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肆虐。12月疫情反复,原定举办的颁奖典礼被迫推迟。
2021年,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于成都重启,冥冥中与本届人文城市奖“重建联结”活动主题相契。
4月8日,下午一点半到五点,"城市与我们:重建联结"人文城市论坛暨"成都宣言"发布,张永和西川李翔宁姜宇辉王澍马伯庸周榕隋建国8位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
晚上七点半,颁奖典礼于成都麓湖水上剧院正式开幕。在李鸿谷先生和张永和先生致辞后,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五个奖项依次揭晓。
上海社区花园系列公众参与公共空间更新实验获得社区营造奖,“绿之丘”——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获得生态贡献奖,老西门棚户区城市更新获得城市创新奖,连州摄影博物馆获得建筑设计奖,西村大院获得公共空间奖。
本文为知识雷锋特别报道,主体内容为论坛及典礼颁奖部分全纪实,全长5万余字。
在活动间隙,小雷锋也准备了"所有人问所有人"的抓阄提问,分别采访了王澍,张永和,刘家琨,朱锫,王辉,董功,何勍,翁东华,唐克扬,穆钧,何志森,共11位老师。采访内容在本文颁奖典礼部分结束后。
论坛回顾
人文城市论坛全程回顾视频
(视频封面为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主席、《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李鸿谷)
人文城市论坛暨“成都宣言”发布
主持人: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贾冬婷
/人 文
张永和:好的建筑一定带来好的城市吗?
西川:形形色色的城市诗意何在?
/公 共
李翔宁:网红建筑,快消城市的权宜之计?
姜宇辉:后疫情时代,何以构建公共空间?
/创 新
王澍:城市的生长细节抹去之后,怎么找回来?
马伯庸:我们从古代城市遗迹里能读到什么?
/美 学
周榕:互联网时代,谁来判定丑陋建筑?
隋建国:公共艺术如何介入城市?
人 文
好的建筑一定带来好的城市吗?
张永和
张永和
三联人文城市奖终审团主席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
大家好,作为一个建筑师,经常有朋友问我一些关于建筑,关于城市的问题。有个问题大家问得很多,那就是——现在的城市是自然发展成这个样子的,还是不得不变成这个样子的?我想试着给大家解释这个话题,看看能不能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城市蔓延
这个题目,是三联认为传播性强的题目——“有好的建筑,一定有好的城市么”。而这个,是我自己干巴巴的题目——“城市蔓延及其对策”。这个很重要,因为大概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出现城市蔓延的现象。它的定义是:向城市中心外扩展的人口构成的低密度,单一功能的,通常依赖汽车的社区。
这实际上指的是美国郊区地区。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今天,
90%以上的人都生活在所谓的城市蔓延之中。第一点,
低密度
,跟亚洲的情况很不一样;第二点,
单一功能
,也有一定程度的不一样;第三点,
依赖汽车
,其实也是城市蔓延挺关键的一点。

//车对于城市的土地浪费量是惊人的
美国的城市之所以能够向外蔓延出去,是因为这些高速路。这些照片是50年代的,当时这路上跑的汽车少。如果今天拍照,30英里的路可能就要用加倍的时间。
刚才讲到90%的美国人住的环境就是这样,从来没有改变过。一会大家可以看到剩下10%的人住在哪儿。
这种城市并不是自然发生的,更不是不得不发生的。实际上由于有了汽车,有了借贷,你可以先把房子汽车都买了,然后再挣钱去还贷款。
最重要的一个事情是,当时仗都打完了,美国的军火商们必须转型了。转型的途径,就是造车。但是造汽车跟当时非常发达的铁路系统有竞争。于是他们就把洲际的高速公路系统,描述成非常重要的国防举措。所以就在这个时候,这些公路建设的背后,有了政府的支持。这样,汽车终于能够卖出去了……总而言之,是这些事情造成了这种社区,之后这种社区使整个城市变成了这样。
住宅变成了这个样子后,人到哪儿消费、休闲——到购物中心去。然后,人们生活中对汽车的依赖逐渐加强,甚至每一部车要有三个停车位:家里一个,公司一个,购物中心有一个。也就是说从我的立场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一部车浪费的土地量是惊人的。如果美国的一个家庭现在平均两部车,可以想象,人居环境里得有多少土地是用来停车的。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个需求是一个完全不能满足的巨大胃口。
//城市蔓延带来了人和人的接触问题
城市蔓延带来的问题是各方面的。一个是整个城市都郊区化了。其次,在社会性上,人和人的接触也有问题。
人和文化生活的距离变了。歌剧院可能还在城里,但你下班回家,就绝不会再开车返回城里去听歌剧了。所以人跟文化生活的距离也加大了。而且同时,你的健康也发生问题了——你坐在车里一个小时,尽管你觉得你精神也挺紧张,手臂也一直在那动,但是你的身体其实没有得到锻炼的。这跟你在城市里走动是完全不一样的。
然后再说城市空间。街道,广场,还有其他性质的,比如小公园等等,所有这些空间,由于汽车的尺度被一扫而空,都不再被需要了。
那你在城里住,你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你希望有很好的商业生活——你能够逛街、逛店、买东西。同时,你希望有很好的就业机会,你也希望有社交的机会。这个社交机会,不是说你提前三个礼拜就约好和哪个朋友吃中饭。而是你走在街上,恰好碰到熟人打招呼,就顺便吃了顿中饭。
如果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商业生活服务中心都在一个城市综合体里,那它就成为了一种城市毒瘤。它让你觉得,城市综合体这周围的空间其实就是剩余空间,毕竟你进去了里面什么都有。那外头可能有停车场就够了。这就是把郊区的场景,给搬到城里来了的一个情况。
//国城市蔓延:高密度、封闭社区
中国的城市蔓延,是高密度的。这高密度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不同的城市情况不同。在一线、二线城市常常是真的,在偏远一些的小城市就是假的。最出名的鬼城鄂尔多斯就是一个例子。在鄂尔多斯,远看也是高楼林立,但实际都是没人使用的密度。
中国还有一个特色:绝大多数的社区都是封闭的。它割裂了城市,把城市变成一个内向化的堡垒,堡垒之间的空间就是消极的剩余空间。
//曼哈顿、上海、香港、温哥华
有时候看一个照片,或者去一个地方,远远一看,你是看不到城市蔓延到底是怎么回事的。这两张照片大家应该都认识,左边是曼哈顿,右边是上海。来对比曼哈顿和上海。
在曼哈顿,每一个街区大概是80米*100米,街道很密,特别适合步行。
这还是曼哈顿,大家一看街道比例就看出来了。现在在任何一个中国的新城,几乎都看不到这种尺度的街道了,为什么?是我们不得不做宽街,还是喜欢宽街?就算是真喜欢,可代价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
浦东就像是一个汽车的城市了。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香港,就像看曼哈顿的第一张照片。但香港到底怎么回事,我下面给大家稍微讲一下。
香港的城市的组织是大疏大密例如在沙田的一堆大楼,问题不在于它好看难看,而在于,它这么组织之后,这一个卫星城便可以把75%以上的可建设用地都保留下来,去做青山绿水。然后再把所有的功能围绕着一个地铁站的节点组织在一起。出了地铁站就是购物,再上去就是居住。所以它是一个非常紧密、非常便利、非常宜居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说高楼和高楼是不一样的,郊区和郊区是不一样的。

所以光看一个城市的形象,你其实并不能真正了解,人在这个城市里面的生活质量。香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案例。香港的建设起码在战后这些年,大策略上大疏大密从来没有改过。旁边的深圳到今天可建设用地应该用完了75%以上,所以深圳当然填海填得挺厉害,因此又能产生些新的可建设用地。
温哥华是受了香港的影响,但是它们有个不同的用法,就叫混合街区。这个名字是我编的,那具体是什么样?
因为市中心有最多的商业、文化等各方面的服务,所以人口就会最多。他们在一个街区里面盖高楼,也盖低楼,相互参差,有高有低,用这个方式提高了整个街区的密度。这使不同收入、不同阶层的人能够一起住。这就把人集中在城市里,其实这不是解决了交通问题,而是根源上就没有交通问题。它不用开车,都是步行的。所以温哥华这个城市也是非常方便,非常宜居的。这个做法其实很有意思,它实际上是受了香港启发的。
//重新想象城市街道
我们没有机会规划整个城市,可是在城市的问题上也会有我们的考虑。其实城市常常都是发展了很多年的。新城尽管可能就是一块平地,但它也带着周围城市多年发展下来的基因。所以,我们打造街道就要考虑,街道是仅仅走车为主的么?如果不仅是,那它还为了什么?这是我们要达到的一个目的,但绝不是我们的全部工作。

下面又回到上海的案例。这工作不是我一个人做的,而是上海市规划局做的。
这两页可能是比较沾点人文的话题。这是同济出版社出的《上海街道设计导则》,现在书店里也能买得到。
大家看画线的地方,看看上海是如何定义街道的:
“街道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的工空间载体”。
根本没提交通。交通不是不发生在街道里,也不见得都是步行街。但是最重要的——从人生活本质的质量考虑——其实它是个公共产品。这样的定义,实际上是重新想象了街道。

我们再继续讲这本书。书上讲,街道能够使我们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一小段街道可以容纳便利店、菜市场、餐厅、理发店。为什么是这些东西?而不是奢侈品商店?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在步行5分钟之内,可以满足城市的生活需要,还描写了这街道跟地铁站有多近。
所以,实际上街道是一种想象的、以步行为主的城市生活。步行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健康,或者是因为你有环保意识。步行生活实际上是享受城市生活最基本的事。

这张图展示的是老上海街道的质量。
还有15分钟生活圈,就不细说了。“想象街道”实际上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工作。在老城里,如果能做到理解街道,那旁边即使盖了新房子、高房子,老的城市生活的质量,至少有一部分是可以保护下来的。
//恢复了传统城市尺度的工业园区设计
这下面是我们做的工作。我们设计了一个工业园。
大家光看这图其实也看不出来。它就是典型的方块。我们设计的街区,尺度是40米×40米。在我们平常看到的新的城市里的街区,最小大概是500米×500米。这差了多少?
街道宽度10米。一个工业园,是人们要到这来上班的地方。但是对我来说,对使用这种建筑的人来说,除了上班也要生活。上班的8小时,对人来说不是凭空消失了。这其中有一系列的问题。人们整个一天里,24小时都是在生活。
而我们想象的,就是这么个地方:一个小街区、窄马路的地方,房子都只有4层高。最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微型城市。
但是现在的中国的规划规范不允许我们在这建可以居住的建筑,中国的规划里规定居住与办公应该分离。


我们造出来这样的园区,不仅汽车可以进来,而且也有别的空间,比如让人能在路边坐下歇歇。这是一个很小的项目,可是它也说明人的尺度,实际上决定了建筑、城市设计的最基本的参考。城市的大小、高低、城市空间的质量,其实都真的应该从人的尺度出发。这个例子,并不是为了介绍项目,而是为了说明——一旦恢复了传统城市所采用的尺度,人是能够真切感受得到的。我们也头一次接到业主的电话,告诉我们项目很成功。一下子就租出去30%的商铺,业主挺高兴的。这个地方都是在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嘉定郊区了。
//城市何处去?
中国的城市都在扩张,所以就不得不像现在这样去盖社区、盖卫星城,甚至盖整个的新城。可是实际上城市会胀也会缩。
这个是今天的底特律。你可以看到,原来这些地方都是房子,可现在缩成这么一小块了。
但是,难道只有底特律发生了这个情况吗?
可能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习惯了人口永远是越来越多,需要的地方越来越多,需要的房子越来越多。可是实际上,从16年开始,人口开始持平,并逐渐下跌。即使是乐观预估,人口趋势依然是下降的。所以中国城市里,我们也并不知道哪一座会收缩。但是这个现象恐怕是必然的。所以这个局面下,我们对城市应该有一个重新的想象。
// 为了更人性化的城市,从拒绝130毫米开始
现在我给每个人提出一个建议:从拒绝130毫米开始。
这130毫米,源于一家做手表的公司—斯沃。它在欧洲设计了一款小汽车,尺寸是大车的一半,可以垂直的在马路沿着旁边停。原来的一个车位,现在可以停两辆车。这是他们在欧洲做的事情。

而他们在中国又做了什么呢?
他们设计了这样的汽车,但没有之前的销量好。于是啊,新款车比下面的普通车还要多了130毫米,变大了。这意味着什么?我不知道在车里的人是否会有太多不同的感受。但是对城市街道来说,压力是完全不同的。实际上,如果每一个人都不去买更大一点的车,对我们的城市其实都是一个帮助。
最后,我想说,不管是哪一个人,咱们一起做点努力,都可以做出一个更有人性化的城市。
人 文
形形色色的城市诗意何在?
西川
西川
诗人
散文和随笔作家
翻译家
大家好。实际上,我不太适合来谈城市、建筑,但是我来参加这个活动,估计是组织者想让我谈一谈“诗意”这个事儿。
但是,诗人理解的诗意,和不写诗的朋友理解的诗意还不太一样。对于一个写诗的人来讲,实际上多丑的地方都有诗意。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诗意
我要谈这个话题,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城市?有什么样的城市毕竟这个世间有太多的城市了。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他的这本小书叫《看不见的城市》。这里边谈到了很多的城市,因为从人口来说,城市的规模既可以很大,又可以没那么大。从历史来说,城市既可以很古老,又可以是一个崭新的城市。从文化来说,现在说起城市来,基本的概念跟西方城市的概念密切相关。
我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背后的定义,有从西方来的定义,但是我们中国古代也有关于城市的定义。像《管子》这种书当中,都有关于城市的说法。所以说大的、小的、古老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这种城市,摆在我们面前就是一个困难了——你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诗意?

上面两个,一个是阿姆斯特丹城市,左边是迪拜,下边这两个城市是墨西哥城。在拉丁美洲国家,比如说你到了墨西哥,你到了巴西的圣保罗,你会发现漫山遍野的贫民窟,贫民窟对于一个城市也有它的意义。印度有一个思想家叫阿西斯·南帝,阿西斯·南帝说一个城市要是没有贫民窟,它就索然无味了。当然,我个人觉得这太过分了,我们都需要追求幸福的生活,但是对于贫民窟,我们究竟怎么面对它?所以我不完全同意他的说法。但是在世界上的不少国家,可能都面临着贫民窟的问题。最下边的城市是印度的城市,新德里。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这个城市,那么究竟从里边能够找到什么样的诗意?我想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诗意。
//什么是诗意
那么又就涉及到下面一个问题,诗意究竟是什么?咱们中国古代对诗意已经有现成的说法了,像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里边列了诗意。那是真正写诗的诗意,包括雄浑、纤秾、沉著、高谷、典雅、洗炼、劲键、含蓄、委曲,这些都是诗意。那么对我来讲,我不是写古体诗的人。虽然我也写一点古体诗,但是不主要。那么诗意对我来讲,就是能使我的感觉有一种再生感的东西。有时候一个残酷的东西里也有诗意,一个破烂的东西里也有诗意,当然一个优美的东西,它自然有优美的诗意。所以诗意对我来讲是很泛的——能够激发我的思维的这些东西,对我就构成诗意。
如果不完全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更泛一点的说,诗意是什么?我想它可能有一个指标,从这个指标可以看出,所有的诗意里包含了一种东西——浪费。一个大的空间,你只要敢浪费,这个地方一定是有诗意的。你的生活物质很充裕,可以开汽车,出去弄游艇,你也会觉得你的生活是有诗意的。你的生活没有那么局促,你可以有大量的时间浪费,这也是有诗意的。诗意里边包含了一种东西就是浪费,无论是钱的浪费、精力的浪费,还是时间的浪费等等。
但是在今天,
恐怕不是所有的人都敢这么浪费,所以诗意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太一样。
还有,我们每一个人跟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的人是居住在环境里边的人,有的人是从环境里路过。如果你是一个旅游者,你追求的诗意和一个居住者追求的诗意是不一样的。一个旅游者追求的诗意,比如说你看到一破庙,你就觉得那有诗意,而一个当地的要烧香的老百姓,他一定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庙、一个新的庙、一个能够再塑金身的庙。尽管作为一个旅游者,你会觉得那好俗气。可是本地人信仰者并不觉得俗气,他觉得这是他的寄托所在。
诗意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只是想把这个话题展开。它不是只是某一种生活方式是诗意的,或者是某一个景色是诗意的。这里边的含义非常的多。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追求幸福生活,最后追求的是一个大家都差不多的生活。我在澳门、在圣地亚哥、在悉尼拍的照片,给你的视觉感觉都一样,全是城市里的玻璃建筑。这里面很复杂的东西,比如说材料、设计理念、建筑风格的问题,就应该由专家来讲了。
我只是看到了大家的共同的追求,当你对生活不满意的时候,你还要做涂鸦,那么当你对生活有点满意的时候,你也要装饰生活。这个是我在杭州拍的公共厕所。人们已经要对公共厕所进行装饰,把山水画弄到公共厕所的外墙上,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们对于诗意的这种追求。
//讨论到诗意,首先是新与旧的问题
一旦开始讨论到诗意,作为一个当下的中国人,我们面对的问题,对我来讲,首先就是新与旧的问题
这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遇到的,新的建筑,老的建筑,正在拆除的建筑。那边的照片是我在北京的街上拍的,这边的照片是在澳大利亚拍的。

这个是过去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从清明上河图里截下来的一块,宋代的城市生活,就是这个样子。街上也没有汽车,建筑风格也都差不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如此的密切。这实际上是一种农业的诗意。我们很多人理解的诗意是农业的诗意,过去的诗意。
这个是清代的画家徐阳画的北京城。这是北京城的诗意。这种诗意里包括了它的建筑,包括了它的地名,每一个地名都是有来历的。现在新城市很多地名你都记不住了。但是老的诗意里边包含了老的地名,每一个地名都唤起你的记忆。
我们不可能只在这样一种老的诗意里生存
这边是北京的地图,这边是老北京1900年的照片。这是北京的崇文门往北看,按说现在崇文门往北看就是东单,但是当时的1900年的北京城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有的时候人们开始怀念北京的时候,我就会问这些朋友们,你究竟怀念的是什么时候的旧北京?
这是现在新的北京,你要是想在新的北京里找到旧北京的诗意,可能也会遇到一些麻烦。
//城市山林是新的城市里追求的诗意
我们现在在新的城市里,我们追求的诗意是什么呢?城市山林。这个是我在镇江南山招隐寺拍的。这是宋代的字。我们觉得城市山林是有诗意的,包括我们今天在这聚会的环境。虽然建筑设计都已经是非常现代化的东西了,但是你在这里面一定要安插一些趣味,实际上追求的还是城市山林。你有足够的钱、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文化意识,那么你会追求城市山林。比如,我们中国人在我们自己的文化当中,如果只是现代化的生活,我们是不放心的。因为我们自己觉得它跟我们的文化追求是有距离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种对于城市山林的追求。
这是我在四川的宜昌,三峡的奉节,看到公共厕所里都挂着山水画,我们脑子里边把我们自己已经逼到这样的情况了。
这个是我们每个人梦想的地主阶级的生活——如果我们有了钱,我们一定要过这样的生活。你即使在城市里有住处,你也愿意在乡村里你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够去,而且最好是你自己能够拥有。这个是作为中国人,过去的历史记忆给我们留下的烙印。
//城市山林的“错位”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这个是印度的甘地和尼赫鲁。甘地的思想是发展小农经济,所以他就要做纺织,自己带着人向大海要盐。他赞成的印度的经济生活——摆脱了英国的统治以后——是一种小农经济的生活。在他边上的人是甘地的追随者尼赫鲁,成为印度独立以后的第一任总理,他在所有方面都追随甘地,但是尼赫鲁知道不能这样发展印度。所以尼赫鲁开始发展工业。这两个人给我们提出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城市山林的梦想,如果我们说你不得不有这么一个错位,这个错位,先是尼赫鲁,然后才是甘地。在今天,我们的文化当中,这种情况正在出现。
//一个诗意的城市,要有“鬼魂”
现在我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我想这本书里已经给了一部分答案了。这是本雅明,一个发达资本主义时期的抒情诗人。在这本书里,他谈到波德莱尔时提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游荡”。巴黎这样的城市是可以让波德莱尔这样的诗人游荡的。那么我们就用这个角度来看一看哪个城市是适于游荡的。既然让我讲诗意,有对于时间的浪费,就是游荡。如果一个地方能够让我游荡,我就觉得这个地方一定是有诗意的。
那么什么东西是有诗意的?我认为一个地方,首先应该有文化记忆。有了文化记忆,这个地方就有文化纵深感。什么叫有文化纵深感?这个城市里有鬼魂。如果你这个城市里没有鬼魂,基本上就跟阿西斯·南帝说没有贫民窟索然无味一样。一个城市你要遇不到“鬼”,也就是索然无味,因为它不外乎就是一些大楼一些建筑,有的地方拥挤,有的地方又没人,有可能甚至是荒凉的。但是如果有“鬼”就有意思了,“鬼”是一个带引号的“鬼”。这样一个有记忆有灵魂有鬼的城市,能让一个人来进行发现,能有一种沉浸感,就是有诗意的社会。
//谁的城市?
但是我们马上又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得追问自己,你要的是谁的城市?我们要的城市,究竟是要一个老百姓的城市,普通工人阶层和打工者的城市,还是要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有文化的青年文艺中年的城市。那样跟老百姓普通职工要的城市可能不完全一样。对于一个普通的职工,有可能要的最基本的生活是方便,方便之上是幸福。而对于一个有点文化品位的人,可能你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游荡的城市。所谓游荡的城市就是其实就是一个有点藏污纳垢的城市,一个有点边边角角的城市。
大家现在看到的图是奥地利的维也纳。我曾经到维也纳的时候,我觉得维也纳这个城市虽然有很多的宫殿,但是它有点土,它土在哪?它没有知识分子的生活。后来一个维也纳大学的教授印证了我这个说法。他说的确在1910年代和1930年代,大概也纳曾经有过两次对知识分子的迫害。由于它这个城市没有知识分子生活,所以这个城市也变得无趣。
所以我想最终一句话,别说诗意了,一个城市只要它有趣就好。我就说到这,谢谢大家。
公 共
网红建筑,快消城市的权宜之计?
李翔宁
李翔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建筑评论家和策展人 
刚刚永和老师说题目其实是三联起的,三联给每一个人都起了一个特别抓人眼球的题目。对于给我的题目,一开始我想改一改,后来我仔细一想,本来这就挺网红的,挺像这个现象的,跟我自己原来想的东西、我在关心的东西也有一点关系,所以我想就留着这个题目吧。
//像对“网红”的理解是中性的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现在网红建筑正被所有人关心。我们的话题从刚刚西川老师的诗意转变到现在的网红,跨度有点大。但是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如果搜索一下,到处都是火爆的网红建筑。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到底什么是网红。网红这个词,我们中国人把它翻译成什么?Celebrity,就是网上的名人。其实西方的翻译为 social media influence,就是在社会公共媒体上有影响力的人。这样的理解其实是中性的,不带有褒贬的价值。
//“网红建筑”背后的道理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有哪些建筑会成为网红?或什么样的建筑会成网红?我觉得可能会揭示一些网红建筑背后的道理。我们把三联人文奖的几个作品用百度的流量搜了一下。蓝色的是超级文和友,绿色的是阿那亚,其他是在不断地变化。此外,南头古城处在维持的量,徐汇滨江也就是上海的西岸,也比较稳定。
可以看到,不同的项目,它的流量和被关注的程度会呈现非常剧烈的波动。尤其是像超级文和友,在被提名了以后,在建筑圈子里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本来只是一个网络上的现象。可能建筑师们并不认为文和友是一个建筑,认为它可能更像一个布景。翁东华说,他们有一个仓库,里面有几十万件从拆迁当中收下来的各种部件,比如说老的破的收音机或者门牌,他们都给分门别类做好了。如果你去好莱坞的 Universal studio看,他们的道具仓库基本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不被认为是建筑。但其实,越来越多的建筑和网络上大家在谈的空间现象,很难区分边界。包括阿那亚、超级文和友、徐汇滨江或者南头古城,都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被分享了“网红”的这样的头衔。
在建筑界,网红其实是不陌生的。大家都非常了解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它的投资就很多,回报更多。它也给西班牙的某一个在后工业化进程中没落的小城,一个重新振兴的机会。这是我们在建筑界的最有名的网红的例子了。
在中国也有一个网红的例子——CCTV。网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CCTV则是由于它的独特的形象挑战了传统高层建筑应该给人的形象而成为网红。
经常会有人批判CCTV花掉了太多钱。我想,这不是建筑师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CTV是一个媒体。我们经常会看到BBC或者CNN的广告,他们每年投放在上面的广告费也要花上亿甚至几十亿。但是,库哈斯做的作品在全球的传播的效应,给CCTV带来的收获远远大于它所花出去的那些钱。由于这个作品,大家都知道CCTV除了是中央监视的监控系统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含义——中国中央电视台。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还有一个节目大家都非常熟悉,和网红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梦想改造家。以前的建筑大家只看它的结果。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这个节目,通过剧组的精心的策划和包装,使得一个建筑和一个故事结合。观看梦想改造家的时候,人们不是只看最后结果,而是看整个故事。这些故事通常以特别角度的叙述,要么是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比如说董功做的船长之家。其实是以各种各样的打动你的故事的角度来切入。这也成为在过去的5年内所谓的网红建筑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案例。
董功的孤独图书馆也是阿那亚的重要案例。他自己说,自从有一条信息登了网络以后,视频的点击量增长飞快。在一个星期里,所谓的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每天都能接待1万多个来参观者。许多人从阿那亚的小路上乘坐出租车来看这个房子,使得路都堵上了。我觉得这其实也反映了建筑需要媒体的力量,来增强它的影响力。
他自己其实不太愿意被叫做网红建筑师。他也不太愿意承认这座建筑是网红建筑。我觉得,这取决于建筑师对于网红的态度。如果我们认为网红建筑只是一些网络流量很高的建筑,而不牵涉到它是否低俗或者是否高雅,是否符合建筑师的审美,是否是和大众的审美之间形成了一个桥梁。我觉得这就没有问题,是可以来讨论的。
超级文和友刚才我也讲到了。前两天大家又看到了深圳的超级文和友的排队,拿号已经拿到4万号,排队已经从河边跨过了桥,排到了河对面。
//流量成为新的空间评判标准?
在社交媒体谈建筑的时候,有一些年轻的建筑师非常喜欢讨论建筑和流量之间的关系。中国有个建筑是叫张海翱,他的讲座里会在放自己的作品的同时,在旁边放一组数据,展示每一个作品有多少点击量,在网上有多少的流量。
建筑的成功,流量是不是一个评判的标准?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20世纪的现代艺术以及后来的发展,和以前的艺术不一样”。画的价格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艺术是否成功的指针。虽然说它可能不是唯一的指标,但某种意义上它也成为了一种指标。今天建筑也是一样。董功的建筑——阿那亚的小教堂,由于它特别美,当然也就适合那种浪漫的想象和对当代文化图景的消费想象。所以在网络上都有这样的打卡照片。打卡和拍照是否也成为了建筑的一种使用方式。
我跟刘家琨讨论过什么样的建筑能够成为网红建筑?我们总结了大概有几条,第一,要有一个很适合拍照的大墙面。第二,它上面要有各种洞洞,要么是可以给你框景的,特别的看出去的视点,或者是一个光线可以打下来的特别的角度。另外,我觉得还要有一个大的空间,让人家获得和日常生活的体验抽离的、奇观式的体验。这使得建筑的打卡,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使用建筑的一种方式。甚至我觉得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建筑在当代的生命。去看过的建筑的人,或者说真正去体验建筑空间的人,他对公共空间的影响,还没有网上传播的力量更大。
所以如果把建筑理解为既是实体的存在,同时又是网络上的再生体或者替代物存在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上的符号象征的使用价值,甚至已经超过了建筑本身使用的价值。我觉得这也是值得建筑师思考的一种现象。
浏览图像也成为了空间的一种体验的方式,就像刚刚西川老师放了很多全球的城市的图像。我们很多人在没有去过巴黎、伦敦的时候,大概知道巴黎、伦敦是什么样的。这是因为我们在很多的图像上看过巴黎和伦敦。所以即使很多城市我们没有去过,但多多少少都在心目中有一个印象。所以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图像也是你进入城市和体验这个城市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当代的一个特殊现象。
罗恩·穆尔写了一本书叫《我们为何建造》,在这里面他说了一个公式——(沙+海水)*施工*营销=价值,他说的是迪拜。
今天除了建筑师之外,很多的艺术家也参与了网红建筑和空间的创造。这个是埃利亚松在丹麦的小城奥胡斯的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顶上做的彩虹桥空间。我觉得艺术家埃利亚松是非常愿意和空间发生关系的艺术家。他只是许许多多当代艺术家参与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的一员。从这当中也能看到,城市公共空间正在用不同的方式,除了建筑师之外,还有其他的人也能够在空间当中创造新的故事。
以前我们说建筑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工具,它作为一个机器,它的工具性远远大于它的符号价值。以前我们都说form follows function。这个房子刚刚张永和老师也展示过,它之所以是这样,首先它必须是一个可以住的 house,要和别的house要有距离。此外,它要有自己的一块地。还有一些具体而微的要求,从这样的要求出发,这个房子才会变成今天的样子。
但是今天,建筑可能还要follow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follow instagram。纽约的Vessel造好了以后,网上也有关于它很热烈的讨论。纽约有一个建筑评论家在报纸上写了一篇评论,说这个建筑当然很红,但是除了他们拍照之外,他希望建筑还能有更多的让人们来体验的城市公共空间。
有一个更年轻中国的艺术家,在《建筑师》写了一篇评论,我觉得挺有道理。他说,今天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参与样式已经从到这个空间中去,变成了在网络上打卡。我看到过一个调查,说美国以前是14岁就可以拿驾照了,但是最近的十年,到了14岁年龄层次去申请驾照的人,好像少了80%。一个分析家指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因为现在的孩子更愿意让爸爸妈妈开车,这样他们坐在后面可以玩手机。如果自己自己开车,就没有办法打游戏,或者浏览图片了。所以,网络已经影响了人们,包括像美国城市根深蒂固的汽车文化,也被网络所侵蚀了。
我想,是不是也会有一种另外一种标准来评判公共空间?前两天4月1号有一个新闻说这个房子要被拆了,因为总有人想跳楼。我还没办法验证这是不是一个愚人节的新闻(小雷锋补充:是愚人节消息)但是,至少它又在另一个角度成为了制造话题的主角。
//图像构建建筑的“另一个真身”
以前我们都会说自己要体验一个城市都会到这个城市去。我们这些人作为建筑师,都要到古罗马古希腊的遗迹上去考察,才能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城市文化,什么是真正的建筑的历史。
今天,如果你看到除了对一个建筑拍照之外,还要上去摸索一番的人,那么他一定是建筑师。因为他对材料有特殊的体验。他会摸一摸这是什么材料。这一般是建筑师干的事,但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个是什么材料,是粗糙还是平滑,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他们更关心的是在这个照片上,以及自己和照片发生了怎样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个人化的对空间的解读,通过图像被解构了。
我们今天看到的现代主义的这些大师的杰作,包括路易斯·康,他们这些作品也在媒体的传播中得到提升。其实我们很多人去看了现场以后会发现,一个建筑,实地看了以后和在照片上看到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说明什么?其实建筑似乎有两个真身,一个真身是它的真实的存在,是你在现场能够感受到的。但是在你去体验它的真正的真身之外,你其实已经被另一个真身给塑造了,你已经知道这个房子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是通过图像建构起来的。
现在甚至我们可以创作一个并不存在的替身,去创作一个看似像某个建筑,但其实并不存在着真正的建筑。这是在杭州的一个叫Moments的摄影基地。大家可以看到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很多像是我们在建筑史当中出现过的一些东西,但其实它全是虚构出来的。它只是摄影基地的一个虚构物,是非常虚幻的。以前我们去世界之窗,大家看到那里面的作为拍摄的场景其实还是有原物的,比如罗马的斗兽场,比萨斜塔,还是有一个真的东西的。但现在造景已经不需要有真的东西了,它可以完全从所有的基因当中抽出很多东西来随意的混合和打造来创造一个摄影基地。这些摄影基地价格并不便宜,每小时拍照收费五百元。我认为这个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产业了。
鲍德里亚,一个法国的哲学家和社会学的研究者,在书里面提到三个序列。首先是要仿真,但是有一个真的是需要仿的,但是接下来就变成了一种生产,在最后就变成了一种仿造,甚至是一种伪造。这不需要真正的真实存在,我的图像本身已经可以替代了真实。
他说了一句话“使用了真实的符号,成为了真实自己的替代真实的副本,令真实不再运转。一个超稳定的城市化的完备描述的机器不仅仅提供了真实的符号,而且使得真实的运作短路了”。
它是这样的过程。首先图像是对一个深刻的现实产生反应,接下来它掩盖深刻的现实。图像使得现实已经发生了变化。再下来它掩盖了什么?它掩盖了没有真实的现实。最后它与现实将不需要有任何的关系,它就变成了自己的拟像。图像本身就成为一个可以自己生成和演进的一个逻辑。就像我们谈论计算机,计算机以前是需要执行人的。指令的图像也和计算机一样很快,不久图像有了自己的生命,有了自己的意志,它可以创造一个神话。它成为不需要人的存在,而自己存在。
//快消时代,产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变化
在今天的快速消费的时代,建筑和以前不一样。我们以前期望一个建筑可以保存上百年。但是今天这房子可能只需要存在2~3年,它可能作为一个布景的存在,甚至像文和友里面空间一样,用能用了两三年以后,被重新塑造。
任何的产品也不需要我们去永久的拥有。产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发生了变化。今天我们已经知道我们以前都有梦想。自己读书的时候要买一个自行车,总是担心自行车会被偷掉,现在就不存在这个现象,因为我们不需要对自行车行驶拥有权,而是只要能够分时的使用就行了。酒店也是一样,以前我们要买房子,现在租房子,甚至可以买分时度假的酒店,可以买一年,买100天。右边一张照片,画面中其实少了几个美女,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现在网上在说的拼多多名媛。他们会去租一个房子来拍照,通常喜欢去宝格丽酒店这样的地方去租,喝下午茶,都是租的,是大家共享的。
虽然大家会觉得这种价值观不一定都是人人都能够认同的,但它反映了一种现象。原来的阶层关系和占有的阶层的划分,这种固定的模式已经被彻底的打败了。现在的你买不起蓝博基尼,你可以去租一个小时,然后拍跟它拍一个照片。其实这个也已经变成了分享使用权和所有权的一种方式,这在今天对我们的所有权和对物质的使用权的碎片化产生了一种非常致命的新理解。
//建筑师媒体
今天我们说,建筑师都很喜欢媒体。经常会有人说,严肃的建筑师不喜欢媒体.我觉得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我坐出租车时候,听到的一个广告,说有一个拍婚纱的广告叫格勒利雅。他们现在和安藤的展览是绑在一起,因为复星买了安藤的水之教堂,所以在上海的复星艺术中心里面复制了一个1:1的尺度,复制了一个安藤的光之教堂。这个空间很快就会被婚纱摄影的利用,这个空间会成为一个婚纱摄影的内容。
安藤本人从来没有放弃和媒体的关系。我在杂志上看到过日本的一个评论家写过,安藤在出名之前跟东京的建筑圈有很大的隔阂。建筑圈不爱登他的作品。于是安藤在每天晚上九、十点钟,轮流给每个主要的建筑杂志的主编打电话,骚扰他们,让他们发表自己的作品。他其实是一个知道媒体的价值的人。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也不只有安藤。
我看过一篇纪实文学。是讲赖特当时怎么样使出各种手段,让自己的作品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其实他们有非常有强的意识,要让自己的建筑成为网红建筑,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媒体不是网络。这和今天的网红建筑并没有两样。网红建筑并不一定意味着质量差,它可以和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的品位有一定错位。
最后我提出三个思考——大众和建筑师的之间的关系、即时和持久的关系、虚拟和真实的关系。
说到这里,我就要举一个大家都觉得很棒的建筑师为例。他应该是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建筑师,彻底地影响了、改变了我们人类20世纪的建筑的进程,他就是柯布西耶。他其实是一个很有网红意识的一个建筑师。不仅自己创办的杂志,还自己提出各种宣言式的口号。现在很多严肃的西方的研究的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不能看柯布自己写自己作品的文章,这些是不可靠的,包括他自己所说的《走向新建筑》的5点。
但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网红意识,知道怎么包装自己的理论,知道怎么样使自己的理论全球流行。今天我们知道的,现代主义、新建筑的5点都是来自于他自己写的书。
不过后来他建造的朗香教堂使得他的信徒们非常的崩溃。他们觉得柯布告诉大家造现代建筑,要造白房子,要有现代建筑的那些语言。结果被自己的导师背叛了。当我们都在追寻他的语言的时候,我们的导师造了一个后来被有点后现代的或者非常隐喻的作品。其实他知道如何操控媒体,如何提升自己的作品在全球的影响度。
这是他主编的杂志《新精神》。一边,他是一个建筑师,但同时他又是媒体的话语的和理论的制造者。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自己的作品是不仅处于实践的前沿,也处于理论话语,甚至媒体的前沿。
大家看他写的《走向新建筑》。今天我们很多的人非常喜欢柯布,但是只在热衷于研究他的作品。经常会有人说,网红建筑没有什么价值,它也不算真正的建筑,包括文和友这样的不是真正的建筑。让我们把指针拨回到20世纪初。
在柯布的年代,有柱式的古典主义的,折中主义的建筑才被建筑师认为是真正的建筑。而柯布西耶做的这些建筑,这些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不被认为是建筑,只是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一种潮流或者新的时尚。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我们学习柯布西耶,也许对于当代中国的建筑师们,更应当思考如何从他的生涯当中发觉到他如何应对新事物,并从中发展出一种新的建筑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还执着于100年以前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建筑的那些具体的建筑语言。今天我们去模仿他没有任何的意义,我们更应该模仿的是柯布西耶作为一个划时代的建筑师看到建筑的未来,从时尚、从流行从媒体当中看到未来建筑走向的一种力量,这个是我们严肃的建筑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有很多的网红建筑质量低劣,为了取悦网络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操作而否定全部。对于中国更严肃的建筑师来说,如何从网红这种现象当中,拨开迷雾,看到未来建筑的一种走向,是我今天想讲的最重要的内容。
回到我刚才讲的后工业时代的回升,网红经济快速消费的城市和权宜建筑。其实这不是答案,我没有办法在今天这简短的演讲里面来说我们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网红建筑是好的,但我觉得应该把这个问题提给在座的媒体大众和建筑师朋友们。
公 共
后疫情时代,何以构建公共空间?
姜宇辉
姜宇辉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的演讲大概在8位嘉宾里面是最为另类的,因为我讲的是哲学的内容。大家一听到哲学内容的时候,肯定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是来扯淡的,他是在吹牛的,他跟具体的问题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在我的心目中,
哲学起到的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吹牛空洞扯淡的作用,起到的则是批判、是反省、是刺痛。
我们的哲学家绝对不会让你舒舒服服的坐在那里去听一场讲座,我肯定会让你如坐针毡,甚至如梗在喉,这个是我们最擅长的事情。所以你如果听完一场哲学的讲座,你会觉得你像喝了一碗鸡汤,浑身暖和和的,我觉得这并不是真正的哲学的讲座。
我第一次在昆明的时候,我还像模像样讲了很多建筑,但其实我完全不懂,所以今天我就这个拆穿原形,我根本不懂建筑,我就纯粹的讲一个哲学的题目,请大家谅解。
我刚开始跟冬婷商量城市人文奖的时候,我们强调,单纯的讨论建筑的问题可能还不够,应该把建筑的领域,比如说设计,比如说规划,跟人文学者的反思,比如说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的东西,能够把它结合在一起。所以在今天论坛里面可能我们需要专家真正来讲建筑专业的方面的东西,但是也可能需要有我这样的局外人稍微搅一搅局来讲一些纯粹的人文的方面的知识。
我今天讲座的主题就是后疫情,提到哲学,在中国都会想到马克思。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哲学并不仅仅是解释世界,同样它也是改造世界。”但是我说句难听的话,大家看看今天的学术界里的哲学,他们非但没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反而他们连解释世界的勇气,甚至面对世界的勇气都没有。
//当我们谈论“后疫情”,实际上是在谈论什么?
我觉得这是哲学今天非常大的一个悲哀。我想把哲学仅仅地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去结合在一起,能够让我们的抽象的思辨,跟我们当下的最深刻的现实结合在一起。

那么这个问题就从当下现实开始,我们今天的中国,或整个世界,它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最现实的问题是什么?所谓的后疫情。
我刚开始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非常困惑,什么叫做后疫情呢?疫情难道真正过去了吗?大家看看今天我们来参加论坛的嘉宾跟听众,很多观众还是戴着口罩,包括我们今天到什么地方去,也是要随身要去刷健康码。
除了中国之外,大家看世界的疫情还远远没有过去,像美国,欧洲,疫情还在肆虐。所以今天当我们谈论后疫情的时候,这是不是一个非常反讽,非常荒诞的一个事情。疫情到底在什么意义上已经过去了。后疫情的这个“后”、这个Post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在哲学里面,在建筑里面,我们也经常谈到一个词叫做后现代主义,那么什么叫做后现代主义呢?们看很多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包括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它其实并不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它其实恰恰是把现代主义里面那些被遗忘的,被排斥的,被边缘化的东西把它重新释放出来,所以以后有一种释放潜能的作用
我们谈论后疫情的时候,其实是要想在疫情里面,把我们原来看不到的、被遗忘的东西放大,重新唤醒出来,去提醒我们原来在疫情的时代根本没有办法去注意到的那些细节、问题、矛盾和困境。
我觉得后疫情绝对不是一个乐观的词,它是一个反省的词。它不是告诉我们这场浩劫已经过去了。它提醒我们的是:疫情是一个转折点,它让我们重新的去审视我们之前从没仔细审视过的,我们当下的世界。
这个是我提出今天这个问题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我们要在后疫情的背景之下,重新去想一想今天我们公共空间的意义,它的含义到底是在哪里?我不是专家,我也搜了很多的文章大家如果在知网里面输入后疫情这个词,跳出来的很多文章,基本它是没有阅读量的,连下载量都没有。
//疫情推进并发展了处于潜伏期的力量
但是你会发现有两类谈论两类后疫情主题的文章,是下载量转载量最高的。第一个就是国际形势,第二个就是线上教育。我觉得这两个是后疫情时代,对现实,对中国冲击最大的两个力量。第一个国际形势我就没法谈了,我也不敢谈,在公共这个领域有些问题没有办法直接的呈现出来。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对于疫情对在线教育的冲击,我是非常深有体会的。大家可以想一下,在前疫情时代,我们都是在课堂上面,听着老师,翻着PPT,下面的学生做笔记,接下来去考试。但是今天很多的课程,百分之八九十的课程,包括很多讲座都是在线上来进行的。大家会觉得线上的教育仅仅是对之前的线下教育的一个延续一个复制,好像没有什么真正的改变。但是你实际想一想,其实线上教育恰恰实现的是教育本身真正要去实现的一个目的:让知识找到接受者,让传播者找到真正喜欢知识,愿意接受知识的那个方面。
所以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教师跟学生之间顺畅沟通的一个桥梁。但是在前疫情时代,我发现在线下的空间里面,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去实现这样一个完美沟通的纽带。
我觉得我上课也谈不上很好,但有的时候讲的还可以。但是即使我觉得我讲得很好的时候,线下的实体课堂里面的学生还是有1/3从来不听。有的时候从头到尾讲的是很精彩的,但是还是有学生一上课就拿着手机在打游戏或者在刷微信,下课了,就把手机关起来,就走了。
为什么这个学生他如此不爱线下的课堂,我觉得我们今天的线下教育已经陷入了一个病入膏肓的阶段。我们经常会去怪这个学生,他不喜欢学习。可是他没有动机去学习啊,他没有热爱知识的这样一种热情,这难道仅仅只能怪学生吗?
你想想年轻的学生他为什么一定要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在一个固定的场所,坐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去听一个固定的老师去讲的一些知识,为什么学习知识不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开放的,可以随心所欲,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点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的选择,去吸收知识呢?
所以网络实现的恰恰是一个知识本来就应该有的契机和动力。疫情仅仅是把在线教育里以前从来没办法实现的潜能释放出来,这个是我对后疫情的最基本的观察。
很多人认为疫情它所制造的是一种断裂,疫情前跟疫情后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之前我们是按照一种方式来生活,但是疫情发生之后,我们整个世界进入到另外一个不同的步调之中。
但是我要强调的其实恰恰是:疫情制造的不是断裂,它是把以前已经酝酿起来、但处于蛰伏或者潜藏期的力量,加速出来并推进出去。比如说线下教育就是这样,以前我们是坐在课堂里面去听知识,但是线上教育实现了线下教育没有办法去实现的目的,而且是教育真正应该去实现的目的,我们以前的在线下教育里所隐藏起来的那些东西。
它通过疫情的这个契机,实现了加速转化。即使没有疫情,我们整个的高等教育或者线下的教育,经过三五年的时间,也会完全转向线上,转向有线,转向付费知识,甚至转向各种各样的网络的课程,这是必然的趋势。所谓的疫情只是把这个趋势进一步向前的推进,把它加速呈现出来。
我搜了一下大家谈到后疫情的很多关键词,比如说生命政治,健康码,包括数据人、 person data,好像我们今天后疫情的时代,我们身上的东西越来越多的都变成信息化,变成数据化。像没有围墙的大学,宅文化,大家越来越宅,没有办法出去,被锁定在自己的空间里面,好像疫情让我们越来越隔开了跟公共空间的距离。但其实所有这些东西都不是疫情所造成的,它是在疫情之前就已经潜伏在那里,通过疫情这样的现象,进行了加速的推进跟发展而已。
我们就看宅文化好了,在疫情诞生之前,其实我们已经陷入一种非常宅的困境之中了。我们在地铁上面有低头党,我们在人和人之间的沟通里,更习惯使用的是表情包跟微信,我们已经不喜欢用实体的面对面的方式去进行沟通了,疫情只不过是把这个东西进行进一步的加速跟演化而已。
//后疫情时代哲学的作用
所以我想,在面对后疫情这个时代,哲学到底还有什么作用呢?如果世界不断地沿着已经既定的方向,往未来去发展,把以前掩藏起来的东西进行加速的推进跟实现,那么哲学面对这样一个无限加速的世界,它还能够进行什么样的反思?进行什么样的反省?这是我在这里首先要去直面的问题。
哲学在疫情或者后疫情时代的困境,其实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发现在疫情期间,很多哲学家都喜欢站出来去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每当有一个大哲学家出来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他最后的下场一定是一场闹剧。
比如最早起来发声的是意大利的哲学家阿甘本,他说我们要捍卫自由理想,捍卫生命的权利,然后马上就有很多人去问他,你为什么不出去,为什么不到街上,你为什么要戴口罩等等。
然后接下来还有很多的哲学家,例如齐泽克和巴迪欧,每次有一个哲学家面对疫情的问题跳出来之后,马上就会遭到公众的反讽,遭到各种各样的攻击或者讽刺,他会觉得哲学的反思在这样一个疫情的时代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哲学家只不过是增加笑柄而已。
当哲学家写的一篇篇论文去谈论这个世界的问题的时候,他非但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反而把这个世界里面更根深蒂固的那些问题把它扭曲化、荒唐化、漫画化了。
我在这里说一句话,上面这句话是阿多诺说的。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因为在一个奥斯维辛所制造的整个欧洲的满目疮痍,在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惨剧之后,你怎么还有诗意?还有闲情去写诗,去表达这种浪漫的情绪。
下面这句话是我自己说的,我觉得在新冠疫情之后搞哲学其实也是荒诞的,因为哲学根本没有办法去面对这个世界,也无力去面对这个世界。它做的是荒唐的,小丑一样的把戏而已。
那么我觉得哲学不应该陷入一个自甘堕落或者自甘无用的一种境地,哲学应该反过来去想一想,在这样一个后疫情的,加速的时代,我们还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深刻的反省,能够把我们的哲学的思想真正跟现实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哲学在这样一个后疫情的,好像无可逆转的整个世界,跟社会的潮流里面去起到一点点反省跟刺痛的作用。
我引用一句我非常喜欢的法国哲学家与文学家——加缪的话,他在《西西弗神话》里面指出,“所谓的荒诞,是指非理性跟非弄清楚不可的愿望之间的冲突”我觉得这就是今天的哲学的困境。今天的哲学恰恰是夹带这样两个张力之间,他发现现实是哲学不能够去理解、掌控、说明,甚至是不能去介入的。然后哲学的本性又要求所有的思索者对这个世界进行一个清清楚楚的,透彻明白的阐释。
那么在我们这个时代,哲学能够怎么样去进行展示呢?进行深入的反思呢?我觉得重新反思公共性,公共空间,Public这个词可能是一个非常恰当的起点。刚才很多老师都谈到了,当我们谈到 public这个词的时候,好像往往是跟space,跟空间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在公共领域里面,还有一个维度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时间性。在我们这个时代,时间性是决定公共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而并不仅仅是那些可见的,大家能够去进入、离开、穿行的物理空间(physical space)。在我们这个时代真正能够去重新反思,建构一种新的公共性,往往要从时间性的角度来去真正的入手。
我引用了研究网络社会非常有名的一本著作,曼纽尔·卡斯特。在90年代,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兴起,没有那么蓬勃的时候,他已经写了三卷本,皇皇巨著去研究网络社会的兴起,这本书的标题就是《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在这本书里,第一卷是比较经典的,它从方方面面去研究了网络社会各种各样的趋势和特征,但是他在第一卷的最后,以时间性的角度去重新概括了一下,我们所置身其中的网络社会的关键的本质。
有一个词非常的触目惊心,但也非常的深刻。他说网络社会的时间性的本质就是timeless time——扼杀时间。把我们所有身上的各种各样的时间,把我们身上物理的时间,心理的时间跟生命的时间扼杀,恰恰这就是一个网络社会的问题,时间性的问题。我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反省自己,来掌控自己的生命,甚至去玩味西川老师所说的城市里面的诗意。
时间性是一个让我们的城市失去诗意的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但是我要谈的是一个哲学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说网络的社会它叫做无时,他说在我们认识社会里面,其实时间往往发生了一种根本性的分裂,一面是技术改制的时间,一面是数字操控的时间,算法操控的时间,还有一面是被所有的算法技术跟这些人工的时间所排斥到边缘的压制到底部的那些生命的时间,他用了一个词叫做 life cycle。
我们本来在算法兴起之前,身上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我们没有办法去挣脱的时间的节奏,比如说生老病死,比如说四季更替,比如说从小到大的成长的过程,比如说衰老(aging),那些东西是我们标志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本性。
如果我们没有生命周期(life cycle)的体验的话,我们还有什么东西能够体现我们人之为人的那些根本的特征呢?那么恰恰就是这个问题,在我们今天的网络社会里面,时间的节奏,生命的周期遭到了最大的控制跟破坏,甚至肢解。所以伽萨特用了一个词叫做breaking down。我们身上所有的原来人之为人的那些时间性的节奏,刺激,生命,健康,或者甚至包括血液循环心跳一些最基本的生理物理的节奏,都在技术的实践之下遭到了一种根本的肢解与破坏。
我们不是说在这个世界好像有两个部分,一面是技术的时间,钟表的时间,另外一方面是生命的时间,不是的,而是说,在网络社会里面,我们所有的时间都被越来越拉向技术算法的artificial的那一面。这个是伽萨特后来所提出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可以想想,这一点并不仅仅是在网络社会兴起之后才有的,在整个19~20世纪,西方社会的时间,从钟表的时间一点点过渡到机械时间的整个过程里,其实我们已经发现了这样一种根本性的对抗。
右边这两个图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达利的作品。大家有没有想过达利为什么要把钟表把它画成熔化的形状,画成可以去变形的形状,像橡皮泥一样的,甚至把它吊在树上,把它扔在这个土里,让它变形,让它流动。为什么?是因为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对机械的时间,对钟表的时间充满了恐惧,充满了厌倦,甚至充满了抗拒。
旁边这句话这是著名文学家卡夫卡说的。他说当他每天早上醒过来的时候,他听到滴滴答答走时的钟表的时候,他有一种绝望,他觉得他的生命时间是他自己没有办法去掌控的。他做的每一件事情,他都听到他身边所有的滴滴答答的走时,就像我今天在这里,本来我想做一个非常深刻的对时间性的哲学的反思,但是我发现I have nothing time,我们没有时间去阐释时间问题,这是我们生命时间非常重要的,非常令人悲观的这样一个现象。
但是在现在时间的初期,我们发现其实还有一个技术时间跟生命时间的对抗,生命时间好像还可以站出来,用艺术的方式,用诗意的方式来跟机械的时间去进行对抗。
但是到了我们今天,我们发现对抗是完全没有办法成功的,甚至连一点点也不能。
最后我稍微讲几本书的。刚才李老师也引到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叫做《完美罪行》,他说我们今天这个时间持续的白昼,永远保持清醒,连睡眠的时间也是被技术所操控。哪怕在我们的睡眠的过程之中,我们也是在挂着手机,挂着网络,在升级,在打怪,甚至即使我们睡了,但是整个社交网络它还没睡,当我们醒过来的时候,我们马上还要follow一下,看看朋友圈里面发生了什么新鲜的事情。用乔克拉里的这本书的标题,“7天24小时”保持白昼式的清醒,这就是我们今天网络社会的技术时间的这样一个状况。
//从哲学的角度反思公共性
今天我们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去反思一下什么叫做公共性,在哲学20世纪下半期,大概有三个重要的流派。
第一个就是哈贝马斯,他强调我们可以用理性的角度去建构共同体。
第二个是阿伦特,他比较早的提出,我们更要回归古希腊的那种荣誉的,本体的方式,个体的方式去建构人和人之间的政治连接。
第三个是内格里,他在德勒兹的意义上认为我们今天需要通过情动,一种真正的情感的力量,相互激发、去建构起一种不是理性的,但是也不是完全的非理性的公共领域,所以这个是我比较赞同的一种方式。
今天有很多哲学家,比如说吕克南希,他强调,当我们今天公共空间越来越网络化,越来越被技术的方式拉紧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要把公共这个词放弃掉,我们应该去抗拒连接,我们应该去制造各种各样的分歧,这个才是公共性的真正的意思,但是我反对这一点。
我不认为在我们今天网络社会制造分歧或者断裂是一种可能的方式。我更强调的是,今天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真正建立起一种公共的空间。如果理性这个东西已经完全被算法化,包荣誉这个东西已经完全被游戏化,今天我们还可以怎么样以情感的方式,以共情的方式重新建构起一种真正的,符合生命时间的公共的领域。
我引用的是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痛苦》里面的这句话,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今天对公共性还留下的唯一一丝契机,能够从情感的角度,从共情的角度,去打开一种public,一种场域。
最后引用一下我非常喜欢的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他是在读完叔本华之后说出的这句话,但我觉得对我们今天公共性理解仍然非常有效——以生活为炉,以苦痛为炭,而铸其解脱之鼎,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今天从公共性的各种各样的陷阱之中去挣脱出来,从技术的时间里面挣脱出来,重建公共性的一种可能性。
创 新
城市的生长细节抹去之后,怎么找回来?
王澍
王澍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我想说的第一句话,这个题目也是三联征求我意见,我一般不会写这么一个题目,但是意思是差不多的。
// 生活是琐碎
这个题目里头我想到的第一个,就是西川老师举的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的例子,我印象里卡尔维诺的那个书里大概写了超过100个城市,都是小段的文字,但是像我们现在面对的这种现代城市好像一个都没有,大概在他的眼里根本不配称为城市,所以不写在他的书中。
那么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一种意识,这就是我觉得我感兴趣的。刚才在正好在我前面的哲学教授又讲到了时间性公共性这样的话题,翔宁讲到了真实与虚拟印象,媒体中的形象等等。实际上我比较感慨的是像我这个年龄的建筑师,从80年代初开始学建筑,应该说是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这场巨变,包括中国城市的巨变,我们是完整经历的。
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就非常感慨,我们当时狂热追求现代建筑,新建筑,因为我们是年轻一代,我们现在看到我们追求的东西基本上变成了现实,这时候我们就开始反省了,这是第一个问题。当时我们80年代的激情,我们现在看到了它的结果,我们可能会推卸说这不完全是我的责任,但是我觉得没有办法推掉的,因为这是整整一代人的追求。
那时候另外一个追求就是追求所谓的中国式的现代建筑,很多中国建筑师在追求,追求完了之后,今天又是需要反省的,到底我们在追求什么?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建筑?后是我现在经常问自己的一个终极问题——什么是我做建筑的时候真正的心魔,我心里过不去的地方?
面对中国的城市,中国的文化状态,什么是我过不去的?我有些选择是很本能的,比如我选择呆在杭州,我记得之前很长时间里有很多人都质疑,说你怎么会选择呆在杭州一个偏僻的二线城市?现在当然杭州的地位有所不同了。其实就是一个很本能的选择,这个城市让我心安,我待得住,就是这样。
我经常喜欢为杭州做宣传。如果讲什么是中国式的城市的话,我觉得上面一张图也特别典型。宋代这张画,你连房子都看不见,它完全融化在山水树木之中,房子在城市里面是没有那么重要的,它整个对城市的概念是不同的。下面这张图是真实的,朝西方去,这是杭州,但是朝东望去,其实这个城市已经完全改变了。
我是从80年代末到杭州经历了完整的变化,完全改变了,就像我昨天说到成都,我也完全搞不清楚我在哪里,跟我在杭州的新城区里完全一样的感觉,那些房子全都似曾相识,这些所有的建筑身上都有某种完全一样的品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这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其实我觉得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从80年代到现在,最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人类历史上,你很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看到的一个个现象,真正使中国城市改天换地的变化。中国每一个城市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个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刚才哲学教授提到了时间性这个词,它就意味着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我们自己把我们所有时间性的痕迹快速地磨除,这就是中国城市发生的,它不仅简单的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所有的人类生活的几百年上千年几代人,所有的这种痕迹,我们把它抹掉了,拆掉了,所以这就是废墟。我觉得对中国建筑师来说,你如果不去思考废墟的话,你就至少不够当代中国,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抹去的就是这样的东西,这个是杭州市中心两张老照片,刚才我前面拍到的就是这种地区的拆毁的现场。杭州最疯狂的就是前两年拆无可拆之后把全城将近200个城中村在两年之内全部拆除。当这些东西全部拆完之后,基本上在城市里已经找不到任何有时间积累的痕迹了。
我以前说过一句笑话,我说什么叫真正的国际化?你把自己的时间史、生活史全部归零的时候,你就跟世界同步了,你就跟世界接轨了,基本上是这样的一种意识。
对我来说,做建筑实际上是寻找心灵答案的过程。我从2000年开始,经常喜欢带着学生在废墟里开始讲他们的第一堂建筑课,这是我前些年讲课的时候,在杭州的市中心,在正在拆房子的现场给学生讲课。当然我们也做很多的调查,实际上这些被拆毁的东西,你把它放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时间是多么有意思,多么的丰富。
//“时间”着迷
当然我也试图做一点努力,因为我后来发现一个问题,现代建筑最核心的本质就是它把原来的城市和建筑,在时间当中累积性发生的一个过程。现代建筑第一次又跟科学差不多,来回归原理。它第一次能够成片的拆毁这种历史性的积累之后,建筑师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刚才有一个英文词叫timeless,就无时的概念。其实现代建筑师是一个典型的用无时概念进行工作的一个行业,建筑师从此就变成了一个无时的工作,所有的生活积累都无意义。
你用一种抽象的概念重新开始来构建所谓的空间,当我们反复说空间这个词的时候,就意味着时间不存在了,你看对面这些房子,这些都是空间,都没有任何时间感。就是这样的东西,所以我开始对时间这个东西着迷。
这是我们在2002年在宁波的慈城做调研的时候,让我着迷的就是时间。你可以看到这些房子,每一栋房子如果你把它拆开的话,大概最早能找到唐代的砖头,从唐代的民国一直到文革的,一直到近代的,它所有的房子是长时间的建造过程,最后形成的这样的结果。
当然我也试图做那种堂吉诃德式的这种努力,在中国式建筑师的极短的工作时间里,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和时间玩味时间,把建筑做出时间感。
这就是我当时在宁波博物馆做的工作,博物馆收集了当时城市新区在建的时候拆毁的29个半村的旧料,最后全部汇聚在博物馆上,用类似于村庄里那种长时间累积才形成的砌筑的这种办法,跟工匠共同商量,在非常短的设计时间和施工时间的前提下,找到最合适的施工的工艺,把它砌筑起来。这实际上是一个讨论时间的项目。
当然这里我也用对比的方法来表达,上面这个是混凝土,我们用了竹子模板的混凝土,这个混凝土对我来说是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牵扯到了物质的真实性,因为竹子这个材料是特别难以控制的。它的弹性很大,浇筑的过程中会炸模,就会出现工人经常不知道这块东西浇完之后算是成功的还是不成功的,质检站也不知道这算是质量合格的还是不合格的,最后都要到我们在现场做出判断。
它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我还能够有感知,还有时间感。或者说是我经常喜欢说的真实性,真实性里面就包含了时间性,这是有时间的、有生活的。而且这种生活是你可以看到的人真的在生活,比如说我们看这种对面的高楼大厦,这种公寓,你是看不到人的生活的,这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所以有的时候你说这是传统街道,其实我恰恰觉得这一类街道对我们今天在中国城市里面生活的人来说,尤其是越是大城市,你越是发现,这个就像是某种另一个世界,它不是什么过去的世界,它是另一个世界,是完全不同的观念下的产物。
//日常经验
我前面还听了一个喜欢的词叫游荡,我就喜欢游荡,我记录了一串片子,我最喜欢游荡的我的工作室附近的一条小巷,包括我们说的诗意也好,审美也好,我的学习对象,我的老师。这个就是我的老师,我经常在那转,去找人的生活。
它的门一打开就是街道,它的开放性和公共性远比我们这种公寓大楼要强。他家里的家具他就摆在家门口,你会看到就像是一个当代艺术家的小装置,我经常会为这种事着迷。普通的老百姓,我刚才说他也不是知识分子,这个地方也不是南美那种贫民窟,这是特别中国的,特别当代城市的,他们好像会一种秘密的语言,这种语言永远比我高明。
所以为什么我是觉得他们是我的老师,我真是永远都能学到东西的。
你像这个东西,我可以直接它把柜子放进某个大美术馆里。签名之后,它就是一个类似于像塞尚小便池那样的一个有力量的东西,对不对?
包括这种,哪怕他们种一点花,我都会发呆。我现在经常处在碰到这种东西会着迷一会,会发呆一会的状态,它一定有些什么值得我学习的。名字也特别美,叫泗水弄。
我今天上午去看家琨的西村大院,我发现他也吸收了一些类似的东西。比如说他把管子乱装,其实很有意思,特别便于检修,同时你能听到水的声音,下雨的时候这些管子里叮叮咚咚,它是有声音的。
你看看这样一个街角突然的转折,我觉得当设计课的教材都特别好,比那些所谓的现代主义大师牛逼多了。
这个超级简洁极简主义的洗脸池。
邮箱这种东西我都特别着迷,这个东西因为它是一个共同生活的,像是一个道具,很多人在院子里生活,共同生活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城市里难得见到的场景。你没有邻居的,像这个的话,你就前后左右,你是有邻居的。
实际上这个感觉就像卡尔维诺写的书,他说所有的城市最后对他来说就是他的故乡,就是威尼斯,这个街角跟威尼斯几乎是一模一样。现在有个词叫文化自信,我看到这种街角我就有文化自信,因为这个跟威尼斯的感觉几乎一模一样。
你看看这个两个门摆在一起,你把这个门切下来,不得了,这个都是当代艺术。你看那根管子很牛逼,包括这种特别普通的房子放在一起,我觉得都特别有美感。
当然有的人可能批评我,说你这是一个游客般的审美,但我这个游客在这个小巷子游了很多遍了,我是属于那种反复游的(游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的劳作的痕迹——这些小木头,有人在这干活,他留下了这个东西的在他的门口,而这个空间是公共的,你可以看到特别好玩的材料的交接。
这张片子就让我想起童隽先生在他的书里用过一张照片,说自然在哪里结束?建筑从哪里开始?他拍的就是苏州园林里一段墙,后面是植物,爬满了植物的植物的墙开始长起,这个地方是1234格的一个结构,你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4种东西。这个就很有诗意。
当然最后你还是要回到我们常见的世界,你可以看到新修的广场,所有刚才你感受的东西它都会荡然无存。我现在经常用这样的一种感觉来检验自己做的东西,及不及格,它是不是你内心里的东西?
你像我们前两年改造的文村,我还比较满意。改完之后你会发现当地人的生活就像没有被干扰过一样,还继续存在在那个地方。建筑师是很可怕的一个角色。在这个时代,建筑师介入之后,那个地方的生活就完全发生了变化。
我看这组照片的时候,我就想起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最后他那几句话我特别有感触,面对20世纪的中国回看中国的历史,一定要有一种温情。他认为治病的良方就是两个字,温情。我看到这样的景象,我心中就开始有那种温情。
这是我们给他们特意设计的洗衣服的台子,他们就在那洗衣服,我就觉得我做对了。
我们把栏杆故意设计的比较宽,他们就可以用来晒菜,它有功能。
你看老伯伯站在我们为他们做的房子面前,他发自内心的高兴,是吧?那种平静,劳作并笑着,还有一种时间性的活动在里面。所以我刚才有点恍惚,翔宁谈的网红建筑对我来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还能够生存下去的信念。我坚定的相信这个世界不止一个世界,我们从来不去讨论所谓流行倾向,好像这个世界就要向某个方向发生变化。
我相信这个世界是由多个世界构成的。我可以选择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继续生存,我管你的外面天翻地覆,我有我的世界。
这就是我们做村子的一个基本原则。有的房子修了,有的房子不动。建筑师有的时候手我觉得有点欠,好像不把什么都设计一下,就不行。
实际上生活里有很多东西,首先要的是尊重,完了之后是温情,最后你才去想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就像莎士比亚那句著名的台词,是活着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选择,对建筑师来说,做和不做也是一个选择。你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建筑,其实也不是设计,其实我们只是模仿了当地人的生活的方式,这个事情就会发生。
很多人都说这叫乡村建设,其实也不太对,因为乡村这种概念也是从西洋过来的,中国的人原来不太有这个概念,你像我们中国的村落,这种房子的质量,这样的空间密度,这样的公共性,在欧洲都是城市。
所以我曾经有一句话,全中国的城市化在明朝就已经做完了。我们所有的村子都是城市级的,所以中国没有他们说的那种所谓的农村乡村。这点文化自信我觉得一定要有,但是我们现在没自信,没自信之后就把我们的城市都给拆了,拆了之后,全中国都在建这种没时间感的垃圾。这个是特别不可思议的、愚蠢的一种行为和选择。
新与旧是刚才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原来可能觉得农民的新房有点俗气,但特别好玩的是,只要跟我们的设计配在一起,它就突然变美了。这个东西它不是绝对的,最重要的是生活,不是俗气不俗气。你像那边小房子,我们选择一定要保的,就是农民说一定要拆的,这是我们一定要保的。
最后保下来之后和我们的房子放在一起,就特别好看。
这也是我从威尼斯学到的,包括晒衣服的杆子,农民他们自己晒衣服的杆子,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我就特别想起罗兰·巴特有一段评论是福楼拜的小说,他说那种语言的精确感,就像是一串夹子,在风中夹着衣服,你能看到那种景象,你就能够体会到什么叫语言的精确感,这个就是属于典型的,我看到之后我就想起了语言的精确感。
这个是我们设计的另外一个房子的原型,其实是一个类似于像巴西利卡的东西,我们在中国乡村不是一定要做所谓的中国建筑,这个房子实际上是来自于70年代的那种社会主义大礼堂,社会主义大礼堂的前身其实是现代建筑里面的那样的一种长向的空间,这个东西的原型是西方的,就是古罗马的巴西利卡,我们在这里又做了一个新中国农村的新巴西利卡。
你看巴西利卡的这样的一个形制,农村妇女站在那个地方,它就突然有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身份的感觉,很有意思。建筑这个东西,确实有它特殊的力量,我们要相信这个力量,我们要特别警惕这个力量,尤其在这个时代,我们是时间杀手。
你像小院子,其实也是特别简单的一个东西。有院子,就有中国生活,没有院子,就没有中国生活,或者亚洲地区的生活。为了这些院子,让农民重新住进有院子的房子,我们也花了很大的力气。因为他们觉得浪费了面积。刚才西川老师说浪费,这就是典型的浪费。
慢慢地,生活一点点地又重新开始发生。
我们让农民又重新用上了柴灶,我们把厨房设计的比较特殊,因为烧饭也是一个特别有时间性的行为,尤其是用这种老式的柴灶烧饭。比如说光线,这里面对光线的控制,现代建筑都是像医院一样特别亮的一个空间。其实诗意的丧失和这个是有关系的。
中国人的室内一向不是很亮的,它会需要暗一点,需要这种特殊的光线的控制。
生活在院子里面,因为它有风雨,有自然的空气,它就开始有它自己的生活,它自己会回来的。它有些潜伏的语言,它自己会回来的。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我们这次被提名的富春山馆,很多人都喜欢讨论它的山水美学,其实我更在乎的是我设计的一系列的山水之中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不是会被人用起来。
当我知道他们去年夏天开始做这种消夏活动,我让他们把这个活动的照片拍了之后给我发过来看一看,我就特别高兴。这说明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它自己就回来了。
好,我就说到这里。
公 共
我们从古代城市遗迹里读到什么?
马伯庸
马伯庸
历史作家
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
前面几位老师讲的都是现代,姜老师刚才还提到了后现代,所以我想把时间往前拨一拨,给大家聊一聊关于历史、关于古代,但是因为古代的建筑没有照片,所以说就没有PPT了。简单一点。其实这也是跟建筑空间还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这个故事要从差不多2000多年前说起。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秦始皇攻灭6国之后,其实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他接下来做的一件事情是派了一支军队向南边去,他要去打过现在的韶关,进入到现在的广东一带,当时叫百越,那个时候百越一代还属于一片蛮荒之地,只有一些原始部落。
那么秦始皇很想把这一片地区也纳入到他的统治范围下,所以他就派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有一个统统领,这个统领是正定人,河北正定。现在咱们可以说是石家庄人,他在几百年后有一个老乡叫赵云,他也姓赵,叫赵佗,赵陀当时年纪很轻,大概30岁不到,秦始皇派他一路向南打,因为秦军的都很精锐,大家都知道,打下来百越很简单,结果他赵佗带着军队,把百越整个占领了之后,成立了三个郡,一个叫象郡,一个叫南海郡,还有一个叫桂林郡。
反正总之这三个郡打下来之后,就变成了秦国的领土,这是第一次。整个广东广西一带纳入到中原王朝的范围。但是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秦始皇去世以后,整个中原大乱,赵陀他就特别的鸡贼,他就立刻把韶关五岭一带关口给封闭,这样的话秦军就无法南下了。中原再怎么乱跟我没关系。他就把这三个郡加在一块,独立自己成立了一个国家,叫南越国。范围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一带,是很大的一个国家。后来他们就在在这舒舒服服呆着,一直到中原的楚汉争霸他们也不参加,到汉朝建立之后他们也不参加,甚至刘邦建立了汉朝以后一直跟他联系,说你既然当年是秦军在当地的守军,要不你就回来?但是他坚决不干,一直跟中原王朝处于一个对立的状态,但是他也很鸡贼,他不去正面硬顶。他有一次自称为皇帝,结果遭到了汉朝的一个严厉的批评。当时是吕后当政,就给他写了一封信,斥责他说,你怎么敢称帝?
这人特别可爱,他回了一封信,这封信我觉得可以列入中国古代10句最嚣张的话。当时吕后问他,天无二日,你为什么敢称皇帝?赵佗回了一句话,就8个字,就是说“窃据帝位,聊以自娱”,就是说我名不正言不顺,我确实僭越了,我确实是不该去自称皇帝,我为什么要自称皇帝呢?聊以自娱,我就自己玩一会,你不要这么认真好不好?我就自己找个乐子开心一下。
赵陀那会,其实百越一带环境不太好,瘴气弥漫,那里的人很多都寿命很短,但是赵陀是个例外。赵佗这个人他寿命特别长,具体岁数我一会告诉你们。但是我可以给你们找一个坐标,他30岁不到,秦始皇把他派到了广东去打仗,他晚年还曾经跟汉武帝通过信。你想想,秦皇汉武他是中国唯一个都有联系的人。所以后来到了汉武帝那会儿,他去世了。他后面几任南越王水平一般,汉武帝就把南越给打下来了,南越国就灭亡了,变成现在我们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那么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是因为在1996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成果,他们找到了南越王宫,就在广州的北京路,那边有一个遗迹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很有意思,里面有大量的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特别符合广东人的气质,比如我在里面看到一个水沟,这个水沟是当时皇家园林的一部分,水沟旁边是用砖砌起来的,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上的小斜坡,就很奇怪,水沟特别浅,不需要人用这个斜坡,可能也就半米深不到,那么这个斜坡到底干嘛用的呢?最后考古学家在斜坡旁边找到很多乌龟的尸体,才知道这个斜坡是给乌龟晒太阳的,专门给一个斜坡让乌龟爬上去晒太阳,晒够太阳再回到水里,说明那边的气候很好,大家都过的很惬意。
在皇宫里找到很多水井,水井里出土了大量的竹简,这些竹简是相关政府的档案,里面列举了每天的水果,粮食,甚至还有讲到“今天皇上下了指标,必须要抓够50只老鼠,没抓够的话鞭笞多少下”,就是一个kpi考核的文件,这些竹简里没什么历史大事,但是特别有意思地呈现出南越王宫里面真实的生活状态。
//使用者空间的关系
我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里面的两篇竹简,是他们的园林档案,一篇写的是胡枣,一棵胡枣树,一共长了多少颗枣,另一篇也是胡枣树这两个文件,大多数人可能一笑而过,但是如果你对赵佗的生平有所了解,你会发现这个事儿非常有意思。胡枣最多的地方是河北正定,南越国靠近热带,不适合于枣树生长,我们在这么遥远的南越国王宫里面,看到了两棵来自河北的树,但如果我们把赵佗的生平放进去,代入赵佗的生平里面去,你会发现赵佗的寿命太长了。当时的人平均寿命也就30—40岁左右,赵佗活了一百多岁,可想而知,到赵佗50岁以后,他的同事基本就都去世了,到了60,他所有的朋友可能都没有了,到了70,身边都是“南二代”,即使是北方秦军的儿子,也都是土生土长的南越国的人了,跟他这个“老古董”没话说。
一个老人很喜欢怀旧,但是赵佗在七十岁以后,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虽然儿孙满堂,子女绕膝,身边有很多的侍卫和婢女。可以想象,一个老人——不只是一个统治者——一个人坐在一个硕大的秦汉风格的宫殿里,连一个和他聊过去的事情的人都没有,他会极其孤独,极其思念家乡,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恋乡之情。狐死必首丘,他想回但是回不去,只能从家乡移来枣树,聊以自愈,思念家乡,这就是为什么他对这些枣树这么重视,每棵树有多少枣子都要记录,我眼前出现这么一个景象:一个老人坐在南越王宫的花园里,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包括园林也罢,建筑也罢,建筑技术方向的东西,包括哲学上面的,我也不敢班门弄斧,但我就一直在想,一个建筑的位置,里面的摆放,其实是可以从中寻找到它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从这些枣树可以推断出,可能王宫的设计赵佗也参与其中,他有哪些需求,他有哪些状态,这些状态是不是能反映到建筑上。我觉得这种互动,是作为一个外行人,去理解建筑最好的一个方式。
还有一个经历,这个经历跟成都还有一点关系。我从成都开始,从广元到汉中,汉中转一圈,秦岭转一圈,然后到西安,就是把诸葛亮北伐的线路重新走一遍。汉中有一个县叫沔阳县,到沔阳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景点,叫武侯墓,不是到处都有的武侯祠,那是诸葛亮埋骨的地方,我当时还在微博上搞了一个活动,征集网友们想对诸葛亮说的话,打印在纸上,烧给诸葛亮,当时还跟保安商量了一下能不能动火。到了墓前我很激动,离诸葛亮只有四米,虽然是地下四米。看了一圈,恭恭敬敬地拜祭完,出来以后看到一座山,还挺高,我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山啊,当地人说你不知道吗,这是定军山。我当时一愣,定军山大家也都知道,黄忠斩夏侯渊的地方,我就忽然想起一个事,诸葛亮在五丈原死前有遗命,死后葬在定军山。但是为什么葬在定军山,他没说,我也一直不理解,按道理要葬也是葬黄忠,那是他立下最大功劳的地方,你要葬也应该葬回成都啊,葬在襄阳南阳也能理解。
后来我站在这个山上往下一看,当我俯瞰的时候,我突然就能理解了。诸葛亮后半辈子,死而后已,就是为了克复中原,完成北伐大业。定军山是诸葛亮当时的屯田之地,打造兵器之地,包括他当时的办公场所,所以他为么要葬在定军山,因为他希望自己去世以后还能看到继承人将北伐事业继承下去,那一瞬间我突然能理解写出师表的心情,他真的是把所有心血倾注在事业上,一直到去世也没有放弃。
我本来喜欢诸葛亮是因为聪明,但我那次之后发现诸葛亮最大的优点是坚韧,把所有心血投在一件事情上的热情。这是因为我站在定军山上,看到了空间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突然能够感悟出来的。我觉得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出去旅行其实看的就是建筑和人之间的故事,如果把这个故事讲明白了,建筑就不只是建筑本身了,它应该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美 学
互联网时代,谁来判定丑陋建筑?
周榕
周榕
三联人文城市奖架构共创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今天是我的丑陋建筑的处女秀。这些年有非常多的媒体希望我讲一次丑陋建筑。我也特别清楚我只要一讲丑陋建筑,一定会成为一个网红视频,但是我一直“hold”住了,因为我要把处女秀留给三联。在三联人文城市奖之前,我上一个奖项的架构共创人是“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在2010年的下半年,大概10月11日这个时候选的丑陋建筑。
//“丑陋建筑”的背景
这是我们第一次评选丑陋建筑的时候的照片。当时的丑陋建筑其实是有它的背景的。为什么2010年丑陋建筑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这其实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时代现象。这些丑陋建筑其实并不是集中出现于2010年。
丑陋建筑其实可能从90年代开始就已经“风起云涌”,但是2010年是一个特别关键的年份。
2010年被称为移动互联网的元年。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很多网站和自媒体的兴起。
自媒体兴起就带来一股强烈的内容的饥渴。以往这些丑陋建筑实际散见于于中国的各个城市和乡村,但是由于有了内容饥渴,有了自媒体的自传播,这个效应就好像突然把这些丑陋建筑集中在一起,像一个爆炸式的出现一样。
所以第一期的时候囊括了中国近十年来最丑的建筑,简直不堪入目。这也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时我想只做这一届,然后可能十年以后再做一次。因为我想我们这一下就已经把这个丑陋建筑的矿给挖光了。但是没想到中国的丑陋建筑蕴藏之丰富。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而且有一种越挖越多的感觉,这下我们这一锹挖到金矿上了,所以一直在做。做到前年,2019年是第10年。
第10年的时候我们不想做了,所以就在三年发了一篇文章结果一下子点击率很高,大概有40多万。这下坏了,前些年有一个美女美得惊动了中央,我们这里丑得惊动了中央。结果没办法,要求我们不能停止。所以我们去年又被迫开始了新一轮的丑陋建筑评选。这个事儿带来一个副作用,我因为参与创办了这个奖项,我这里就变成了一个“举报箱”。我的朋友圈或者微信,隔三差五就会接到投稿,“这个明年你看能不能上(丑陋建筑)。”(笑)我们这个奖呢就不像三联人文城市奖这样还有很多人打破头都要抢。都是“老兄手下留情啊,我这已经被网友举报了……”会有这样的一些事儿,特别有意思。
//关于“丑陋建筑”的思考
但我今天并不是想让大家看个稀奇,好像丑陋建筑是一个很肤浅,纯粹娱乐化的事。其实任何一件事,只要持之以恒,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积累的时间够多,形成一个认知的生态之后,有很多很深刻的东西自然就会浮现出来。我参与了11年评选后,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首先,我们的建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物理的公共空间,它是一个虚拟和现实融合在一起的巨大的、扩展型的新公共空间。以前的建筑,丑或美,最多惊动你的邻居而已,现在的丑和美都可能惊天下。而且在虚拟的传播领域公共空间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现实空间的影响力。所以以往我们都没有认识到建筑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媒介。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媒介即信息”。建筑以前的媒介地位不显著。而进入了新公共空间之后,建筑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媒介的地位飞快上升,它会成为一个向社会传播一种价值观信息的非常重要的载体。所以这些丑陋建筑预埋了很多社会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不是说这个建筑本身的物理形态是美还是丑,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预埋在在丑陋建筑其中的社会价值观的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有些是危害性极大的。
我举个例子:“贪大媚洋,崇权炫富,猎奇求怪,粗制滥造”。什么建筑最能反应中国在过去的十年,二十年,最重要的时代精神?很遗憾,既不是王澍老师的建筑,也不是这个张永和老师的建筑,而是丑陋建筑
因为这些才是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最普遍的,但是我们熟视无睹。但是我们看多了以后,它的价值观的预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所以我们的眼睛已经成为“丑陋通道”了,只有这些我们才能看得见。丑陋建筑选出来的这些名单,其实只不过是一个集大成,是把这些我们日常熟视无睹的这些东西给呈现出来。我们可以飞快的扫一扫,因为这些丑陋建筑确实是不堪入目。
我每次评完以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自己的心情和眼睛给恢复过来,要不然的话再去看王澍老师的作品就觉得特别辣眼睛——“怎么这么好看呢?”。
这个北京兴创大厦,长高一点就是梦露大厦,对吧?这就是梦露的下半截儿。有人关注过梦露的下半截嘛?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崇洋”,现在流行什么东西,他就要去学,但又变成东施效颦。成都的标志性地标性建筑——新世纪环球中心,刚才张永和老师已经讲了为什么城市综合体对城市的破坏性极大?因为在他周围的大概三平方公里之内寸草不生,其他的商业生态都被它一个扫除殆尽。你经过它的时候不会觉得怎么怎么样,因为你已经熟视无睹了,因此感觉不到它的危害。
杭州的两个建筑——“日月同辉”,分别入选了这一届和下一届的丑陋建筑。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一个都没逃过。我们丑陋建筑十年评选了99个,为什么?因为有一个广州圆大厦居然两度入选,众望所归,可以授予终身成就奖了。
/“山寨”背后的百年文化彷徨
如果说我今天的演讲就停留在让大家哈哈一乐,那我其实可以去德云社了,但实际上我今天要讲的并不是这些,不是让大家眼前一黑。我今天要讲的是丑陋建筑背后蕴藏着一些深刻的问题——山寨背后的百年文化彷徨。
我的副标题可能比较“惊悚”——清华的“向西走”vs北大的“回头看”。丑陋建筑评选的大概前4、5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会出现一个到两个“官式山寨”的作品。中国建筑在历史上分两种,一种叫官式建筑,一种是民间的。官式叫大式,民间叫小式。对于这两种建筑,官式建筑有一套,有一套自己的形式的规矩,特别严格。营造法式,营造则例谈的就是官式建筑的东西。这其实式代表当时的政府执政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非常清楚的。
船行得稳,底下这得有压舱石。建筑就是我们这个文明的压舱石。但是我们这个文明的压舱石在这过去的二三十年都变成什么样子了?
左边是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区政府办公大楼。这实际上模仿的是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民间管它叫白宫式建筑,右边的是重庆市忠县的黄金镇的政府。我们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在区镇一级的政府,大概处级和局级之间的政府,在那个年代在疯狂山寨美国的国会山,而乡镇级的政府在疯狂的山寨天安门。但是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很深刻的道理,我们文明的压舱石在1900年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侵,后来的1901年又签了辛丑条约,当时的西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一直跑到西安去了。那么这个时候对清政府的心理冲击极大,所以1904年的清政府开始新政。新政包括放开党禁报禁,兴办国会等等。其中有一个很少有人意识到,但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它的影响超过了100年。这个举措就是“废科举,兴学堂,旧衙门改成新政府”。所以凡是官办的学堂建筑和政府建筑,“一体采用西洋形式”,也就是都采用西洋古典。我们打不过别人,实在被欺负太惨了,怎么办?我们就跟他们认祖归宗吧。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官式的建筑,采用的基本形制已经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了。已经是完全的西洋式这套东西,这套东西让我们文明的压舱石彻底压不住仓了。
所以我们100多年以来的中国建筑,近现代,一直到当代建筑发展一直没缓过来。为什么没缓过来,就是因为我们搞不清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建筑形式,什么样的文明倾向去做设计。
清华北大的校园,是两个风格分歧如此之大的校园。清华是学弗吉尼亚大学校园的一个典型的西洋式的校园。北京大学,原来是燕京大学,是一个中国古典园林式的校园。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这两个校园是同一个建筑师设计的,而且这是个美国建筑师,叫做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
清华是1919到1921,过了三年,1924-1926接着设计了燕京大学。两个校园完全不一样,因为清华大学当年是国立大学。政府出钱,所以必须按西洋式的做。而燕京大学是教会学校,教会学校在经过庚子事变之后,要怀柔中国人,所以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风格。所以建筑背后是一个如此深刻的价值观的斗争。这两条线索一直到今天,直到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之后,反反复复,就没有搞清楚——中国的建筑的取向应该走哪条主线?
这是另外两个建筑,安徽的一个区政府,河南的一个县政府。又是山寨的白宫,山寨的天安门。所以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非常深刻,可以上承王澍老师刚谈到的东西。建筑文脉之所以要认祖归宗去讨论,这都是一百二十年前留下的祸根。
//“象形建筑”有原罪吗
第二步,我想聊聊“象形建筑有原罪吗?城市里为什么不能随意盛放大莲花?”。象形建筑是丑陋建筑主力,中国象形建筑创下全球之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我们中国人这么酷爱象形建筑。
万达每一个文化城都是丑陋建筑的候选。还坑了融创,因为去年的融创大剧院原来是万达大剧院,卖给融创以后又领衔了去年的丑陋建筑。当然我们丑陋建筑也有一定效果,这个大螃蟹由于上榜了我们的丑陋建筑,被当地政府责令拆除了。这个大王八也被拆了。
这是去年的一件大事儿,恒大的大莲花。当时恒大已经宣布要开始建大莲花了,后来我基于这个基本的责任感一篇文章,发在三联上。这个点击量也不少。大莲花到底好不好看?很多人把这件事当成好看和不好看的事,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这是我那篇文章的留言,1973个人支持我的观点,还有1200多人反对我的观点,觉得大莲花很好看,是3:2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现实。这还是三联的读者,我觉得三联的读者60%的素质还可以(笑)。要是换到快手,可能就是一边倒的觉得大莲花还不错了(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美和丑的问题,背后是我们能不能进入现代的世界观的问题。
这就是现代世界的基本空间观,他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站点的变化而歪曲,这就是理性。这就是康德讲的,“你要有勇气在一切领域使用理性”。把理性遍布所有空间,这是我们现代空间最基本的格局。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你在现代的空间的启蒙之下, 你知道这个世界是确定的,理性的,不会因为一个想象就突然变得不可测。这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空间本底,是我们现代建筑学最基本的一个价值基石,也是我们现代建筑师的一个通用的语汇。
所以我们回到大莲花。大莲花其实是一个倒退,写实不是美不美的问题,它让我们又回到一个偶然的境地。你会突然发现某一个人的意志会决定城市里这么多人的命运,他是不可测的。
我去过印度,觉得特别可怕,为什么?因为我看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的状态,没有能力进入到理性的现代的空间里去。中国人好不容易进入到理性的现代的空间里,难道又要被大莲花把我们拖回来,拖到一个充满着不可测的心血来潮的城市里面去吗?
//外国建筑师的连续三次滑铁卢
最后说说外国建筑师的连续三次滑铁卢。我们最近三期的丑陋建筑评选,都是国外建筑师领衔。
这是2019年的十大丑陋建筑第一名,安藤忠雄设计的国际设计中心,这简直是对设计最大的侮辱。这个丑得一目了然,因为没有什么特色。
这个是重庆来福士广场,这是加拿大的建筑神童萨夫迪的作品,这个作品让渝中半岛最重要的地方,朝天门码头的历史积淀全部摧毁得荡然无存。
这是万达城秀场。设计这个的事务所,SCA事务所是英国很好的一个事务所,但是却做出了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们其实现在在反思,我们对于国外建筑师的迷信,其实应该画一个休止符了。
最近出台的十大建筑,一个比一个丑,其实丑都谈不上,应该入选不了我们的丑陋建筑,但是就是抑制不住的平庸。平庸,反而变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恶。
一个建筑,可能跨越一代人的寿命,持续地在我们的城市里面长存。这样一些平庸的建筑最后其实是对我们的城市巨大的一个浪费。这个城市本来就没有灵魂。本身这一次十大建筑的创作是为城市“立魂”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就这么浪费掉了。然后又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平庸的躯壳。
最后,丑陋建筑评选绝不是开玩笑的,娱乐大众的。其实背后有非常非常深刻的东西,希望大家在一笑之后,能陷入到一个深深的思索之中。
完整视频
美 学
公共艺术如何介入城市?
隋建国
隋建国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我参加过第一次丑陋建筑的评选。我跟建筑界关系比较密切,因为雕塑家也是比较关心空间的。我和今天在场的好多建筑师,尤其是我的同代人,都很熟。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艺术家没多少事干,建筑师也没多少事干,我们就一起玩。而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么好,这么多建筑的事可以做,甚至很丑陋的建筑也都冒出来了。可见咱们的建筑市场有多兴旺。
//建筑终究要服从于人的生命
我今天想讲的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其实从张永和开始,到王澍,周榕,都在讲建筑作为压舱石的作用。但是其实我觉得,建筑最终是为生命服务的。所以我今天要讲讲生命跟城市,或者跟建筑的关系。其实建筑的形式,最终是要服从人的生命的。这也是今天三联这个论坛的主题,人文,就是生命与整个社会的关系。
我是50岁开始突然间觉得没时间了,开始对时间敏感,然后开始做《时间的形状》。我拿一根铁棍——1.5毫米的直径——沾一下油漆,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它就变成这么一个圆球了,特别奇妙。然后我每天蘸一下, 14年的时候变成这么大。我从06年,我50岁的12月份开始做这个作品,每天都蘸一蘸,一直到我不能蘸了为止。
也是因为这样,我发现其实决定我生命的,最关键的,就是时间。天地万物全都受时间限制,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成住坏空”。因此我想,所谓的雕塑跟空间的关系,也许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跟时间的关系。所以我就开始找机会做了很多以时间为轴心的作品。比如这个《大提速》。火车大提速要在北京环铁做试验。那时候的铁路速度是每小时80公里。提速之后已经变成250公里了。这个环铁周长九公里,我就找了12个摄像机,同时开机,同时关机,来拍试验的火车在环铁里边的奔跑。
红色的位置是火车,这12个位置就是12台摄像机。火车跑一圈九公里,大概五分多钟。一旦它进入摄像机的范围就会有一个画面。最后展览的时候,我就用12个屏幕把展厅布满,火车在这12个屏幕之间奔跑。图像总共约30分钟,我用这30分钟,9公里把这个展厅给布满了。
然后我发现有很多方法来利用时间做空间。这是08年的作品,那时我就在想还能怎样用时间做空间。这个作品表现的是地球空间,(左下角)这是一个荷兰的旅游挂盘,大概去荷兰的人都要买一个带回来。我把这个挂盘上的形象都变成了立体的形象,然后悬挂在空间当中。
为什么人都是歪着的?因为北京和荷兰隔着6000多公里,中间有一个夹角。所以这个作品,是我想象的从北京看荷兰。你要是想在北京看巴西,那巴西人就是头朝下了。这是一个对地球空间的想象。
//人的生命
接下来进入今天的主题,关于人的生命。07年我有了一个在上海浦东华侨城做作品的机会。这个作品我从92年就开始有想法了,我做了5米高的一块石柱子,打算一年立一个。92年我36岁,我想我再活36年应该没有问题,所以是36根柱子。
我从北京来到上海,发现上海的路基本上都是沿着江河的海岸线,江的走向,河的走向来做的,不像北京,北京的城市就是正南正北。上海有半殖民地的背景,所以我想这种半洋的规划和老的城市规划,它应该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或者是不同的文明。
因此我这个石头柱子就有了方向,它应该有4个面,把东西南北标出来。这条路是上海的浦兴大道,整个华侨城顺着道路倾斜了17度,往东偏了17度。我就按照北京的方式,或者说是中国传统城市的方式,设了一个正南正北的坐标,每一个坐标的交叉点放一块那样的立方体。交叉点的距离是195米左右,之所以选择这个距离,是因为我想尽量让每个点都能落实下来。
立方体的形式是一个铁箱子, 1.2×1.2m的边,高度是绝对水平的,不管地面起伏什么样,它一定是绝对水平的,这是我保留它唯一的形式感。
如果有可能的话,会是图中这个样子,当时我想北京也有华侨城,有可能的话我在北京华侨城也立这么一个立方体。假设中间是上海,北京这个地方由于地球的弧度,北京这一个要700米,那差不多就是放在香山的鬼见愁顶峰。
这个视频其实说明了我的整个想法。一方面,我觉得有一个中国传统城市跟比较西洋的沿海城市的对比;再一个就是里边有一个我个人生命的介入。这样的布局其实跟中国传统城市的布局和规划方式是有关的。因为中国在北半球,所以当建造城市的时候,肯定要坐北朝南,这样最节约能源,人也能尽可能地活得舒服一点。
在整个中国的农业文明的历史里边,宇宙当中的星系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从地球上看,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中国的24节气,历法,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转,都跟北斗星的运转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它还和我们每个人有关。因为地球每天自转一周,一年绕着太阳转一周,地球跟太阳的关系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周期。
这是太阳系,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个视频。其实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并没有停在那个地方,太阳自身还要绕着另外一个东西在转,所以所有的太阳的卫星都是这样跟着走的。中国的老祖宗找到了北极星,就是特别特别奇妙的一件事情。而且按照北斗的运转,把整个中国的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甚至农业的生产力全部都规定下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也在其中。我觉得这其实是中国文明的宇宙论,它是对宇宙有看法的。
这是这是北京市和上海的城市布局。在上海的城隍庙附近,有一小块是正南正北的,其他都是都是按照地形来的。所以这里边到底哪个叫自然?是沿着江河、沿着山脉来布局是自然,还是像北京这样正南正北是自然,我觉得是由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来决定的。
这是成都,中心也是正北正南的,但它现在外环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远了。但是成都当年建城的时候,也是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建的。
我把我的作品放在两平方公里的居民区里边,是希望在这居住的每一个人知道真正的南北是什么样的。有一个人一年立一个柱子放在这儿,其实是提醒你,虽然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我们的肉体其实还是进化得非常慢。
这是几个具体的例子,高度不一样是因为地形的高度不一样。
这是第9个立方体。就在这一年促成这个作品的策展人黄专先生去世,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特殊的活动,在这个上面做一个舞蹈来缅怀他。说一个艺术家获得一个做作品的机会,要有好多力量合起来才行。
我这个作品一方面介入到社区里边,一方面也带动了艺术的展览进入社区。我觉得这里边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比较洋的文化和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一个对比。今天我们确实面临这个问题,生产力越来越强大,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中国被誉为是超级加速主义帝国,在追赶欧美的同时也在超越,作为一个学生,比老师跑得还要快。
07年我设想这个作品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对手是现代工业,现代科技。但是现在回头再来看这个作品,我发现我那时候想的还是太简单了,新的对手,互联网来了。
刚才姜老师在讲卡夫卡的时候,说卡夫卡听秒针跑动一下,是对他的一个催促。我想其实他还是挺幸福的,因为年月日24小时的划分,每小时60分钟,每一分钟60秒,这还都是跟人的节奏相关的,还是一个自然的结构。但是我们今天面临互联网的时候,节奏已经被互联网或者微信里边的一个一个的小浪头冲着走了,基本上已经身不由己。
本来我觉得疫情这大概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可以慢下来,呆在家里,反思一下,反省一下自己是怎么走的,走到什么地方了。但是我发现也有一个副作用。我们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虽然宅在家里,但是其实是被网络牵着工作,这是我们新的对手,新的威胁,我们要学着去适应它或者去接受它,然后看看自己还能留下一些什么。
我觉得这是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想的问题。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本能地意识到了时间的问题,然后有了机会做了这样一个作品,也算是我对公共社会做了一件事情。

颁奖典礼
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全程回顾视频
 颁 奖 致 辞 
李鸿谷
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主席、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晚上好。欢迎来到麓湖,欢迎来到三联人文城市颁奖典礼。
二十年前,三联生活周刊有一个关于自我定位,或者说自我传播的讨论。我们有同事说,三联是中国的《时代周刊》,也有同事说三联是《明镜周刊》,当然也还有同事说我们至少是《巴黎竞赛画报》。我当时从武汉来到北京,来到《三联生活周刊》,听这个讨论比较发懵。我就问:“为什么我们不做中国的《三联生活周刊》呢?”
做自己,做自己才是最正当的选择。当然,主体性一旦意识就是牢牢生根。此后,《三联生活周刊》再没有比附任何杂志。《三联生活周刊》的slogan是什么呢,“一本杂志和它创造的生活”。一本杂志能够去倡导生活,首先它必须要有自足性。有了自足性,它才能去倡导生活。那么回过头来,我们想用三联人文城市奖倡导什么?
记者是这样的一个职业——他去到远方、田野,然后去敲开无数陌生人的门,去询问、去追索。我在34年的记者生涯里面,在中国各处行走,最主要的感受是什么呢?是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大到北京小到县城,都在疯狂地成长。每个城市都在长出一栋栋高楼。每栋高楼汇集成森林。这时候,我们的城市发生了什么?坐在城市广场上,坐在城市小咖啡厅里,偶尔也会想这些疯狂生长起来的高楼、建筑,他们未来是怎样的命运?什么是它们的“身”,什么是它们的“神”?拆迁是它们的消亡吗?这些城市的建筑,构成了怎样的城市?城市在这么多建筑里,怎样才能更美好?
当时是这样一个朦胧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头脑里,美好城市的想象,就是成都。成都很罕见地保留了我们这个国家自古如今所拥有的一分优雅、一分从容、一分淡定、一分对自己生活的巴适。
那么一个朦胧的想法,我们把它变成一个现实。在2019年,我决定启动这个项目。我们怎么去设计它呢?我们经过多次的沟通、论证,我们觉得用4个方面把我们的人文城市奖落地:第一个,人文。第二个,就是创新,唯有创新我们才能联结过去和未来。第三个,是公共。第四个,是美学。这4个维度,构成了我们三联人文城市奖最核心的要素。这四个维度,我们可以去考察,人,仍旧是城市的目的,是城市的尺度。这个尺度之下,人如何在城市里面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我们看来又有5个维度能够完成我们对奖项的设立。第一个,就是人跟场所,场所决定了人生存的关系。接下来,人跟建筑;人跟社区;人跟自然;人跟城市的活力。这5个,构成了我们的标准。
按部就班,看上来我们几乎可以完成我们奖项的寻找了。但是,还有两个重大问题我们没去解决。第一,是身体性。第二,是公正。
什么是身体性?这个时代,楼在疯狂成长,长成一片片森林。这个过程中,另一片力量也在迅速长大——我们拿着手机在拍摄。重塑雕像的权利演出时候,举起来的手机们,为人与建筑的关系提供了新维度的可能性。怎么讲呢,过去空间是你居住的,你和空间的关系是真实的身体性关系。而现在你可以去网红建筑打卡,只需要半天,你就实现了对建筑的传播、转换。但是我们真实的人和建筑,真正的强联系变成了弱联系。这时候,我们怎么解决?我们提出了我们的终评:一定要去到我们入围的每个项目实地体察。用我们的身体去感知建筑,身体去选择建筑。那么我个人跑完24个项目后感受是什么?都说“文章千古事”,但对我这样跑了24个项目的写文章的人来说,建筑才是“千古事”。那么在座的各位、在座的建筑师们。你们创造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公正性。当我们想象着我们去选择那些可能导向未来的美好城市、和城市中的生活时,什么能够保证我们的选择是经得起考验的?在我看来,我有公正性。在去年停办的体坛风云人物评奖中,那个仪式上,我受到启发,找到了普华永道。普华永道是中央电视台体坛风云人物评奖的第三方机票机构,他们也是奥斯卡的机票机构,他们能保证我们的公正。我们每一轮评奖,全部交给普华永道,他们完成了我们所有的机票。稍后会有仪式,把结果交给我,那时候我跟大家一起知晓结果。
一个传媒从业者坐在城市广场小咖啡馆的朦胧疑问:我们的建筑怎么长大,我们的城市怎么更美好。这么一个疑问,经过无数人努力,终于走到今天,走到我们要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给杰出建筑师,颁给我们城市的优秀创造者手里,这是艰难的过程。
最后,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我们的slogan是“一本杂志和它创造的生活”。那么三联人文城市奖倡导什么?我们用它去相信、去实现一个微小的期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谢谢大家。
张永和
三联人文城市奖终审团主席、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
大家好。评奖评完了,我就不戴终评委主席的帽子了。而且下午研讨会也研完了讨完了,我也就不当建筑师了。我想作为一个城市居民,和台下的城市居民分享我城市生活的两个体会。
第一个呢,是我有个梦。
这个不原创,我抄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我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城市,我们那个城市里有一道非常亮丽的景观,就是街上的白色栏杆。我们家那条街,有一道栏杆。多的,有六道,甚至更多。所以那马路上就一条一条的栏杆。而且绝大多数城市道路上都有这些栏杆。那我作为一个建筑师,也是城市设计师,有时候还做点规划。有时候,我也琢磨这些栏杆。我越琢磨越困惑,因为这完全是一种“围堵截”的管理方式,它造成了更多的人流、更多的污染、更多的堵塞,几乎一无是处。所以我的梦想就是什么时候它们会消失。
前几年,我去市规划委员会去做讲座。我把我的这个梦想也跟大家分享了,大家也知道让它消失不那么容易。但是我没有放弃我的梦想。去年有一天,我回家发现我们家路上那个白栏杆神奇的不见了。我这话不是随便说的,三联可能是为了给我作证,把他们也请到现场了。是建筑师黄文菁和董功。我们都住一块,我估计他们也有这体验。忽然,那个栏杆不见了,而且交通情况只有改善。但是后来我发现,在其他街道上栏杆不但都在,而且有增无减。但是那个小小的奇迹,使我相信奇迹会发生。那个梦还有进一步扩大战果。
我现在又有两个新梦想。我们家那条街,只要再走出去几步,我命名是“残奥越野训练场”,惊心动魄,起起伏伏,宽宽窄窄就不说了,还有断崖一样的层高。我也想不明白,它怎么会这样。那这个我觉得迟早得变,太危险了。我们家前头一拐弯走三分钟的宽马路,多宽呢,我过街还得有助跑,不然一个灯过不去。一开始我觉得这个路多贴心啊,督促我运动。可是过了几年,年龄更大,发现也许对开车的贴心,但绝不是对行人,也绝不是对老人。街道这么宽,到底合理不合理,这个需要重新考虑。有些街道当年拓宽了,但是该缩窄还是得缩窄。这是我第二个梦。
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样,有个事情你觉得对或者不对,就应该坚持它该实现,而不是说“只能这样”。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是我能做到。
城市的改观,是能从一个人开始的。所以我能做到的是,我在街上不扔垃圾不吐痰,虽然这跟我作为建筑师有强迫症有洁癖相关。但是中国城市在这些年文明程度是有显著提高的。我们家边上有个电影院,你今天去看电影,开电影前会打出来请勿在观影过程中打手机,我发现很多年轻人一定很困惑,觉得看电影还会打手机?那这是我亲身经历过,一开始觉得有干扰,等看完电影我才意识到当代艺术怎么回事了,就是你看到的影像和叙事,和听到的另一个文学作品完全混一起了。但现在那个电影院又到了另一个极端文明的状态。看电影只要灯不亮,没人离开。我常常正片演完会离开了,但是鄙视的眼光总能跟随我。最近呢,我想改进我自己,看完电影、演员表,忍着。职员表,我看到“茶水:张三李四”,我忍不了了,出去了。又一次不文明了。可我后来反思,都到茶水了,那估计马上也结束了,我为啥不能等一下。所以我觉得我一定要做到。所以我向茶水张三道歉。
(掌声)啊,还没完呢。(全场大笑)第二点就是我在想,我应该争取获得三联人文城市奖之道德贡献奖之看电影早退场悔过自新奖。(全场大笑)
谢谢大家! 

 01 社区营造奖:上海社区花园系列公众参与公共空间更新实验
获奖项目:上海社区花园系列公众参与公共空间更新实验
项目地点:上海
建成/启用时间:2016年~
参与主体机构: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项目主创设计师:刘悦来、魏闽、范浩阳等
获奖理由
这是非常罕见的设计师通过实验性城市行动改变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城市的成功范例:通过社区种植这样一种看似无比纤弱的改造手段,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抵抗并逆转大规模开发对城市无情的格式化进程,使城市原本荒废的剩余边角空间化身为具有高度社会凝聚力的情感场域。设计师团队不仅提供行动方案,同时也作为社会动员和实施运营的操作主体,为“社区花园”理念的落地、推广、及可持续发展,构建了一种易于学习和复制的保障性机制。
获奖感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教师
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发起人
刘悦来
我非常激动,没想到社区营造奖的颁奖顺序提前了,所以没做好准备。首先就与主题“重新连接”的契合而言,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去年疫情期间,当所有的公园都关闭,所有的公共空间,包括剧院、图书馆以及睦邻中心社区中心都关闭时,我们的社区公园依旧处于开放状态,一直投入使用,居民之间相互认识,并且能够在属于居民自己的、碎片化的、残存的绿地空间中活动。这样的空间就在家门口,就在楼下,它连接了人和自然,也连接了更多的人和人。这些小小的碎片如果聚合在一起就能形成城市的、绿色的、自由的网络。张永和老师说过他有一个梦想,其实我们团队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上海做2040个社区花园。(台下掌声)
目前,我们这个由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共同组合在一起的设计团队,已经做了114个社区花园,但我们每年最多做20个,于是我们把这样的理念和技术、方法编成小册子,完全开源地提供给社区,让所有的居民,包括孩子和老人都能够看到这些方法,从家门口入手去做。
至今,这种迷你的社区花园已经有700多个,所以这距离我们的梦想2040个社区花园好像也不会太远。我特别感谢三联,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表述我们全新的探索和感想。今天看到这个剧场顶部有一个个缝隙,光从中透下来,我们改造的大部分场地就是长期没有人关心的、消极的隙地,被闲置、被废弃,但其实这些隙地连接起来就是一片人文的网络。再次感谢!
 02 生态贡献奖:“绿之丘”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
获奖项目:“绿之丘”——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
项目地点: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1500号
建成/启用时间:2019年10月
参与主体机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原作设计工作室
项目主创设计师:章明、张姿、秦曙、李雪峰、李晶晶、羊青园、陈波、孙嘉龙
获奖理由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存量改造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与城市新规划相抵触的历史遗存建筑,“绿之丘”的建筑师将其视作不可再生的宝贵城市资源。通过创造性化解城市交通、景观规划与既存建筑体量之间的冲突,“绿之丘”从原有的功能性构筑物变身为一个公众喜闻乐见的生态场所,不仅成为上海杨浦滨江改造项目中的点睛之笔,也为中国当代的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设计范例。
获奖感言
同济设计集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章明
我们拿了很多的建筑奖,但这是最激动的一次,现场开奖给我一种抽盲盒的感觉。对于人文城市生态贡献奖,首先应该提一下其他四个入围项目,虽然大家也都观看了短片,但我想表达我的尊重和敬意。无论是穆钧老师的夯土实践,还是徐甜甜老师的松阳故事,再或是宋晔皓老师的尚村竹蓬乡堂,还有李虎和黄文菁老师所做的油罐艺术中心,都非常用心,也十分契合这个奖项主题,都非常值得尊敬,所以今天无论是他们中的哪一个拿到这个奖,我都不会意外,都会认为是实至名归。
当然“绿之丘”能够得到各位评委的青睐,可能因为它也有打动人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绿之丘”这个地方原本是一个受到城市规划影响、已经被判了死刑的老厂房,即将被拆除。我作为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主设计师,我们项目组主动地给甲方免费做了个方案,表示想把厂房保留下来,让它成为城市的链接体,把冰冷的、混凝土的封闭体转化为能够链接过去的故事、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城市腹地,满足人们活动的,一个生机盎然、春意勃勃的城市立体公园,城市道路可以从底部穿越。
我们的城市太需要这样的空间了。业主和政府也都很开明,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们避免了两万吨建筑垃圾的产生,大家能够想象,两万吨的建筑垃圾需要几千辆卡车来运。由此,我们创造了一个立体的城市花园,城市居民可以自由徜徉、徘徊、发呆,就像周榕老师所说的“城市需要多余的空间”,他也曾经评论我们的“绿之丘”代表的是一种城市对市民的“宠溺”。
所以,今天这个奖项也是所有评委对我们设计项目的一种“宠溺”,我们会继续努力,感谢我们项目的提名人黄居正老师和苏丹老师。谢谢各位!
 03 城市创新奖:常德老西门
获奖项目:老西门棚户区城市更新
项目地点:湖南常德
建成/启用时间:2016年5月~
参与主体机构:中旭 . 理想空间工作室 IDS STUDIO
项目主创设计师:曲雷、何勍
获奖理由
在成功解决原有1600户棚户区居民原拆原建、水系疏贯整治、打造全新商业生态等复杂功能问题的基础上,建筑师团队用7年时间,以细腻情感和高分辨率思考,完成了极具丰富性和创造性的大范围城市更新实践。通过高超的控制能力,达到了传统与创新、秩序与生动的完美平衡:多类型、多样态、多层级的建筑、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及公共艺术品混融交错,杂而不乱,宛如在漫长的时间中自由生长的浑然天成之作。
获奖感言
中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理想空间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何勍、曲雷
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很紧张。所以,我之前都在想要不然我就不上来讲了,我怕我到时候就说不出来了。
谢谢。感谢所有认可我们的专家学者,感谢三联这么长时间的坚持和付出,感谢陪伴我的团队的小伙伴们,感谢世界上最好的甲方——老西门的甲方。我希望有更多这么样的甲方加入到我们中来。谢谢在座的各位伙伴们、朋友们。晚安。
 04 建筑设计奖:连州摄影博物馆
获奖项目:连州摄影博物馆
项目地点:广东省 连州市 中山南路120号
建成/启用时间:2017年12月
参与主体机构:O-office Architects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项目主创设计师:何健翔、蒋滢
获奖理由
在欠发达城市的传统街区,连州摄影博物馆创造出了深具人文关怀的建筑空间。在大量使用当地材料和低造价工法的同时,整个建筑仍然保持了高水准的设计质量。通过精妙的边界处理及丰富的空间经营,博物馆与周边的民居风貌和社会生活无缝衔接,既成为照耀城市的文化灯塔,也为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堪称在品质营造和社会价值贡献两方面的范例。
获奖感言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何健翔、蒋滢
真是非常惊喜跟意外。今天下午在论坛里面听到了,建筑、社会、城市、媒介之间的很多讨论。
首先我觉得,三联能够坚持把身体跟建筑的关系,人跟建筑的关系,建筑跟生活的关系结合在一起,重新来看待建筑的问题,在当下的社会,是特别不容易的。
作为一个建筑师,也作为一个对多元文化充满了尊敬跟好奇的人,我们去到每一个新的地方、参与每一个新的建筑,都希望能够是一个对自己重新认知的更新,或者让建筑设计能够真正落在那片土地、文化之上。连州摄影博物馆这个项目,无疑在我们的经历里是最深刻、最值得纪念的。但我想,连州摄影博物馆的过程十分曲折困难,那么这个奖应该属于所有参与过这个项目的人、支持这个项目的所有人。
最后也感谢三联,感谢所有的评委及提名人,谢谢。
 05 公共空间奖:西村大院
获奖项目:西村大院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中国
建成/启用时间:2015年3月-2017年8月
参与主体机构:成都市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主创设计师:刘家琨
团队:杨磊、靳洪铎、刘速、杨鹰、蔡克非、华益、毛炜希、李静、温锋、林宜萱、王凯玲、罗明
获奖理由
作为一个植根于本土人文精神和集体记忆的城市级建筑设计作品,西村大院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打开了崭新的想象维度。超级体量和超级院落的大尺度恢宏写意,与多样化城市内容、多层次公共场域、多线程社会生活的细致经营形成复杂的对比、交织,创造出“围合中包含开放性、统一中蕴藏丰富性、规整中伴随灵动性”的新型城市空间秩序。
获奖感言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刘家琨
谢谢大家。我先介绍一下,我请上来的这位年轻人,是我的朋友、前不久刚刚故去的杜坚先生的儿子杜若希。
一个建筑是社会综合力量的体现,所以它不是建筑师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我是觉得西村大院的建成,在成都说有两个疯子,其中一个就是他(杜若希)的父亲杜坚。这样的合作对一个建筑师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今天我们上来领奖,我真心认为,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你要说几句吗?
杜若希:首先谢谢刘老师,谢谢三联给我们颁这个奖。我在这里代表我的父亲,很高兴能够看到今天中国的建筑评判标准不再是面积、外立面等等。而是能和它的人文相关。这是很好的希望,谢谢大家。
我非常感谢三联在成都颁发这个奖,又把这个奖颁给了西村大院。我本来已经非常满足,我有两个提名,我觉得都已经算奖了,这样又锦上添花。作为一个本地人,我非常自豪。
西村大院,我觉得就是一个小小的四川盆地,和一个大大的成都火锅。贯穿它们的一个核心就是“包容”。这是成都的精神,不管是内在的地方精神,还是四川地形地貌和构成的某种孕育,这样的一个状态,其实自古以来都在成都人心中。
西村大院通过一个建筑的复兴,把这样一个状态表达出来。我觉得,我好像为自己的家乡争光了。我很自豪的。谢谢。
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现场
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成员致谢
三联人文城市奖提名人、评审团、终审团以及奖项代表合影
采访全文
所有人问所有人采访视频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Q:用一种食物形容您所在的城市。
A:可不是就火锅。什么都能往里面放,包容一切,又复杂又清楚。西村就是一个放大了的火锅,如果再放大就是四川盆地了。
清楚是一种辛香浓烈的味道,复杂是搞不清楚,乱七八糟什么都有。
味道是其实是很统一的,但是在统一的大调性下面,每一个(成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王澍 |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Q:用一种食物形容您所在的城市。
A:龙井虾仁,它清淡自然,原汁原味。
杭州的城市,尤其是老的城市这一块,看上去很普通,但是淡淡的有味。
人在那里活动过生活过,它就有那种气息,它不夸张很平淡,但是你反复去你经常去,它永远有。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
Q:拼贴出来的旧生活场景是假人文吗?
A:很短的回答,是。
人文的文字代表的是文化,当然也一定存在着文明,这个是多少年积累的,所以文化一定跟时间有关系,时间跟历史有关系,而且是跟实实在在的能够体现历史,然后去体现时间的流失的东西有关系,你才能理解。
现在说中国文化5000年,哪个地方你能看到5000年?你怎么知道他是5000年?是有人告诉你,这是一个二手的知识。
像北京王府井有700多年了,你看得到一点700年的时间在哪?重新开街的时候,能看到7年的就不错了。所以,谈文化一定要谈时间,要谈历史,要谈真正的物质的遗传,而不是仅仅一段文字的记录。
朱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院士
Q:除了视觉要素,对于所在建筑的身体性有什么感受?
A:建筑不是简单的视觉艺术,它更多地是跟身体相关的,一种人的感悟的艺术。比如一个建筑的大小,空间的挤压,光线的明暗,材料的不同,都会给人身体和人的大脑带来不同的感受。
更确切地说,这个问题抓住了建筑的本质,它不仅仅是空间的视觉的材料,它更是时间的艺术,是一种经验艺术。
建筑甚至可以产生某种气味,各种声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建筑应该跟人身体相关。好的建筑应该是一个海绵式的建筑。
建筑、人和内容,这三者是一种血缘的关系。如果把握不住这种血缘关系,我觉得建筑就是苍白,水土不服,就很难让人有感觉。
王辉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Q:二十岁的你想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里?三十岁呢?四十岁?......
A:我20岁的时候我没有这种幻想能力,因为我们没有任何选择的自主性。我们那会上大学的时候是哪来哪去。
但是你要说现在20岁的时候应该在大学城,像美国的大学城或者说英国的牛津剑桥,比较有学院气息的,可以踏踏实实学点东西。
30岁应该去像纽约或者中国上海,去体验城市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让自己能够在一个有剖面的城市,我说的剖面城市有从小到大,从脏到体面,然后从乱到特别的规矩,就各种各样的混杂一个城市里头去体验人生的生活百态。
40岁的人不能像二三十岁时候到处奔波,他必须要落脚。
50岁应该是有点享受收割这种感觉,应该去一个能够跟更多人交流的地方,让他重新充电,重新扩展自己的兴趣。
60岁准备退休了,其实是自我的一次很好的解放。
70岁应该找一个比较好的养老社区,该养老的时候应该提前养老,这样的话能够去享受。
80岁我觉得应该跟孩子在一块,让自己生命的最后的阶段,特别的快乐。通过小孩感觉到生命的欲望。
董功 | 直向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Q:中国的城市,是否有它特有的人文或不人文的体验?
A:我就说说成都。我也去过世界上非常多的城市,也有非常让我心动的城市,但是成都的确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
你说它有特别多的好建筑,好像没有。他也挺脏挺乱的,但是这种脏乱它并没有打扰到你,反而会让你觉得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这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复杂题,是我想回应你的问题的最关键的点。
一个城市一定不能是一个单一调性的构成,无论是物理的空间,人群,还是品味的构成,都应该有足够的复杂性。我是觉得可能成都就恰恰具备了这种复杂性。
何勍 | 理想空间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Q:这是谁的人文城市建筑?
A:今天这个活动现场让我感觉触及到了城市的内核,我们的城市为谁?他不是某一个特定的人。
他是为所有人的一个城市,对于人的生活的全部来说,建筑只是一个被我们今天规范了的专业。
我们就是作为一个人活着,具有人文特征的一个人。
翁东华 | 文和友品牌联合创始人
Q:在您的想象中,一条人文的街道是什么样的?
A:在我心目中一条人文的街道是我们不搬出那条街道,别把这条街道给拆掉,一代一代的邻居生活在这条街道,我们熟悉彼此,我们了解彼此,这条街道就是人文的。
它有可能是拥挤的,也有可能是脏乱差的,但是我们可以团结街道的邻居,把它变成一条美好的小街道。
唐克扬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Q:人文城市的评选是否有意或无意地沿循了中产的价值观与消费观?
A:历史上一个中产阶级的形成,肯定就跟人文主义有关系的。所谓的人文主义的兴起,就根据中产阶级的形成,有因果关系。
文艺复兴的时候,人文主义的兴起,也是伴随着社会阶层中的中产阶级的(兴起)。
当然中产阶级是个现代的概念,但你现在说这个问题,就有可能出现时间的交叉,是我们现在意味的中产阶级,还是19世纪。还有,中国的语境和外国的语境其实都不太一样,这是一个巨大的剪刀叉。中产阶级本来就是,一个inclusive的概念。
何志森 | 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扉美术馆馆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Q:中国的城市,是否有它特有的人文或不人文的体验?
A:可如果人文是对一个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走在城市上你感到特别放松,在你的空间里感到很温暖的,我觉得特别难。
走在中国的很多的城市里,每时每刻这种不人文的体验我都在经历中国的这种很人文的,比如说很原生态的这种空间体验,在那些城中村里,在老社区里的,在慢慢的消失,对于人的这种粗暴的体验越来越多了。
穆钧 |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Q:二十岁的你想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里?三十岁呢?四十岁?......
A:20(岁)都市化的,比如说像上海这种环境。
但是我可能是因为经常去农村,从二十七八就开始长期的调查。所以当对农村了解多了之后,实际上我从30岁开始就幻想着能够在村里有一个小院,有田园的风光,可以很慵懒地晒太阳。
雷锋团队
统筹
采访/
撰稿
采访/
拍摄
采访/
拍摄
视频剪辑
视频剪辑
视频剪辑
菜菜
雷锋执行主编,南京大学
袁蕾
四川大学规划本科在读
师洋
四川大学城乡规划本科在读
徐子淇
立命馆大学区域政策研究
钟璐欣
西雅图大学
韦雨萌
华南理工大学在读
高俊峰
自由职业
视频字幕
音频处理
编排
论坛整理
李思源
大连理工大学
李思灵
悉尼大学
高郡铖
圣安德鲁斯/布里斯托/贝尔法斯特
刘诗楠
同济大学景观系
张鹤琳
清华大学
沈颁泉
清华大学
卢昊卓
青岛理工大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奖”官网
注:本文除采访外的图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