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日子里惯于得见的“不起眼”艾草,化为香料盛放于香囊中,贴身佩戴或挂于房中,香意弥散开来,自是承载了一份期许的好愿。
春深日子,风和日朗的景色正好,不禁生出郊游的兴致来。柳浪闻莺的热络填满了踏青沿线,从塞满的“车河”中探出身透口气时,意外捕获了另一番“天然奇景”:在郊野公园里挖野菜的人们。
国人的农耕天赋与农事热情,隔过一个漫长的冬春,仍旧以手里攥着小铲子、抬脚攀上树杈子、一撮堆儿扎进杂草丛的方式,一往无前地追寻着那艾草、榆钱的清香。
年轻人多半笑这唤醒身心的“仪式感”少了风雅,只专注在“动物森友会”游戏里置办大头菜,未曾料想擦身而过的大婶可能是一位“人肉植物图鉴”专家呢。那独属于自然的活力,正是在日常的劳作景象里,由植物冒出的香气牵引着,迎接着太阳底下盛放的新事。
循季感受自然四时流转的恩惠,清明——立夏——端午,最美最好的景象集中在这段春至盛、夏意浓的日子里。此时踏青、佩香,自古便是风雅颂乐事。《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书中故事写到清明时节,宝玉身子倦倦地游逛大观园,只见一派清新盛景:
“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园中众婆子各司其业,也有修竹的,也有栽花的,池中又有驾娘们行着船夹泥种藕”。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古人是这样度过春夏的。《礼记·内则》有载,逢春夏相交之时,豆蔻年纪的小儿女们习惯在清早佩戴“衿缨”,文雅的称谓实指香囊,在绣描着花纹的囊袋内置妥时令花草,才好去向长辈问安。
一枚在草长莺飞的萌动里佩戴的香囊,亦常与爱情故事相关联。曾写作千古佳句“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秦观,曾专门为香囊作句:“香囊暗解,罗带轻分”;“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这句三国(魏)时代流传的《定情》诗,则为今人重现旧时风雅滋养着灵光。
清赏四时草木,将其融入日常之美,或许是这个初夏里最不奢侈的感知自然的方式。
在湖北黄冈的蓟春,这座因李时珍故里而闻名的小城盛产“国民香草”——蓟州艾叶。艾,最初的记载来自《诗经》;作为民间良药,蓟艾的治愈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早有体现,“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
或许是“艾”的疗养角色过于深入人心,作为草木绵延溢出的清香之气,时常被人忽略了。五月里佩香,以艾叶作香料嵌入苎麻布缝合的香囊中,正是初夏时节颇应景的疗愈妙物。
◬ 拥有上千年手工织造历史的夏布与“国民香草”艾草
寻常日子里惯于得见的“不起眼”艾草,化为香料盛放于香囊中,贴身佩戴或挂于房中,香意弥散开来,自是承载了一份夏日期许的好愿。以传统“中国草”苎麻原料织成的香囊外织物——夏布,则为艾草的幽香裹上另一层东方传统之美。
万物有灵且美。原生苎麻纤维历经绩麻、整经、穿筘、上浆、织布等繁复工序,全手工织造的过程遵循自然之序,直抵芳香节日的精神真意。
◬手工织布工序(部分)
“东门之池,可以沤苎。彼美淑姬,可以晤语”,遥想《诗经·国风》里的青年男女,因浸泡苎麻布勾起的爱情诗篇,正应和着情之所至,以物相投。
“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这是物的不朽神奇之处。初夏闲情时刻,手中把玩着以传统色“青豆“、“柳染”、“松皮”、“茶黄”、“赤红”染制的五彩香囊,心底挂着可与这手织巧心相称的意中人。
◬ 「手织夏布佩艾叶·五彩香囊」风物故事

那所有关于明朗天的隽永记忆,也似被焕活了点点美意。
「春日佩香 · 五彩香囊
传统风物 夏布手工织造 蓟州艾草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生活

更多风物&新茶&美器尽在三联生活市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