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推文《儿子见啥都要买,欲望像个无底洞~ 我用这招不花钱也不撕逼》中,我提到了OK表现好,就会给奖励零花钱,让他可以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妈妈来问我:“本来该孩子做的事情变成奖励,会不会让孩子觉得这些事情不是自己应该做的,而是需要父母给相应的奖励呢?”
没错,“一味把行为物质化、用金钱去奖励行为”是容易让孩子掉进钱眼里。最大的坏处是,孩子会把关注点放在获得金钱上,反而失去了做事的内在驱动力,与我们的目的背道而驰。
但是,凡事也都有两面性,我们为什么会想到用金钱奖励,也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件事的好处—— 它能实现对孩子从0到1的启动

所以,金钱奖励作为一种“好坏并存”的做法,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好和坏进行剥离,而这个剥离,其实就是我们对于奖励和激励的区分。
奖励和激励并不是一回事,关于他们的区别、以及如何利用好他们,在脑科学关于大脑激励机制的书中有一些答案,我来给大家捋一捋。
◆  ◆  ◆
奖励削弱了娃获得快乐的能力
有一次带OK去美术班,课间有个妈妈问我是怎么鼓励OK愿意来上课的。
她说她一直很烦恼,她家娃看着每次都兴高采烈地来上画画课,但其实每次来都是为了得到她承诺的上完课奖励一个冰激凌
原本孩子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应该是来自于完成事情本身,可是因为妈妈不适当的使用了“冰激凌”作为奖励,就破坏了孩子做一件事的内在动机。这也是奖励最容易被滥用、用坏的方式。
其实,人的大脑自身有特别精妙的“奖励机制”。
大脑会分泌多种能让人感到快乐、安全和成就感的 “快乐素”(Happiness Hormone)。一般情况下,快乐素的释放水平很低,可以维持我们心情平静。当我们完成了预设目标,作为奖励,大脑会增加快乐素的分泌,让人感受到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也就是说,有预设目标很重要。
不过当我们使用物质奖励贿赂孩子时,预设目标就发生了转移,孩子大脑预设的目标不再是完成刷牙、洗澡、收拾玩具,而是获得“冰激凌”、“甜甜圈”、“棒棒糖”。所以,即便孩子完成了刷牙这件事,如果得不到甜甜圈这个预设目标,就不会觉得开心。
《孩子·挑战》一书中也说到过奖励滥用的危害:
奖励剥夺了孩子从一件事情本身中获得满足感的能力。
当孩子发现“我有什么好处”的答案是“没有”时,孩子发展出“没报酬,我就不合作”这样的观念。
我们用贿赂换取孩子的好行为,以后当我们不给奖赏时,孩子可能认为他的努力白费了。
奖励不是捷径,而是给我们发现激励点
在爸妈们使用奖励时,最大的一种误区就是把奖励作为撬动孩子行动的一剂猛药,简单粗暴疗效好。
如果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那就和爷爷奶奶一看孩子撒泼打滚就拿巧克力糖果来交换是一样的思路,用金钱换取太平。

然而,在管理孩子的行为时,金钱被我们使用的方向并不是换取一时的太平,而为给我们换来一些观察孩子的机会。
在撬动孩子的行动之后,首先孩子有机会在这个行动中去感受行动本身。当然,因为他们会一直惦记着最后能不能得到“报酬”,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很难去感受到行动本身的乐趣,而这个“忽视点”,就需要由爸妈来弥补。
就像OK 如果做完作业把桌子整理得干干净净,我会在他整理的过程中观察他,是否是有步骤有条理的,是否把文具和书本都归位正确和到位,有没有把橡皮屑都处理干净等,并且也会发现他的一些亮点,总之会在给予奖励时把他的行为非常具体的有细节的去挖掘表扬,让他更多地感受到鼓励
而如果他没有做好,比如原本书本归类不对,铅笔水彩笔橡皮便签都丢一个收纳盒,我都会指出来、、并且鼓励他要做到我们约定好的标准。
使用一点奖励是为了日后不奖励。尤其对于更小一点的孩子,奖励的同时,一定要去表扬肯定小娃儿合作的态度,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让他们意识到原来我很能干,把娃的注意力引导完成事情本身上去。
比如,小娃儿愿意刷牙了,告诉娃:“宝宝做到了,好棒呀,我们把牙齿警察送进去,小牙齿就安全了”。配合着一些绘本故事,或者模仿刷牙齿的游戏,孩子慢慢就从心里接受刷牙这件事了。
在物质奖励和“有趣的事”之间做选择
其实“给孩子奖励”,很多时候,不只有物质奖励,也可以是“陪孩子做一件有趣事”。比如我跟OK非常喜欢的一个奖励是“约定的半天时间,他要我做啥,我一定得去做啥”,每次他都乐此不疲。
不过,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可能有时我们也会觉得手头上的“有趣的事”有那么点资源耗尽了,那就可以灵活操作。

就比如我给OK的表现好奖励零花钱这件事,正是因为我看中的是背后的意义—— OK可以用这笔积攒的小钱去思考如何花钱和省钱。
其实OK的这笔零花钱不仅可以用来购买他想要的东西,也会用来购买一些必需品。因为他总是弄丢橡皮,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买了一打橡皮全被他丢完了,于是当他有了这笔零花钱后,我就告诉他,他再丢橡皮的话,妈妈就不买了,而需要用他自己的钱来买,由他自己承担自己的不爱惜物品的后果。
慢慢的,虽然外表看是给OK金钱奖励,但实质上使用金钱的过程给他带来的消费观增长,已经超过了物质对他的刺激,这个“金钱奖励”其实是“有趣的事”的化身。
另外,如果使用“有趣的事情”作为奖励给孩子,一定是要在时间上不久远的事,而且要尽快兑现。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时间观念,如果我们许诺的事虽然有诱惑力,比如好好刷牙周末就带你去水族馆看鲨鱼,但“周末”对娃来说太遥远了,那就很难对娃产生吸引力,激励也就很难有效。
OK妈说:
最后想说,很多时候完成一件事的感觉本来就是最好的奖赏了,如果是孩子本来很喜欢做的,其实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奖励。如果是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其实大人的耐心更重要。
无论要奖励还是不要奖励,我们都应该清楚,本质就是激励、鼓励,而这件事,爸妈从来就是第一责任人,没有什么捷径可以帮我们省下这部分力气。
觉得喜欢今天的文章或者觉得有用,可以在右下角“点赞”“在看”双连击哦~
↓↓↓ 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我的微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