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的托克维尔:  为社会保留一点理性的声音
成为沉思的托克维尔资深读者点击上方「沉思的托克维尔」→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1 
当地时间4月17日,在军乐队庄严肃穆的伴奏乐声中,现任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的葬礼结束。这位饱受争议的王室成员,也用他的葬礼为英国君主制敲响存废的暮鼓。当有一日德高望重的伊丽莎白女王故去,英国君主制是否会面临又一次挑战?
正如亨廷顿曾悲观预测的那样,无一例外,在现代化浪潮中所有的君主都将面对“国王的困境”这一问题。即君主制国家都将面临着政治现代化的问题,当君主制在传统权威和现代权威之间被撕裂时,“君主制国家的政治体制都陷入了一种根本性的困境”,而英国也毫不例外。
在一波又一波民主化与革命的浪潮中,君主制早已是风中之烛。曾经被称为“欧洲祖母”的维多利亚女王,她的外国后嗣和亲戚们,譬如德皇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以及曾经靠婚姻统治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早在一战就被推下王座;而近东的奥斯曼土耳其与远东的大清帝国,也在一战前后民族革命的风潮中分崩离析。
君权神授的谎言早已被戳破,君主合法性的根基受到撼动。在当代世界中,尤其是在已完成现代化体制转型国家,君主制的存续更多是基于现实需要。失去民众从内心由衷发出敬爱之情的王室,其所拥有的权力和享受的供养也越来越少,而民众对世袭罔替君主存在的质疑和非议也越来越多,君主甚至随时都面临着退位的窘境。
即使是在保守稳健的英国,废除君主制的言论也并非什么危言耸听。英国内战期间就已经有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的先例,如果不是护国公克伦威尔的去世,英国现代历史可能会改写。进入20世纪后英国议会提出废除王室的议案也屡见不鲜。1923年工党便提出废除王室的提议;1936年趁着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退位,英国议会中第一次有人提出变革国体的议案;而到了今天以工党为首的进步派政党内部依然有人坚持着这一观点,比如工党的前领袖科尔宾老爷子。
保皇派总以英国皇家传统的源远流长来反驳废除君主制的激进言论。诚然,从1066年诺曼征服到今天,英国王室外表看上去是在延续保守派口中的“千年悠久传统的壮丽辉煌”。实际上,世人如今看到的英国王室的壮丽辉煌,更多的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从笨拙可笑、缺乏魅力变得庄严华丽、引人注目,英国王室形象的完成转身的时间也不过短短150年左右。而通过王室形象的再建构表现帝权威严并让人畏惧,折射出的是曾经日不落帝国的强盛与骄横。
通过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当今一些大英帝国遗民自豪感来源的廉价。把这种工业时代发明建构的仪式当做一种千年流传不曾断绝的信仰,而把曼彻斯特地区工人阶级的红砖房子看做是新玩意,英伦保守派民族主义幻想与宏大叙事癌症真是不可救药了。
 2 
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根据英国宪法,女王是国家元首、立法司法的领袖、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和国教的世俗领袖。英国民众是她的臣民,内阁大臣是她的仆人,英国陆海空三军是她的军队,一切公文信件上都印有“为女王陛下效劳”的字样,甚至议会中的反对党的正式称呼也是“女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
宪法规定了的女王拥有让共和制度下国家领袖们难以想象的权力,但实际上女王并无多少实权,所有权力都在政府和议会手中。她不能拒绝议会选举的结果和内阁人事的任命,而动用否决法案的权力也已是在遥远的三百年前。王室甚至对地方的独立倾向都无法直接干预,1911年在爱尔兰自治的问题上,英王乔治五世为了不破坏宪政基础,选择直接签署议案。
正如英国开玩笑所说的那样,即使议会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在上边签字。因此,在内政问题上扮演礼仪性角色的英国王室,更多的是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在大英帝国的外交战线上。
日不落帝国虽已明日黄花,但豹死留皮的英联邦组织是殖民帝国最好的遗产。女王不仅是英联邦组织的最高代表,还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8国的国家元首。1953年,刚带上王冠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便开始自己的环球之旅,其访问重点便是英联邦各组织成员。
这次长达173天的巡狩挽救了大英帝国自二战后一路下滑的国际地位,连一度对女王并不看好的丘吉尔都不得不承认,女王的环球之行堪比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大海盗德雷克,“她带回的财物也会同德累克的一样光辉灿烂,为英国取得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自继位到今日,女王的王室外交维持着这个老大帝国往日的利益与荣光。1957年女王为纪念英伦移民登陆美洲大陆而访问美国,同时也是为马歇尔计划中美国对英国的大力援助而登门道谢。在马歇尔计划中,美国对英国的经济援助占计划总金额的1/4,接近对法德两国的总和。这次访问拉进了英美两国的传统盟友关系,以英美为首的昂撒同盟也是西方最终赢得冷战的重要基础。
2000年,面对澳大利亚共和派离开英联邦的压力。女王第13次出访澳洲,女王亲自为澳洲保皇派站台并成功的将澳大利亚留在英联邦之内。女王又一次挽救了英国的海外利益,这是英国议会和政府完全无法做到的。
但令唐宁街十号的主人们担心的是,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譬如新西兰,英联邦内很多国家都有当女王去世后就退出英联邦的意图。实力是外交的后盾,一个逐渐衰落的老大帝国靠着一个垂垂老矣的女王,还能继续维持自己的影响力吗?
 3 
相比中东石油国专制君主们、骄奢淫逸的泰王拉玛十世和伊比利亚半岛的卡洛斯一世,英国王室的表现虽已相对不错,但无论王室表现如何,英国人对他们名义上的主子也已经厌烦了。

在世纪之交的一次民意测验中,已有56%的英国人支持废除王室,同时18-24岁的年轻人几乎对王室毫无好感。2012年,借着彰显昔日大国国威以团结人心的伦敦奥运会闭幕,英国卫报调研民众对王室态度,结果显示仍有36%的民众支持废除王室。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仍是这个国家最受欢迎的人,根据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调查,35%的英国民众认为女王比政客更关心民间疾苦,而投票选择政客的只有9%。她对这个国家的责任感无可置疑,她信守着继位时对民众的誓言—将自己奉献给这个国家;她努力让君主制适应现代社会,她裁减王室经费并公示王室花费、为私人收入交税甚至开设媒体账户并会见Lady gaga这种流行歌手。但她让英国王室避免亨廷顿所说的“国王的困境”么?
目前英国社会对王室的支持,不如说是被女王的个人魅力所征服。但越来越多的英国人支持在女王去世后,英国应该进行一次公投来决定君主制的存留。首先君主制就是对民主精神的违背,现代国家领袖应该由选举产生。英伦保守派总以女王可以代表不列颠所有人民,而政客只为选举他上台的选民负责为由支持君主制。这种说法与100年前沙俄保皇派支持沙皇的理由一样荒诞不经,一个未经任何公开选举和公众授权而登上最高权力的人,有什么资格自称代表他统领下的所有人民?
其次,即使在君主立宪条件下,君主权力严格受限,但这不代表他是毫无权力的。同时世袭制无法保证他的君主代代都是明君,君主的不当举措必然使这个国家蒙羞,而心术不正的君主甚至会引领这个国家走向深渊。比如二战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他喜怒无常、刚愎自用且有着浓浓的法西斯情节,他虽最终退位但其争议言行仍给英国社会以及白金汉宫的继任者带来巨大的阴影。
无独有偶,若是现在被英国人民所不喜的哈里王子登上王位,可以预见英国人民废除王室的呼声将被无限放大。
(如果是哈里、梅根这样的人上位,英国民众还会支持君主制吗)
再次,王室的存在也是对等级制度的默认和现代平等观念的冲击。君主制的存在让诸如特权思想和对权力的崇拜这些早应被丢弃的恶劣传统得到保持甚至强化,当年资产阶级为了获得社会地位的肯定而保留下来的君主制,为什么还要让现代人继续承担?
然后,这项制度本身也花费巨大。大英帝国已经没落,继续维持当年的排场本身也非当代英国人所希望的。英国政府每年也需要拿出不菲的财政收入来养活王室,同时王室也享受着各种免费的福利。即使在近些年改革后王室仍然花费巨大,目前仍有近半的人表示王室从税收中获得3600万英镑经费还是过高了。同时,女王也坐拥大量的财富。她长期占据着英国首富的位置,而且不需要缴税,直到近年才有所改变。
最后,王室作为国家的楷模,其道德方面必须是完美无缺的。如果你非人间圣贤,那么人民为什么要拿钱养你?这也就是王室的花边小新闻不断被扒出的原因。这也使得很多王室成员并不愿意继续呆在王室,就像前不久梅根所说,“女王对她很友善,但王室限制她的自由”。在一个价值观日益多元的社会,要求家族内所有人都按照最高道德标准生活是不现实的,为了个人幸福放弃王室地位也并不奇怪。当王子思凡主动摘下王冠去寻求自由,也将从王室内部终结君主制。
结语
1900年,世界上只有26个共和国;而到上世纪末,共和国的数量增加到149个;到如今仍然实行君主制度的国家只有30个。王权没有永恒,终有一日所有的王冠都会落地。若是国王们在关键时刻都能审时度势、顺从民意做出让步,那仍不失为一种高贵而稀缺的品德。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和小号,关注小号,以防失联

欢迎加入我新开的知识星球:跟团长读书,新开的星球主要带大家读一些学术经典,比如旧制度与大革命,自由主义,罗马帝国的陨落,美国历史、自由的基因等。(如果想讨论人生,也可以加入)
目前星球优惠,原价99,领完50元优惠券后,现价49,之后还会有续费优惠券,给老用户优惠,欢迎大家扫码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