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跟每个“新农人”紧密相关,上周,我们在青岛围绕“从浩丰案例看农业的工业化和数字化”和“从农产品到农商品——农业新品牌怎么做?”两大主题,聊了聊数字化给农业带来的改变。
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吴立菊,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绍波,莱西市委副书记张升山等出席活动并发言。
我们从现场提炼出了30个问题,和大家分享。
Q1. 为什么农业要数字化?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马铁民:现在农业行业的现状是这样:
生产端,人均不到一亩地,一户不到四亩地,规模很小,产值满足不了农业继续发展的需求。另外,“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导致大家都是经验主义,不可复制,而且各家用各家的方法,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技术和研发几乎没有投入,工作环境差、投入产出低,所以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了。
另外我们国家14亿人口,18亿亩耕地,我们要解决的是农产品生产质量和数量上的问题,这就需要数字化技术,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生产力。
消费端,随着新零售的发展,包括现在的盒马鲜生、电商、新媒体、社区团购等,消费端已经无限接近数字化了,而消费升级在农产品上的体现不仅仅是价格高,而是对品质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需要上游生产出更安全、美味、新鲜的产品,价格高一点,质量高很多。
大家对果蔬的安全问题一直有质疑,还有蔬果的品质口感差异问题,同样的水果,今天买到的好吃,明天买到的就不一定好吃了,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另外就是多级交易的问题,蔬果生鲜批发市场的多级交易,截断了信息流,增加了流通成本,降低了产品品质,这种形式在传统资源配置的市场条件下是最有效的,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是不是有更好的资源配置方式?
凯盛浩丰创始人、总经理马铁民
Q2.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是什么?
马铁民:我觉得可以从4个方面来讲:
第一、标准化。所有产品有标准,所有环节有标准。一切围绕着标准展开,凯盛浩丰现已制定52个生产工艺,185个关键控制点,累积35类1649项专有技术 ,保障产品标准化的落地。
第二、组织化。要想实现现代化生产,就离开不了组织的专业分工和协同。原来传统的农业都以个人经验为导向,这种模式很难复制,很难做大,也很难保证产品最终的用户体验。
第三、设施化。比如,最大化利用滴灌设施,我们从2003 年开始就使用滴灌,滴灌把水、肥、药混合起来,跟 IoT 的数据和后面的算法结合起来,全部都自动化进行。
第四、信息化。用信息手段保证整个过程可被验证、被证明、被追溯,能帮助我们复盘和回顾,这样才可以持续优化管理工作。
这“四化”缺“一化”就还是传统农业,“四化”齐全才是现代农业,这是我们的一个认识。
 “智慧温室”
Q3. “智能温室”的“智慧水平”到什么程度了?
马铁民:现在已经可以完全脱离人的经验,用数据管理了。单个温室有423个温、光、水、气、肥传感器,每天记录400万条以上的数据,把所有的过程和环境都进行了数字化管控
包括还有很多“作物模型”,把作物的生长习惯做成计算机模型,模型最终能够替代人脑,把数据和知识直接应用于种植,种下番茄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它需要多少光照,需要多少氮、磷、钾、钙、镁、锌……我们正在建立这样的“作物模型”,最终,模型会用积累的数据帮我们做种植决策和优化。
另外,“智慧温室”把加工、包装一层一层交互给下一环节,最终到消费者,实际上我们最重要的就是看消费者投诉什么,他满意什么,他不满意什么,现在的天猫、盒马、京东这些数字化平台上,有足够的数据告诉我消费趋势是什么,消费者对什么还不满意……这些反馈会一道道传递到种植端,给我们提供选种、加工、做产品测试的参考。
Q4. “智慧温室”的成本是不是很高?
马铁民:我们智慧玻璃温室的造价约是2300元/平方米,基本上和房屋造价差不多了,所以100亩的温室造价要1.5亿左右,运营成本是210元/平方米。 
我们番茄的单位土地净产量是传统大棚的6.8倍,每平方米土地的经济效益是传统大棚的5.5倍,意味着我们的一平方米可以当原来的十平方米来用。
Q5. “智慧温室”的成本不低,它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马铁民:成本不是智慧温室的优势,智慧温室的优势在于品质。我刚刚说的是我们现在的直接成本,随着产量的提升,和装备制造能力的提升,产业链的价格会随着下降,工业制造产品的成本会随着规模增加而下降,今天肯定是最高成本,我相信之后一定会下降。
另外,我相信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更标准化的农产品一定是未来农业品牌的优势。
疫情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在线购物的比例增长,对农产品来说,线上购物是没有办法挑挑拣拣的,这就对产品的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保证每一个消费者拿到手的农产品都是好的,这是未来的趋势,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流、业务流和产品流都变化了。
我们可以对比日本,日本的农产品没有二级品,全是一级品,剩下的全部用作肥料,这就是标准。未来的农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产量,而是产值和效率。如果想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成本,确保地里出去的每一箱、每一盒农商品都和消费者自己在市场上挑的一样好,甚至比他自己挑的更好,那就需要更多的标准来保证。
“绿行者”农商品
Q6. 一个“智慧温室”多长时间收回投资?
马铁民:6-8年。
Q7. 像向日葵这种室外种植作物的数字化种植怎么做?
马铁民:对于不在温室内农作物,我们首先能控制的就是水和肥,这两个可以通过滴灌来控制,另外二氧化碳也可以增加,其他方面因为外部环境不可控,无法模拟气侯。但数字技术能提供什么呢?它可以给你提供关于种植密度、品种选择、分子育种等数据参考,只要你有明确的需求,技术和数据可以帮你更快地做好很多事情。
Q8. 为什么农业做数字化这么痛苦?
马俊杰: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农业的数据积累相对较少。对比工业,工业从自动化开始之后就有数据了,只不过数据和数据之间没有打通而已。
第二、农业迭代周期长。还是对比工业,炼钢回炉就可以迭代,这一炉不行下一炉再试,还可以几十个车间并行。一般模型需要训练几万组数据,才可以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但农业不行,农作物有自己的生长周期,一年下来也试验不了几组。
第三、农业的不可控参数更多。工业属于物理化学范畴,可控的参数就是炼钢炉里的几百个参数,但是农业涉及到生物,甚至还有一些未知的参数,使得农业大数据变得更具挑战。
阿里云农业解决方案架构师马俊杰
Q9. 未来的工作分工会变什么样?
涂子沛:未来我们的工作分类可能变成两类:一类是创新工作,一类是非创新工作,而不是现在的工人、农民、白领、蓝领……这样的划分。
到了信息时代,我认为我们大概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万物互联,人工智能。万物互联就是上面铁民说的“智慧温室”里的上百个传感器,我认为还不够,未来会有更多的传感器,比如说摄像头,可以去看植株长到什么时候,掉了几片叶子……都可以自动识别,判别它处在哪个生长周期,需要什么样的营养。
另外一个就是人工智能,也就是我们未来要做的“种植大脑”,这个大脑可以输出给到更多温室,这个大脑的计算之下调控所有的温室,这些数据又累积在一个平台之上,这将产生更大的价值。
信息管理专家、科技作家、《数据之巅》作者涂子沛
Q10. 疫情后的消费者变化趋势
冷海晶:有两个趋势:
一个是消费者对于基础的消费是紧缩的,降级的,大家过去用的纸巾可能一卷三块钱,现在开始买两卷一块钱的纸巾。
另外,对于一些对提高自己生活品质的消费,是升级的,对于我们每天吃到的农产品来讲,这个趋势非常明显,农产品最大的问题是品质的背后,没有信任背书,这个背书就应该是品牌,而这个品牌现在是缺失又恰恰是机会。
Q11.  为什么农业品牌不好做?
冷海晶:说到农产品品牌大家第一个想到谁?可能是南半球猕猴桃品牌,国内可能会想到褚橙,是不是并不多。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品质控制,这个上面铁民已经聊过了,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让农产品变成拥有品牌的农商品。
二是品牌认知的转变。简单来讲,过去消费者更多购买你的产品,我是甲方你是乙方,今天消费者品牌之间是共建的决策,消费者会帮助你改进优化迭代你的品牌,商品也是,这个商品不光是番茄本身,从视觉到包装以及物流履约等等一系列都称之为商品,销售上一样,无论线上线下背后都要沉淀下来相应的数据支撑我们优化流通的量。
三是组织保障。组织结构的保障以及战略定力是非常关键的,农产品一年两季/一年一季的节奏,对品牌的迭代速度会很有挑战,所以,农业要做一个品牌,就要带着十年以上的定力坚定地去做。
天猫食品农业事业部副总经理冷海晶
Q12. 做惯了To B的农业企业,转型做To C的挑战在哪里?
马铁民:这个挑战就是决心。改变对To B的认知,走 To C的道路,这要下很大的决心,我们叫背水一战,而且很难说用一个什么方法就能顺利转型,要根据C端反馈不断测试修正。
我们当时用一个一直做To B业务的组织,直接投了1.7亿造“智慧温室”,第一年销售很惨淡,最终我们还是通过在线销售打开了局面。我觉得转型的关键在“敢于笃定方向”,既然把转型To C作为战略,就要坚决地去做,要不就不做。
Q13.凯盛浩丰转型做To C后,组织有什么变化?
马铁民:刚开始业务都在一起做,后来To C业务跟To B业务彻底分开,建立了一支新团队,现在销售是五个部门,渠道越分越细。
Q14. “绿行者”是定位在To B端、To C端,还是一块打造?
马铁民:我们现在没有分,但是我们注册了很多品牌,我们还有其他的名字,但都没有启用,未来怎么用,还是要让专业的人帮我们来看怎么做,但是目前我们是To B+To C,用了一个品牌、一个logo,但这并不是未来合理的状态。
Q15. To B 突然转型做To C 要不要换品牌名字?
涂雅芳:因为农产品有层层经销的概念,其实所谓的To B的包装,C端消费者其实是接触不到的。能够产生消费者记忆的我们才称之为品牌,一个品牌的建立有几个阶段:认知、好感、忠诚等等,所以其实现在的To B包装其实还没有建立C端消费者认知,我觉得换不换名字不是一个大问题。
马铁民:我觉得To B不存在品牌,可能商超知道你,同行知道你,但是消费者对你没有记忆,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是冲着你的品牌特性去的,所以核心还是产品打造,你叫什么名字我觉得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决定性因素。
Q16. 把农产品做成农商品有没有价值?
马铁民:现在农产品在线下消费端主要是散卖的形式,但在线上购物是没有办法挑选的,“农商品”这个概念其实对我们要求非常高,“农商品”三个字的背后,其实是对农产品品质的量化要求,因为我们必须保证客户拿到手的产品都是好的,比自己挑选的还要好。
现场观众提问
Q17.像豆芽这种基础低价的农产品,该怎么做To C的品牌?
涂雅芳:首先我们先定义什么是品牌,品牌是消费者在选购同类商品的时候,你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那个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属于你。这个独特价值找得越准,你的市场空间就越大。
所以,打造To C品牌的第一步是先找到属于你的核心竞争力——最独特的卖点。这个卖点不是你站在自己专业角度作出的判断,而是消费者站在商品货架前,决定他是否购买时的决定因素。比如豆芽,消费者在买豆芽的时候,有哪些要素是会影响他的购买决策的?你要找到这样的点。
第二步是建立和消费者的沟通。当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时候,要利用一切和消费者接触的场景,不断强化我的品牌和我的核心价值。另外保持线上线下各渠道的终端形象都是统一的,从而去强化品牌认知,而且这个认知一定要简单。比如刚刚的“三胖蛋”瓜子,品牌语言非常口语化,很容易记忆和传播。我们常说,一个好的名字至少可以降低一半的传播成本。
第三步是让产品建立标准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一定会在产品体验中不断被固化,所以产品一定要标准化。就好像一提到麦当劳,大家脑海里就会对它的服务、环境、口味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说这个就是成功的品牌三个要素,对于处于0-1阶段的企业要怎么做呢?
一方面,尽可能多地创造跟消费者直接沟通的场景,各种方式都可以尝试,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土壤,打破了传统的渠道垄断,原来可能几个大品牌商占据整个渠道,现在电商打通了这个堡垒,让新品牌有成长空间。
另一方面,利用好数据的价值,做好消费者洞察,让我们了解消费者在选购时的核心决定要素,同时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好地用适合他们的语言和他们对话,让他们记住。
分众传媒联合创始人涂雅芳
Q18.本土农产品如何突破?
赵晗:如果是本土农产品,可以从新品去做突破,建立品牌会更有效。因为大部分农产品主要做的是标品,或者是大通货,当大家都做一样的东西的时候,消费者凭什么为你的品牌溢价买单呢?
我是云南人,对于冰糖橙这个东西很熟悉,在云南“褚橙”引爆全国市场之前,冰糖橙在云南就有了很多年的销量,这个橙子皮很薄,大家都觉得吃起来很方便,这个产品本身有自己的突破点,包括刚才说的阳光玫瑰葡萄,它也解决了大家吃葡萄不用吐皮的痛点,而且保鲜时间更长,便于运输,这都是它的突破点。
所以我觉得豆芽也是,在这么多同类豆芽里,是不是有可能创造一个新品,在某个点上有一个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突破点,让大家感受到产品的“与众不同”。
云海肴董事长赵晗
Q19. 线上销售的售后率很高,怎么办?
马铁民:我们现在每天也有客诉,但是客诉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农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后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冻坏了,压碎了,没有熟,熟过了……但是有问题是好事,我们就从客户的投诉和需求反过来倒推,检查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去解决它。这是一个过程,要不断根据客诉来整改、优化我们自己的流程和管理。
Q20. 怎么看待深加工的农副产品?
马铁民:我们现在每天大概生产、销售90吨的番茄,其中大概有5—10吨等外品。当然,首先我们要从种植角度去看要怎么把它优化,减少等外品的产生,但面对已产生的等外品,怎么处理?它也是好的番茄,但不能作为番茄商品上市,所以我们现在在探讨深加工产品,比如番茄汁,我们和盒马开发了一款鲜榨、低温、不破坏营养、只有15天保质期的番茄汁,跟鲜果同链路销售。
Q21. 怎么看待预制菜?
赵晗:预制菜这块确实我们一直有关注,从口味上来说很多产品都非常好,不是专业人员,可能都很难分辨哪个是预制菜,哪个是专业厨师现场做的,但现在要做到这个水准,成本还是很高的。
另外现在消费者会在预制菜和外卖之间作比较,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预制菜的市场。对预制菜来说,如果要追求口味口感的还原,出来的产品就是复热的,就是简单加热一下就可以直接食用,但这种的保存和运输条件就会比较严苛;如果追求物流保存成本最小化的话,急冻速食产品更适应市场需求,从专业角度看,有品牌的包装食品会比在不知名小店里点的外卖餐食更安全、卫生、营养,但是消费者会觉得外卖是现做新鲜食物,而包装食物是冷冻食品,没有营养。
预制菜市场在国外是很成熟的,市场也很大,但现阶段的中国因为外卖服务业发达,人工较低廉,大家更愿意选择外卖,如果再过十年,我觉得这个市场会起来,以后大家冰箱里面放的就是各种的预制菜。
Q22. 还没想好怎么卖,但产品已经有了,怎么宣传性价比会比较高?
涂雅芳:首先恭喜你,现在试错成本相对比较低,因为有了直播,有了天猫,我们有这样的一些渠道以后,让我们的产品能够相对低成本地跟用户进行沟通。但是,我还是希望你去了解一下,大家为什么买你,哪怕是因为包装不同,有可能是因为你的包装人家就有可能买,的确,我们说90后、95后是颜值即正义,有可能是他的文化特征,但是你能不能抓住这个,能不能保证你的颜值是能够产生共鸣的。
我还是那个建议,你做茶,我建议你先去跑100家办公室,去看你的目标消费者怎么喝茶,他们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这个是本质的东西,这是最基本的,当然也有很多靠包装设计翻身的创业故事,举个例子,比如雀巢的某一个咖啡因为换了一个包装而多卖了两千万,那是因为它的渠道足够广,它跟消费者有足够多的接触机会,但是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只是换一个包装,我相信销售额依旧还是零。
Q23. 我做了一个颠覆传统的农产品,怎么传递给消费者?
涂雅芳:要建立一个品牌,首先名牌标识要清楚,我是谁,我是做什么的,要明确传达;再一个是要顺应认知,这一点我举个例子:东北有个奶粉品牌叫飞鹤,过去飞鹤的营销一直在讲一个故事,讲奶源基地在鹤东,蛋白质含量很高……这个故事讲了很久,但是品牌一直没有起来,因为一讲到奶源基地,消费者脑子里想的就是新西兰,消费者觉得那里才是最好的奶源地。后来2015年换了一个故事,叫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这个逻辑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能很快获得市场的认同。
所以,做品牌要讲清楚我是谁,我给你提供什么价值,品牌slogan是什么,并且沟通的方式一定是顺从消费者认知,不要从自己这个角度出发,这是最核心的。
Q24. 生产量2000吨左右,我是该做线下渠道还是做线上市场?
涂雅芳: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资源能力不同,当你的资源有限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先发展线上,把所有的能量全部集中在线上,把网店开得特别好,刚才讲了很多数字化营销的方法,其实你如果真的把它玩转需要很大的投入,或者说完全走线下渠道,走经销商体制,但是不管线上和线下,如果体量足够大一定先做品牌,先做认知。
我可能个人比较倾向于先建网店,因为线上店能够拿到用户数据,你可以根据用户数据去改良产品。从数据能看出哪一个产品有成为“爆款”的潜力,这个其实是游戏逻辑,游戏产品开发出来之后,要先做测试,看玩家的留存率和付费率,然后再做推广,因为推广成本是很高的。
Q25. 地理标志的产品品牌是不是伪命题?它只是个To B的品牌,没有大众影响力?
涂雅芳:你可以关注一下乔府大院的五常大米,它就是你说的那种地址标志很强的To C品牌,现在也已经发展到十亿的规模了。当然如果企业还处在0-1阶段的时候,不管是To B还是To C,先活下来是第一步,还是拿乔府大院的五常大米举例,只要五常大米这个品类是全国知名的,那就意味着给你的产品做了背书,这个很有可能是你零成本起步的阶段。
Q26. 如果一上来就打To C的品牌,品牌宣传的投入太大了,不是一般创业者能承受的,要怎么办?
马铁民:我觉得首先要提高自己对系统打造品牌的认知,我们其实到现在还没想明白怎么打造,但确定的是必须要有组织保障和系统保障,这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现在已经建了20多个智慧温室,交付了6个,数字化已经启动了,包括组织、人才、资源都在优化,但是品牌到现在还没有动。
所以,我觉得从我个人来讲第一你要笃定怎么搞,这个要不停测试、学习、交流,品牌这件事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是简单的弄一百万、两百万试试就完了,而是要持续做系统的、专业的组织保障落地。
Q27.对农商品来说,To B还是To C真的有冲突吗?
赵晗:很多时候,消费者在买衣服的时候会愿意认品牌,认logo,但是买吃的东西的时候,好不好吃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你吃了一个东西大家也不知道是不是好吃。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做服装是可以品牌先行,但从吃到肚子里的食品来说,这个真的是非常实在的事情,To B和To C一点不冲突,这个其实是看你的战略布局有多大。
在我们这个领域里面有非常多品牌同时做To B和To C的业务,很多是先把To B做好了再去做To C,你看联合利华雀巢最早做调味料的,他们首先先在餐饮业教厨师,冠名很多专业渠道,再出来卖他们的调味品,到现在其实很多产品,包括麦当劳就是这些企业在帮他们做开发,他们就是专注调味品。
反过来从To C到To B也有,大家注意看农夫山泉,很多餐厅自己做火锅是用农夫山泉做这碗汤,这块也是To B的业务,这件事情不矛盾,
Q28. 现在的年轻人不做饭了怎么办?
郭炜:今年1月我们推了一个“中国年货节”,第一天是李佳琦,第二天是薇娅,这也是响应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第一站,效果还是不错,13亿露出,100多亿大V的带货,上了三次热搜,最后卖了8300万,但是这8300万背后是200万单,可见我们现在农产品和食品客单价还是非常低。
我主要做电商渠道,所以想站在消费端提一些建议。
一个是希望大家考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因为90后、95后很多都没有时间自己煮饭。
另一个据国家统计,我国两人及以下的小型家庭(要么单身,要么结婚不生孩子)的数量是2.5亿,并还在增长。考虑到他们的生活需求,我觉得初级农产品需要走向标准化,比如说你真的把米面粮油卖给年轻人,他们没招,不知道怎么烧。那是不是可以做成速食产品,客单价提升了,保质期和销售周期更长了,可能也更好卖了。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更多考虑年轻人的需求,从非标准走向标准化,从无品牌走向有品牌。
全国青联常委、互联网和信息服务界别秘书长郭炜
Q29.“农商品”在营销端的新机会是什么?
郭炜:在社会零售总额当中,2019年的电商渗透率在只有19%左右,2020年增加到24%左右,增长了5个百分点,这5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在疫情之前食品的消费主要还是线下的场景,线上的渗透率非常低,这里未来如果继续增长的话,大范围的比例都是食品的线上化和电商化,所以我觉得对我们“新农人”来讲,种得再多还是要卖出去,除了线下渠道之外,线上渠道一定是大家要重视的。
Q30. 大家对未来农业有什么畅想?
赵晗:和大家分享一个画面,之前去日本旅行的时候,看到很多餐厅,门口放着一个牌子,写着:本店使用的全是国产牛肉、国产生菜。但是在中国你看到标的是我们店用的都是进口牛肉、进口牛奶……我希望二十年后的中国餐厅能自豪地说:本店使用的全是国产大米,国产蔬菜,国产的牛羊肉……
马铁民:我是觉得未来十年以后,未来的农场可能变成无人农场,并灯火通明。植物光合作用的核心是光照,在欧洲,从飞机上往下看可以看到灯火通明的田野,实际上是在给农作物补光,以保证它的品质和效率。
涂雅芳:我的想象是,未来打开冰箱,里面的食物都是根据我的身体状况准备的,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畅想,这个过程中中国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希望未来中国农产品的价格会比国外高,大家会以中国农产品为傲。
整理 | 陈怡 | 校对 | 三水 | 主编| 陈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