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愚者的世界关注我!
今天这篇文章送给各位即将毕业的学生或者已经毕业的应届生。
因为最近三年你们都会很难。
后台有很多年轻人问我就业的问题,虽然问的问题各种各样,但是其内核其实只有一个:
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每次看到这些疑问,我都能深深的感知到你们的痛苦和仿徨:
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苦读过来,前后一十六年的整个家庭的付出,终于到了要见成果的时候了。
杨过熬了一十六年还能见到小龙女,我熬了一十六年究竟能够见到什么?
是迎娶白富美、当上CEO走上人生巅峰?
还是又一个轮回,我得继续苦熬一十六年才能过上父母那样的生活?
也许还不如父母那样的生活?
这些疑问在临近毕业的那一刻,会像针一样扎在你的心里,让你睡梦中都辗转反侧。
当然,如果你是二代们,上面这些问题就是个笑话。
当然,如果你是真正的精英学生,早在大三就被企业内定了,上面这些问题也能一笑而过。
可惜绝大毕业生都不是,只是普通人。
努力的普通人。
上面这些话都很沉重。
下面的有些话会更加沉重。
如果你确定还想继续看下去,请深呼吸三下。
我先说我的观点:
对于毕业生来说,在人才市场,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没有选择。
严格来说,你是被选择。
现实非常残酷:
你花了一十六年时间走到这一步,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也只是一个半成品。
什么叫半成品?
就是企业还得把你加工为成品才能用。
这个加工的过程短则一年,长则三年。
也就是说,企业核算过成本,正常新人入职要一年以后才可能产出效益。
要三年左右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优秀员工的产出效益。
但是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很少有干满三年的。
不,严格来说,能老老实实干满一年的毕业生都不多。
毕业生也会对企业进行试错。
所以从博弈的角度来说,在人才市场,整个大环境对应届毕业生很不利:
1.企业是强者,应届毕业生是弱者,从博弈的角度来说,企业占据绝对优势;
2.企业知道自己可能是你试错的第一家企业,如果你一年内离职,企业其实是亏本的。
所以很多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是本能的拒绝的。
不是你不好,而是企业没法赌你的忠诚。
3.如果一个企业让应届毕业生的你很容易就进去了,你反而得做好心理准备:
这份工作很可能又苦又累,钱还不多。
以上三个结论不要怀疑。
因为我做过应届毕业生,也做过面试官,也带过团队。
沉重的话题到此结束。
下面我来点干货:
让你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在面试的时候通过的概率能够提升那么一点点的干货。
方法一:
如果你得到了特别心仪的企业的面试机会,一定要第一时间去查询这家企业的所有资料。
事实上,如果这家企业是上市公司,最好从相关股票网站上下载一份最新的财报。
对企业的主营业务、上下游产业链、财务状况等关键信息必须要通读至少三遍以上。
如果你第一次面试的表现还算合格的话,面试一定会例行公事一般问你一个关键问题:
对我们企业有什么了解吗?
这个时候你的准备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你可以在这个问题尽情发挥,哪怕谈二十分钟都没问题。
你谈的越多,越能拉开你与其他面试人的差距。
因为你证明了三件事:
1.你比其他面试人有心;
2.你对这家企业是真爱(至少给出了这个印象);
3.你对这家企业的适应期会比较短。
只要你其他环节表现不算太差,这个问题的回答足以让你作为面试人中的重点考察对象。
方法二:
作为应届毕业生,不要谈待遇。
因为对于企业而言,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待遇是固定标准。
就那么多,你爱干不干。
如果面试官问到你薪资待遇的要求,一般就是有意向招募你,你最好老老实实回答:
我现在还属于半成品,不确定能够提供你们满意的绩效,所以待遇按照你们的标准来就好。
这个诚实的回答可以让你加不少印象分。
方法三:
抱歉,没有方法三了。
关于应聘的技巧问题,网上已经有很多很多的论述。
我仅仅从面试官的角度,谈谈我认为很关键的二个技巧:
一个是主动去熟悉这个企业;
一个是主动明自己不在乎钱。
是的,这看上去好像有点卑微。
但是在生存面前,尊严没有意义。
有文科生问我,找什么类型的工作好?
我的回答是,相比理科生,就业市场对文科生特别不友好。
原因只有一个:
文科生的可替代性太强。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文科生的岗位很多时候可以弹性增减。
事实上,很多中下层管理者自己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兼职部分文科生的岗位。
你不要觉得这一点不可思议。
很多企业是按人头发奖金的,部门人越多年底发的奖金越少。
从这个角度而言,很多文科生岗位是会被部门内部主动消化的。
我在第三家企业打工的时候,所在部门的文员、培训讲师是由一个人兼职的。
因为这样做她可以多拿一点钱。
理科生相对好很多。
成品的培养周期短、一个萝卜一个坑、绩效可以量化。
对于文科生的就业,我的建议只有一个:
如果你有能力挑选企业,那就挑个好的;
如果你是被企业挑选的那一类,就不要计较薪酬的高低了,先就业、尽快提升自己、再择业。
就业是个沉重的话题,今年尤其如此。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其实真正的就业准备从大三就开始了。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除非你的专业对于成绩的要求特别高,其实你大学期间平均分80和平均分90分差异不大。
真正拉开求职者档次的,是大三和大四这两年的实习经历。
实习单位、实习工作、实习评价能够让你的简历骤然上升一个档次。
还记得我昨天说的两个底层规律吗?
强者为胜,等价交换。
在职场上,这两个底层规律依然在起作用。
今天的文章实际指导意义其实不大,但是我没有办法。
因为功夫在诗外。
真正决定你在职场起步阶段竞争力的,其实是在大学的这几年。
最后的最好,我也不卖文了。
祝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好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