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对别人,
还是对自己,
深度的看见和接纳,
必将带来深度的改变。
作者 | 武志红
本文节选自《深度看见:艾瑞克森催眠法》 
01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的女儿为了报考国外名牌大学,在学校里疯狂补习英语。
托福满分是120分,她必须考到11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录取。
离考试的时间越近,她就越紧张。
转眼就到了考试的前一天,她已经到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程度,精神几乎崩溃。
如果带着这种状态去考试,肯定没戏。
于是朋友让女儿回趟家,想下班后好好和她沟通一下。
回家见到女儿,朋友猛地想起这几天家里刚换了Wifi密码。
于是赶忙告诉女儿,谁知女儿说,自己早就知道密码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猜的。”
“我想这次考试你肯定能过。”
“为什么?”
“这么难的Wifi密码你都能猜中,那些选择题对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可是,我知道你常用的几个密码呀!”
“但考试中的选择题,也都是你复习过的,而且比Wifi密码的选项少得多。”
听完父亲的话,女儿顿时就笑了,之前积攒的紧张和焦虑,顷刻间消散了一大半。
那天晚上,她踏踏实实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上考场,考了114分。
02
那段时间,朋友正巧在看催眠术大师艾瑞克森的《深度看见》。
他与女儿看似简单的对话,里面其实有着明显的心理暗示。
这种暗示形成了催眠,触及了女儿的潜意识,让她看见自己本身具有的能力,提升了自信。
长期以来,人们对催眠有着很多误解。
很多人认为催眠是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表演,或是一种诡秘的精神控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洗脑。
过去,我也对催眠有些抵触,觉得催眠就是妄图影响别人,并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行事。
但艾瑞克森让我改变了想法,随着我对他越了解,我对催眠的好感就越强。
催眠绝对不是洗脑。
洗脑是一种精神控制,而催眠则是思维的沉睡,身体的松弛,灵魂的苏醒。
它们有着两个最根本的区别——
① 洗脑通常是在一个封闭环境中进行的,目的是封闭人的思想。
上面故事中的那位女儿,每天在学校里疯狂备考。
做的是同样的事,打交道的也都是和她一样整天刷题的同学。
因此不知不觉中,思维就被限制在了一条狭窄的隧道中,觉得整个世界最重要的事就是考试,考过了万事大吉,考不过人生就完了。
当这些念头不断闪回,她陷入了对结果的眩晕,自然越来越紧张、焦虑。
传销组织在开“洗脑”大会时,会将人关在宾馆内,并且禁止与外界联系。
目的就是营造一个封闭的环境,禁锢人的思维。
被洗脑的人,情绪奔腾而没有边界,因此他们都很焦躁,行为也很盲目。
与之不同的是,催眠能让奔腾的思维沉睡,并且重新构建与外界的通道。
心灵敞开,潜意识被唤醒,人感知着自己,也感知着广阔的世界。
在艾瑞克森的案例中,有一则让我印象深刻。
一位正值妙龄的护士,流露出严重的自杀倾向,她把心爱的首饰和衣服全部送人,还向医院递交了辞职信。
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她走出医院的那一天,就将是她生命的终点。
在女孩离职的前几天,艾瑞克森和她谈了一次话。
第二天,女孩就失踪了。
人们纷纷指责艾瑞克森,认为是他的胡言乱语加速了女孩的自杀。
直到16年后,艾瑞克森接到了一通电话,来电者正是当年的那位护士。
她告诉艾瑞克森,那场谈话的当天下午,她走出医院大门后,直接去了海军招募中心,申请加入了海军护理队。
后来又与一位军官相恋结婚,生了五个孩子,并在军队医院工作至今。
毫无疑问,16年前的那场谈话,改变了女孩的一生。
艾瑞克森究竟说了什么?
事实上,他没说一句规劝或者宽慰的话,他只是让女孩去想象——
想象自己正身处植物园、动物园和波士顿海滩,他绘声绘色地描述植物园里不同形状的叶子,以及小鸟轻巧地啄食水果,然后让嘴里的种子长成了一棵树;
描绘育儿袋里的袋鼠宝宝努起嘴吃奶,候鸟用人类都无法了解的神奇本领进行着迁徙;
还有飓风后恢复了平静的海滩,印第安人和殖民者的后裔都在这里踩着水嬉戏。
艾瑞克森给女孩呈现出一个开放、温暖、鲜活、明快的世界,唤醒了她的想象力,让她走出了抑郁的“深井”。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心灵地图》中说:
“许多所谓的心理疾病,无非是想象力缺失的外在表现,而心理治疗就是引导想象力回归的过程。”
如果说洗脑是人为地限制想象力,那么,催眠就是让想象力张开双翼。
② 洗脑与催眠还有一个不同点,那就是洗脑让人忽视对心灵的关注,而把全部注意力都用来追逐外部目标,而催眠则是对内心的洞察与深入。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才将本书的书名从原来的《催眠之声伴随你》,改为《深度看见:艾瑞克森催眠法》。
催眠能让人看见内心的焦虑、过去的伤痛,也看到自己隐藏的潜力与期待,并在潜意识中寻求改变。
而这种改变往往是深远的,类似于佛教中的顿悟。
正如艾瑞克森的弟子、美国催眠师斯蒂芬·吉利根所说:
“把问题保持在一个清澈的水池中,看看有没有一朵莲花会绽放。”
催眠,就是在激发“内心的花开”。
03
书中收录了很多艾瑞克森用催眠帮人们破解难题的故事。
既有尿床、肥胖这样的日常困境,也有癌症、抑郁症这样的紧急情况,且囊括各个年龄段。
可以说,艾瑞克森将催眠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读这些故事,常会让人感到如同暗夜中亮起火把,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而艾瑞克森的催眠手法更是独到的,难以超越的。
比如在治疗一个每晚尿床的小男孩时,小男孩被父母强硬地拽进了艾瑞克森的办公室,男孩气得大呼小叫,拒绝接受艾瑞克森的治疗。
而艾瑞克森采取的方法则是:
先把孩子父母请出办公室,然后默默地看着号叫的小男孩。
等到男孩喊累了,停下来换气时,艾瑞克森突然扯开嗓门,模仿男孩的频率,冲着男孩大声喊叫,继而对目瞪口呆的男孩说道:
“我的这轮结束了,现在换你了。”
这是一种加入,艾瑞克森用外人看似怪诞疯狂的方式,加入了小男孩的阵营。
也正因此,当他停止哭号、并坐上一张椅子后,小男孩也学着自己的这位新“同伴”,安静地坐上了另一张椅子。
谈话由此开始。
而对男孩而言,此刻坐在自己对面的,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心理医生,也绝非父母的“帮凶”,而是自己的同类。
对于这样的“同类”,男孩自然愿意打开心扉。
而更值得称道的是,艾瑞克森在后续的治疗中,只字未提“尿床”的事,而是讨论男孩喜欢的运动——棒球和射箭。
艾瑞克森大赞这两项运动是了不起的科学,大赞男孩的身体协调性,对肌肉控制得很好。
没过几个星期,男孩就不再尿床了,他接收到了艾瑞克森给出的暗示——
如果一个人能很好地控制肌肉去击球和射箭,那么控制膀胱的括约肌,一定是小菜一碟。
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艾瑞克森更充分运用了催眠的智慧。
一次,他去治疗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方有着严重的被迫害妄想,认为自己正在被人追杀。
艾瑞克森走进病房时,病人正在窗户上钉钉子,以防止追杀者进入。
艾瑞克森立刻加入其中,与病人一起钉,而且比对方钉得还认真。
钉完之后,艾瑞克森建议把地板上的缝隙也钉严实。
然后,又建议病人与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一起,加强医院的防范工作。
就这样,艾瑞克森成功地带领病人走出了自己的病房,乃至整个医院,随着病人安全范围不断扩大,他逐渐从与世隔绝的孤独和恐惧中走出。
本书中,这样精彩的故事随处可见,而每个故事都表达出了同样的理念:
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深度的看见和接纳,必将带来深度的改变。
以上内容选自武志红导读和主编的深度看见:艾瑞克森催眠法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戳此购买,开启自由人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