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无聊不仅是一种适应性的情绪,还是一种存在性的处境,与沉思、孤独、寂静相关。
文|陈赛
日本作家吉竹申介有一本绘本叫《好无聊好无聊》。一个长得像土豆一样的小孩子,以各种姿势瘫倒在沙发上,两眼发直,哀叹着好无聊。
他去找妈妈:“妈妈,我好无聊。”
妈妈对他说:“自己去找些事情做。”
然后,他开始想,为什么会无聊呢?无聊是什么?无聊是谁的错?所有人都会觉得无聊吗?西瓜虫会觉得无聊吗?毛绒玩具呢?路上的石头呢?世界上最无聊的游乐场是什么样子?一个人几岁的时候最无聊?世界上只有“无聊的事情”和“有趣的事情”吗?如果既不觉得无聊,也不觉得有意思,这种心情又怎么形容呢?要是300个无聊的人聚在一起,会变得有意思,还是变成300倍的无聊呢?……
《好无聊啊好无聊》
无聊到思考“无聊”这件事情,居然也可以这么好玩,可见无聊也不是全无好处。
作为成年人,尤其是为人父母之后,当孩子抱怨“无聊”时,会引发我们很复杂的感受。比如焦虑、挫败、愤怒、失望甚至有一点嫉妒——我也想无聊到盯着天花板看半天啊!你有大把的时间,有无数的玩具,这个世界有那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为什么还会抱怨无聊?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无所事事地躺在地上,通常有两种反应:第一,他是不是有毛病?第二,赶紧给他安排点什么事情做。
对现代父母来说,孩子的“无聊”是一个待解的问题,解决方案也不少:去读书、去画画、去写字、去练琴……就好像我们认定了,孩子的生活应该永远有趣,永远要学到点什么,否则就是我们的失职。但是,我们忘记了,比起无止境的有趣和刺激,无趣和平淡才更接近人生的真相,而忍耐无聊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技能。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在《幸福之路》中论述过这个问题,“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应该自幼培养。在这一点上,现代父母大大该受责备,他们供给儿童的被动的娱乐实在太多,例如电影与珍馐之类,他们不懂得平淡的日子对儿童是如何重要,过节一般的日子只是难得有的。儿童的娱乐,在原则上应当让他用一些努力和发明,从他的环境中自己去创造出来。凡是兴奋的,同时不包括体力运动的娱乐,如观剧等等,决不可常有。刺激在本质上便是麻醉品,使人的瘾越来越深,而兴奋时间的肉体的静止,又是违反本能的。倘使让一个孩子,像一株植物一般在本土上自生自发,其长成的结果一定极其圆满。太多的旅行、太多复杂的印象,不适宜于青年人,徒然使他们长大起来不耐寂寞,殊不知唯寂寞才能生产果实。
《小屁孩日记》剧照
其实,很多童书都是从一个无聊坏了的孩子开始的。爱丽丝在河畔读一本书,无聊地打了个盹,恍惚间跟着一只兔子进了神秘的地下世界(《爱丽丝漫游奇境》);小乔治无聊得简直要流泪,于是想出了一个计划,给姥姥发明一种神奇的药水,要么把她彻底医好,要么轰掉她的天灵盖(《小乔治的神奇魔药》);米洛觉得一切都很没劲,什么也不想做,哪儿也不想去,甚至不想睁开眼,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一个紫色的收费亭(《神奇的收费亭》);麦克斯淘气,被妈妈骂一顿,也没饭吃,一个人在房间里闷着,迷迷糊糊中,房间里长出参天大树,一艘大船载着他出海,到了野兽出没的地方(《野兽国》)。
为什么最精彩的旅程,往往发生在最无聊的那一刻?
我们的心智,无论成熟度如何,都渴望新鲜的刺激。而无聊,无论严重程度如何,都是自我与世界之间的阻隔。它首先是一种被困住的感觉,你很想做点什么,但眼前的事情没有一件让你觉得有意思,或者有意义。它还是一种悬置的期待,你在期待着什么,虽然你不知道自己期待的是什么,甚至也有可能什么都等不到。但在这种沉闷、焦躁、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悬置状态中,无聊就像一种自由流动的注意力,努力在反复的空虚中寻找一个出口,真正的欲望由此得以成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心理学家亚当·菲利普斯认为,无聊在一个孩子的心智成长过程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其实,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之所以进化出无聊的情绪,很可能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掌控周围的环境,过滤掉那些不再新鲜、不再重要或者无需再进行评估的刺激物。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们坐在非洲大草原上,他们必须关注的,是那些会变化的东西——一个潜在的猎物,或者一个可能的威胁。谁会浪费大脑的资源和能量盯着一棵司空见惯的树呢?
孩子也一样。无聊,是他们评估环境的方式之一。心理学研究显示,一个人应对无聊的能力,与专注力与自制力是高度相关的。也就是说,只有好好无聊过的孩子,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和资源。吉竹申介曾经说过,从小到大,他总是困扰于这个世界的枯燥无趣,所以他总是在各种无聊的场合随意涂画,主要是为了提醒自己,“没事儿,这世界很有趣,不能放弃希望”。
所以,无聊不仅不是我们应该逃避的东西,反而是一种值得沉思的存在性的处境。毕竟,无聊警示我们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身在其中的位置有点问题。那么,随之而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是什么让人生有趣,有意义?
其实,成年人对无聊的避之唯恐不及,是否就源于这句天问?这就是为什么在心理学实验里,人们宁可忍受电击,也不愿意忍受无聊;宁可缺胳膊断腿,也不能没有手机。因为无聊意味着与自己相处,意味着直面充满缺陷的自己,意味着直面自己人生的空虚、琐碎和无意义。
在层层的伪装、分心、娱乐都被剥除之后,我们实在很害怕与自己在一起,很害怕自我与欲望之间的相遇,很害怕发现我们终究浪费了自己的生命。而我们所有的逃避行为,包括无止境的刷手机,注定都要失败。因为无聊就像一个无形的幽灵,并不仅仅因为暂时的有事可做就消失。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聊是反思人生的机会,而对无聊的觉知和接纳则是一种道德勇气,至少说明你不惧怕内在的生活。
虽然我很怀疑有多少孩子的无聊能深入到存在的无意义本身,但如果无聊意味着我们有时间、有欲望、有能量去做一些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情,那么对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自我的探索和成长更重要?如亚当·菲利普斯所说:“无聊的孩子在下意识地等待,不是等待某个人,而是等待他自己。”
他们在等待自己的欲望浮出水面,发展成探索世界、探索自我的内在动机。当他们在自身的无聊中静坐足够久的时间之后,当世界变得足够安静时,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学会与自己相处,而一个人日后人生的大部分智慧,都是在少年时与自己独处的时光——阅读、学习、好奇、观察、做梦、想象、沉思里滋养出来的。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15期,点击文末封面图即可一键下单
END
本文作者:陈赛
微信排版:然宁

微信审核:L.L.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本周新刊「无聊研究」
点击图片,一键拥有它!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无聊研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