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话语体系中,最重要的差异就是对估值和股价的关注程度不同。专业投资者常常会说茅台1800元的茅台不贵,可在普通投资者眼中,1800元每股,非常的贵。
本文力求用故事讲清楚估值是个啥的问题。
小王搬了新家,手上有一笔钱,50万,他打算在小区里投资一个便利店,预计花费50万,扣除房租水电,预计一年赚净利润25万,大概2年回本。一个月的时间,便利店开好了,如小王所料,第一年真赚了25万。随着小区的入住人口越来越多,便利店的生意越来越好。第二年前三个月就赚到25万。小王用15个月实现了投资回本。
小李是小王的好朋友,看到小王投资便利店赚了钱,跟小王商量入股,小王想到已经回本了,不妨卖一点股份给小李。回点本钱可以去别的地方再投资。
于是小王算了算账,三个月可以赚25万,一年就是赚100万。我当初投的2年回本的便利店,虽然只投了50万,但按照现在这个赚钱速度,2年回本的话,这个便利店应该值200万。于是小王给小李开价,便利店值200万,你投50万,占股25%。
常用的估值方法,PE/PB/PS、DCF、DDM、PEG,归根结底的本质,都可以放入上面的框架中来理解。即【投资回报率】。
小李入股便利店后,生意持续火爆,邻居们看到小王的便利店挺赚钱的,跟小王关系好的邻居来找小王谈入股,不认识小王的,自己琢磨着也开一家便利店,跟小王竞争。
一时间,便利店的生意成了小区邻居积极讨论的点。想入股小王便利店的邻居越来越多。小王很开心,跟新股东小李商量了一下,是不是可以卖一点股份给有实力的股东,咱们拿到钱可以去别的地方再做投资。
一拍即合,虽然便利店的盈利还是一年100万,但在这么火爆的环境下,两人觉得以前按照2年的回本效率计算便利店的价值,有点不合适了,于是小王和小李按照4年回本的价格开出了400万的价格。
打算入股的邻居韭哥,面对着400万的开价,大喜,在他看来,便利店的生意太好了,韭哥暗自揣测着,随着小区的入住人口越来越多,生意会越来越好,除了人流量会增加,便利店还可以新增加销售品种。以后发财致富就靠便利店的生意了。
于是韭哥豪掷80万,购买下便利店20%的股份,小王拿走60万,小李拿走20万。
讲到这里,老韭菜似乎闻到了熟悉的味道,盈利涨,股滞涨,就是所谓的【戴维斯双击】。
如果把便利店市场价值用P来代替,便利店盈利水平用EPS来代替。回本时间,就是常用的估值指标PE。市场价值/盈利=回本时间。
盈利水平更多的需要真实经营来体现,变动较为缓慢。在这个例子中,便利店的盈利,取决于人流量、单品毛利水平、客户复购率、商品品类齐全程度等等指标。在经营过程中,这些因素的慢变量。
而PE水平,是表征估值的锚,更多是取决于情绪的变动。当市场情绪火热的时候,PE水平水涨船高。小区里人人都在讨论便利店的好生意时,情绪被推到高点,估值水平也即达到相应的高点。历史上,估值水平一直是快变量。
在实际投资中,整体PE的影响因素众多,自上而下的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在千千万万的交易中,形成最终的估值变动。
下图为沪深300整体PE水平近十年的波动图。众多因素影响着PE的中枢水平,然后带动着指数上下波动。
专业投资者和韭菜的话语体系中,最重要的差异就是对估值和股价的关注程度不同。1000块一股的茅台对应20倍PE,个人投资者会觉得1000块一股太贵,而机构投资者会觉得20倍PE太便宜。
所以,韭菜成长的第一步,用估值来思考贵与便宜。
————
便利店的故事还在继续。几个月后,小区里陆续新开业了5家便利店。新开业的店为了抢客户,各种打折促销,小王便利店生意直线下落,原来3个月可以赚25万,现在3个月5万都赚不到。现在小王便利店市场价值已经连50万也达不到了。
韭哥打的如意算盘不但没有实现,在这轮投资中,还站在了戴维斯双击形成的山顶,承受了一轮杀业绩杀估值的戴维斯双杀过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