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8日下午,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与武田中国联合主办的“心脏重症-携手护心全国培训”项目总结大会通过线上直播成功举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海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国内心脏重症领域多名专家和学者相聚线上,共话心脏重症,分享主动脉夹层优秀案例,探讨临床问题。
大会主席张海涛教授首先致辞,并对“心脏重症-携手护心全国培训项目”2020年工作做了总结。张海涛教授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动脉夹层是其中最凶险的一种,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很多病人在未治疗或未明确诊断前就因主动脉破裂而死亡,所以“携手护心全国培训项目”意义重大。从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项目相继举行了启动会1场、线下区域培训会10场线上区域培训会2场,以及线上沙龙会议2场,项目覆盖区域广,参与人数超千人,收获了广大同仁极大关注和好评!
本次总结会分为沙龙讨论和优秀案例分享两个环节。
重症大咖相聚讨论沙龙 共话急症救治
参与沙龙讨论环节的嘉宾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海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艳敏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叶志东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凌云鹏教授。4位心脏重症领域大咖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主动脉夹层等急症的临床救治难点和解决方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外科ICU中心主任 张海涛
《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患者的主动管理》
主动脉夹层起病急、疾病凶险、预后差,很多患者在未得到有效救治或者明确诊断之前,常会因为血压波动引起主动脉破裂而死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救治心脏重症患者变得尤为重要。数据获取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人工智能获取的数据和规则来预测患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早处理应对,可帮助患者取得更满意的结果。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而这部分的提高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通过对患者的主动管理来获取该患者在院外的生存质量结果,从而评判医学创新的成效。在这方面,需要更多医生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获取患者院外的生物学指标、心理学指标和社会学指标,从而对结果进行系统全面的评判。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心脏重症科研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内科急症中心主任 杨艳敏
《心血管急症抢救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致死致残性极高的疾病,如果没有正确识别,未在早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每延长1个小时,患者死亡率将增加1%。心血管急症首要工作是要做好早期识别,其次要做好早期血压心率的掌控以及处理好相关并发症,为后续治疗来争取一定时间。早期识别过程中,要学会鉴别主动脉夹层和其它疾病。主动脉夹层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完全相左,二者的鉴别尤为重要。
主动脉夹层最主要表现是胸痛,但胸痛表现鱼龙混杂,很多其他疾病患者都可能表现为胸痛。主动脉夹层胸痛表现为剧烈胸痛,一开始就达到顶峰,并且呈持续性状态,可以沿着血管分布游走,常伴有神经反射、恶心、呕吐等表现。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疼痛常为渐进性或间歇性,可以通过以上胸痛的性质帮助鉴别。
尽管手术治疗是主动脉夹层的一项根本性治疗措施,但药物治疗也同样重要。只有在早期有效控制住血压心率和相关并发症,才能为后续手术搭桥铺路。如果患者的血压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降压速度过快便可能导致脏器灌注不足。降压药物选择强调β受体阻滞剂基础之上的降压治疗,在急性期有很多药物可以选择,例如乌拉地尔、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心脏外科主任 凌云鹏
《做好手术治疗技术推广和同质化管理至关重要》
我国A型主动脉夹层疾病有两个特点:一是发病率相对较高,这个与基层高血压的防治不足有关;二是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治疗方面,外科手术目前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金标准,但外科手术的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需要深低温停循环,涉及到重要脏器的保护。手术治疗效果在不同中心、不同医院差别较大,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在10%~30%之间。在我国一些大的医学中心,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率不亚于国外,甚至有些比国外做得还好。但在一些手术量少的中心,手术并发症率仍然较高。因此,做好大血管A型夹层手术治疗的技术推广和同质化管理至关重要。同时,国内学者一直在探索如何减少创伤,比如利用杂交手术的方式,充分利用腔内治疗的优势,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简化手术方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这将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中日友好医院 心脏血管外科主任 叶志东
《非复杂型B型主动脉夹层不应过早干预》
B型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因此B型主动脉夹层偏向于保守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相对复杂,合并症较多,死亡率较高,在没有新的技术之前,可以采取药物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一旦诊断要尽早启动手术治疗,而B型主动脉夹层的病情则相对不急,关键在于区分是复杂型还是非复杂型。在所有B型主动脉夹层里,非复杂型占70%,复杂型占30%。以下几种现象可以表明它是复杂型:患者有破裂或者已经破裂征象;有重要脏器的低灌注缺血;下肢缺血;疼痛及血压控制不住。假如第一破口超过1公分,假腔直径超过4公分,这种情况应积极实施腔内治疗。其余情况建议在使用降压药的基础之上,控制患者的血压、止痛,等两周以上水肿期突破以后,再进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患者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4位重症大咖提纲挈领的发言为总结会带来了方向性和指导性的临床策略,既有基础研究的真知灼见,又有推陈出新的技术指导。
急诊先锋分享优秀案例 探讨主动脉夹层诊疗规范
为积极发掘区域培训会优秀案例,本次总结会会前设置了案例评审环节,评审采用“线下征集+线上评选”方式,评审专家依据评分规则对案例进行评选,共选出5个优秀案例,5位讲者在总结会上作案例分享和点评。
案例分享(一)

第一位分享嘉宾是山东省立医院急救中心李涛,分享题目为《乌拉地尔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通过对两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救治过程解读,李涛教授认为:胸痛患者需要明确诊断,药物治疗是起始基础的治疗,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乌拉地尔30秒见效,快速达标,且降幅可控,危重患者快速的血压控制后尽早手术治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荣青担任主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升和鼓楼医院王东进担任点评嘉宾。 
案例分享(二)

第二位分享嘉宾是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韦俊,分享题目《两例主动脉夹层破裂后外科成功抢救病例分享》。韦俊教授认为:院内发生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仍有抢救治疗价值,“适度保守的”手术方案似乎更有利于患者存活,优化流程、建设强有力的医疗团队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徐建军担任主持,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医院王菊香和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刘子由担任点评嘉宾。
案例分享(三)

第三位分享嘉宾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齐鹏,分享题目《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管理病例分享一例》。齐鹏教授认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保守治疗后,要及时调整手术方案,做好围术期管理。广东省人民医院熊卫萍担任主持,上海长海医院李白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庞昕炎担任点评嘉宾。
案例分享(四)

第四位分享嘉宾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窦冬青,分享题目《一例主动脉夹层病例诊治及相关诊疗总结》。窦冬青教授认为:与其他高血压急症相比,主动脉夹层降压的要求是降压速度要快、降压目标更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方坤担任主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傅水桥和天津市胸科医院陈庆良担任点评嘉宾。
案例分享(五)

第五位分享嘉宾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范景秀,分享题目《ATAAD合并术前消化道出血的思考》。范景秀教授认为,ATAAD+ mesMPS手术策略的确定需遵守以下原则:急诊以小时决策,合理的治疗优先顺序,胃肠外科+影像科+心脏外科+ICU等多学科协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曹舸担任主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翟茜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志维担任点评嘉宾。

近5小时的线上分享和探讨气氛热烈,各位专家积极发言、交流碰撞,为许多临床难点指明了诊疗方向,参与本次线上直播的各位同仁都表示收获满满。最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曹舸教授做了总结发言:2021年,“心脏重症—携手护心全国培训项目”将继续推进线上线下培训,让我们携手助力心脏重症学科的全国普及,共同推动学科整体发展。
我国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国家,每年新增患者在5万人左右,而每年可开展的手术只有8000台左右,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心脏重症—携手护心全国培训项目”在聚焦急危重症急抢救能力提升同时,也遵循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指导精神,交流基本药物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在以乌拉地尔为代表的静脉应用降压药物,既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用药,同时也是国家急抢救目录用药,在高血压急症领域也将助力我国急诊/外科/心脏科/重症科等医师服务于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救治。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回放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