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生物常常存在两种误解。一种是人们在不厌其烦地重复那句「物竞天择」时,常常忘记了「适者生存」,而「适者」并不一定是「强者」。第二种就是生物没有自然演化出「车轮」「轴承」或类似的结构。其实要反驳这两点很简单,不需要向远方去看,只要求诸我们的内在,向内再向内,到细胞深处,就有着完美的答案。
-文字稿-
我们能跑能跳能思考,都需要能量的支持,而能够把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转化为能量,这都多亏了我们细胞中的线粒体。然而,我们的线粒体其实来自于一种古代细菌,是外来生物寄生的结果,这可能就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
在1890年,德国病理学家理查德•奥特曼(Richard Altmann)在使用一种新型组织染色剂,对细胞染色进行显微观察时,就首次发现了这些细胞质中的颗粒。仅仅靠着显微观察,他就推测道:这种结构具有代谢、生长、分裂的能力,对生命活动异常重要,并且是一种与细胞共生的细菌。
最后一个结论实在是过于超前和大胆,在当时更是缺乏实验验证手段,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批评和嘲笑。
一直到1967年,琳•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当时她的名字还是 琳•萨根Lynn Sagan)发表了一篇极为重要的论文:《论有丝分裂的起源》(On the Origin of Mitosing Cells),非常系统地提出:现存真核生物细胞内的线粒体、叶绿体、鞭毛的基体(甚至还有其他细胞器),都曾是各自独立的原核生物
最迟12亿年前,因为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大幅提升,迫使一部分厌氧生物必须与其他更能适应氧气的生物合作,并共生进化出真核生物。这也就是著名的内共生假说(Endosymbiotic Theory)。
比奥特曼幸运的是,她的假设在当时已经具备了验证条件。
比如60年代DNA的发现就是一个关键点。很快人们就发现,线粒体内就有着自己独立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mtDNA),也就是说它们有自己独立的世系传承,这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母系遗传。
它们一般是环形,也没有封装在一个「核」内,这与我们细胞核中的线形染色体不同,而与细菌的环形染色体结构非常相似。
诸如此类的证据还有很多,比如线粒体拥有自己的核糖体,用于合成(部分)自己需要的关键蛋白质。更有趣的是,它们与细菌的核糖体(70S核糖体)非常相似,而与人类或其他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核糖体(80S核糖体)差异较大,这导致它们也会被氯霉素类抗生素针对性的抑制。
虽然关于先有真核生物还是先有线粒体的争论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但是线粒体(以及叶绿体等色素体)原本是独立生物的内共生假说已经被广泛认可,并且人们开始理解,生物共生、互利互惠在进化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大自然不只有冷酷无情的竞争,其实也有很多「友谊」与合作的内容。
从所有已知真核生物保存在线粒体中的DNA来看,它们具有一组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明显属于同源。这就类似于操作系统的底层核心,对于系统整体来说过于关键,在版本升级的时候就没有程序员敢动这些代码。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底层代码发现它们来自于同一个最初的版本。
比如有一种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异养鞭毛虫」(Reclinomonas Americana),它们的线粒体DNA被认为相对保存完整,于是大部分真菌、所有的动物的线粒体基因,都能在其中被找到。
所以主流观点普遍认为线粒体具有单一起源,就与真核生物一样,它们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
通过对基因序列以及核糖体RNA序列等各种角度的对比,这个大约在17亿年前被我们的祖先「内涵」了的物种,原线粒体(Proto-mitochondrion)应该是一种细菌(Bacteria),更具体的,就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
这一种类下最有名的物种大概就是鼠型(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立克次体(Rickettsia)。事实上,目前也认为线粒体在现存生物中与立克次体的亲缘关系最近。
当然人们对线粒体充满了兴趣,并不只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的祖先那种同生共死的「友谊」,更多是因为线粒体对动植物特别是人类太有用了。
我们在中学就知道,线粒体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制造ATP,为机体生化活动提供主要的能源,对有机物的利用效率极高,是糖酵解的二十倍左右,这也是双方可以共生互惠的生理基础。
说到能源,大家首先联想到是否是电力或者石油?在线粒体内发生的事情正是类似于把石油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在线粒体内膜上,由食物分解产生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经过三羧酸循环生成辅酶Ⅰ的还原型NADH,将电子传递给复合物I上一系列可以进行脱氢加氢反应的蛋白(黄素蛋白、硫铁蛋白等等),电子在这个复合体内各种蛋白间不断传递,每一步势能都在降低。其释放出来的能量被用来把质子,也就是氢离子泵出内膜。
这还不算完,复合物I把电子用完后,还会传递给辅酶 Q(coenzyme Q 或ubiquinone),并由其携带到复合物III、复合物IV中(3和4),逼着电子再走两遍。这也就是电子转移链(呼吸链)。
但是显然,人类或其他动物的细胞并没有办法直接利用电能驱动,所以关键在于「导」电过程中泵出的是质子:被泵出的质子聚集在线粒体内膜与外膜之间,形成了内膜两侧的PH值差与电势差。这就是把「电能」又转化为了势能。
此时,内膜上ATP合酶(F0F1复合物,ATPase)给他们打开一个口子,质子们就在电化学梯度的强迫下,冲入膜内,推动ATP合酶的转子部分转动,利用这股力量把头部捕捉到的ADP和磷结合,生成ATP,也就是细胞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
你可以把ATP合酶简单理解为一种水力发电机,只不过这里驱动「发电机」的物质不是水,而是质子。
这种「质子发动机」效率极高,其转速高达每分钟8000转,每转一圈都能组装出3个ATP,相当于每秒组装400个ATP。据估算,一个人全身的线粒体内膜如果全部铺开,面积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
但是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发动机」群组也有一个问题。我们前面说了其动力的关节环节是电子的传递。正常情况下电子最终会与氧结合并生成水,但是如此庞大规模的运作之下总会不时出现一些意外,一些电子可能在传递过程中提前就跑出去,简单说就是漏电了,这就可能形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也就是自由基的一种。
因为这个额外的未配对电子,氧就变得很不稳定,非常容易与各种大分子结合使之失去活性。比如,导致线粒体中那些缺乏保护、纠错功能较差的环状DNA产生错误。
这样的意外和错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累积,最终,一个仅仅有外形但失去功能的线粒体就出现了。而线粒体是通过自我分裂来增殖的,这也就意味着细胞内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无用线粒体,但是机体的能量代谢能力却在不断下降。其实,这就是「衰老」在细胞层面的一种重要表现。
这种对衰老的解释被称为「衰老的线粒体自由基理论」(MFRTA)。人们自然想到如何去中和这些活性氧,减缓衰老的进程。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辅酶Q(CoQ,对哺乳动物来说就是 辅酶Q10)又称泛醌,其「工作」是接受电子和质子被还原成半醌,半醌还可以接受电子和质子被还原成二氢泛醌。所以很自然人们将其看作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经常作为一种膳食补充剂而出现。
但是辅酶Q本身是一种脂溶性的化合物,实际上很难被肠道所吸收,也很难跨膜运转进入细胞和线粒体。于是人们开发了亲水性的人造类似物,比如艾地苯(idebenone 羟癸基泛醌):简单说这种化合物就是把辅酶Q10那根长长的亲脂性「尾巴」给去掉了,于是它就更容易被肠道吸收,并实现跨膜运转。
比较有趣的是这种高仿辅酶Q的化合物,是作为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开发的。其构想原理是:用艾地苯分子补充、加强辅酶Q10的功能,使已经老化的线粒体可以继续「发电」,进而改善神经细胞功能。可惜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成因和发病机理都过于复杂,不论是外源性地导入辅酶Q10,还是人工合成的艾地苯,都不能解决细胞老化病变的进程。
这些挫折都无法阻止人类对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乃至永生的热情,与线粒体相关的各种生化研究因而获得了大量资本的注入,比如针对辅酶I/NAD补充的NAM烟酰胺(Nicotinamide)、NR烟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等等。大家可以在我们之前的节目《返老还童药鉴定指南》中看到相关论述。这种由人类的本能渴望与实用性所驱动,并由资本注入「研究经费」所体现的科研方向,最终会通向哪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参与讨论。
参考文献:
1.Alberts, B.,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6th edn, 2015." Search PubMed: 1-1342.
2.Bullerwell, Charles E., and Michael W. Gray. "Evolu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protist connections to animals, fungi and plants."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7.5 (2004): 528-534.
3.Delsuc, Frédéric, Henner Brinkmann, and Hervé Philippe. "Phylogenomic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tree of life."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6.5 (2005): 361-375.
4.Ernster, Lars, and Gottfried Schatz. "Mitochondria: a historical review." 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91.3 (1981): 227s-255s.
5.Lang, B. Franz, et al. "An ancestral mitochondrial DNA resembling a eubacterial genome in miniature." Nature 387.6632 (1997): 493-497.
6.Sagan, Lynn. "On the origin of mitosing cell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4.3 (1967): 225-IN6.
7.Wilson, Edmund Beecher. The cell in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Macmillan, 1900.

混乱博物馆视频号开通啦!欢迎大家踊跃转发、点赞、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混乱博物馆更多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