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关注SNN美国 新闻相约南加尔湾
SNN:文章转自梁冬先生的正安国货铺。认识自己,认识健康
「疾」和「病」有本质上的不同
我们上一篇提到,在补身体的漏,修补身体种种缺陷的同时,让精神内守,把心装进腔子里可能是更重要的养生、达生的方法。
我发现很多人,因为各方面都追求速度,身体很容易就有「疾」。比如说外伤,一把刀没有速度,是伤不了你的,哪怕是顶着你,它也伤不了你。据小梁揣测,「疾」跟外伤有关,跟速度有关
因为它静止在那儿,你不动,它也不动。就比如一部车不开,它也伤不了你。如果风刮得不是特别狠,甚至空气流动很平缓,也不会形成「虚邪贼风」。
「疾」和「病」不太一样,那「病」是什么?「病」是来自内在的丙火之相。我们都知道丙属火,这个观点来自于刘力红老师,他在《思考中医》里说:「丙对应的是丙火,丙火有问题(就是身体的火有问题)了,就叫‘病’。」
丙火指「心火」。言下之意,这个心不是肉体的心脏,更多地包含了情趣、意志、价值观、信仰、自我的接受、自在与世界的连接等等。它是一个统称。
内心不快乐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
庄子可能在跟我们分享一个观念:如果内心不快乐,不认同自我,无法与世界有情众生达成和解,说的话跟自己做的事不一样、今天做的事和明天想做的事情不一样、过去的念头和现在的念头不一样等等,来自十面八方的矛盾和冲突,往往会形成病,这可不是一个达生者所追求的。
我常常发现,有一些人虽然抽烟喝酒,却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病。还有一些人,出门戴口罩,看见领导或客户吸烟则强忍怒火,计算着自己又吸入了多少二手烟,内心在纠结到底自己有没有必要为了这份工作吸二手烟。然后在心里把领导或者是客户暴打一顿。
再有一些人,明明很想追求有名牌包包的生活,但是钱又不够。于是打扮得跟盘丝洞里的人一样,长袍、丝巾——走最朴素的民族风。但是骨子里又很想要LV、COACH、Prada、Hermès,很想开电动跑车,对性感的人咬牙切齿,然后脸上还要装出一副「神仙姐姐」的样子。
内在的欲望,与外在的表达之间不一致,往往会形成更大的对生的冲突(生,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神,理解为意识,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性格上的冲突等等)。
奇怪的是,我认识的绝大部分好大夫都抽烟喝酒。所以我常常问那些大夫说:「这位老师,这样好吗?这样有利于保全你们的身心健康吗?」我听到的答案是——不好。
但是,如果你表面上不喝酒不抽烟,无法享受抽烟喝酒带来的快乐时,那种痛苦才是得不偿失的。
酒色财气,有度皆可养生。贪嗔痴慢,无著便是菩提。」
不觉得自己欠世界,
也不认为世界欠自己
王凤仪先生有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以前在节目里跟大家分享过,现在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认同。
王先生认为:身体、物质以及物理层面上,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到10%,另外80%~90%都来自于心和性
心和性这两个层面各是指什么呢?心是因为价值观的判定导致当下的种种情绪;性是指性格。有一些人不喜欢你,他没有压抑也不发脾气。因为他从小接受了一种良好转换情绪的模式,不是因为教养而压抑,而是不太容易发脾气。
这种人,他在性格上是温和的,哪怕他在心性上有矛盾,对自己的伤害也有限。
刘力红老师说,性、心、身三个层面,身体其实占的比例最少,心大概占20%~30%,50%~60%都是跟性格有关。
性格和你的价值判断还不完全一致,不管什么信仰,什么价值判断,总有一些比较祥和,一些比较激烈。
以往,我们总认为好人会得到好报。后来我才知道,可能我们搞错了好人的定义。
符合利他原则的好人,在庄子的眼中属于中等好人。而有一种人,不太利他,也不太利己,在利他的同时能够利己,利己的时候也能利他。
关键是无论利不利他,他不觉得世界欠了他什么,也不觉得他欠了世界什么,这种人性格自然而然比较中和,这是庄子世界里面的好人。
王凤仪先生其实在传递一个信号——所谓的好,不是以利他为基准,而是以不欠人(不觉得别人欠他,他也不觉得他欠别人),不抱怨人(尤其在情绪和心理上不抱怨人)为基准。这种人的性格、情绪最是养性,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最有帮助。
养好我们的性,对于我们成为一个利他还是利己的人;成为一个有效率还是没效率的人;成为一个成功的还是不那么成功的人来说,情绪都不会显得那么激动,这才最养命,最养性。
所谓达观的人,就是在别人悲观的时候,他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在别人乐观的时候,他战战兢兢地看到了当中蕴含的风险。
内在的纠结和不确定,
才是导致不健康的深层原因
人应该悲观一点儿,还是应该乐观一点儿?其实应该达观一点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也是这个;「不生不灭」说的还是这个。
就这点而言,庄子在《达生》的开篇倒是清楚地跟我们分享了这一层含义。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一些别人眼中的坏人,能够很长寿。就是因为他不纠结,他不会为自己做的坏事而感到难过,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不认为那是坏事。
我曾经看过一个小说,讲的是一个觉得自己是在拯救众人、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大草寇的故事。后来他们告诉我,那个故事叫《侠盗罗宾汉》。
你说罗宾汉,不就是一个没有固定工作,靠打劫、杀人来劫富济贫的人吗?他心里是这么想的,顺便自己也吃饱饭了。
如果用现代的法律作为所谓的善恶标准的话,罗宾汉根本不能算是一个好人,起码他是违法犯罪分子。但是,那本小说里还是讲到了这种人在内在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认同,他并不是一个特别纠结的人。
王凤仪先生讲过,他知道有一个有点儿自私的,经常骂她孩子的老太太。但这老太太活过了九十几岁,凤仪先生就去观察她。
后来他发现,这个老太太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她骂人归骂人,骂完的那一秒钟,就不再粘连,她不会之后还去想「刚才那个事情太让我生气了」,她骂完就结束了。而且她也没有觉得骂人有什么不对,她完全在内在认为自己理所当然。
我认识一些人,总是活在惴惴不安当中。有一个朋友来他们家吃饭,或者聊天,他就会很不安地问:「你要不要来个苹果?」苹果吃完了,接着说:「你赶紧再喝杯水吧」「吃瓜子吧」「看电视吧」「吃糖吧」……我妈好像就是这样的人,明明是她请人来家里做客的,非要让客人觉得不安,当然她自己也很不安。
有些人可不是这样。我曾经去一位长辈家,到了快吃饭的时候,这位长辈突然说:「小梁,我们今天没做你的饭,因为之前你没说要在这里吃饭,所以你得赶紧走,否则我们也没法吃饭。」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位长辈这样直勾勾地告诉我:差不多该走了啊。把我送去门口的时候,他说:「下次来的时候,记得带点儿礼物,我们家老太太不在乎别的,就是你得带点儿礼物显示尊重。有家店包子不错,记着别买太多,多了咱也吃不了,浪费!四个就可以了,加上你的啊,一人一个,留一个备用,万一谁不够。记住了啊,冬菜馅儿的。」
我妈和这两位老人家一对比,我立刻感受到了我妈对于自己做一个主人,有些时候都不自在。是什么东西令她感到不自在呢?她为什么觉得她对你好自己不是那么舒服,你跟她在一起的时候,你也觉得好像谁都欠谁的呢?而后者,他叫你送礼物来,他站起来叫你别吃饭了,赶紧走吧——他丝毫没觉得不好意思。
幸好这两位都是我至亲的长辈,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某种特别有意思的不同——纠结还是不纠结。内在的纠结、精神的恍惚、想法的不确定等等,都是真正导致我们不健康的深层原因。如王凤仪先生讲,这叫「性」上的问题,心性上的问题。
所以每次我回家,都跟我妈说:「妈,你知道吗?你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我感到回到家里的时候,想坐哪儿坐哪儿,想睡到几点就几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不吃什么就不吃什么,想不洗澡就睡觉就不洗澡睡觉。」这是在我和我老婆的家里都做不到的事情,我能在我妈家里做到,我觉得这就可以了。
我妈现在终于明白,哦,原来这叫至善。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还以为自己是个好人的话,请花一点儿时间问自己:「你是一个纠结的好人,还是一个不那么纠结的好人?」
上次大智哥和我一起去见蔡志忠老师的时候,蔡老师用三十秒画了一幅画送给大智哥,说:「送你画之前,我不欠你的;送完你这幅画之后,你也不欠我的。」
我在旁边称叹:「Yes,it is,that's right.」
本期福利
美中教育群?南加时事群?
还是影音教育资源群?
进群方法:
关注本号:CAAOC一SNNnews
加SNNnews 扫码

不定期分享一些资源:A 教育资源 青少年教育心理李玫瑾视频资源52-100集,关注SNN微信公众号后  回复 资源  即可。B 20G儿童绘本资源,10G《千部名著有声书阅读资料10G》逐步增加。
对教育有兴趣者可参与
共建Xacademy PBL式创新教育平台
▽推荐文章▽
部分文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有问题请联系!
END
妈妈说:好东西要分享给朋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