市来说,完全容得下四个经济管理学院(或称商学院)的发展。四个学院能够起到很好的竞争和促进作用,而不会是制约的作用。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可以把四个学院的成果集中起来与其他大学比较,对中山大学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2001年,教育部组织全国第二次MBA教学质量评估。评估专家刚到中山大学时,对中山大学有两个学院做MBA项目的做法不太认可,认为是把教学资源分散了。
经过专家深入的考察和交流,了解到岭南学院不是在分散中山大学MBA的教学资源,而是争取更多国外和校外的其他资源来做好中山大学的MBA教学,特别是通过海内外校友的支持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合作。在学习斯隆管理学院长期MBA教学实践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岭南学院的MBA教育取得了更快的进步和更高的办学水平。
最后,专家一致给予中山大学MBA教学质量评估最高的评分,中山大学在2001年教育部组织的28个大学的MBA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得了全国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
根据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大学办学经验。经济和金融学科,可以在大学的社会科学学院发展,也可以在商学院发展。相比而言,在商学院对经济和金融学科的发展更为有利。
1996年中国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代表团去美国考察商学院。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院长告诉我们,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专家的研究和发展得到很好的关注和支持,他们有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今天我们再去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网站上查看,他们已有9位教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事实证明,商学院的架构有利于经济学科的发展。如果不是在商学院发展,他们要增加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不可能的。
1997年,在岭南学院在学科转型的过程中,学习和参考了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做法和经验,希望通过商学院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和金融学科的发展。中山大学王珣章校长批示,同意岭南学院向商科发展。
教育部也支持岭南学院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合作的国际MBA项目,为此教育部发文件支持岭南学院发展MBA项目。岭南学院希望通过商学院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和金融学科发展的理念,得到了20多年实践的验证,并使经济和金融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中山大学经济学科的基础,相对于国内很多高校是很薄弱的。在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没有经济学科。文化革命期间,暨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才使中山大学有了经济学科。
文革后,暨南大学恢复,把经济学科抽出去了,中山大学又没有经济学科了。中山大学的经济学科是以后在政治理论课师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4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经济学科只有三个本科专业,三个硕士专业,没有任何博士专业。暨南大学和一些其他大学的的经济学科是看不起中山大学的。
岭南学院的经济学科,就是在三个本科专业、三个硕士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基础上,在商学院的架构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董事会和海内外校友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建设和发展起来了。
岭南学院实现了世界经济和金融学等经济学博士点的突破,进而获得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覆盖十个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授权,获得了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覆盖六个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授权,获得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授权。
岭南学院经济和金融学科的发展和教学科研成果,超出了国内很多重点大学。国内主要高校经济和金融学科的专家学者和同行对岭南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延保对岭南学院领导说,他原来在东南大学做过学科建设的工作,深知学科建设的不易。他认为,岭南学院的学科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值得庆贺。
岭南学院的经济学科2016-2020年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项目数是中山大学文科各学院的首位。2020年发表论文177篇:其中中文一A类21篇,英文A类以上8篇,英文B+类12篇。目前,岭南学院的经济学与商学已进入ESI全球前1%;首届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管理科学与工程A+,工商管理A+,应用经济学A;QS商科管理学硕士2021排名全球第12,FT管理学硕士2020排名全球第14,两项国际排名稳居亚太区第1;2018年FT亚太商学院及MBA项目排行榜,位列第25位,中国内地排名第7位,MBA项目位列亚太地区第18位,中国内地排名第5位;2020年FT全球排名,EMBA项目全球第81,中国大陆第6,独立办学项目第4。
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大学的商学院框架同样有利于经济和金融学科的快速发展,而不是拖累了经济和金融学科的发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大学也是这么做的。
岭南学院经济金融学学科和管理学科的发展,相互赋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取得了显著的突出的进展和成绩。不单是经济和金融的学科,取得了在国内同行公认的进步。而且,管理学科的发展,管理学科与工程一级学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的研究和发展,MBA项目,这些都在全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特别是,岭南学院不像国内很多高校,经济学科的发展得到大学几千万元、乃至几亿元的经费支持。岭南学院很少得到中山大学学科发展经费的支持,岭南学院学科发展主要依靠是从社会服务中争取经费,岭南学院还每年为中山大学贡献几千万元用于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
如果岭南学院的经济学科能和其他高校经济学科那样得到学校更多经费的支持,或者岭南学院能够把社会服务取得的经费多留一些用于经济和金融学科的发展,我们可以确信岭南学院的经济和金融学科一定会取得更快、更大、更显著的进步。
目前世界各国大学的教学科研的发展趋势是,从学科导向转为问题导向。学生的学位要求、课程学习设置和教师的研究工作,将会不完全受学科分类的限制,而是根据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需求,开展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以期取得重大的突破和显著的成效。
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在解决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管理和企业微观经济主体的运作和管理方面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联系,而不宜完全割裂开来。例如,美国上市公司逸仙电商的创始人,就是岭南学院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本科毕业生的结合。完美日记在推出三年后,成功成为了中国在线化妆品零售额最高的彩妆品牌。这个美妆品牌建立不到五年时间,就成为美国股市中国美妆的第一股。
以上是关于中山大学对岭南学院学科调整的一些看法、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参考。
这会是未来的岭南学院吗?

尊敬的罗俊校长、陈春生书记:
惊闻中山大学的领导预停办我们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EMBA项目,我们EMBA同学会表示震惊!震怒!震动!
首先表达我们同学会和校友们的明确态度:我们不能接受!
校长、书记,岭南学院EMBA项目起始于2003年。这一年国家危难,我们看到在SARS疫情中医院管理的缺失,对70多位主要负责的医院院长、书记进行管理学的培训,这是中国各大商学院中独树一帜的创新与先行!
整整18年,岭南学院的企业家校友们是今天广东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支柱,我们奋斗在各行各业的第一线,无怨无悔,是当之无愧的德才兼备!每当获得赞许和肯定,我们以我们是中山大学的学子而骄傲,也为我们是岭南学院的学子而自豪。我们坚信,所谓的“领袖气质”,是母校赋予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它尊重历史,指导未来。
18年后,当国家再次面对新冠疫情的侵袭,岭南的企业家校友们第一时间站出来,据不完全统计为国家捐赠2亿3000多万人民币物资,为中山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捐资捐物近200万元。18年啊!无论是国家需要,还是中大召唤,捐款捐物,我们何曾犹豫!何曾迟缓!何曾说不!因为岭南EMBA校友从开始的第一天就具备了罗俊校长您所说的“家国情怀”!
遗憾的是我们理解我们的母校,母校的领导却并不理解我们。校长、书记,您知道我们为什么选择来这里读书吗?知道我们在这里收获了什么吗?知道这些收获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未来吗?我们为中山大学而来,也为岭南学院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而来,这个价值观是“作育英才 服务社会”的理念,是回报母校的“债券”,是一代代岭南人的辛勤积淀!或许对中山大学的领导来说岭南学院EMBA不过是一个商业项目,能为你们带来高额的学费,但教育的本质是健全、修订我们的人格和灵魂!
先立再废,随心所欲,你们把中大和岭南置于何处?把教育精神置于何处?把莘莘学子和赤子之心置于何处?!这样的自相矛盾岂是教育者所为!我们严重质疑流程的正确性和正当性!
最近我们看到了清华大学110年的校庆典礼上,毕业10年、20年、30年、40年、50年、60年的校友一拨一拨起立向母校汇报,向母校致敬,感人肺腑,我们好生羡慕啊!今天岭南校友遭遇的不公,又让我们以什么心情和态度来迎接我们中山大学的百年?将心比心,心如寒铁!
……请倾听来自岭南学子们的声音吧!掩耳盗铃的结果只会是振聋发聩!
校长、书记,无论大小任何活动,岭南学子会深情地唱颂中山大学校歌和岭南学院院歌,共同秉承中山先生的志向,蔚为国光也爱保勿忘,但“吾校矗立”、“风波不摇”是中大岭南学子的统一意志,并被历史一次次证明!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EMBA同学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