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并加星标,关注医学研究进展”
Knowledge is power. Get our free daily newsletter. 
知识就是力量。您可以单独订阅免费的“新冠日报”
关键词:COVID-19;疫苗;副作用
目前全球最大的事情,就是新冠疫苗的接种。但对于这一批速成疫苗,人们心里也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疫苗的安全性
继英国阿斯利康疫苗因血栓形成副作用而被部分国家叫停接种后,2021年4月13日(周二),美国白宫宣布:暂停强生疫苗接种。
白宫的决定是基于当日早些时候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发表的联合声明;而原因也是强生疫苗出现关联的致命性血栓形成。
在FDA和CDC发布的联合声明,美国FDA和CDC建议暂停接种强生COVID-19疫苗,因为美国查出6例18-48岁女性接种者发生了罕见血栓
针对阿斯利康/强生疫苗血栓形成的副作用,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
1),阿斯利康/强生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是什么?
2),发生血栓形成的疫苗接种者有哪些特点?
3),两种疫苗血栓形成的副作用,对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疫苗接种有何影响?
1,阿斯利康/强生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是什么?
这个血栓形成发生机制非同一般,因为出现血栓的疫苗接种者同时出现了血小板降低。
最知名医学期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为此连发两文,探索对此研究进展。

目前的主要发现是:
A,阿斯利康疫苗和强生疫苗都使用了腺病毒载体
B,在出现血栓形成的疫苗接种者中发现了PF4–heparin抗体阳性
这个课题非常有意义,我曾经参与研究过PF4在HIV感染中的作用,觉得腺病毒载体的这个“潜在”激活PF4的作用十分重要,当然,目前还缺乏确切证据;但到底是疫苗接种直接引发PF4自身抗体,还是疫苗接种后的炎症反应间接引起了针对PF4的抗体反应,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
我对此进一步作了检索。
非常有意思是,早在2006年加拿大Queen’s大学就在Blood就发表过研究论文,指出腺病毒或腺病毒载体在小鼠体内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研究发现腺病毒可以在小鼠体内激活血小板,并引起血小板-白细胞-内皮复合物形成。其机制是血小板表面具有CAR(柯萨奇腺病毒受体)可以与腺病毒直接结合。腺病毒还可以激活内皮细胞。
更重要的是,腺病毒可以通过P-选择素和VWF 因子形成血小板-白细胞-内皮细胞复合物,由此造成血小板被清除及后续的出血/凝血障碍。当然,这篇文章没有涉及PF4这个因素。
由此,腺病毒载体成为需要重点排查的可能诱因;相信科学家们很快会给予多澄清。因为
  • 1)该研究不仅事关阿斯利康和强生疫苗副作用的预防、治疗和进一步的疫苗改良;
  • 2)也对另外两个获得批准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产生关键影响:俄罗斯的主流疫苗“卫星5号”和中国康希诺的疫苗Ad5-nCoV;
  • 3)除了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也广泛应用于其他疾病预防性疫苗的生产和使用中
2,发生血栓形成的疫苗接种者有哪些特点?
血栓形成出现的部位也很罕见,主要出现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和内脏静脉血栓形成。
我们汇总了已经报道的发生血栓形成的接种者的人口学特征,包括:

美国的6例强生疫苗相关血栓形成:接种超过600万,出现6例,年龄:18-48岁;性别:全是女性。出现时间:疫苗接种后6-13天。症状:CVST
奥斯陆大学在NEJM报道阿斯利康疫苗相关血栓形成:13万接种者中,出现5例。年龄:在32-54岁之间;性别:4名女性、1名男性;出现时间:接种后7-10天出现。
德国NEJM报道的阿斯利康疫苗相关血栓形成:11名,年龄:平均36岁(22-49岁),性别:9名女性、2名男性。出现时间:接种后5-16天。
9例发生CVST,3例发生内脏静脉血栓,3例发生肺栓塞,4例发生其他血栓。
最大样本量的报道来自于EMA,其4月4日的报道中,欧盟和英国共3400万人接种了阿斯利康疫苗,报道了222例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包括169例CVST和53例内脏静脉血栓形成。大部分病例都是疫苗接种2周内、60岁以下的女性。在更早时间报道的总共88例病例中,有18例死亡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简单梳理出阿斯利康/强生疫苗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
  • 1)大多数病例是60岁以下女性
  • 2)发生于疫苗接种2周内
  • 发生概率为6.5/100万接种者
  • 76%出现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4%出现内脏血栓形成
  • 20%死亡
针对这种情况,EMA提醒,
疫苗接种后几周出现下述症状,需立即就医:
  • 1)气促,
  • 2)胸痛,
  • 3)持续的腹痛,
  • 4)持续而剧烈的头痛或视力模糊,
  • 5)推肿胀,

  • 6)注射部位以外的皮肤下有微小的血斑。


3,两种疫苗血栓形成的副作用,
对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疫苗接种有何影响?
(图源:纽约时报)
阿斯利康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疫苗,产量大、价格低、运输方便,所以是第三世界国家最可依赖的疫苗;目前已经在118个国家得到批准。
近期刚获得批准的强生疫苗本来也承担着阿斯利康疫苗类似的功能,由于对南非突变株有效,所以在美国和南非得到批准。
俄罗斯的疫苗卫星5号在作为俄罗斯的一张高科技名片,在24个国家获得批准。
中国康希诺
Ad5-nCoV
,在中国和墨西哥得到批准。

各方应对:
美国暂停强生疫苗接种,尚未批准阿斯利康疫苗。在宣布暂停强生疫苗接种的同时,美国也宣布:目前强生疫苗占美国接种疫苗人口比例不到5%,而美国已经从辉瑞和Moderna预定了3亿人的剂量,而这周将有2800万剂上述两种疫苗接种给公众,这可以维持300万剂/天的疫苗接种率。
其他国家咋办?
欧盟十多个国家先是暂停了阿斯利康疫苗的接种,而在解禁的国家中,暂时只给65岁以上人群接种阿斯利康疫苗EMA认为,阿斯利康疫苗关联的血栓形成非常罕见,而接种该疫苗的益处远超过风险
英国认为可以修改疫苗接种的指征,给30岁以下人群接种其他疫苗。
界卫生组织接受EMA关于“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的益处远超过风险”的观点。
但是非洲联盟不同意WHO的说法,在收到阿斯利康疫苗事件信息后,终止了继续接受阿斯利康疫苗的合同,改签了强生疫苗,只是没想到。。。
从各方对应措施来说,还是那句话:尊严来自于实力,取决于有没有选择权
如果不用腺病毒疫苗,靠什么抗击疫情?
目前全球共有9个疫苗得到批准,
其中欧美批准了4个疫苗,分别是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美国辉瑞/德国BioNTech公司的mRNA疫苗、美国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和美国强生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
(欧美疫苗。图源:彭博社)
另外还有3个疫苗由中国研发,2个是灭活病毒疫苗、1个是腺病毒载体疫苗;
俄罗斯研发一个,是腺病毒载体疫苗;
印度研发一个,是灭活病毒疫苗;但印度目前接种的主要是阿斯利康疫苗。
(欧美疫苗。图源:彭博社)
可以看到,欧美目前批准的4个疫苗中,如果除去2个廉价的腺病毒疫苗,就只剩下价格昂贵、运输不方便的mRNA疫苗。所以说mRNA疫苗拯救了美国,一点也不夸张。
这也是尽管阿斯利康疫苗和强生疫苗出现了致命性血栓形成,但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监管部门却不轻言放弃的关键原因。
除了欧美的疫苗,俄罗斯的疫苗也是腺病毒疫苗,中国有一个腺病毒疫苗;剩下的就只剩下中国的2个灭活病毒疫苗
在生存权的竞争面前,再次展现了残酷的现实,也继续验证着我们在去年12月1日就提到的:能保护自己的,永远是背靠的国家
2020年,是新冠疫情年,中国先苦后甜,中国成为
实际的最大受益者;

2021年,是新冠疫苗年,如果腺病毒疫苗副作用得不到解决,中国是否会由于疫苗输出而受益?
针对疫苗相关血栓形成的研究还在进行中,但这一事件时刻提醒我们
1,对于药品/疫苗研发过程中的公开、透明是多么重要;
2,科学家要保持独立的质疑精神
中国要想输出疫苗而获得声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势在必行。这也是我们很高兴看到科兴疫苗研究发表的原因,也是我们很高兴高福承认中国疫苗保护力差的原因。我们看到了中国疫苗在公开、看到中国科学家在独立。
参考文献:
https://www.nejm.org/doi/pdf/10.1056/NEJMoa2104882?articleTools=true

https://www.nejm.org/doi/pdf/10.1056/NEJMoa2104840?articleTools=true
https://www.ema.europa.eu/en/news/astrazenecas-covid-19-vaccine-ema-finds-possible-link-very-rare-cases-unusual-blood-clots-low-blood

本期编辑Henry,微信号healsan。
解析团队简介:
Hanson临床科研团队,由6位在美国的医生及医学科学家组成;其中3位在国内时主持过国自然基金,目前在美国主要从事新药研发和临床科研。
成长三部曲
点击👇,关注医学科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